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準備打

九月初。

李叱率領八萬寧軍戰兵從荊州往西北方向追擊,數十萬雍州軍帶著大量的糧草輜重,按理說行進的速度應該不會很快,李叱的隊伍包括四萬納蘭騎兵,想追上雍州軍應該不難才對。

可是疾行了十余日後,前軍的騎兵隊伍派人送回來消息,依然沒有追到。

不過騎兵抓到了幾個掉隊的雍州軍士兵,都是因為水土不服而生病,被大隊人馬丟棄的。

這幾個雍州軍士兵,被孛兒帖赤那派人從前邊送回來。

李叱讓人把這幾個人帶到自己面前,他要親自詢問。

那幾個人得知面前之人便是寧王,一個個確實嚇得臉上變色。

他們都在害怕,畢竟之前雍州軍和寧軍是不死不休的局面,雙方在戰場上打的很慘烈。

「如實說,我便不為難你們。」

李叱問道︰「你們可知道,韓飛豹到底要去什麼地方。」

一名看起來四十幾歲的中年士兵回答道︰「回寧王,我們其實都不知道韓將軍到底要去哪兒。」

「是是是」

一個二十幾歲模樣的年輕士兵連忙接話道︰「從離開雍州,我們就不知道要去做什麼。」

「沒有人敢問,因為上邊不允許,只說讓我們按軍令行事。」

中年士兵道︰「軍令就是不停的走,從雍州走到蜀州,又從蜀州離開往北走。」

年輕士兵說道︰「我們從蜀州得到了不少糧草物資,攻破了輕棉縣後,所有的東西都被運走了。」

李叱點了點頭,這些士兵不可能知道什麼秘密,話是可信的。

可正因為這些士兵什麼都不知道,李叱才覺得不對勁。

正常情況下,士兵們最起碼知道要去干什麼,去打什麼地方,是回家還是繼續出征。

如果士兵們什麼都不知道的話,軍心就會不穩。

韓飛豹領兵多年,他當然明白這個道理,哪有把士兵們蒙在鼓里的領兵之道。

不告訴士兵們去干什麼,時間短還行,時間久了,士兵們必會怨聲載道。

李叱算了算,韓飛豹的隊伍從雍州走到蜀州再走到這,至少經歷一年左右的時間。

一年都在趕路,士兵們能穩定才怪。

如此兵家大忌,韓飛豹卻毫無顧忌,這是反常,事出反常必有妖。

「你們是從蜀州出來的,那你可知道楚國皇帝楊競在什麼地方?」

李叱又問了一句。

中年士兵連忙回答道︰「回寧王,楚國皇帝楊競就在韓將軍身邊,兩人同乘一車。」

李叱听到這句話後心里更加疑惑起來,韓飛豹這到底是打的什麼算盤?

如果他真的只是為了從蜀州騙走物資,再順路劫掠冀州,那他完全沒必要帶上楊競。

他難道還想在雍州重建楚國,把楊競捧起來做傀儡?

