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李思明想都沒想︰「地主!」

蔡鍔多少有點愕然︰「地主?第一個要掃進垃圾堆的是地主?」

李思明篤定的點頭︰「是的。」

蔡鍔說︰「地主鄉賢可是維持一個國家秩序的基礎,自士皇權不下鄉,廣大鄉村都要依靠地主鄉賢去治理,你把他們掃進垃圾堆了,誰來管鄉下?」

李思明說︰「皇權不下鄉?那是過去式了。現在科技越來越發達,通信變得越來越方便,以前江蘇的農民要到京城去告個御狀至少也得跑上半年,現在只需要一份電報!同樣的,以前發生在京城的大事件需要好幾年才能傳遞到這個龐大的國度的每一個角落,現在只需要將電報下發到縣,再由縣安排到鄉鎮一級進行廣播,效率提高了千萬倍!技術都發展到這等地步了,還皇權不下鄉?」

蔡鍔嘆氣︰「你太樂觀了。現在全國有多少人听說過電報電話的?一輩子沒去過縣城的農民都大有人在!」

李思明說︰「那就把電報電話安裝到每一個村莊,把電線拉到每一個村莊,讓所有人都知道這些東西的用處!當每一個鄉長、鎮長都能用電報電話向上級匯報工作之後,我實在想不出地主鄉賢這個階層還有什麼存在的必要。」

他喝了口水,笑了笑︰「你去過日本,對工業的力量應該深有體會吧?」

蔡鍔點了一下頭,流露出羨慕之色。那是發自內心的羨慕。

李思明說︰「想要工業化,地主階層必須消失!」

蔡鍔問︰「為什麼?」

李思明說︰「原因很簡單,想要修鐵路工路,想要建工廠建碼頭,都必須征用大量土地,如果所有土地都在地主手里,他們坐地起價,這些至關重要的項目很難搞得起來。建好了工廠就需要農民離開土地進入工廠去干活,如果農民被地主死死束縛在那一畝三分地上,上哪弄來足夠的工人?」

他兩手一攤︰「你看,不管是出于加強國家治理的需要還是搞工業化的需要,都不允許地主鄉賢階層繼續存在,我實在想不出地主鄉賢還有什麼活下去的理由。」

蔡鍔沉默許久,說︰「但是地主鄉賢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是這個文明的一部分,你如何將他們剔除出去?要知道,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甚至蒙古人、旗人,多少雄才大略的君主都要千方百計收地主鄉賢階層的心,否則統治不穩!」

李思明說︰「都說了,那是過去式了!以前游牧民族還讓人聞風喪膽呢,現在誰還把他們當一回事?老兄,時代在前進,技術在發展,要用發展的眼光看世界!」

蔡鍔啞然失笑,說︰「那倒是。如果讓你來,你會怎麼解決他們?」

李思明說︰「我?很簡單,南北分化,逐一擊破。」

蔡鍔說︰「說仔細點。」

李思明說︰「簡單的說,就是先解決北方的土地問題。你也知道,中國大半的耕地在北方,但七成以上的稅源在南方,北方土地兼並最嚴重,農民快沒活路了,南方的情況相對要好一些,這就給了我們逐一擊破的機會。讓我來的話,我會先將北方的耕地全部收歸國有,按人頭分給農民耕種,農民只有耕種權,沒有買賣土地的權力!」

蔡鍔饒有興趣的問︰「你就不怕北方地主造反?」

李思明說︰「北方以平原為主,一馬平川,無險可依,他們不怕死的話只管造反好了。第一階段只動北方的,不動南方,想必南方也不好說什麼,稅還是得照樣交的。在北方大平原上,有十幾萬精銳部隊,有南方提供的稅源,還有無數渴望土地的農民的支持,我就不信擺不平那些地主!」

蔡鍔抓住了重點︰「你是說,先拿平原地區開刀?」

李思明說︰「對,先拿平原地區開刀。東四省、河南、河北、山東、安徽、江西、江蘇,這些平原佔總面積一半以上的省份是最好開刀的……」

蔡鍔無奈的打斷︰「江蘇、江西不是北方的!」

李思明嘿嘿一笑︰「意思差不多就行啦,不要在意這些細節。」他用手比劃著︰「咱們可以從東四省開始,東四省平原遼闊,一望無際,而且地廣人稀,地主根基並不深,是最好捏的軟柿子。咱們可以先在東北實行土地國有化,一邊鼓勵中原地區無地的老百姓移民東北,一邊大辦國有農場,一來可以減輕中原地區的人口壓力,二來,東北的農業發展起來了,整個國家的糧食安全也就有了一重保障。等東北那邊搞定之後,就輪到河南、河北、山東了,這些省份經濟落後,人口眾多,農民對土地的渴望是無以倫比的,哪個敢阻攔咱們就出動軍隊幫農民去揍他們。搞定了這幾個省份,就輪到江蘇、江西、安徽了,這幾塊是硬骨頭,地方宗族勢力根深蒂固,而且民風剽悍,尤其是安徽和江西,山林多得很,地方宗族打不過就往山里鑽,很頭疼的,得有耐心,更得狠心才行……」

