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百二十七章 皇帝親征

「如何不能?」朱祁鎮不以為然的說道︰「太宗皇帝五次親征漠北,使得韃子諸部爭相臣服。就是父皇在世時,也曾親率三千騎兵大破韃子數萬,朕雖不比父祖威風,也不能讓韃子小覷了去。現三大營的兵力得到部分補充,已達十七萬。朕率十五萬親征,夠份量了吧?」

「可可韃子都是騎兵,來去如風,我軍大都是步卒,沒有他們快啊!」

「三千營不也是騎兵嗎?」朱祁鎮辯駁道︰「朕可以讓三千營的騎兵咬住韃子主力,再讓五軍營和神機營包抄,就可必勝。」說著一臉滿滿的神氣。

「皇上,」王振听得臉上肌肉一哆嗦,忙道︰「戰場上情勢千變萬化,皇上您又從未帶過兵。不比太宗皇帝和先帝,他們可都是年輕時就帶兵征戰的。」

「朕今年也二十出頭了,」朱祁鎮瞪了他一眼,「誰天生都是帶過兵的?軍報上說韃子騎兵不過五萬,朕率十五萬兵去,三個打一個,還打不贏嗎?」

「可大軍行進,糧草錙重的輸送至關重要,」王振說道︰「京師缺糧,如何供應大軍作戰吶!」

「缺糧?」朱祁鎮眉尖一挑,「朕不是上個月就讓你著手解決此事嗎?」

「回皇上,」王振道︰「今日不過剛剛從江南漕運過來三十萬石糧食」

「三十萬石?」朱祁鎮眼楮一亮,拍拍他的肩膀,「很好,就以此充運軍糧朕瞧也夠了。」

「皇上,」王振忙道︰「這可是整個京師的糧需,不能都運往戰場」

「行了,行了,」朱祁鎮將手一擺,「抽出十萬石以供軍需,就這麼定了。」

見他說的輕描淡寫,王振深吸一口氣又道︰「皇上,老奴沒打過仗,對于皇上親征之事老奴不敢隨便置喙。朝內功臣宿將甚多,皇上應多向他們征求意見。」

朱祁鎮有些不耐煩,「朕明日就舉行朝會不過親征之事朕意已決,不再更動。」看了王振一眼,「到時朕親征之時,王先生也隨朕一同出征吧?」

王振嚇得渾身一顫,「老奴,老奴從未上過戰場」

不等他說完,朱祁鎮便打斷了他的話,「不見得吧,王先生是永樂末年入的宮,朕听說太宗皇帝第五次北征時王先生就曾隨帳听用,怎能說沒上過戰場?」

王振一愕,不再言語了。

「王先生,」朱祁鎮態度誠懇的說道︰「你是看著朕長大的,朕對你很是尊敬。自朕繼位以來,文武百官皆輕視朕,對朕的旨意陰奉陽違,能得用的人不多,你就是其中一個。」嘆了口氣,「太宗皇帝與先帝都是以軍功立威,朕也希望能像他們一樣。所以,朕希望你能支持朕。」

「皇上」看著他一臉期盼的神色,王振心中一熱。

————————————

第二日一早,上朝的群臣發現,年輕的皇帝沒有穿戴往常的袍服和翼善冠,而是一身金盔金甲,站在龍椅前按劍而立。

群相大嘩,然而朱祁鎮卻神色鎮定。向大臣們朗聲說韃

子大軍攻掠大同,自己將率軍親征,畢其功于一役。

群臣大驚,一齊反對。吏部尚書王直認為邊鄙之事,自古有之,只要將士用命,必可圖勝,朝廷應以守為主。只要堅守城池,必能卻敵而去,韃子的騎兵還能飛上城牆不成?何必甘冒風險與之野戰?勸諫皇上不必親御六師,以臨塞下。其余大臣紛紛附和。

可皇帝年輕氣盛,根本听不進去,沉著臉說兵貴神速,明日便領軍出征。不再听大臣們勸諫,悻悻宣布退朝。

大臣們猶如炸了鍋一般,退朝後找到王振,讓他勸說皇帝收回成命。

王振一臉無奈,說皇帝之意已決,無法更改,就是自己也要隨軍出征。

大臣們便托人入宮,請太後與皇後出面勸說朱祁鎮不要出征。

這些深宮的女人乍一听也猶如晴天霹靂,哭哭啼啼的到乾清宮去找皇上。一打听,皇帝直接去三大營了,根本就沒有回宮。

為了體現自己的效率,朱祁鎮在一天之內便交待完了所有的事。立皇長子朱見深為皇太子,郕王朱祁鈺監國。太師、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駙馬井源、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等數十位大臣隨同親征。

七月十七,朱祁鎮出德勝門,率十五萬大軍浩浩蕩蕩向西北進發。

七月十九日,兵至居庸關,這時天降大雨,道路泥濘,將士們苦不堪言,群臣請駐蹕于此,卻被朱祁鎮一口否決了。

「我行走艱難,敵也一定更加困難,當把握戰機,一鼓勝之。」這是皇帝的原話。

群臣听了面面相覷,現在不知敵蹤,如何知道他們困難?一切全憑想象嗎?

