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76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

趙桓收獲了相當的尊重,甚至被認為是超越了亞歷山大的無上大帝。但是對不起,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人不服趙官家。

這是個年輕的國君,他有著醒目的紅胡子,他還有另外的名字,叫做「巴巴羅薩」,這位就是剛剛繼承神羅帝位的腓特烈一世,那個小胡子的偶像!

「東方的君主,我誠摯發出邀請,讓我們進行一場真正的決戰,證明誰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皇帝!」

一封很簡短的戰書,送到了趙桓的手里。

趙官家到了上了年紀,他揉著太陽穴,好半天才想起來這個腓特烈到底是誰……實際上外國的君主那麼多,誰能一一記起,如果不是恰巧踫上了,趙桓都不知道自己和他處在了同一個時空。

不愧是小胡子喜歡的人,還真是挺狂妄的。

「怎麼樣,你們誰清楚這個腓特烈,跟朕說說。」

這時候在岳飛的身後站起一個年輕的小將,此人名叫耿京,是軍中新秀,他躬身道︰「回官家的話,在幾年前的時候,神羅皇帝和法蘭西君主統帥十字軍,敗在了燕王手里。神羅皇帝抑郁而終。這個腓特烈經過選舉,繼任皇帝,自然要報仇雪恨。」

趙桓眉頭挑了挑,忍不住淡淡一笑。

神羅這種國家本來就奇葩,有國王,有聯邦,然後在幾個國王中間選皇帝,不亂才怪呢!

雖然神羅的整體治理堪稱一無是處,但是作為靠著武力為根本的國家,遇上了一個雄主,還是能爆發出相當戰斗力的。

年輕氣盛,雄心勃勃的腓特烈一世,就是這樣的人。

他毫不客氣,向趙桓發出了挑戰。

在腓特烈的眼楮里,皇帝就是最強大的那一個。擁有最多的兵馬,最勇猛的戰士,只要在戰場上所向披靡,那就是世界的王,還是王中王!

所以,老朽的趙桓,你敢應戰嗎?

「鵬舉啊,你逼死了人家上一個皇帝,又來了個年輕的,你有什麼主意?」趙桓笑呵呵詢問岳飛。

今年的岳飛,只有四十九歲,雖然不年輕,但也不算老。可以說是一位將軍最年富力強的時候,無論哪一方面,都處在巔峰。

對于腓特烈的挑釁,他根本沒放在眼里。

「官家,進軍歐洲的難處不在于敵人如何,關鍵是人生地不熟,後勤補給艱難,而且沿途會遇到連綿不絕的反抗。到時候師老兵疲,十成的力量也發揮不出來多少,勝敗就不好預料了。」

趙桓點頭,「沒錯,說到底,我們還是外人,鵬舉,你有什麼高見,就說出來吧!不用藏著了。」

君臣兩個默契深重,趙桓自然清楚岳飛不會因為有難處,就隨便放棄。

「官家,要讓臣說,這一次出戰的核心,在于吊民伐罪。我軍不能搶掠百姓,不能隨意殺戮。必須步步為營,穩扎穩打。把贏得民心放在第一位上。」

岳飛頓了頓,又道︰「官家,臣算計過了,無論如何,這一戰也沒有什麼好處,恰恰相反,還要付出巨大,靡費錢糧。只怕這幾年在君士坦丁堡的積累,都要消耗一空,另外還要向國中借一筆錢。這麼大的虧空,臣不敢做主。」

趙桓微微一笑,不出所料。

其實到萬里之外作戰,最大的難處不是能不能打贏,以大宋兵馬的程度,碾壓西方不成問題。

真正的難題在于怎麼征服當地的百姓,獲得民眾支持……

如果把戰爭的目標定為搶掠殺戮,那不管多強大的軍隊,多深厚的國力,都會一敗涂地。

道理很簡單,你在殺死一個敵人的時候,就制造了十個敵人,永遠都殺不完。

而且無休止的殺戮,對于士兵的精神來說,也是巨大的折磨。

背井離鄉,肆意妄為,這樣的士兵多半都會染上奇奇怪怪的心理疾病,到時候戰力打折扣,最後的下場也就不言而喻了。

帝國征服的極限,也就是蒙古人的模式了,他們橫掃了天下,佔領了龐大的疆土,弄出了四大汗國,可結果呢?蒙古人留下了多少痕跡?

