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之後,江夏郡蘄春縣。
孫權的援軍已經到了,但劉備和張允所率領的大軍,卻還在蘄春縣東面的五十里之處。
並非這兩人消極怠戰,實在是大軍真的走不快了!
對于這次大戰,無論是什麼樣的結果,張允都是無所謂的了。只要他自己能夠安全的逃走,就成了。
故而一路之上,張允走走停停,在各個位置觀察用于逃跑的路線。
張允這樣做,並沒有引起同盟劉備的不滿。
當然,引起了也沒什麼用,他也不‘鳥’劉備。
劉備見此,也不催促他。
只要張允的大軍走在最前方,能抵擋江東軍的第一波進攻就行。
雖然是殘軍,但是也要發揮他應有的作用啊。
同時,劉備也有一些自己的安排。
是而,在張允和劉備的刻意安排之下,大軍的行軍速度自然慢了下來
蘄春縣內
負責打探情報的江東軍軍候對著周瑜匯報道︰「稟告大都督,劉備和劉琮的聯軍,已經到達蘄春縣東面的五十里之處了。」
周瑜听到匯報之後,立即對著這名軍官問道︰「荊州南郡到江夏郡的距離,應該比我們吳郡到江夏郡的距離少吧?
我們的援軍,帶著大量的糧食輜重,行軍速度緩慢,都已經到達蘄春縣了。
為何劉備和劉琮的聯軍才剛剛到達蘄春縣東面的五十里之處?
是有什麼異常之處嗎?」
軍候面帶羞愧之色地回道︰「回大都督的話,手下的探馬曾經來報過︰說劉備和劉琮的聯軍隊伍的最前方,是劉琮的大軍,皆是老弱病殘之流。
也許是這個原因,讓他們的聯軍的行進速度變得十分緩慢了。」
探馬的探查範圍一般都是二十里到三十里左右,現在,劉備和劉琮的聯軍剛到蘄春縣城外的五十里之處。
能探查到這些情報,對探馬來說,已經實屬不易了,非此軍候探查不力的過錯。
是而,周瑜對著此軍候說道︰「此事非常重要,你速命人前去探查。每過一刻鐘,就前來匯報一次。」
「諾,屬下這就安排下去。」軍候對著周瑜回道。
當此軍候剛退到門口之時,周瑜的聲音再次傳來︰「讓探馬多加注意劉備軍的走向。」
一刻鐘之後,軍候前來稟告道︰「稟告大都督,劉備和劉琮的聯軍,已經行走到距離蘄春縣四十里之處了。最前方的人馬,的確是劉琮軍的士兵,要麼是年老力弱的,要麼是帶病少肢的,非精銳之軍。」
周瑜听到之後,不由地陷入了沉思︰「這劉備和劉琮,到底要干什麼呢?」
片刻之後,周瑜傳下命令︰「全軍集合,準備迎敵!」
平春縣的水軍大營中,劉備軍的士兵也皆是嚴陣以待的樣子。
上午的時候,他們就是這個樣子,直到下午時分,他們依然還是這個樣子。
他們的將軍霍峻說了︰「只要軍師得到消息,大家立馬就可以動身。所以現在呢,大家唯一要做的就是等消息。」
三個時辰的時間轉眼即過,有勇無謀的劉封來到諸葛亮的帳前,對著諸葛亮問道︰「軍師大人,按照主公那面的行軍速度,此時應該已經距蘄春縣不遠了吧,難道我們還不出兵嗎?」
諸葛亮听到劉封的問話,對著劉封說道︰「劉將軍,不要著急。稍等片刻!直到此時,探馬都沒有傳回蘄春縣的消息,一切尚在未知之中。若貿然出兵,不是妥當之舉啊!」
劉封听到諸葛亮的話後,只能退到一旁,繼續乖乖的等待著。
然而,當其看著諸葛亮那風輕雲淡的模樣之時,不由地在心中暗道︰「一天到晚,沒個著急的時候。就你能穩得住,真燥人啊。」
一刻鐘之
後,一名探馬前來匯報道︰「稟告軍師大人,蘄春縣內的江東軍,朝著主公的方向出動了。」
劉封听到之後,大喜。月兌口而出道︰「哈哈,等了一天,終于可以出兵了。兄弟們,一會給我放開了殺!都別藏著掖著的。」
而諸葛亮卻對著霍峻毫不猶豫地下令道︰「霍將軍,讓大軍按計劃行事吧。一刻鐘之後,開船,放火,燒營!」
諸葛亮的計劃,因為蔡瑁的上位和張允的這些殘兵而告終。
畢竟,就憑這些殘兵,要諸葛亮如何利用他們,才能達到和江東軍兩敗俱傷的目的?
