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家國土上劃一塊地永遠歸屬大明,還讓大明派人到身邊日夜監視?
弘治帝以為朝鮮不會同意。
可沒想到大明在葉爾羌建使館的消息一傳出去,朝鮮使者馬上表達出相似的打算。近年來幾乎常駐會同館的朝鮮使者乃****。只要朝鮮王同意,大明將有第二個駐外使館。
接下來到禮部詢問大明駐外使館詳細章程的竟然是韃靼使者!張升親自接待,听韃靼使者的口風,韃靼也有意讓大明到他們那開使館。
安南使者捧著國書離開,否則同樣會去禮部走一遭。
"首輔大人,韃靼怎麼會同意讓我們去他們的月復地開使館?"身為狀元的張升沒想明白其中的奧妙,找到文淵閣解惑。
劉健盯著大明輿圖眉頭深皺,沒空搭理張升。
謝遷答道︰"建有使館的國家太子不會派兵去攻打。"
這是從太子"寵信"的宦官劉瑾口中流出的消息。劉瑾受寵,又經常出宮,喜歡約人到酒中仙喝酒。是太子身邊最容易接觸的人。
謝遷不知道劉瑾傳出的消息是不是太子有意讓其透露,不過一向很準。只不過劉瑾一句話百金起,等閑人听不起。劉瑾也知趣,內閣問詢的時候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倒是省下不少銀子。
"打仗?!"張升驚得眉毛亂飛。北伐軍還在北地等著裁完軍解散回歸,太子已經做好打仗的準備!
劉健從堪輿圖上看不出什麼。抽起了煙斗吞雲吐霧。
張升驚慌萬分︰"能和誰打?安南嗎?可太子剛給安南王賜下袞冕啊!謝公過慮了吧?"窮兵黷武只會讓國力下降。大明才剛有起色啊!
謝遷搖頭︰"或許吧。我等何曾猜中過太子的打算。總歸多建些使館是好事。"
"劉公,太醫院說過抽煙對身體不好。我們走一步看一步吧。"蔡震勸劉健想開點。蔡震已經不動腦子做事了。反正動了腦子也做不好事。太子愛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他不想管了。
思考了許久的叼著煙斗的劉健終于想出頭緒︰"哪怕要打仗也不會是近期。葉爾羌的使館是大明在外的眼楮。太子把義子二十八星宿全派往西域,阿速的的使館應該是是為了支援二十八星宿。于喬說的對,只要其它國家願意劃地給大明建使館,我們全同意。"
打仗應該是逼膽小的邦國主動提出建大明使館的招數。
明明是六部最輕松的禮部尚書張升,產生了今後禮部會比吏部更忙的幻覺。如果眾多的邦國全部主動要求建使館,禮部和專職收集國外情報的錦衣衛的聯系會很密切。張升打了個寒顫,他不想和朱寧有什麼交情。
從某些方面來說,劉健是朱厚照的老師。朱厚照出閣讀書後偷偷觀察了劉健很久,從劉健身上學了很多為官之道。朱厚照在兩個月亮世界可沒當過官,身邊從小教他的大部分是宦官,詹事府只會教賢君。性格剛毅的劉健的很對他胃口。
劉健也感覺到了這一點。從弘治十二年科舉舞弊案開始,太子一直在觀察他。太子處理的不少事情上,都有他的執政風格。比如對英國公的處理,像極了他處理掉程敏政一樣。
由己度人,太子現在應該消化改革成果,不可能冒然發動戰爭。更何況大明現在也找不到敵人。
朱厚照的確不會在此時發動戰爭。白虹貫日的天象讓皇帝爹心中不安,孝順兒子肯定不會在這時候挑事。
他要穩扎穩打。同時也因為他經處于缺銀子的困境中!
冬天過去,春天來了,萬物復蘇,到了該花銀子的時候。
摳門的朱厚照看到百姓有勞役的時候還挺開心。若放在兩個月亮世界,有一大批免費勞力供差遣,光是到工地搬磚就能發大財。不過曾同為打工人,深知拿多少報酬干多少活的潛規則。
免費的人力往往會帶來很大的弊端。朝廷百官還總不把人力當資源。
朱厚照相當看重人力資源。普查人口多出的流民被他打發到遼東、東番島、哈密、北地的為大明開荒種田。裁軍下來的人,他也早已安排好了。
裁軍下來的兵卒,去除犯過事、幫武官害過人的狗腿子,大部分被安置到了"嘲風物流"。嘲風,第三位龍子。一听就知道是他的產業。囚牛商行剝離出車馬行,單獨成立嘲風物流,同樣屬于國資部管轄。而嘲風物流,專門負責貫穿孟買商路。
永樂朝已經建好大明到烏斯藏的驛路,朱厚照在前人基礎上只要擴建,在多建途徑長河西魚通寧遠宣慰司的支路便是了。
要讓這條驛路變成商路,朱厚照打算像兩個月亮世界的高速公路一樣,每隔一段路設一服務站。服務站與驛站、客棧、倉庫、當地村落等結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小鎮。驛路上的小鎮串聯起一條繁華的商路!
宏偉的計劃緊缺人口。退伍的兵卒以及他們的家人就是人口。
"烏斯藏驛路段招人。每月基礎工錢一兩,獎金按照實際績效算。提供住所,每五年一輪換。如果帶上家人,一位每月多五十文家用補貼,最多給予五百文的家用補貼。"
烏斯藏驛路按照地形地貌被分成九段。每段商路將會至少建一個小鎮。每個小鎮上設立一個嘲風物流點。相隔兩個小鎮騎馬的最遠距離不得超過五天。鎮與鎮之間還有驛站,確保商隊半天路程能路過一個。每個物流點像擊鼓傳花一樣,負責把貨物送到下一段商路。
雇員跟著商隊跑一次商,最少也能得100文。每人每月至少有2兩銀子的收入,還能把家人帶在身邊。非常適合出身軍戶的兵卒。相等于換個地方當拿工錢的軍戶。更不用說會嘲風物流會至少解決一位家人的工作問題。
在軍制改革前,好男不當兵。嘲風物流隸屬于國資部,干滿25年能有養老金。這種誘惑對家庭條件不算好的兵卒來說很優厚。
于是,剛剛從兵部官員手里接過退伍金的人,轉頭去了嘲風物流**安排。相輔相成之下,裁軍和商路井井有條的進行。
在看似穩扎穩打的背後,朱厚照的銀子像流水一樣流出去。
孟買商路沒打通前,雪區的茶葉等貨物需求滿足不了整條商路的運行。朱厚照只有自己掏銀子雇人、囤貨,把瓷器等保質期長的貨物先行送到邊疆。商路沒運行一天,花的都是朱厚照的銀子。
"黃獻,你去找劉瑾。讓他'偷賣';宮中御用之物,從阿拉伯商人手里盡可能多壓榨點值錢的東西。"缺錢的朱厚照走向了和成化帝一樣的老路。用宦官斂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