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六十章、金堂改革(九)

因為趙平趙平也趁機推出專門針對落榜學子一條政策,

這次考試落榜的考生都可以在金堂縣讀書,所有學費生活費用全免除。

一個巴掌,一個甜棗,趙平這個政策讓這次參加考試的學子個個感激不盡。

程亮、張能、唐哭三人被朝廷賜予同進士,品級是從九品,同時授予縣尉、主簿、學正官職。

而其它前十名的則金堂縣被吏、戶、禮、兵、刑、工房、驛丞的典吏。

但是金堂縣人萬萬沒有料到,趙平竟然還沒有結束。

趙平趁熱打鐵,還成立了審房及雜房。

審房是什麼?雜房又是什麼?

趙平解釋說道︰「審房猶如朝廷的監察御史,專門監察其它各房。」

原來是這樣,各房看審房的目光都變了,我們做事,你是搞事的。

不過朝廷都有監察御史,金堂縣成立審房倒也說得過去,

對于雜房,趙平解釋說道,雜房就是除了其它各房不管事情就它管。

那麼還有哪些事情?趙平一一道來。

什麼,還有山吏?山吏是做什麼?

山吏是管包括龍泉山在內的山丘的?

什麼,以後未經官府同意不得砍樹?

老百姓不禁哀嚎?不砍樹如何建屋?

建屋是可以的,要申請,在指定地方指定品種指定年齒才能砍伐。

為何要有山吏?因為是為了防止山洪暴發?

上次不是出現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嗎?好多人的住宅被沖走了。

原來洪水還與樹木有關,看來官府保護山林確實有理。

什麼,還有河吏?城吏?鄉吏?亭長?

河吏是管河?城吏就是管城,就是原來的城管。

鄉吏就是原來的鄉司,這個好理解,只不過由原來的臨時變成正式,可以吃皇糧了。

可是亭長又是怎麼回事?不是說皇權不下鄉嗎?

皇權不下鄉?漢高祖他老人家還當過亭長的?

什麼,不但城里要設亭,就是鄉下也要設亭?

什麼,每一個保都要設亭?那麼還要我們這麼保長里長做什麼?

保長與里長當然也要,還可以領取一至一貫五百文的補助。

保長與里長管小事,比如爭水、打群架、收稅賦等大事應由亭長管理。

保長與里長心里有些矛盾,感覺權力小了,不過有一貫以上的補助,心里頓時平衡了。

龍泉山上的病情嚴重丁大山的房子被山洪沖垮,原本是要自殺。

沒有想到官府補助二十貫,又有三十貫無息貸款,在保安團士卒的幫助之下,很快就修建了十間漂漂亮亮的住宅。

果然築巢引來金鳳凰,房子修建好之後,丁天二就娶了一個漂亮的小娘子。

而他更是整天笑呵呵的,家里的三十畝現在是他一人的操勞。

他的風濕及閃腰經過趙藝用銀針及正紅花油,已經治好了,完全不用擔心。

家里修建好之後,堂屋擺放了一個香案。

除了天地君親師之處,丁大山還放了一塊牌子,上面寫著「趙平」兩個字。

如果沒有趙平這個大官人,他丁大山已經到了陰間了

,更不用說還能夠給兒子娶媳婦,甚至可能賣兒賣女。

正當他感慨萬分時候,當當,張里正的鑼又敲響了。

難道是催交稅賦嗎?現在也快到了交納稅賦的季節了。

不過官府幫助很大,繳稅稅賦是應該的,只是今年沒有莊稼沒有收成,如何繳納稅賦?

實在不行,只有找人借錢了。

丁大山心里忐忑不安想著這些,來到張里正面前。

張里正不斷恭喜丁大山喬遷新居,祝賀他兒子又娶媳婦,

丁大山知道張里正說完好話,然後就是稅賦的事情。

不過他沒有談到稅賦的問題,而是說官府在張家莊修建一個亭子,說召集百姓,有大事宣布。

這個一定要去,而且與百姓切身利益相關。

趙平接到舉報,說金堂縣土著實際人口不止一千。

但是官府戶籍上卻不到一千,其余人口在那里去了呢?

趙平找到張思這個未來岳父,問這個是怎麼回事?

張思並沒有回答,陷入沉思。

趙平也沒有打擾他,讓翠竹給他泡茶。

翠竹用手扭了趙平手臂一下,趙平不禁苦笑,這個能夠怪我嗎?

這個可是娘親安排的,就是你也是娘親安排的,好不好?

還好,自己與翠竹算得上青梅竹馬,兩人又情投意合。

翠竹看到趙平揉了揉自己手臂,臉上露出苦笑。

心里不禁一疼,上前輕輕用手揉了揉。

張思在一心一意喝茶,沒有注意到這些。

其實,他看到了也不會說什麼?