是而,諸葛亮便選擇了‘丟車保帥’的做法︰主動讓出江夏郡,給周瑜一個攻打襄陽縣的機會。
平春縣的水軍大營內,存在著劉備的三萬大軍,這三萬大軍對周瑜來說,如芒在背!
這三萬大軍不離開,周瑜如何能放心的攻打襄陽縣城?
故而,這把火,便是諸葛亮燒給周瑜看的;這大軍的離開,也是做給周瑜看的。
而這時,蘄春縣外三十里之處的劉備軍中。
劉備將關羽和張飛叫到一僻靜之處,對其兩人說道︰「二弟,三弟,待江東軍和劉琮軍發生交戰之時,你倆立即率領著我們的大軍,朝著南方的長沙郡而去。
並在長沙郡的湘南縣駐軍,一邊防備江東軍南下,一邊接應我們的水軍和士兵們的家眷。」
張飛十分不解,對著劉備問道︰「大哥,我們不和江東軍一決死戰了?我們士兵的家眷可都在這江夏郡啊。去那長沙郡,接什麼家眷啊?」
劉備對著張飛解釋道︰「三弟啊,我們士兵的家眷,已經不再江夏郡了。我早就安排了人馬,將士兵們的家眷遷往長沙郡,以防萬一了。
前些日子,江東軍又給周瑜派來了四萬援軍。
若劉琮和蔡瑁真想合作,派來幾萬精銳之軍,在我們兩方的合力之下,與江東軍尚且可以一戰。但現在,我們還是南撤吧。把戰場留給江東軍和劉琮軍,未必是件壞事。」
張飛听後,還不是很明白。
對著劉備接著問道︰「大哥,就算我們撤到了長沙郡,江東軍也不會善罷甘休的吧。到時候,長沙郡守不住了,我們還能在撤到哪里去啊?」
劉備微微一笑,對著張飛說道︰「三弟,你會思考了,很不錯啊!但這事,你就放心吧!
當我們撤走了之後,江東軍是不會來追我們的。
他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呢。」
在孫乾未歸大營之前,劉備便讓陳到率領一支人馬,將士兵們的家眷盡量的遷到長沙郡。
軍心,無論何時,都不能亂的;我劉備的仁義之名,無論何時,都不能丟的
下午時分,蘄春縣外十里之處,劉備和劉琮的聯軍終于‘姍姍來遲’了。
對面,早已經準備就緒的江東軍,在大都督周瑜的一聲令下,朝著劉備和劉琮的聯軍殺來。
劉琮軍的主將張允,一見到江東大軍,臉上閃過一絲解月兌之色。
二話不說,毫不猶豫的帶著自己的親兵們轉身逃離戰場了。
大戰?與我何干?
