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百五十二章︰安塞高迎祥

安邦彥這次造反,包括朱由校在內,滿朝文武幾乎都是早就能猜到,沒有人真把他當盤菜。

如果安氏是在遼東大戰的時候在西南搞亂子,倒還真能給朱由校帶來一些困擾。

可如今安氏是等大明徹底討滅女真的第二年才造反,現在九邊的軍隊都已經各回駐地休養生息。

他們這次造反,注定翻不起什麼浪花。

水西安氏造反,是今天的第一個重頭戲。

第二個重頭戲,自然是魏忠賢。

閹黨從萬歷四十七年朱由校剛登基到現在,執政也有十年多了,由于其一開始對東林黨十分殘酷和血腥,因此數立的政敵簡直數不勝數。

朱由校知道,如果自己不公開表示要留魏忠賢一命,他就要不得好死,說起來,怪可惜的。

只不過魏忠賢沒急著出來,重要的自然要留到最後。

接下來站出來的,是今年剛剛調到京師的戶部新餉司任郎中楊嗣昌。

楊嗣昌的家庭,是典型的書香門第,在家風燻陶下,他自幼潛心讀書,埋頭科舉。

萬歷三十四年,楊嗣昌得中舉人,萬歷三十八年又名列前茅,進士及第,那時起便開啟了從政生涯。

說起來,這個人的政治生涯如今還算跌宕起伏,其早就在天啟二年中原大地震中嶄露頭角,但在之後卻仍舊未得重用。

這些年來,楊嗣昌奔走于兩淮、蘇杭各地,先後任餉司、推官、御史等職,總算在今年得以調入京師。

楊嗣昌道︰「啟奏陛下,去年全年,陝西延安、慶陽、平涼等地全年無雨,到現在依舊未下一滴雨水,以致草木枯焦,顆粒無收。」

「民間百姓,多有餓死,爭采山間蓬草為食。蓬草盡,則剝樹皮而食。樹皮盡,則掘山中石塊而食。」

「石性冷而味腥,少食輒飽,不數日則月復脹下墜而死。饑民相聚為‘盜’,稱與其坐等饑死,不如為‘盜’而死。」

「又燒人骨為薪,煮人肉以為食者,而食人之人,不數日即面目赤腫,燥熱而死。」

「于是,死枕藉,臭氣薰天,安塞縣城外掘數坑,每坑可容數百人,不及掩埋者,又不知還有多少?」

「小縣如此,大縣可知,一處如此,它處可知。百姓又安得不相牽而為‘盜’。而慶陽、延安以北,饑荒更甚。」

「現今陝西各地,群賊蜂起,敢情陛下從速下發賑災糧餉,調集官軍平亂,安撫人心!」

楊嗣昌所說的,就是晚明有名的陝西大饑荒。

從去年至今年,陝西全省幾近兩年滴雨未下,全省幾乎顆粒無收,老百姓食不果月復,許多地方都有一家三口盡數餓死在家中數日而未經人察覺之事。

除此以外,由于死的人實在太多,尸體處理不及,導致一些地方生出瘟疫,大有擴散蔓延之勢。

他說完,朝中頓起議論之聲。

溫體仁說道︰「啟奏陛下,陝西之事宜早處理,山陝總督自裁撤後,山陝局勢愈發敗壞,臣提議續設陝西總督一員。」

朱由校也清楚,如這種問題,現在開始每年都有,崇禎一朝十七年,現在按歷史時間線測算,才到第二年。

也就是說,這樣的波及一省的大災荒,起碼還有十五次。

也就是自己提前把建奴滅了,李闖也已經成了鐵桿官軍,不然要是陷入如今這個境地,還真不好收場。

朱由校想想,說道︰

「加山西副總兵張萬邦為山西總兵,升授前軍都督府左都督、掛平賊將軍印,移駐西安。」

「太原參將賀人龍升任大同總兵,加前軍都督府右都督,孫傳庭前往總督山西軍務,山海關總督王之臣調陝西總督軍務。」

「發銀一千五百萬兩,用于賑災!」說到這里,朱由校看向一旁,說道︰

「吳有性,朕欲調你前往陝西,整頓陝西全省惠民藥局,建立國醫館,治理瘟疫。有什麼需要的,你但講無妨。」

吳有性一愣,沒想到快樂來得這麼突然。

他听聞地方死人甚重,瘟疫四起,本就是焦心難耐,根本不想留在太醫院繼續作弄權術,正琢磨著要不要辭官出去游醫天下。

沒成想,皇帝突然給了他這個機會。

這還不是一般的機會,他不僅要治理陝西瘟疫,也要將地方上早就崩潰的醫療體系重新建立起來。

如果能成功,這是多惠及百姓的事啊!

想到這里,吳有性忍不住激動起來︰「陛下,臣還未到陝西,此事該去地方詳細查驗,才能知道到底缺什麼。」

朱由校點頭,慵懶道︰「這個朕也理解,吳有性听旨!」

「臣吳有性恭候聖意!」吳有性連忙出列。

朱由校道︰「朕加你為太醫院博士,令你前往陝西,總領陝西治瘟之事,至于建立國醫館、整頓惠民藥局,盡听你的安排。」

吳有性心中早已激蕩無比,說道︰「臣吳有性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萬歲!」

話音剛落,一名小閹跑進大殿,「陛下,不好了,有一個叫高迎祥的安塞叛賊聚眾七千人,圍攻三水縣城!」

「游擊將軍高從龍率領兩千官軍力戰而亡,流民在三水脅裹數千,已經發展至一萬余人了!」

朱由校眯起眼楮,高迎祥?

他還是準時出現了啊!

只不過,現在出現,你這不是送軍功來了麼?

對于闖軍的出現,朱由校是一點兒不慌,怕什麼,陝西有張萬邦的軍隊守著呢。

何況,現在的地方官軍,也早不再是以往的官軍了。

朱由校顯得震怒不已,說道︰「命緹騎出京,快馬加鞭前往大同,讓張萬邦即刻換防西安,剿滅流賊!」

說完這些,魏忠賢見再無人稟報什麼大事,這才是上前道︰「啟奏陛下,奴婢年老體衰,不足以再居高位,自乞退養。」

朱由校十分吃驚,滿朝文武也都是議論紛紛。

不過,還是沒有人敢出列當面再勸諫什麼。畢竟,昨夜皇帝和魏忠賢單獨待了一夜,誰知道這是不是他們兩個在演戲。

「寧國公要退休?」朱由校失笑,「朕怎麼能沒有寧國公,大明怎麼能沒有寧國公啊!」

「朕不準!」

魏忠賢立刻說道︰「陛下,老臣…」

朱由校哈哈一笑,大手揮道︰「忠賢不必再說了,朕是不會準的,你去歸養,朕無異于自斷一臂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