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59章 火中取栗(十七)豐臣軍購

可能還是町的位置離大阪城實在太近的緣故,豐臣秀長一口咬定海貿同盟在町的駐軍不能超過五千之數。他還「十分貼心」地表示這五千之數里頭有四千零三十八人計劃為海貿同盟的一個標準步兵協,剩下約一千人可以是這一協軍官們的家眷、家丁等。

嗯,為了海貿同盟真正能夠作戰的兵力在大阪城邊少駐扎一些,豐臣大納言秀長大人當真是鞠躬盡瘁,就差死而後已了。

羅遠和他扯皮老半天,最終還是磨不過這位「專業幕僚」,最後勉為其難地答應了下來,就以五千為駐軍人數上限。

對于這一結果,豐臣秀長的態度是大舒了口氣,而羅遠則是臉色臭臭卻心中暗喜。

為什麼還能暗喜?那是因為高務實之前打主意的三個地方里頭,町本來就是排在首位的,而高務實也知道町的敏感性,因此他給羅遠交待的是「駐軍爭取在一個標以上」。

標比協直接低了一級,一個標和一個協人數相差可不小。京華系的一鎮編制是每鎮步隊兩協,一協官兵四千零三十八人;每協兩標,每標官兵一千七百五十六名,馬標官兵略少,為一千一百一十七名;每標又分為三營,每營四連,每連三排,每排三棚……等等。

之所以兩標組成一協只有三千五百一十二人,看似沒有達到一個協的總人數,但那是因為協部還有協部警衛連、直屬炮兵、偵查騎兵、直屬工兵等配置。

高務實給出的要求的是盡量爭取駐軍一個標,大概意思就是盡量爭取能駐扎兩千兵力,這個數還不到羅遠實際爭取來的一半,羅遠現在當然高興了——就算老爺最終只派一個標來,但豐臣家給的上限高了總不會是壞事嘛!更何況,他怎麼看也不覺得老爺會不樂意在町多放點人。

這個大問題商議完了之後,本來羅遠估計豐臣秀長應該就要提到海貿同盟與北條家的關系問題了,誰知道居然失算——豐臣秀長接下來提到的居然是一筆生意,一筆大生意。

他代表豐臣家向海貿同盟正式提出軍購!

沒錯,就是盡人皆知的那種軍購︰買軍艦、買火炮、買火槍、買火藥……甚至他還想引進一些生產線——當然他不知道生產線這個詞,但他的表述無疑就是這個意思︰

「為我方建設可修造相關軍艦、火炮、火槍等物之一應設施工具,如需教授訓練匠人,亦請貴方派員指導,我方願為此支付相應現銀。」然後還補充了一句︰「價錢好商量。」

這要是高務實親自在此,怕不是要在心里好好夸夸豐臣秀長的眼光。幾百年前的人居然比後世某些買辦企業家眼光長遠,根本不去想什麼「造不如買」,上來就要引進生產線,就要培養產業工人,果然不愧是「東亞怪物房」中的主要成員之一。

不過,哪怕高務實不在,羅遠也絕不會答應這個提議。羅司令干淨利落地拒絕了他,道︰「在下只是關東分艦隊司令,具體商務事宜極少涉足,但據我所知,我京華各廠均只出售產品,並未有過出售生產技術等事。」

豐臣秀長明顯有些失望,不過話說回來,失望歸失望,其實也在他的預料之中。

其實他剛才提出的這筆買賣並非他一個人做出的,而是豐臣秀吉受到石田三成、長束正家等人的勸說之後冒出的想法。當秀吉對他說起之後,他也表示認同,于是便有了上面這一幕。

但這個想法成功幾率不高則是他們都清楚的,所以也有後備計劃。後備計劃很簡單,生產線暫時買不到也沒法子,先買一些成品應應急也是好的。只不過,這些成品屬于「定制服務」,也必須與京華詳談。

以軍艦為例,京華過去只對大明國內的海商出售武裝運輸艦,而由于高務實看重制式標準(這是從成本考慮,包括生產和維護兩個方面),因此京華的武裝運輸艦全部是一個規格,非常統一。

當然,具體來說也還有一定的「定制服務」,不過這種定制服務比較簡單,主要就是載炮量的差異,分為標準載炮、中量載炮、少量載炮、無載炮四類——此前豐臣秀吉訂購的三十艘武裝運輸艦就是最低標準的無載炮型號,當然那主要是因為高務實不肯賣炮給他。

