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87章 又當了一回冤大頭

兩位知府頓時眉頭大皺,他們很想提醒李思明︰那些山中棚民可不是良善之輩,偷雞模狗是常有的事,打家劫舍也是駕輕就熟,如果他們大量移民到鹽城、淮安來,只怕鹽城、淮安的治安要急劇惡化!

但是看到李思明正在興頭上,不斷拍胸口開出包票,他們只能把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得了,他們都不知道自己這個知府還能當多久,沒準明年就調到別的地方去了,或者干脆就告老還鄉,拿著從這家伙手里賺到的錢回老家消遙自在了,管這麼多干嘛?隨他折騰好了。

于是,這兩位知府都打消了勸說他的念頭,露出意味不明的微笑……在大家眼里,這微笑就是「歡迎大家來我們這旮旯開荒」的意思了。

歡呼聲幾乎震塌了洪澤湖的堤壩。

李思明享受夠了眾人的歡呼,這才大手一揮,叫︰「開閘!」

柴油發電機隆隆作響,輸出強大的電流,激活了一系列復雜的工程機械,在隆隆轟響中,鋼鐵閘門慢慢打開,積蓄在湖里的激流洶涌而出,沿著挖開的河道奔流而下,一時間河道中巨響如雷,泡沫翻滾,渾濁的激流一泄千里,勢不可擋,這一幕真的太壯觀了,把兩岸的民眾看得目瞪口呆。

李思明望向林知府︰「府台大人,不吟一首詩紀念一下嗎?」

林知府擺擺手,說︰「此乃李公子的榮耀,老夫怎敢搶風頭?」

李思明很大方︰「沒事,我允許你搶這個風頭。」

林知府說︰「不不不,這風頭老夫真的搶不了。」

李思明說︰「不要客氣嘛!」

林知府苦笑︰「真不是客氣,不瞞李公子,老夫這個知府……」把聲音壓得比蚊子叫還低,「其實是花錢買的……」

李思明愣了一下,立即反應過了,說︰「我懂,我懂。」扭頭對鄭知府說︰「鄭府台,你來吟詩一首作個紀念吧?」

鄭知府一臉尷尬︰「其實……老夫這個知府也是……」

李思明說︰「也是買的對吧?理解,理解。」

說是理解,但不滿都寫在臉上了,在潮水般的歡呼聲中,兩位知府分明听到他在沖宋雨薇抱怨︰「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搞的,為什麼要買錢買知府當?就不能老老實實的寒窗苦讀考取功名嗎?弄得我想找個人寫首詩紀念一下都找不到!」

兩位知府羞愧的低下了高傲的頭顱……他們也想憑真本事考取功名啊,但是這年頭想考取功名實在太難了,而且就算能考上去,也不見得能當上有實權的官員,在北京當個有名無實的閑職,年復一年地熬資歷,熬到四五十歲才外放當個芝麻大的小官的倒霉蛋多了去了,哪有直接花錢買官快!

宋雨薇笑著說︰「如果他們能靠真本事考取功名,也不會被丟到鹽城、淮安這種兔不拉屎鳥不下蛋的鬼地方來受苦啊!」

兩位知府點頭如小雞啄米,對,太對了!如果我們能高中狀元,還會被丟到這種鬼地方來吃草,十年沒挪過窩嗎?別人是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他們真的是在吃土啊!

李思明讓宋雨薇給堵得無話可說,只得在心里長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喲!這年頭的人都不老老實實去讀書好參加科舉,而是花錢買官了,害得老子想找個有點水平的人幫忙寫首詩都找不到!」

只能說他倒霉。這年頭那些考科舉考出來的知府、知縣一個個肚子里都是很有墨水的,問題是他踫到的兩個知府全都他娘的是靠花錢買,目不識丁倒不至于,但想讓他們當著數千人的面寫詩,這個臣妾真的做不到。

雖說沒有人幫忙寫詩有點掃興,但宋雨薇從上海帶來的記者用照相機記錄下了這歷史性的一幕,明天這一大事件就會登上報紙的頭條,也算是彌補了李思明沒能出成風頭的遺憾。這個騷包還特意接受了記者的采訪,向記者們講述了很多細節,希望通過報紙向全國傳遞一個信息︰鹽城和淮安已經擁有很好的灌溉系統了,歡迎大家來墾荒!

