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六十三章 丟臉丟到家

年三十弘治帝沒有陪在太皇太後身前盡孝,而是在南京的文華殿等著消息。

醉月軒的宴會一結束,韋興帶著喜悅之情前來向弘治帝報喜。

「回稟皇爺,短短半日內孟買商路債券共賣出425萬兩。」已經超過朱厚照300萬的預估,韋興等人順利完成了太子的任務。

弘治帝長長舒了一口氣,如果他出面都沒借到銀子,在兒子面前就太丟人了。「今晚韋伴伴在宮里陪朕守夜吧。朕還未成親之前,韋伴伴沒少陪朕。」

「謝皇爺恩典。」韋興跪下足足磕了三個響頭。成化年間宮里的人想要快速出頭,投靠萬貴妃是不二之選。韋興投靠了萬貴妃,那時陪弘治帝其實是監視。

弘治帝如同面對長輩念叨起了家事︰「照哥兒喜歡胡鬧。事情折騰了一大堆,就是不愛收尾。有你們這些老人看著,朕也能放心。好好的囚牛商行,偏要為了一個國資部上交朝廷。今後內庫、外庫分明,朕若沒銀子使了戶部更不肯給。」

「有太子爺在,內庫的金銀一定會堆成山。老奴看著太子爺從無到有弄出囚牛商行,眼里心里除了佩服還是佩服。先皇去的太早,若是先皇還在,肯定把太子爺當成眼珠子。當初國庫空虛,先皇頂著多少的罵名讓奴婢們四處撈銀子……」

在舊辭迎新之際,弘治帝與韋興話家常,勾起了弘治帝的很多回憶。離開東番島錢,弘治帝帶著戴義一人和掃墓用的香燭、紙錢去了一塊荒地。多年的心結剎那之間煙消雲散。

————

南京皇宮的過年氣氛濃厚,南京城也一改前段時間的壓抑氣氛,鑼鼓喧天、炮竹齊鳴。可是在京師皇宮,氛氛圍就有點不太對勁

弘治帝不在,缺錢的朱厚照沒有按照慣例舉行宮宴。年前所有的京官得了一份豐厚的年禮,全當是他的賞賜了。那份年禮來自大寧的分紅,本質上就屬于朝廷。朝廷的不就是他的嗎?

而且宮里也只有他以及寥寥數位太妃,除了貼窗花、對聯等過年的習俗,連一個紅燈籠都沒掛。經過去年的轟炸,宮里夜間室外不亮煤油燈。除了巡夜的禁軍手里有馬燈,宮里只有窗前的火燭點點。

也因為去年的轟炸,皇宮周圍十里的範圍內不允許燃放煙花。尤其是大明門,連個爆竹都不允許點燃。

皇宮周圍最沒有過年的氣氛。

尤其還出了一件烏龍。

年三十晚上,應該是舉家團圓的日子,禮部主事以上的官員全被叫到了文華殿。

禮部尚書張升匆忙趕到文華殿的時候,朱厚照正在劈頭蓋臉的大罵劉瑾。

雖然朱厚照沒有通知內閣,身為首輔的劉健聞訊也趕來了。

按理說過年期間可以從小年夜一直放到正月十五,官員們可以回老家過年。但京師六品以上的官員誰敢回老家去!再熬一年就是弘治十八年京察的日子,到時候又有一大批人被外放。那時候才是他們神情松懈可以享受生活的時候。

「本王讓你多讀點書,你都讀哪去了!」

「你丟面子不要緊,你把人安排到會同館,這是把朝廷的面子都給丟了!」

「禮部的事要你起勁干嘛!」

「連句藏語都不會說,別人嘰里咕嚕一通你就信了?」

「罵你是豬,本王還怕侮辱了豬!」

劉瑾跪在朱厚照面前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小爺,奴婢真的是一番好意。誰想到喇嘛還會騙人!」

朱厚照氣得想打人︰「喇嘛怎麼了!騙人的道士還少了嗎!這幾年左道橫行,連聚寶盆這種小孩子都不信的招數都弄出來。穿上一身僧袍說幾句听不懂的話,又沒有符驗以及各地關卡的通報,你就信對方是烏斯藏的朝貢隊伍?」

張升差不多听明白了。跑到一旁給坐著喝茶養神的劉健拱手問安︰「首輔大人,恭賀新禧。」

「同喜同喜!」劉健笑道,「大過年的讓你們跑一趟,離宮的時候讓太子殿下給你們包個大紅包!」

劉健原以為出大事了,沒想到只是太子身邊的紅人劉瑾干了一件蠢事!大過年的,把笑料送給大家當談資,是個有心人!

「奴婢馬上把人趕出去!」劉瑾不在意禮部官員的嘲笑,他眼里只有朱厚照的怒容。

劉瑾心里別提有多憋屈了,如何意念能殺人,冒充烏斯藏的朝貢隊七百多好人已經暴斃而亡!小爺多次讓他讀書,承諾只要他才識達到舉人的水平就唯以重任。這下好了,估計三年,不,六年內小爺都不可能讓他上位。

劉瑾原本盯上東廠廠公的位置。小爺白擔了個名,事情還是派陳寬去處理。劉瑾想爭取沒爭取到。在京師正好遇上自稱是來自烏斯藏的喇嘛,他們來的不巧遇到朝廷封筆禮部不招待人。劉瑾自告奮勇把人安排進會同館。會同館的官員留了個心,讓劉瑾畫押擔保,並馬上上報。

京師的衙門哪有真正的封筆一說!如果真是從烏斯藏來的,禮部官員在明知朱厚照極度關切烏斯藏的情況下,哪里會不接待人。

「大過年的把老遠來的客人趕出去,還有待客之道嘛!」朱厚照冷哼一聲,「七百多號人在會同館的開支本王負責八成,另外二成從你的俸祿里扣。你就在鐘鼓司好好待著,三年里甭想挪地方。」

朱厚照把禮部官員找來是就是專門處理七百多人的冒牌隊伍。來的的確是喇嘛,也是藏人,不過不是來自烏斯藏,而是長河西魚通寧遠宣慰司。一個極少有人知道的宣慰司。

長河西魚通寧遠宣慰司位于四川和烏斯藏之間。根據文史記載,長河西已經附近的伯思東、巴獵等地一共八千戶。人數太少,不在允許朝賀的範圍之內。

幾個宣慰司以及周圍小國的朝賀,說穿了就是窮親戚來要銀子的。他們送些不值錢的土特產,大明至少十倍百倍的還回去。為了維持周邊的友好關系,這個「紅包」還必須給。

一共八千戶的地方,一下子來了七百多號人!

孟買商路有一條會經過長河西魚通寧遠宣慰司,今後還需要他們的支持。

朱厚照把禮部官員叫來,肯定不是想辦法把人趕走。

他再窮,養700多號人還是不成問題的。但是此例不可開,他什麼都吃就是不吃虧。得了他的好處肯定也要付出點什麼。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