這完全不符合韓飛豹的性格,而且也真的沒有多大意義。

李叱又仔細問了一些別的,那些士兵知之有限,所以沒多久就被李叱給放了。

大軍繼續趕路,又走了七八天之後,已經快出荊州進入冀州境內了。

就在這時候,孛兒帖赤那再次派人回來稟告消息,說是在南平江北岸發現了雍州軍的蹤跡。

騎兵領先李叱他們至少四五天的行程,李叱下令大軍加速趕路。

到了這,李叱也推算出來一些什麼了。

韓飛豹如此急著趕路,完全不顧及士兵的生死,就是要用最快的速度趕到南平

江以北。

過南平江之後,韓飛豹就可以借助南平江之險來阻擊寧軍。

李叱甚至懷疑,此時在南平江北岸嚴陣以待的,絕非雍州軍全部兵力。

如果韓飛豹的目標是奪取大量錢糧物資,那麼他會把南平江的險要利用起來。

分派一部分兵力據險而守,而他帶著大部兵力繼續往北劫掠。

這一路上寧軍抓到了不少掉隊的雍州軍士兵,從他們口中得知了不少消息。

韓飛豹為了盡快趕路,要求每一名士兵至少背負四五十斤的物資。

這個人用兵太凶,完全不在乎人命。

也就是說,他把數十萬雍州軍變成了輜重營,每個人都要背負物資趕路。

這種情況下,士兵們的狀態必然疲憊至極。

可是在嚴苛的軍令之下,雍州軍卻也算完成了一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事。

帶著那麼多物資竟然把寧軍追擊甩開了,並且成功在南平江北岸布置好了防御。

「他們毀掉了所有船只。」

孛兒帖赤那向李叱介紹了一下現在的情況。

「南岸的船都被搶走了,在北岸燒水,剛過了雨季,南平江的江水又寬又急。」

孛兒帖赤那搖了搖頭︰「我們有半數是騎兵,更加難以渡河過去。」

李叱嗯了一聲,眉頭已經微微皺了起來。

說句實在話,這次韓飛豹的用兵,確實讓李叱都感覺到了頭疼。

此時冀州內,寧軍戰兵的數量不少過五萬人,而且還多是新兵。

緊守大城不是問題,可雍州軍根本就沒打算攻城,別說大城,小城他們也沒打算攻佔。

而且韓飛豹為了這次作戰,顯然是經過了極為靜心的設計。

從時間上來看,此時正好是九月,冀州秋糧收獲的時節。

他分兵在南平江阻擋李叱追兵,而冀州的幾萬寧軍根本不可能在平原上正面擊敗數十萬雍州軍。

所以,冀州的秋糧損失就會格外嚴重。

韓飛豹能搶走的就會搶走,搶不走的就會一把火燒了。

孛兒帖赤那道︰「我之前已經派人繞路趕回冀州那邊,向連夕霧連大人通報消息,若順利的話,報信的人現在應該已經在南平江北邊了。」

李叱伸手︰「地圖。」

親兵連忙上前把地圖展開,李叱把地圖鋪在地上蹲著仔細看。

他的腦子里不斷是推算著,時間,距離,氣候,等等等等。

越想,越覺得這事到了現在,就很詭異。

「他們燒毀了船只」

李叱自言自語了一句,然後看向孛兒帖赤那︰「分派更多的斥候隊伍出去,沿著南平江南岸往東去探查。」

孛兒帖赤那一怔︰「主公的意思是?」

李叱道︰「數十萬大軍,那麼多車馬,還有那麼多錢糧物資,怎麼可能這麼快就完全渡過南平江。」

孛兒帖赤那仔細想了想,眼楮一亮。

「主公的意思是,江北岸燒毀的那些船只,是韓飛豹的障眼法。」

李叱點頭︰「我推測是,他分派了一部分兵力,沒帶多少輜重,輕裝渡江過去,在江北岸把船只都燒了,這是做給我們看的,誤導我們,讓我們以為數十萬雍州軍已經渡江北上了。」

他說到這,看向歸元術道︰「分派軍機司的精銳,繞過這段雍州軍設防的區域,盡快趕去冀州見連夕霧,告訴他,帶三萬人往南平江這邊過來看看,若是雍州軍都在北岸,那他就不要輕舉妄動,若江北的雍州

軍數量不多,那就直接攻過去滅了。」

歸元術立刻應了一聲,轉身去安排人。

李叱看向莊無敵︰「傳令下去,大軍在南岸休整,不用搭建營帳。」

莊無敵領命去了。

從寧軍此時駐扎的地方往東二百多里,大批的雍州軍還在繼續趕路。

馬車里,韓飛豹正在閉目養神,車外有人輕輕叫了一聲。

韓飛豹睜開眼楮︰「是元先生?」

車外的人應了一聲,韓飛豹看了看坐在對面的楊競,猶豫了一下後他打開車門下去了。

車外,站著一個看起來三十歲左右的男人,從面容上來看,不似中原人,也不似西域人。

「元先生,是有什麼要緊事?」

韓飛豹問。

這個被稱為元先生的人,是來自塞北草原,鐵鶴部的人。

但他並非是受鐵鶴部首領的指派而來,而是奉黑武汗皇之名而來。

此人名為元楨,雖然是草原人出身,可在七八年前,就因為有大才之名,被黑武汗皇征召到了黑武。

這個人七八年來,一直都在黑武汗皇身邊做事,而且經歷了兩代汗皇。

他在黑武朝廷里並沒有什麼具體的官職,卻被稱為黑武的布衣宰相。

此人的能力之強,可以說在黑武國內,如今的朝廷里,都找不出一兩個能與其他相比。

可黑武帝國對于等級的劃分極為嚴苛,他是草原人,所以不可能被真正的委以重任。

這次韓飛豹用兵的計策,整體的規劃,其實都是出自此人之手。

就在韓飛豹回到雍州之後不久,黑武汗皇派元楨也到了雍州。

其實說來也巧了,韓飛豹之前領兵在中原征戰的時候,黑武人並不知情。

因為在中原北境戰敗,黑武人在中原的密諜也難以將消息如以往那樣輕易送回去。

以至于黑武人對于中原局勢,其實並不十分了解。

黑武汗皇還以為雍州做主的人,是韓飛豹的義父,原雍州節度使。

元楨此次到雍州的目的,就是為了分化中原,促使雍州反叛。

可他到了之後才知道,韓飛豹已經帶兵在中原征戰一年有余。

巧就巧在,他還沒有回黑武,戰敗的韓飛豹回到雍州了。

元楨這次來用的就是本名,畢竟中原沒有人知道,黑武王庭里有他這樣一個人。

他能取信于韓飛豹,是因為他來自鐵鶴部。

韓飛豹知道李叱帶寧軍協助納蘭部族擊敗了鐵鶴部的事,而鐵鶴部派元楨來,就顯得合理了許多。

再加上這個元楨的才能確實令人震驚,所以韓飛豹就把他留在了自己身邊。

此人設計了一個大局,而這個局,現在只是個開端。

「元先生有話盡管說。」

「韓將軍,咱們得準備好作戰了。」

听到這句話,韓飛豹臉色明顯變了變︰「元先生不是說,應該不會被察覺嗎?」

「騙不過的。」

元楨搖頭道︰「我又仔細考慮一下,追兵如果是寧王李叱親自率領,那麼騙不過他。」

韓飛豹道︰「我們帶著如此大量的物資,怎麼打?」

元楨看向馬車。

韓飛豹順著他的視線看過去。

兩個人都沉默下來,然後又同時點了點頭。

坐在馬車里的是楊競一直側耳听著,可此時卻什麼都听不到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