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十九章、回家侍娘(二)

碼頭已經擴大了四倍!

道路的梯坎上的石級同時擴大了四倍!

方便人們上下及搬運貨物。

以前冷冷清清的碼頭不見了。

各種船只來來往往不停上貨下貨。

勞力們不斷把麻袋一邊抗上船,一邊還不停地擦汗。

距離碼頭上面的河道大約半里路的有一個灘。

它是望娘灘之一的白銀灘。

右邊是刀劈斧削峭壁。

而且全部是石頭。

但是它不是生命禁區。

兩株歪脖子黃桷樹長在上面,如兩個巨大的傘。

下面有幾個水磨米坊。

它是引哭兒河流水修建的。

還有一個專用碼頭。

讓昌元縣吃上廉價大米就是加工出來,又從這里加工之後運到縣城銷售的。

舅舅家人當然得到它的好處。

于是舅舅對著米坊深深一禮。

趙家莊碼頭梯坎上面的道路原來是黃泥路。

現在也全部變成了石板路,同時把擴寬了四倍。

雞公車、平頭車、驢子等來來往往拉著貨物。

人們不再目光呆滯。

而是神采奕奕。

不再是菜色 。

而是充滿了光彩。

見到趙平個個主動行大禮招呼。

一個大嫂看了趙家莊的方向說︰「小郎君,請放心,主母沒有事情的。」

幾個十多歲二十多歲的男子一邊巡邏,一邊展示手中的刀劍。

他們說道︰「小郎君,小人們也參加前夜爭斗,山賊已經被趕走了。」

趙平不斷拱手表示感謝。

還有幾個四十多歲男子揚了揚手中的鋤頭,說道︰「小郎君,听說趙家莊來了山賊,自家們一起沖了上去。山賊雖然厲害,但是畢竟人少,最後還是被趕走了。」

有幾個大嬸打量趙平幾眼說道︰「小郎君,回來了,人越來越俊了,還長高了。」

有的小伙伴好奇問︰「小郎君,縣城好玩嗎?」

有的小娘子問道︰「小郎君,听說你寫詩作詞很厲害,是真的嗎?」

有一個背著襁褓的小媳婦,看了看王家莊方向轉頭好奇問道︰「小郎君,听說你進了天甲班,還打敗了王子和嗎?」

趙平一一還禮,然後一一耐心回答。

幾個與趙平年齡差不多大的小孩立即調轉身子,飛奔向趙家莊跑去,一邊跑一邊大叫︰「小郎君回來了,小郎君回來了。」

趙平還看到,不少佃戶或者已經給牆壁刷卡白色的石灰,或者干脆在旁邊修建新房,一片生機勃勃蒸蒸日上的景像。

趙平還看見,有一個商家在這里開了一個日雜小店,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的人流,顯然生意還不錯。

余橋是一位七十歲的耆老。

也是趙家莊年紀最大的一個。

家人有一個計劃。

在他滿七十那年給他修一個活人墓。

所謂活人墓,就是對已經快要入土的老人修的墓。

讓他到了一定年齡就住在那里。

子女還是要送飯。

不過送飯一次就在墳墓前門加一塊磚。

當磚加滿之後。

子女就不再送飯。

因為他們已經盡孝。

老人生死則由上天安排。

這個修墓的年齡不一定。

有的是六十。

有的是七十。

昌元縣這里是七十已經足夠人性化了。

因為古人平均年齡也就四十左右。

如果你的壽命過了五十。

那麼祝賀你。

因為你已經從閻王那里賺到多余壽命了。

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而且余橋也知道此事。

他也沒有說什麼。

因為這是風俗。

包括他的父親也是這樣的。

他也只有認命。

然而不知為何。

他的活人墓至今還沒有修好。

家人也沒有送他到活人墓里面等死。

後來他終于知道原因。

他全家人都在趙家莊打工。

有的碼頭送貨。

有的挖石炭。

有的有平板車運貨,就是把貨物從趙家莊送到碼頭。

全家人每天掙個二三貫不在話下。

養活他當然不是問題。

房子不但重新粉刷,而且新房正在修建。

他兩個曾孫子兩個二十出頭,過去無人過問。

現在媒人已經幾乎把他家里門檻踏爛。

現在已經與王家村及李家村女方訂婚。

現在他特別感激趙平。

如果沒有趙平,他可能已經成為一具尸體了。

听說趙平是神仙的弟子。

于是家里供奉由菩薩變成呂祖。

現在趙平回來。

他要親自出來迎接。

一位七十多歲有些顫巍巍的老人出現在趙平面前。

他在一個曾孫陪伴下,手里柱著拐杖。

雖然背已經駝了,但是精神尚好。

他向趙平一邊躬身行禮,一邊用手擦拭著眼淚說道︰「小郎君呀,得好好感謝主母與你呀。現在鄉親們能夠穿暖吃飽一日三餐,每周至少還有一頓肉。全部就是因為主母與小郎君。老朽活了幾十年,還是頭次見到這種景像呀。」