但此次豐臣家提出要購買的軍艦卻連型號都要定制,因為他們覺得武裝運輸艦太大了,各類成本算起來有些貴,他們需要小一些的軍艦。

這事還得從日本「水軍」的現實情況說起。之前曾經說過,日本「水軍」其實只是後來的叫法,最早的日本海上力量應該稱作「海賊」。早在平安時代,日本就出現了和山賊性質相同的海上武裝搶劫集團——海賊。

到了室町時代,海賊居然不再是蔑稱,而有實力的海賊首領更是以「海賊大將」的稱號為榮,甚至不再以搶劫財物為生,而以商業活動作為主要資金來源,原有的軍力則是為加強他們的統治而存在。後來為了區別兩者的不同,便將後者稱為「水軍」。

日本水軍使用的船只大致上三種常規型號和一種特殊型號。常規的依大小排序是安宅船、關船、小早船。三種船都是單桅,遠洋時使用帆,近戰則使用櫓,船體分上中底三部分,底部在吃水線以下。另外還有一種非常規型號,稱為鐵甲船,但是太重,既不能出遠海,又因為日本產鐵量不足,造得也很少,暫時可以不提。

那麼其他三種船里首先要說的就是安宅船,這種船體積大而堅固,使用「龜骨」,但比同時代京華系之外的明船都脆弱得多,與京華的武裝運輸艦相比就更不必提了。

該船中央後方設警樓,分三層,配小櫓百六十,大櫓八十。武器為大筒與鐵炮(火炮和火槍),是正規海軍的核心力量,水軍布陣時的核心所在,兩千石(指載重衡量單位,不同于大明的多少多少料)以上的大船可歸入此類。但要注意的是,即便是日本最大規格的安宅船,也還不如京華的武裝運輸艦大。

其次是關船,這是一款中型戰船,設計思想是在兼顧防御力的基礎上提高機動性,兩舷在八十挺櫓到四十挺櫓之間。武器也是大筒與鐵炮,這種船是當前日本水軍的主戰力量。

然後是小早船,這是一款小型船,設計思想是放棄防御力,盡可能大的提高機動性。兩舷在四十挺櫓之下,在正規海軍中主要負責偵察和傳報。但因其輕巧靈便,效費比相對較高,而技術含量低,故成為海賊們的主流艦只,常常集群使用。

小早船又可以分為鐵炮船、長柄船、奇船、物見船、番船、兵糧船等。人員的配備以八百石船為例子,一般配備櫓百只,則需要水手百人,船頭舵手五人,火槍兵百人左右,戰斗人員佔據總人數的一半。如果以風帆為動力,則所需水手可大大減少,則搭乘百人的鐵炮隊。

從以上日本水軍的船只就可以看出,小早船單純只能作戰,基本不具備運載能力;關船可以作戰也可以運載,但考慮到海船需要儲備本船所需的物資來保證自持力,故關船的運載量也比較有限;安宅船如果不以作戰為主要出航目的,則運載量相對要大一些,但這種船跑得慢,又相應地浪費了運載噸位。

由于日本水軍習慣了使用較小型的船只,而且他們目前還沒有「巨艦大炮」主義思想,故認為全部換裝京華制式的武裝運輸艦比較不劃算,所以就提出了兩款定制戰艦的計劃,希望京華能專門為其設計建造一批。

按照豐臣秀長提出的計劃,豐臣家首先需要以安宅船大小為大致標準,請京華為其設計建造一批新式安宅船,主要的要求是在不降低其防御力和運載量的基礎上明顯提高航速。

第二個定制戰艦當然就是新式關船了,要求則與新式安宅船相反,是在保持其航速的基礎上強化防御力,最好還能提高一些運載量。

理論上而言,如果造艦技術達到一定的水準,這三個標準之間無非就是你強我就弱,你弱我就強,不存在維持一個或兩個維度的前提下還能提高另一個維度。但問題是,日本的造艦技術此時頗為落後,安宅船和關船的技術水平都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所以實際上京華是有能力為它們進行技術升級的。

這種技術升級甚至不需要京華花費太大的工夫,因為此刻大明除了京華之外,本身的造艦水平就幾乎能夠滿足豐臣家提出的要求——當然這是指大明正規水師的軍艦水平,而非指民間造船廠的產品,那個就太復雜,而且有些良莠不齊了。