畢竟,他的女兒只是小妾,而且他本人也有侍妾。

突然,張思一拍茶幾,上前對著趙平一禮說道︰「主公,我想起了,確實有一些大戶隱藏人口。」

趙平不禁大喜,還禮說道︰「謝謝伯父,哪些大戶有?」

張思看了看龍泉山,毅然說道︰「這個金堂縣有好幾家,包括我的宗親。」

地主豪強的出現,其實與宋高宗趙構分不開關系。

他不是太子,當然不是合法繼承人,繼承大統乃是自己強行登基,並沒有得到天下的承認。

宋高宗為了掩飾自己位置的合法性,為了拉攏豪強依附對他的承認,對他們的橫行不法多有包庇縱容。

宋高宗當上太上皇,把皇位傳給了養子宋孝宗。

宋孝宗應該有機會整治地主豪強,但是他是一個孝子,所繼承的皇位本來就不正。

宋孝宗雖然號稱明君,但是也並未進行匡正,同樣走上依賴這些地主豪強的路子。

在朝廷的縱容喝默許之下,地主豪強大量圈佔百姓的土地,部分豪強甚至還擁有自己的私人軍隊。

在南渡的大宋中後期,這種情況越來越惡劣。

地主豪強們自行統計治下的戶口,隨意捏造數據上報朝廷,通常情況下,他們只會上交很小一部分稅收收入。

同時,胡人入侵,戰亂頻仍,使得更多民戶躲避兵禍而投靠地主豪強。

地主們也通過支援南宋抗蒙的機會,和朝廷討價還價,索取更高的自主權,慢慢的,他們控制下的戶口變得幾乎完全不能統計,也幾乎不再納稅了。

比如播州楊氏、思州田氏,在湖南、江西、福建、兩廣等地也有許多小型地主豪強,擁兵自重,自成一體。

這些豪強實際上成為了所在地方的土皇帝,他們的命令要比皇帝的詔書更有力量。

到了理宗末年,這種情況更加惡劣,朝廷賬面能統計到的人口數量僅剩一千三百萬。

大宋朝一半只計算男丁數量,就算按兩倍倍計算,撐死也不過兩千六百萬人口。

而大宋南渡以來,巔峰時有多少人口呢?高達六千萬人口!

人口大量減少,就是意味著朝廷的收入銳減了一半以上,也足見大宋已衰落到了何等程度。

趙平沒有料到,在金堂縣也同樣存在這種地主豪強的情況。

他們就是大宋的柱蟲,大宋就是一步步被他們吃垮的。

張家莊實際就是一個山寨,依靠山勢而建,外觀如一個放大的四方堡壘。

由于在山上,加上防御能力不弱,在胡人入侵時間躲過一劫。

張杰是莊主,也是族長,還是保長,大約四十多歲的樣子,一臉虯須。

能夠在胡人入侵幾乎沒有損傷,可見張家莊確實牢固。

按理張杰應該高興,可是他偏偏就高興不起來。

在議事廳里,他現在很煩惱,背著手不停圍繞案幾走來走去。

他拿起茶杯就要向地下砸去,他的兄弟張得急忙把他攔住。

他脖然大怒,向著外面亭子方向吼道︰「姓趙,老子今天就要把你這個亭子拆了。」

張得從手里張杰拿過茶杯,交給管家張訓。

張得一把抱住張杰,全身用力摟著。

張杰雙眼一邊掙扎,一邊瞪著張得,怒斥︰「到底你是族長還是我是族長?」

「雖然大哥是族長,但是兄弟我絕對不放開。」張得依然不放松,也不甘示弱說道。

張得突然身子一轉,張得來不及反應,頓時天旋地轉,不由得松開手臂。

張得捂著腦袋正要抱住大哥,卻被他一腳踢倒在大廳地面。

張杰害怕兄弟繼續阻撓他的大計,找到一根繩子,把張得捆住綁在柱子上。

張得沒有料到兄長如此凶狠,不由得破口大罵。

張杰抓住桌子的桌布,直接塞在張得的嘴巴上面。

張杰對著管家張訓︰「召集丁壯,今天就把門前那個亭子拆了。」

他惡狠狠看著管家張訓,眼里全部是紅色。

看到張杰對于自己親兄弟都如此殘忍,張訓不禁打了寒顫,急忙去拿鑼。

張訓鑼聲敲響,不到一盞茶的時間,頓時在議事廳來了一百丁壯。

他們有的拿著鋤頭,有的帶著棍子,有的拿著斧頭,有的帶著柴刀。

張杰奪目的目光掃視這些丁壯一眼,讓這些丁壯不禁一凜,個個不由得昂首挺胸。

張杰滿意點點頭,對著這些丁壯說道︰「俗話說,皇權不下鄉。外面有人假冒官府,蠱惑莊子里面人出去,清點莊子人數。其目的就是為增加莊子的稅賦。呸,呸,呸。」

「為了減輕我等稅賦,現在我等就把那個亭子拆了。走,諸位跟著我去拆亭子!」說到這里,他大手一揮,帶領一百丁壯就向大門沖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