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三十五章 並不想得知真相

(改文中……)

達延汗死了!

被蒙古人譽為中興之主、差一點統一漠南蒙古的達延汗死了!

大明的心月復大患死了!

北伐剛開始,四人已經能看到成功的美好結局。

喜悅過後,劉健再次黑臉。太子剛讓賀蘭山太子府貿然挑起北伐,一定是得知達延汗的死訊。

太子秘而不發,安的到底是什麼心!

想要勛貴武官和開國初年一樣,騎在文官頭上嗎?

劉健瞟了眼保國公朱暉,臉色黑的發紫。

太子……

朱厚照眼皮耷拉,咬了咬下嘴唇,一臉沉痛地開口,「達延汗死了。他生前發現了個儲量巨大的金礦,具體地址現在只有一個人知道。」

朱厚照環視五人︰「那就是圖魯勒圖格根公主。」

四人心里一咯 。

「公主提了一個要求,令本王很為難。」朱厚照攤開雙手,垂頭喪氣,顯得很無奈。

劉健心想︰他要不要再裝一次暈?

宗人令蔡震提前表態︰「太子殿下是儲君,太子妃絕對不能是異族女子!這是宗室王爺們一致意見。韃靼公主只能是側妃。」

朱厚照眼珠子一翻,皮笑肉不笑道,「本王害死了韃靼公主的父親和兩位哥哥。就算韃靼公主想嫁,本王也不敢娶啊!」

蔡震手作拳狀,放在嘴上干咳了幾聲掩飾尷尬。

「公主提了什麼要求?」保國公慌張地問。

朱厚照盯著朱暉看了一會兒,緩緩道,「就是國公爺擔心的那樣。韃靼自動退到陰山以北,本王保證不傷害留下來的牧民,給他們一條活路。還有,圖魯勒圖格根公主今後會定居大寧城。大寧城永遠對韃靼開放,不限制韃靼人采購任何物品。」

蔡震愣了愣︰「北伐,不打了?」

這叫什麼事!

劉健、謝遷面色凝重。

朝廷、太子投入大筆銀子武裝北伐軍,各地都在籌措軍用物資。如果北伐不打了,前期投入都要打水漂。

「那怎麼可能!本王大筆資金投入社會,想帶動各行業發展,讓百姓的荷包鼓起來。北伐一停,還怎麼操作!」

朱厚照肯定不干啊!

「北伐凝聚了軍心,將士的熱血不該被冷水澆滅。」朱厚照義正言辭。

話鋒一轉︰「北伐是將士們最後一次狂歡。撈足了軍功,好……光榮退伍。北伐結束,本王打算裁兵。」

朱暉騰得站起︰「殿下何意!」

朱暉臉色慘白如紙,如墜冰窖。今日他被選入內閣,不少武官在奉天門喜極而泣。武官被文官壓得抬不起頭。四品武官在七品文官面前要作輯行禮,放段。終于讓他們看到翻身的曙光,太子竟然要裁兵。給一個甜棗,再來一個大巴掌?朱暉氣得微微發抖。

劉健三人驚愕地看向朱厚照。他們以為太子要扶持武官,沒想到……

朱厚照眉頭一挑,神色寡淡地道,「諸位看到了屯田制的弊端,采用募兵制才能保持戰斗力。眾所周知,募兵制養兵很耗銀子!思來想去,本王打算……推行軍隊職業化。」

「?」四人一頭霧水。什麼是軍隊職業化?

八月初八是個很普通的日子。京官們為了至今沒能就位的五十萬大軍連軸轉了10天。各官衙分成三班倒,保證官衙晝夜有人值守。快到八月十五中秋節,百官們奢求能騰出晚飯時間與家人吃頓團圓飯。

太子攝政後,為了朝會的效率盡量縮減參與朝會的官員。通知全員上朝的時候,百官也沒多想。以為是要討論北伐相關事宜。賀蘭山一代被太子府年輕官員們輕易拿下,沒遭遇韃靼人的抵抗。不懂軍事的官員也知道,這時候要趁熱打鐵,加快北伐步伐。

百官在奉天門幾頂用鐵架搭建的移動帳篷下站定。朱厚照出現在坍台上,落座。「啪」一聲,鴻臚寺官員打響朝鞭。朝會開始。

「寧夏衛在衛所中按兵不動。太子府汝箕溝駐地奪下平虜城。駐地主官劉學成上奏,請求改平虜城為平昌城。」通政司先通報了北方軍情。

由于寧夏衛沒動,朝臣們沒有立場指責太子府的膽大妄為。但北伐在太子的裹挾下驟然拉開序幕,百官們也是有氣的。哪怕改城名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上折的還是劉首輔的孫子,百官們也沒給面子。

御史言官集體反對。劉健沒出聲,朱厚照聳聳肩也沒下場辯論,改城名的提議被否決。

「下面本王有事要宣布。」朱厚照揮了一下腰間的九節鞭,讓百官保持安靜。

「北伐以狼山、陰山為天然界限。留下包括後套平原在內的眾多可耕種、放牧的土地。眾位愛卿應該知道,北伐除了要揚我國威、挫敗韃靼外,最主要的是拿下土地再造塞外江南、讓朝廷多一個糧倉。北地需要派官員管理。」

「然而自唐朝中後期以後,幾百年間北地沒有好好發展過。因此本王想調李東陽李大學士打理北地。大家是否有異議?」

朱厚照單手揮舞著九節鞭,用不經意的口吻敘述著把內閣閣臣外放為官的破天荒大事。

百官心累。內閣退下來只有致仕一條路,太子又要打破規矩胡亂折騰了。

聯想到京中王李兩家聯姻的傳言和一臉淡定的李閣老,百官們還能有什麼意見?!李東陽外放,內閣不就空出一個名額了?

百官頓時兩眼放光。誰不想入閣!

「北伐消耗了愛卿們不少精力。本王也不想為了內閣名單鬧得大家沒心思干活。本王擬了一份名單,名單下各有‘贊成’、‘反對’、‘棄權’三個選項。以不記名方式投票。最後統計票數。如果一半贊成,名單定下,諸位今後要和內閣通力合作。如果一半反對,本王會重新擬名單。」

朱厚照笑眯眯地環顧左右,見百官們對匿名投票有異議者不多,抬抬手讓李榮把印有內閣人選的名單發下去。

內閣人選向來是皇帝所定。朱厚照給百官投票的權利,哪怕投票中有貓膩,百官也認。百官們只是想不通,為何太子要多此一舉?直接宣布名單不就可以了嗎?

拿到名單的人迫不及待打開。

「天啊!」

驚呼聲此起彼伏。

後面的官員急得團團轉,恨不得從宦官手里把名單搶到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