簡體版

第349章 鐘山風雨1

第一仗就把自己麾下最精銳的士兵給送光了,這樣的表現,讓張人駿、張勛、王有宏等人都不知道說什麼才好,只想指著鳳驤的鼻子怒罵一句「蠢豬!」

但現在的情況是,就算他們把鳳驤全家祖宗十八代都罵上天,被葬送掉的那2000精兵也回不來了,儀征城因為失去了這2000精兵變得極為脆弱的現實同樣不會因此而改變,現在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硬著頭皮絞盡腦汁想辦法去替鳳驤大將軍擦,看能不能從其他地方抽調一些兵力去支援儀征,充實一下儀征的防御力量,否則這座城市鐵定要丟的!

張勛提議︰「浦口那邊還有一些兵,想辦法從那里抽調一部分過去支援儀征吧,離得近,支援起來也容易得多。」

王有宏反對︰「不可!浦口仍是津浦鐵路的終點站,黑衣賊已據徐州淮北、宿州,蚌埠也危在旦夕,浦口再失,這一段鐵路將暢通無阻,到時黑衣賊的大軍和裝備物資可以通過鐵路源源不斷直達浦口,一旦到了這個地步,就算吳起再世,孫子重生,也只能徒呼無奈了!」

想到安徽那邊的情況,張人駿眉頭頓時就擰成個大疙瘩。

安徽那邊的情況只能用「極度混亂」來形容。這里原本就是造反孵化場,又剛經歷了一場大洪災,全省只有幾個縣沒有被淹到的,受災民眾以千萬計。那千萬受災民眾本就是一個四處冒煙的火藥桶,黑衣軍又一邊拿著從外國進口的糧食去救災收買人心,一邊煽動,這個火藥桶當即就炸了,甚至不等黑衣軍大舉進入安徽,安徽民眾便組織起了無數支大大小小的身穿黑衣的起義軍,四處攻城掠地,每打下一地就派人去找李思明,說自己又打下了某地,趕緊派人過來接收、分田地。在銅山一戰中滅掉了姜桂題所部之後,李思明連表面功夫都不願意做了,派出萬余大軍挺進安徽,協助起義軍攻打官兵,短短幾天之內便連克淮北、宿州、亳州,起義軍聲勢更盛,已經將蚌埠團團包圍了。雖說包圍蚌埠的絕大多數都是手里拿著土槍,甚至連土槍都沒有,只能拿大刀長矛甚至助頭糞叉當武器的老百姓,但他們人數多啊!最保守的估計也超過七萬人了,而守蚌埠的清軍則只有區區八千人……

八千正規軍打七萬臨時拼湊的烏合之眾,按說應該是手拿把攥,輕松加愉快的事情,但是……這得分是什麼地方。在安徽這個造反如同家常便飯的鬼地方,很多軍事常識都不管用的,守城的清軍昨天就出動三千人向包圍圈發動沖擊,結果給打得懷疑人生。先是幾挺不知道打哪冒出來的重機槍對著他們瘋狂掃射,將他們掃得尸橫遍野,緊接著,數以萬計的起義軍狀若癲狂般揮舞著五花八門的武器潮水般涌來,清軍倉皇射擊,射倒一批又來一批,很快雙方就短兵相接了。短兵相接的結果是顯而易見的,地球人都知道清軍的肉搏戰能力早就向明末的明軍看齊了,甚至連明末的明軍都還不如,一仗下來,那三千人除去數少及時逃回城里的幸運兒之外,基本上都變成了一堆堆肉泥。

蚌埠的丟失似乎是可以預見的事情了,蚌埠若失,再丟掉浦口,黑衣軍便算是打通了津浦鐵路南段,那近乎無窮無盡的起義軍會搭乘鐵路南下,加入到攻城的行列中去,到時候別說他們這幾個軍事指揮才能只有臉滾鍵盤的水準的廢柴,就算把孫子請來也只能認栽。

所以,浦口的兵不能動。

張人駿無奈,說︰「那只能調安慶的第三十一協過來了。」

王有宏和張勛都面有難色。現在安徽就是一個沸騰的火山口,幾乎沒有一個縣不造反的,安徽巡撫朱家寶早就焦頭爛額了,這個時候還要把安徽境內最能打的第三十一混成協調到江蘇這邊來,朱家寶怕是得暴跳如雷吧?