他繪聲繪色的講述著自己打土豪分田地的構想。簡單的說就是先挑經濟落後、平原面積又大的地方下手,平原面積大意識著耕地多嘛,這是大肥肉,一口下去一嘴油。最妙的是平原地區一馬平川,無險可依,地方宗族勢力想起兵造反,分分鐘被掄大米。而且華北、東北地區自然資源豐富,可以用一些小礦藏的開采權來換地主手里的土地,給那些開明的地主一點補償,以降低反抗的烈度。挖礦可比種田賺錢多了,是個人都懂。

等擺平了平原地區,就輪到華南、西南地區那些多山少田的地區了。這些地區農村偏僻而閉塞,地貧民頑,地方宗族牢牢把持著農民的一切,不好搞。不過,把東北平原、華北平原搞到手並且初步開發好之後,國家的糧食安全已經有保障了,更贏得了全國一大半人的支持,這可是泰山壓頂之勢,不信收拾不了那幾塊茅坑里的石頭。

「一切順利的話,十五年之內就可以將全國土地收歸國有了。只要嚴格執行土地國有政策,中國將再無土地兼並之患。」他說。

蔡鍔沉默良久,說︰「地主是不會輕易放棄他們手中的土地的,這怕是得死很多人。」

李思明顯得格外的冷酷︰「幾百萬地主哭總好過幾億農民哭,只要能夠完成土地改革就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至于在這個過程中死多少人,那不過是個數字而已。」

這確實只是個數字。其實在二戰結束之後,不光是***國家,全世界很多很多國家都掀起了土地改革的狂潮,核心就是土地國有化,由國家來掌握土地的分配權,朝鮮、伊朗、土耳其、阿根廷……莫不如此。很多國家為了掌握土地的分配權,不惜揮起屠刀,看看那些土地改革成功的國家,哪一個不是殺得鮮血淋流?哪一個監獄不是人滿為患?為了搞土地改革,光土耳其就有十三萬地主被處死,三十七萬地主親屬被判處「無限期強制勞動」,其中近百分之七十沒能在勞改營里活過三年。想不流血就完成土地改革?那你最好祈禱自己管理的是芬蘭那種人口少到一個人就能分到一平方公里土地的國家。

蔡鍔也很清楚這一點,沉默半晌之後,他說︰「你的計劃還是不錯的,雖然血腥了點,但是如果能夠成功,中國將再無土地兼並,億萬黎民世代受惠,功莫大焉。只是,不知道你打算什麼時候開始實施你的計劃呢?」

李思明說︰「快了,很快了。」

蔡鍔說︰「到時候算我一個。」

李思明說︰「好!」

兩個人都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

其實蔡鍔並不是那麼容易說服的人。他是通過報紙了解到李思明的所作所為,對他心生好奇,而滇軍中不少有同盟會背景的軍官又極力推薦,所以他才扔下手頭上的事情,以訪友為名跑到上海,打算在上海轉道蘇北,見見這個風雲人物,結果一到上海就病倒了,還沒來得及了解一下李思明空手套白狼的本領就給送到了鹽城醫院。在鹽城醫院得到悉心治療,病情有所好轉之後,他便開始想方設法打听一切跟李思明有關的信息,了解他治理地方的策略。這幾天他的病情大大好轉,再加上天氣不錯,就出去轉了幾圈,當真是大開眼界了。那大片大片肥沃的田野和農民臉上開懷的笑容都證明,這片土地上的人沒有地主鄉賢也可以過得很好,甚至過得更好!

如果全國的農民都能像鹽城、淮安這邊的這麼富足,何愁國家不富強?

如果全國的農民都能像鹽城、淮安這邊的這樣團結、勇敢、有活力,何愁國家不興旺?

既然地主鄉賢已經成了這一切的攔路虎,那就只好把他們掃進垃圾堆了,不然留著他們當吉祥物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