他的目的也達到了,蘇北總渠開閘放水的消息迅速登上了好幾家最具影響力的報紙的頭條,然後通過那一份份報紙,迅速傳遞到這個老邁帝國的各個大城市,再通過城市向鄉村傳遞。這里頭自然有官方的意思,大清這些年一年比一年糟心,對外一筆筆賠款壓到他們透不過氣來,對內,天災沒完沒了的,光是剛過去不久的那場持續了四年之久的蘇北大旱就夠糟心了,實在很需要一點積極的信息振奮一下人心。李思明在短短幾個月里挖通了一條長達三百二十多里的水渠,即將把鹽城和淮安那千萬畝鹽堿地變成良田,這無疑就是一個很積極的信息,蘇北、淮西那些災民好歹也有了個去處不是?這樣的好消息自然要大力宣傳的。什麼?是李思明自己干的,跟官方無關?嗨,只要用一點春秋筆法,主要功勞就成官方的了,大家對這一套實在太熟練了!

兩江總督府馬上就派人過去視察了這條氣勢非凡的大渠,並且作了很多指示……話里話外就一個意思,這條水渠可是兩江總督府鼎力支持才修建成功的!李思明倒也識相,多次附和了這一說法,一通彩虹屁把兩江總督府給拍得身心舒暢,然後甩手一波銀彈,把那幫跑來搶功勞的人砸得眉開眼笑,紛紛豎起大拇哥,夸這個小伙子真的太會做人了。

李思明真不計較這些虛名,反正這條大渠是誰挖的,鹽城、淮安兩地百姓心中有數,那數以千萬畝計的荒地開墾權都歸他就行了,何必跟兩江總督府爭這些虛名?但他也不會當冤大頭,在用彩虹屁把兩江總督府拍得飄飄然之後,他提出了自己的條件︰

希望組建一個兩千人的民團,保護他的農場。

話說在提出這一條件睥時候他心里有點發虛,畢竟要拉起一支兩千人的武裝啊,搞不好要被人扣上謀反的罪名,拉到北京菜市口去片燒鴨的。他已經做好了漫天要價落地還錢的心理準備,底線是八百人,只要兩江總督府允許他組建一個八百人的民團他就心滿意足了。

出乎意料的是,兩江總督府非常爽快,在敲走了他三萬兩銀子之後二話不說就同意了,兩千人的民團是吧?讓你辦,不過武器什麼的你自己解決,別來煩我。

這麼爽快,反倒把李思明給嚇了一跳。兩江總督府腦子進水了是吧,這可是一支兩千人的武裝啊,眼都沒眨就批下來了,就不怕他圖謀不軌?

林知府一語道破天機︰「從長毛之亂開始,各地就在狂辦團練,現在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民團到底有多少,數都數不過來了。絕大多數都沒跟朝廷打一聲招呼就辦起來了,朝廷也拿他們沒辦法,像你這樣打過招呼塞過錢再辦的已經算良心了,他們不爽快同意才怪。」

李思明傻了眼︰「也就是說就算我不跟他們打招呼也可以辦的?」

林知府肯定的點頭。

李思明說︰「他們不會管?」

林知府說︰「只要別太出格,一般都不會管的。」

李思明呆愣半晌,爆出一句︰「日了!」

為這事,他讓宋雨薇數落了一通,白白浪費了三萬兩銀子啊,誰不心疼?李思明也是郁悶無比,潛意識里他總以為拉起一支武裝是非常敏感的事情,要打通的關節非常多,一個不慎就給卡住,誰曾想人家眼都沒眨就批下來了,就跟批準他組織兩千人去旅游差不多!

那三萬兩銀子花得真夠冤啊。

好在,兩江總督府也沒白拿他那三萬兩銀子。在批準他辦團練的幾天之後就用船給他運來了一大批軍火,著實讓李思明感動了一把,說那幫混蛋總算舍得干人事了。但一開箱,他又傻眼了︰

全他媽是燧發槍!

對,就是兩千多支嶄新的燧發槍,金陵制造局生產的。

金陵制造局是個神奇的地方,它生產的武器裝備中最具殺傷力的無疑就是馬克沁重機槍和後膛快炮,但是這個制造局大多數機器都是用來制造抬槍……對,就是那種二十幾毫米口徑,需要兩個人合作才能使用的玩意兒,老掉牙了。金陵制造局從開工到現在,已經走過了幾十年的風風雨雨,但抬槍仍然是他們最重要的產品之一。這次兩江總督府拿了李思明三萬兩銀子,轉手就從金陵制造局里翻出兩千多支燧發槍給他,還真是……

讓李思明完全不知道應該怎麼吐槽!

宋雨薇嘆氣︰「朝廷不可能對你沒有一點防範的,給你這麼多燧發槍就是防止你搞事。」

李思明苦笑︰「都二十世紀了還塞給我一大堆燧發槍,這是哪個天才想出來的主意?」

宋雨薇也大為泄氣。她還以為有了人有了槍就可以拉起自己的軍隊來了呢,結果倒好,人家直接塞給你一堆燧發槍!拿著這種老掉牙的玩意兒去跟裝備重機槍和快炮的清軍打?那不是送死麼!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