事實上,即便不算京華或者海貿同盟,明朝水師的實力在此時的世界上也不算弱,以今年為標準(1590年),綜合作戰能力大概可以列在前五以內。設計和造艦實力也不差,僅嘉靖到萬歷年間,只江浙一帶,戰船的型號就達到了二十一種之多,如果加上福建和兩廣,型號更是繁多。

從全球角度來看,隨著火器的大量應用,海軍戰術也隨之發生了重大改變,早些年俞大猷就適時提出過一個海戰基本原則︰「海戰不過是以大船勝小船,以大銃勝小銃;以多船勝寡船,以多銃勝寡銃。」

由此可見,大明的海戰很早就進入了近代模式。在嘉靖年間,明軍的戰船就已經有一半以上的戰斗人員都使用火器,而到了萬歷年間,比例更是達到了七成以上,在全世界範圍內都算是火器化程度非常高的了。

至于京華的兩洋艦隊全部火器化,那是另一回事,而且也是到了刺刀問世才達到的。原本京華兩洋艦隊就不推崇接弦登艦作戰,但早年間考慮到這種情況可能還是偶爾會有,因此也配備過雁翎刀。後來有了刺刀,單獨的雁翎刀就被取消了,所有艦隊配備的火槍都是刺刀款。

此時大明水師的裝備主要以福船為主,這是誕生于福建沿海的一種船型的統稱,其底尖上闊,首尖尾寬兩頭翹。建材主要為福建的松、杉、樟、楠木,共有六種型號。

海戰用的福船,特指一號和二號。按曾在1560年取得數次大勝的戚繼光所言︰「福船高大如城,非人力可驅,全仗風勢,倭船自來矮小如我小蒼船,故福船乘風下壓,如車碾螳螂。斗船力而不在斗人力。」其海戰觀點與俞大猷基本一致,當然與高務實也基本一致。

據《武備志》雲︰「用火器與浪漕間,起伏蕩漾,未必能中賊。即使中矣,亦無幾何,但可假次以嚇敵人之心膽耳。所恃者有二︰發射佛朗機。是惟不中,中則無船不粉,一也。以火球之類于船頭,相遇之時,從高擲下,火發而賊船焚,二也。」由此可見明軍水師相比日本水軍來說,也具備船型大,干舷高,能沖撞等近戰場合的明顯優勢。

這些大福船之中,一號稱大福船,柁樓三重,底尖上闊,首尾高昂,能容百人「吃水太深,起止遲重」,機動性相對較差。二號稱福船,較一號稍小,「合常用之」。

福船高大如樓,可容百人。底尖上闊,船首昂起張開,尾部高聳,吃水約3.5米,艦首備頭炮1門、兩側裝備千斤佛郎機6門、碗口銃3門,迅雷炮20門,噴筒60個,火銃10支,弩箭500支,火藥弩10張,火箭300支,火磚100塊,及冷兵器上千。乘員64人,水手9人,戰士55人。

同樣據《武備志》描述,這種巨船設樓三層于上.其傍皆護板,護以茅竹,豎立如垣,其帆桅二道。中有四層。下層裝壓艙石,第三臣放置淡水櫃,第二層為士兵居住的地方。最上一層為露台,需從第三層的梯爬上,兩旁用板翼作欄,人靠在上面作戰,矢石火炮皆俯瞰而發。實為海戰利器。

這里的樓層,與京華采用的西式說法不同,如京華所謂「二層甲板炮」指的是可以發射火炮的甲板有兩層,是沒有算甲板以下的。

這兩類大福船的共同缺點是機動性能不好,「高大如城,非人力可驅,全仗順風順潮,而回翔有所不便,又其吃水深,惟利空闊大洋,在里海則易膠淺,須跟哨船接濟」。(《續文獻通考》)

福船後幾種因為一般不用于遠海作戰,此處不必多說。總之前兩種福船就完全可以滿足日本之所需,京華唯一要做的就是稍微改動一下設計,讓它們的航速得到提升。

這對于京華而言並不難,因為京華已經搞出木制戰艦時代的飛剪船艦艏了,同時還有船底貼銅技術,提升航速完全在其技術水平之內。

現在唯一的問題只有一點,那就是豐臣家願意出什麼價——

感謝書友「曹面子」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曹面子」、「大蝦mt」的月票支持,謝謝!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