「鵬舉,你說這些,其實是想讓朕定個調子,給這場進軍一個目標……那朕就說說清楚,我們的目的是傳播大宋的文明,是摧毀歐洲頑固的宗教和封建勢力,是為了變革提供助力。」

「歐洲的百姓,是我們最主要的潛在盟友。無論如何,都要保持最大的克制,要專注權貴,要注意完成社會變革。」

「這一次進軍,追求的不是戰場的勝利,殺了多少人,擊敗了多少敵兵,搶了多少財富……這都不是勝利!真正的勝利是隨著我們的前進,所到之處,能夠接受大宋的理念,能夠發生深刻的社會變革,腐朽的勢力被清掃一空,既要大破,又要大立!」

趙桓說完之後,又笑道︰「至于戰爭開支的問題,朕會想辦法,而且太子已經回去了,這個缺口就讓他背。想繼承朕的皇位,總要拿出點真本事吧!」

趙桓笑容可掬,仿佛在說一件無關痛癢的事情,但是包括岳飛在內,所有人都忍不住吃驚!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講了,莫非說趙桓真的準備退位?

權力這個東西,豈是這麼容易割舍的?

尤其是趙桓這種,君臨天下,手握無上權柄,生殺予奪,為所欲為,他能輕易舍棄?

多少皇帝,因為舍不得權柄,想盡各種辦法,求取長生,只為了能更長久地擁有權力。眼下的趙桓,精力體力都還在,遠沒有到維持不了的程度,怎麼會想退位呢?

外人想不通,趙桓卻是有自己的看法。

雖然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向海外大舉移民,尤其是美洲,還有推動工業化,修鐵路,建海港,把地下的財富都挖出來……到處插旗,弄一個日不落帝國出來等等。

但是趙桓經過了一番權衡,都搖頭了,不是不能做,而是沒有那麼緊要。

在原本的歷史軌跡上,西方人主導了全球化。

他們主導的全球化是以逐利為核心……在這個前提下,殺戮,搶掠,販奴,種族滅絕,簡直是無惡不作。

難道要再一次重復這條血海尸山的老路嗎?

趙桓不是聖母心泛濫,當了這麼多年皇帝,該殺人的時候,他自然是不會猶豫的。

只不過以逐利導向的全球化,真的是好事嗎?

更何況這個利益,還是很少一部分人的。

就拿販賣黑奴來說,幾百年的抓捕,掠奪,殺戮,造成上億的勞動力損失,無數家庭破碎,整個非洲大陸嚴重落後。

如果換個思路,進行友好交流,發展貿易,能不能把生意做得更大,賺更多的錢?

奴隸貿易是大資本,豪商巨賈才能玩的,還要有國家在背後支持,普通的百姓根本摻和不進去。

說得明白點,西方大航海以來的玩法,都是對有權有勢的大資本有利的,至于普通百姓,得到的還真不多,有些時候,甚至是利益受損的。

至少每一次對外用兵,都有損失,這些傷亡,可都落在了普通人身上,更不要說羊吃人了。

既然如此,就不能試試新的道路?

開創新的玩法?

把大宋的思想送出去,靠著儒家文明,改變歐洲,從而消除血腥殖民擴張的思想根基……在另一邊,打開整個世界,讓大宋上下,能夠放眼全球,從而避免故步自封。

至于接下來要怎麼發展,就看互相如何競爭了。

當然了,趙桓也清楚,光是一個文明影響,未必就能徹底改變西方,所以還要有武力震懾。

這就是岳飛的使命了。

在得到了趙桓的指示之後,岳飛果斷下令,集結人馬。

這是一支強大的兵馬,其中來自大宋的士兵,將近五萬,大遼出兵十萬,另外還有十幾萬從各地招募的兵馬,以及相當數量的歐羅巴俘虜改造而來的軍團。

超過三十萬的兵馬,遮天蔽日,人們的相貌各異,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自信和光榮。

岳飛一身戎裝,出現在士兵的前面。

「此戰是為了解救歐洲百姓,是為了消滅貪婪的權貴,是為了吊民伐罪……因此,每一個人,必須服從軍令,不得殘害百姓,不得搶掠財物。所有繳獲物資,均需要上繳。不得無辜踐踏莊稼,不得隨便進入民房。不能隨意打人罵人,不得霸凌毆打俘虜……」

岳飛每說一項,在場的人就是一陣駭然心驚。

「軍法無情,凡是破壞軍法,一律嚴懲不貸!」

岳飛縱馬略過,在每一群士兵前面,都宣說一遍軍法,當他出現在外籍軍團前面的時候,當哈克這些歐洲學者听清楚軍令之後,竟然喜極而泣,這一刻,他們終于明白了什麼叫做文明之師!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