與此同時,在張允後方的劉備軍,也立即調轉方向,朝著南方的長沙郡飛奔而去。
在場中,不知所措的兩萬殘兵,被江東軍殺的屁滾尿流。
此一戰,江東軍打出了威風。
在付出了幾百人的受輕傷,無一人死亡的代價之後,擊潰了劉琮的兩萬大軍。
與此同時,平春縣水軍大營的方向,也燃起了熊熊烈火。
當周瑜听到戰果,看到大火以及每個士兵臉上那喜悅的笑容之後,瞬間明白了︰自己被人當槍使了。
不由地感嘆道︰「諸葛亮,好厲害的手段,不愧是‘臥龍’。這一次,我認栽了。」
片刻之後
,周瑜提起筆,給主公孫權寫了一封信︰「主公,屬下率領江東軍的將士,奮力作戰。幸而天佑我江東,讓我們拿下了荊州的東門戶—江夏郡。
雖斬敵兩萬有余,但皆老弱病殘之士。劉備軍以及劉琮軍的主力並未受到損傷。
劉備是虎,劉琮是狗,故而屬下決定先南下,滅掉劉備軍之後,在率軍北上,攻打襄陽,一統荊州。」
周瑜是領兵一方的大都督,下一步的進攻方向,他完全可以自己決定,不需要向主公孫權事無巨細的稟告。
但周瑜深知孫權的為人,他與曹操和韓成兩人是完全不同的。
他對軍功的看重,已經達到了一個非人能及的高度。
人吧,都是這樣的,越缺什麼,越想表現什麼。
對此時的孫權來說,最缺的東西,便是攻城略地的巨大軍功。
是故,周瑜雖名為大都督之職,但事事都需要向孫權稟告。
周瑜的心中,也有著說不出來的無奈︰功是你的,禍是我背。
這主公
賣力的信使不負所望,在一日之後,便將此信送到了孫權的手中。
孫權看罷,將信遞給了站在一旁的張昭,並對其問道︰「子布,你看公瑾這是何意?」
張昭雙手接過信,快速的讀了起來。
讀罷,便對著孫權說道︰「主公,領兵作戰之事,屬下並不擅長。但屬下認為,周大都督領兵作戰多年,他的判斷,定然是沒有錯的。」
張昭,處理內政事務是一把好手,但對待領兵作戰之事,這能力便略有不及。
故而,便有這謙虛之語。
只是張昭這謙虛之語,听在孫權的耳中,卻變了味道。猶如火上澆油一般,讓孫權拂袖而去。
領兵多年,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自己身為江東的主公,手下卻只有周瑜這一個帥才,不得不讓其領兵多年。
最主要的是,周瑜還是大兄孫策留給自己的舊臣。
張昭靜靜的待在原地,心道︰「主公這是怎麼了?莫不成,自己剛才的話,說的不對?」
一日之後,周瑜收到了孫權的最新命令︰「半個月之後,我要和你在襄陽縣城中喝酒。」
這命令流露的意思,明顯無疑。
你周瑜那里也別打,給我先拿下襄陽縣。不拿下襄陽縣,我算什麼荊州牧?
是而,周瑜只能安排徐盛和蔣欽這兩員大將率領三萬江東軍,守好自己的退路—江夏郡。
而自己,則點齊七萬大軍,直奔襄陽縣城而去。
既然商量主公未果,那便只能听令行事,出兵強攻襄陽縣城。
雖然按照劉琮軍的戰斗力,拿下襄陽縣城,對周瑜來說,應該沒什麼難度。
但行軍打仗之事,皆以謹慎為主。
小心無大錯!
是而,周瑜一邊派出大量探馬探查襄陽縣的消息。
一邊令大軍步步為營,緩緩前行,一天只行進一百里。
一天一百里,是士兵體力的極限,在保持快速行軍之下,盡可能的多保留體力,以應對突發狀況。
三日之後,江東軍才到達了襄陽縣城之下。
是夜,周瑜對著今夜的守將陳武說道︰「陳將軍,我們剛剛到達襄陽縣城之下,為了防止城內的劉琮軍夜襲,今夜,你就辛苦一點。
多派人打探四周,並加強警戒!機會對于我們只有一次,不能有失啊!」
陳武面色凝重的回道︰「請大都督放心,末將定會竭盡全力,保證大營夜間的安全。」
一夜無事
翌日,天微微亮,江東軍的將士皆披堅執銳,排成兩個整齊的方陣,朝著襄陽縣行去。
江東軍和劉琮軍的大戰,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