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一十七章 李忱的秘密

但漸漸的,李德裕發現李忱臉上的笑意正在緩緩消失,取而代之是一種從未見過的憂郁,又或者是頹喪。

李德裕無法確定,因為那神情一閃即逝,當李忱再度開口時,卻又恢復了先前的笑,只是這笑在李德裕看來並不自然。

「朕答應過吳昭儀,立夔王滋為太子!」

此言一出,李德裕面色大變,竟顧不得君臣禮數,進而問道︰「陛下為何如此?依我大唐律,應立嫡長子為皇儲,陛下雖從未立後,但也應以長子為嫡才是,為何」

李德裕話未說完,便只見李湞輕輕擺了擺手,無奈道︰「你說的這些朕都知道,于法于理,這位子都該是李湞的!」

李德裕沒有再說話,因為他知道李忱一定有足夠的理由這麼做,此時自己應該做的是靜靜地听,而絕非不知深淺地發問。

果然,李忱隨即起身,緩步走至李德裕跟前,緩緩說道︰「想必你知道戶部尚書吳士紳與吳昭儀的關系吧!」

李德裕聞言點了點頭,這吳士紳乃是吳昭儀的大伯,在會昌三年時被自己從禮部郎中貶去了青州做司馬,李忱繼位後才又將其調回京城任戶部尚書。

只見李忱緊接著又問︰「那你可知這吳士紳在會昌二年時認了個義父?」

李德裕聞言又搖了搖頭,「這個臣便不知了!」

畢竟對于會昌年間的李德裕來說,吳士紳這樣的人還不值得自己去過多關注。

「那你更不知道,他這義父是何人吧!」李忱將聲音壓得極低,「馬元贄!」

聞听此言,李德裕頓時面色駭然,甚至雙腳竟不自覺地向後退了幾步,但其心中的諸般疑問也隨即迎刃而解,因為當年武宗駕崩之後,正是仇士良與馬元贄擁立李忱為皇太叔,從而使其繼承大統。

只是當李忱登基後,二人才發現,原來自己認為的那個不慧的傀儡光王,竟騙了自己、騙了武宗皇帝、也騙了天下人。

吳士紳在這其中的作用自是不必言說,而李忱正是以立李滋為太子的條件來作為交換。

李德裕此時的表情似乎讓李忱生了些興趣,只見其就站在李德裕面前五尺處,稍稍歪著頭,雙目緊緊盯著李德裕。

「文饒公竟也有如此失態之時,朕倒是第一次見!」李忱笑著說道。

「臣明白了!」李德裕點了點頭。

李忱卻是搖了搖頭,「不你不明白,你永遠不會明白」

李德裕神色有些難看,因為他心中忽然生出了另一個疑問。

想問,但不敢問。因為他明白,這一定是李忱深藏著的秘密。

歷史的教訓告訴他,任何臣子知道君王的秘密之後,換來的一定是死亡。

李德裕終于還是忍住了,身雖老邁,但還遠未到了找死的地步。

但李德裕還是不曾想到,自己不敢問的事,李忱卻敢說出來。

只听李忱幽幽說道︰「你道朕為何納吳昭儀為妾?」

李德裕瞬間冷汗又至,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顫抖著聲音伏首拜道︰「陛下乃天命真龍,自有福祚萬世,又豈非人力所能改變!」

李德裕終究不愧一代權臣,在回避李忱提問的同時,又將答案升華至了天道,言外之意就是無論你用了什麼手段登上皇位,這不過都是天意。

是上天大道讓你做了皇帝,至于這其中用了怎樣不可告人的手段便沒那麼重要了,因為一切不過天命爾爾。

李忱聞言大笑,而後伸手雙手將李德裕扶起,「朕若想殺你,便不會留你到今日了!」

李德裕口中連連謝恩,伸手將額上汗珠抹去,惶恐不安地說道︰「老臣明白陛下之意!」

「真明白了?」李忱笑問。

李德裕點了點頭,「真明白了!」

李忱見狀又道︰「朕是想讓你明白一件事!」

李德裕趕忙躬身垂首。

「只要朕願意,這天下之事便沒有什麼秘密可言,但有些事朕可以裝作不知道,有些事卻不能裝,話已至此,文饒公想必已知道該怎麼做了吧!」

李德裕趕忙躬身回道︰「老臣明白!」

李忱這才頗為滿意地點了點頭,問道︰「此次河西之戰,文饒公怎麼看?」

李德裕不假思索地答道︰「自會昌二年吐蕃贊普朗達瑪被僧眾所殺之後,其子雲丹、沃松二王便各自為政,而這尚恐熱表面支持沃松,不過是想卻借清除異己罷了,以吐蕃國法不呼本姓,王族稱‘論’,官宦稱‘尚’,尚恐熱雖自稱為‘論’,但卻並非王族,只此一點便可看出其極具野心!」

說罷,李忱指了指一旁的蒲團示意李德裕坐下說話,李德裕也不推辭直接跽坐而言︰「同年,尚恐熱糾集黨項、溫末、吐谷渾與雲丹麾下大相尚思羅大戰于渭州,並將其斬殺;後尚恐熱再度揮師二十萬攻鄯州,被鄯州節度使尚婢婢擊退,會昌三年,尚恐熱再攻鄯州,于大夏川又被尚婢婢所敗,此後二人數次交鋒,尚婢婢均大獲全勝!」

「這些朕都已知曉,文饒公到底想說什麼?」李忱忍不住打斷道。

李德裕笑了笑,道︰「老臣想說的是,尚恐熱此人心胸狹窄、睚眥必報,他的目光此時全在尚婢婢身上而無暇東顧,卻正是我大唐收復河湟失地的最佳時機!」

李忱滿意地點了點頭,問道︰「朕听聞會昌五年時,你上奏設置備邊庫以充日後軍資,不知可夠幾年之用?」

李德裕想了想後緩緩說道︰「老臣當年令戶部每年入庫錢帛十二萬匹,度支、鹽鐵使」每年入庫十二萬匹,此外諸道進奉財貨皆劃入備邊庫收納,並由戶部度支郎中主管,若陛下沒有其他旨意的話,這兩年應有六十萬緡匹,若以四十萬大軍來算的話,當夠十個月軍資!」

「一年?」李忱聞言大驚,即便早知軍資消耗巨大,但卻仍沒料到竟會恐怖如斯,千方百計攢了兩年的錢財卻只夠十個月的軍資。但同時也不由慶幸自己並沒有全盤推翻李德裕所制定的一切政策,否則只怕這十個月的軍資也難以湊齊。

李德裕點了點頭,道︰「四十萬大軍開拔,僅是行軍途中每日便要消耗糧草三萬斛,一旦開戰,所耗更巨,至于兵器、甲具、戰馬折損還需另算,原本老臣打算至少五年之後再收河湟,但現在看來」

「你是說朕貪功冒進?」李忱笑問。

李德裕連忙搖頭道︰「若是這張義潮、張淮深二人沒有出現的話,確是如此,但現在麼實乃絕佳之機!」

李忱笑著點了點頭,隨口問道︰「依你看,我大軍需多久可收復河湟?」

李德裕想了想,道︰「那要看陛下欲用何人,又能賜予多大之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