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五十三章︰三戰三捷

宮內有貓房,顧名思義,是朱由校設置來專門養貓的,因為這玩意兒沒事擼一擼,實在太解壓了。

明代以前就有很多宮中的人養貓,稱宮貓。明代養「宮貓」,已是登峰造極。

貓房這東西,從朱元璋開始就有,據傳馬皇後也喜歡擼。

只不過一開始時,原只有近侍三、四人,為各宮娘娘養貓,聊慰後宮諸女寂寞。

朱由校剛穿越來時,看見貓喜愛得不行,冊封了皇後以後,恰巧張嫣也愛擼貓,所以中宮里總有只「藍貓」。

帝後有共同興趣,內府衙門重視起來,逐漸擴充了貓房,近侍由此增加到三、四十人。

這天,朱由校在西暖閣看奏疏,懷里抱著一只內府衙門從近百只宮貓選出的狸花貓。

這只花貓也是宮貓之中的極品,血統純正,極為乖巧,從不會惹出什麼亂子。

朱由校剛剛拿起奏疏,便眉頭緊皺。

巧了,這奏疏上言官說的,正是皇家大肆養畜宮貓,擴建貓房的事兒。

「御史張問達奏︰

武宗昏聵,昔日豹房有土豹七只,日支羊肉十四斤,役近侍二百四十人,歲廩二千八百余石,佔地十傾。

今上與中宮極為愛貓,自踐祚以來,兩擴貓房,有宮貓上百只,吃食俱自光祿寺調配,徒增奢靡。

還請陛下裁撤貓房,省減度用,為朝廷表率!」

朱由校冷哼一聲,心中不以為意。

自己就這麼點小愛好,一個南海子打獵,一個擼貓,恰好皇後也喜歡擼貓,這就更不能裁撤了。

當時去南海子,這幫人就沒少叨叨。

現在擼個貓,居然也閑言碎語起來,居然拿貓房與武宗皇帝的豹房相比,這是能比的?

殿外有些泛涼,朱由校縮在靠椅的竹席上,暖閣中烤著火,身上卻著都人蓋了錦被,也不知道是冷是熱。

過了片刻,拾起御筆,在張問達的奏疏上批復了四個字︰

朕知道了。

旋即,又沖王朝輔道︰「以後這種奏疏不用呈進來,一個貓房,能花幾個大錢?」

「再說了,朕花自己的內帑,礙著這幫人什麼事。」

王朝輔點頭,命人扔了一堆的奏疏。

朱由校復將貓兒的下頜抬起,用兩根手指不斷逗弄,貓兒舒適的發出「咕嚕咕嚕」地聲音。

听見後,皇帝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這天的月色分外皎潔,處理一日政務的朱由校,在晚些時候趴在御案上不知不覺地睡著了。

他做了個奇怪的夢,只覺得整個人仿佛落入無底的深淵,深邃而狹長,無邊無盡。

猛地,朱由校睜開眼楮,望見燭火昏暗的暖閣,還有門外寸步不離護衛著的幾道人影。

雖然是坐擁天下的皇帝,在這一刻,卻覺得十分孤獨。

朱由校瞪著眼楮看了一會兒夜空中高懸著的圓月,忽然叫道︰「來人!」

一名御馬監小太監聞聲而入,問道︰「皇爺有什麼吩咐?」

朱由校四下瞅了一眼,這個時候,那只狸花貓已不知跑到何處尋小母貓快活去了。

就連這畜生,都有自己的歸處。

朱由校自嘲地笑了一聲,問︰「現在是什麼時辰…」

「爺,亥時了,是要去坤寧宮嗎?」小太監心思活絡,嘿嘿笑著。

這道笑容,倒是讓朱由校心情好了不少。

皇帝蘇醒,都人們隨即趕來,將西暖閣中的燭火點得透亮,使人心扉也敞開不少。

朱由校想了想,淡淡道︰「今天不去內宮,去請皇後過來,陪朕說話。」

小太監為難道︰「爺,天都這麼晚了,奴婢要去,怕是得從被窩里把中宮娘娘給拽出來才行…」

朱由校想想也是,大晚上把人家從被窩里拽出來陪自己閑聊,有點鬧騰。

躺在靠椅上發了會兒呆,長夜漫漫,實在無趣,朱由校下定決心,還是沖門外道︰

「去坤寧宮喊皇後來,就說朕想和她說說話,如果坤寧宮熄了燈,就去找裕妃。」

這就是下諭的口氣了,門外小太監不敢怠慢,二話不說,一溜小跑往坤寧宮去了。

不復多時,來到一處門前,發現坤寧宮中居然也燭火透亮,悄悄看去,卻是皇後張嫣在借著燭火織衣裳。

想來,是龍子將要降世的原因吧?

不過娘娘怎麼就知道月復中懷著的,是個龍子呢?

小太監心中想著,來到門後清清嗓子,尖聲道︰「皇爺有旨,請中宮娘娘到西暖閣說說話——」

張嫣正全神貫注給未來的兒子做衣裳,忽然听見喊聲,受了驚嚇,針頭一下扎破了小指。

瞬間,鮮血瀝瀝地滲出來,滴在裙上。

張嫣卻沒什麼生氣,放下未完成的小衣裳,心中反而有一絲高興

元年十一月時,袁崇煥受不住催促,安排了寧遠事務,率領本部軍馬八千余人,出城往遼陽方向增援。

此番出擊目的,只為策應東江,為毛文龍減輕壓力。

但一月有余過去,朝鮮戰事不斷,東江軍孤立無援,毛文龍更是數次奏急,場場血戰。

袁崇煥的救兵呢,依舊沒有蹤跡。

這天,魏忠賢正在東廠處理事務,卻見自己外甥傅應星遠遠奔來,臉上帶著急色︰

「舅舅,陛下召你入宮!」

「出了什麼事?」

魏忠賢見傅應星神情,心下一沉,便即問道。

「出大事了,陛下接了袁崇煥的奏報,臉色黑得難看,舅舅,要當心啊!」

聞言,魏忠賢來不及多問,放下手中事務,慌忙趕往乾清宮。

「砰!」

魏忠賢剛剛入殿,迎面飛來三份奏疏,直接打在了他的臉上,引得這老太監哎呦一聲,差點摔倒。

朱由校靠在躺椅上,緊閉雙眼,淡淡道︰

「都看一遍。」

第一份奏疏,是毛文龍所奏。

東江軍自九月出島,進入朝鮮境內,與阿敏部血戰三次,三戰皆勝,但他苦于兵寡將少,根本無法擴大戰果。

第二份與第一份時間只隔半月,也是毛文龍所奏。

這份奏疏上,毛文龍語氣更顯急促、無奈,稱他在十月十二日時得朝鮮細作探報,探知阿敏駐留一朝鮮村落,大興屠戮。

東江軍群起激憤,毛文龍親領一百余人,深入朝鮮境內,四面搖旗吶喊,幾乎就要擊殺阿敏。

但後金兵聞訊趕來,毛文龍經不起任何損失,不敢繼續追擊,只好化整為零,慌忙退回。

他說,如果這回袁崇煥能于北面策應,阿敏或許此刻已是東江軍刀下亡魂。

至于第三份,則是袁崇煥率部出寧遠一月後所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