張人駿也知道這樣做不厚道,朱家寶很有可能會拒絕這道命令的,但是總得試試吧?萬一朱家寶腦抽了呢?萬一朱家寶跟他一樣,是咱大清的忠臣,不計個人得失,一心為國呢?試一試總還是有機會的。他立即讓人給朱家寶發電報,說明南京目前的情況,再三強調黑衣軍主力已經兵臨南京城下,南京危殆,趕緊派第三十一混成協過來支援。

發完電報之後就沒啥可干的了,老老實實的等著那邊回復吧————如果那邊願意回復他的話。

張勛忽然問︰「第九鎮的情況怎麼樣?徐紹楨有沒有跟亂黨暗通款曲?」

第九鎮就駐扎在南京城,這個鎮別說跟北洋六鎮比,就算是跟武昌的第八鎮相比也差得遠,裝備差勁得很,兵也少。但即便是這樣,這支部隊也是兩江總督府麾下最強大的一投軍事力量了。

可惜,他們是新軍。

如今廣州、湖南、四川、江西甚至雲南都有新軍跳出來造反,聲援武昌起義,甚至直接組織援軍開赴武昌前線,河北境內甚至有新軍士兵炸掉了鐵路橋,大大遲滯了北洋軍南下的速度。經歷了一系列的「背叛」之後,各省的督撫都已經明白「新軍」意味著什麼了。

這就是一幫恨不得大清王朝立馬完蛋的貨!

大清王朝窮數十年之功,耗費無數金錢和人力,練出了這麼一支一門心思要打到北京去把愛新覺羅家掛路燈的軍隊,真的想吐血。

那麼多教訓擺在前面,張人駿自然不可能對第九鎮放心,他早早就采取了預防措施,只給第九鎮每名士兵發放五發子彈,把他們調到南京城外,並且派人盯死第九鎮的統制徐紹楨,一有異動立馬先發制人。如今黑衣軍馬上就要兵臨城下,南京本就人心惶惶,要是第九鎮再在背後捅一刀,這南京也別守了!

王有宏說︰「沒有發現徐紹楨與亂黨勾通的蛛絲馬跡,他做事實在太謹慎了,想找到他的破綻可不容易。」

張勛說︰「我派人打探到,徐紹楨似有率部去防守秣陵關之意。」

張人駿大為意外︰「他要去守秣陵關?這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藥?」

秣陵關就是現在的江寧縣秣陵鎮,離南京城有幾十里,是南京的南路要隘,跟儀征、浦口這些江北小城一樣,它也是南京外圍最後一道屏障,一旦失守,南京就徹底暴露在敵軍兵鋒之下了,戰略價值之大,不言而喻。徐紹楨在黑衣軍兵臨城下之際主動提出要去鎮守秣陵關,一時間讓張人駿有點模不著頭腦。

王有宏同樣是一頭霧水︰「他到底想干什麼?如今黑衣賊已經打到儀征了,南京城中人心惶惶,正是渾水模魚的大好時機,他居然主動提出要調動幾十里外的秣陵關去?他有這麼好心?」

張勛說︰「鬼知道他是怎麼想的。不過他既然主動提出要去秣陵關,我們不妨答應下來。」見張人駿和王有宏都擰起眉頭,他解釋︰「我們所顧慮者,無非就是他趁黑衣賊兵臨城下之機在城中作亂,但如果將他調到秣陵關,他就算要作亂,那也是在幾十里外的作亂,我們有充足的時間作出反應,要應對起來也容易得多了!」

張人駿覺得有道理,但還是擔心︰「此言有理,但怕就怕他另有企圖啊!」

商量片刻,三人組最終還是決定同意第九鎮移防秣陵關。第九鎮就是一顆定時炸彈,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炸,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搶在這顆炸彈還沒有爆炸之前將它丟得遠遠的,免得波及自己!

而此時,「好心」的徐紹楨在第九鎮的指揮部里召集營以上軍官開會。這位即將成為張總督眼中應該千刀萬剮的叛徒的將軍目光凌厲,反復打量著眾人,觀察著所有人的神色,免得他們中間出了個叛徒。

所有人坦然與他對視,臉上只有興奮,沒有半點閃縮。

對,就是興奮。

很好,他們中間並沒有出現叛徒。

徐紹楨聲音不大,但字字清晰,每個人都听得清清楚楚︰「諸位,據我打探到的消息,黑衣軍已經將儀征和揚州團團包圍,徐州義軍更是勢如破竹,短短數日之內連克宿州、亳州、淮北,數萬義軍把蚌埠圍得水泄不通!而在上海,陳英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上海全境,然後舉起大旗招兵擴軍,應者雲集,已經募集數萬熱血清年,黑衣軍更是派了一個團直接進入上海,使其如虎添翼,不日即揮師水陸並進,直撲南京!」

眾人越發興奮,捏緊拳頭低低的喊了一聲︰「好!!!」

徐紹楨臉龐微微漲紅,聲調也提高了不少︰「我們苦苦等了好幾年,機會終于來了!我決定向張總督請求前去鎮守秣陵關!」

幾位主要將領激動得幾乎要跳起來︰「大人,要動手了麼?」

徐紹楨狠狠地點頭︰「該動手了!大家作好準備,明日張總督可能就會同意我們調往秣陵關,都抓緊一點,組織好部隊,行動要迅速,一出城便以最快速度奔向秣陵關,等到了秣陵關……」

他露出一絲狠厲的笑容︰「我們的總督大人肯定會腸子都悔綠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