他不敢說自己差點進入活人墓。

這個不太吉祥。

趙平急忙躬身還禮,口中說︰「余公公,你老人家千萬不能這樣,這樣會讓小子折壽的。小子不敢當,小子不敢當!」

余橋欣慰看了四周正在變得煥然一新的村居,不禁撫須感嘆︰「見過如此盛景,老朽死而無憾唉。」

趙平看了老人家臉色,急忙說道︰「看老人家紅光滿面,八十不成問題,甚至可能百歲也有希望。」

余橋再次看了四周,然後呵呵一笑︰「借小郎君的吉言。」

趙平也高興地說道︰「到時我一定要來喝你壽酒。」

面對對這個莊子年齡最大的余橋老者,趙平不敢怠慢。

急忙一邊上前攙扶,一邊與他拉起家常起來。

得知這位老人家好酒,當即就從平頭車拿出一壇好酒送給老人家。

並且還親自把酒送到老人家住宅里面。

娘親在翠竹的扶持下,堅持與管家一家人還有吊著胳膊王狗兒、夏小娘子等在大院門口迎接趙平他們。

夏小娘子見到趙平,一邊抓住趙平的衣角,一邊不停嚶嚶地哭泣,料想那天夜里嚇得不輕。

趙平一邊輕輕撫模夏小娘子的小臉以示安慰,一邊仔細打量娘親。

趙平只見娘親右腳綁著布條,眼里擒著熱淚,望著趙平嘴里不停喊著︰「平兒,平兒。」

趙平立即推金山倒玉柱跪拜在地,磕頭嗚咽而道︰「娘親請恕孩兒不孝,讓娘親受苦了。」

娘親顧不得自己腳的疼痛,和舅舅一家點點頭,看了看姜杰父女之後,就急忙上前。

管家趙杰立即上前,替娘親把趙平扶起。

娘親一把抱住趙平,仔細打量趙平哭泣︰「平兒瘦了。」

趙平熱淚盈眶,仰頭望著娘親說道︰「平兒不瘦,讓娘親擔心了。」

趙平又與管家一家人見禮之後,向眾人介紹了姜杰。

听說是姜夔後人,娘親不顧自己傷勢,掙扎著要給姜杰行禮,姜杰以兄長的口吻說道︰「小妹,為兄與兄長皆是一家人,何必多禮?」

听說姜鶯喜歡樂曲,絲毫沒有猶豫就把自己的箏贈送給她。

同時答應傳授樂理。

姜杰則把姜夔的《疏影》樂曲手稿送給了娘親。

這個可是無價之寶!

娘親鄭重把《疏影》手稿收好之後。

迫不急待要听趙平吹奏《滄海一聲笑》及《梁祝》。

還是舅舅出來解決了難堪。

這里人進進出出,還是到里面試試。

現在才發現家里發生了巨大變化。

家左邊的畜禽舍已經被遷走。

現在變成了完完全全的仙皂作坊。

還有一個酵母制作間。

輕薄木制小門換成了沉重大門,門口還有兩個持刀佩劍護院在守護著。

只要這樣才能放心。

趙平原來就要求把畜禽舍搬走。

改為仙皂及酵母作坊。

哪知娘親及管家一家人一起反對。

畢竟,在中國幾千年歷史之中,農業乃是根本。

沒有想到,現在他們竟然主動提出搬遷。

並且還多多修建空白房間,幾個庫房就在右邊管家的小院子。

這是趙杰一家人經過深思熟慮。

但是最終決定權力還是要娘親作主。

這也是上次娘親從縣城回來的主要原因之一。

現在禽畜已經遷移到趙杰親家田園那里。

看到趙平戲謔的目光,趙杰不好意思說道︰「民以食為天。老奴以為息沒有做錯。老奴做夢也沒有料到,仙皂生意竟然如此興隆。」

「為了不讓仙皂最寶貝技術外流,老奴只好請示主母將這里作為仙皂作坊,況且這個本來也是小郎君的意思。」

借口也成立。

趙平走進一看,現在在里面干活的全部趙杰一方姻親。

不是他的的姻親就是他的大兒子趙天姻親。

甚至還看見了王小甲、王小乙、王小丙也在這里。

他們不是趙雲兄弟的仇人嗎?

怎麼也在這里?

見到趙平疑惑的目光,趙雲不好意思撓了撓頭,說道︰「現在也是一家人了。」

趙天過來解釋說道︰「確實他們兄弟三人是小人的手下敗將。不過他們的兩個妹妹卻不知是什麼原因,竟然喜歡小人的兩個兄弟。以前小人家窮,不敢過去提親。」

「現在好了,媒人把家里門檻踏破。王一娘及王二娘急了,就讓媒人前來說項。加上他們四人早已有意,而且這兩個弟妹還粗通文墨,正好幫助做事。」

「小人家父也就同意了訂親了。現在正在大院外面建築新房,然後選擇黃道吉日成親。王一娘、王二娘還不過來拜見小郎君?」

趙天回頭向一個角落望去。

不久,趙雲背後過來兩個羞答答小娘子,一個十八歲,一個十六歲的樣子。

雖然不是那種雪白皮膚但也不差,卻也五官清秀可人,身材前凹後凸。

兩人來到趙平面前,行了一個萬福︰「奴家拜見小郎君。」

趙平一伸手,發現自己沒有禮物,望著娘親。

娘親笑了笑,說道︰「平兒不用慌張,娘親早已考慮到了。」

翠竹後面冒出一個從來沒有見過的八九歲的小丫環,從一個小盒子里面取出翠綠玉鐲,當場給了二人一人一個。

二女激動萬分,這可是主人已經承認二人的身份了,當然跪拜道︰「謝謝主母,謝謝小郎君。」

此時趙杰上前說道︰「小郎君,現在攤子越大。老奴等人確實忙不過來。這王家五個兒女,都讀過幾年書。」

「經過稟告主母同意,現在他們分別協助掌管仙皂、醬油、食醋、仙炭、仙爐,因此老奴的二郎才能來到縣城專心當掌櫃。」

娘親也向趙平點點頭,表示她同意了此事。

趙平看了看娘親的腳上的綁著的布條,還有王狗兒用布條吊著的胳膊,再看看四周,于是轉換一個話題︰「那些盜賊是怎麼回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