張輔更是搖頭,所謂知己知彼,方百戰不殆。現不知彼,又不體恤己方將士,這仗還如何打?與朱勇相視苦笑。

七月二十三日,大軍行至宣府。風雨更大了,由于準備不足,後方糧草輸送緩慢,軍中已然斷糧,怨氣蔓延,群臣們再一次請皇帝駐蹕。

朱祁鎮干脆避而不見,讓王振去面對那些洶洶群臣。

「王公公,不能再往前走了呀!」泰寧侯陳瀛說道︰「敵情不明,要是一孤行的話,萬一中了韃子的圈套可怎麼辦?」

「是呀!」襄城伯李珍也在一旁說道︰「現大雨滂沱,我軍駐扎堅城,尚還能與敵一戰,要是野外倉促相遇,該當如何應對?」

面對眾人詰問,王振硬著頭皮說道︰「皇上已經說了,我大軍十五萬,會同邊鎮守軍,不下二十萬。而韃虜不過區區五萬,怕他什麼,遇之便戰,人多還怕人少嗎?」

「這這這」張輔氣得胡須翹起,「打仗怎能如此兒戲?皇上在哪里,快讓我們去見皇上!」

「對,讓我們見皇上!」

見群情激昂,王振臉一沉,「皇上正在歇息,你們驚擾聖駕,不怕皇上降罪嗎?」

眾人面面相覷,誰也不敢先踏前一步。

「諸位請回,」王振道︰「待皇上醒了,咱家再通知諸位。」

看來皇上是打算駐蹕于此了,」有人悄聲道︰「還是依王公公之言,先回去吧!」

眾人議論一陣,覺得朱祁鎮應該不再向前,便散去了。

王振松了一口氣,便去見皇帝。

「皇上,大臣們說的有理,」王振入內對朱祁鎮道︰「宣府城高牆厚,敵人若來攻,我軍可從容抵御,比與之野戰強。」

年輕的皇帝嗤笑一聲,「宣府再堅固,還能比得上京師嗎?若是抵御敵人來攻,朕留在京師也就是了,辛辛苦苦跑這里來做什麼?真是迂腐之見。」

「可、可軍中已經斷糧」

不等王振說完,朱祁鎮便道︰「宣府不是還有數千石儲糧嗎?朕可以先行征用。」

「這這怎麼可以?」王振瞪大了眼。

「怎麼不可以?」朱祁鎮不以為然的道︰「後面不是還有糧食運來嗎?等糧食一運到宣府便補上不就成了?」見他目瞪口呆的樣子,微微搖頭道,「真是愚不可及。」不等他再說,便加了一句,「傳朕旨意,一俟搬運完糧食,即行出發。」

「老奴老奴遵旨!」王振只覺頭嗡嗡的

看著被搬空的糧庫和連夜開拔的大軍,宣府守將楊洪一聲嘆息,「保障不力,輕敵冒進,兵之大忌。」

「大人,」他身旁的一名副將忿忿道︰「他們把糧食都搬走了,我們怎麼辦?」

楊洪瞥了他一眼道︰「我們還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你抱怨什麼?難道讓皇上的大軍空著肚子連夜行軍嗎?如果那樣,讓他們如何保衛皇上?」

「但是夜黑雨驟,若是踫上韃子的大軍怎生抵擋?皇上此舉實在是太冒險了。」

楊洪抬起頭,嘩嘩的雨聲仿佛更響了,一點兒也沒有要減弱的樣子。遂喟然一嘆,「希望老天保佑皇上一路平安。」

經過一夜行軍,大軍開到了雞鳴山,群臣又一次要求去見皇上。朱祁鎮一概不見,要王振攔阻他們。

王振無奈,只得誆騙群臣,說是最新軍報,韃子大軍听說皇上御駕親征,欲要潰逃塞外,所以皇上才連夜行軍,想要追上他們,一舉殲之。若群臣貽誤軍機,按軍法當斬,這才把他們嚇阻住。

對于大明皇帝的一腔激情,老天似乎並不想幫他,一路之上陰雨連綿,大軍行進極為艱辛。

七月二十八日,大軍到達陽和。一眼望去,遍地皆是大明將士的遺骸,有些尸體在雨水泡得腫脹,蛆蟲遍地,讓人望之駭然。陽和之戰後,韃子騎兵到處出沒,無人敢來收殮陣亡將士骸骨,以至于暴之于野十余日。

大臣們再一次勸阻皇帝不要再行進了,可朱祁鎮依舊不為所動,留下一部將士收殮這遍地陣亡將士遺骸。大軍主力繼續行進。

「若不能為陣亡的大明將士復仇,朕枉為人君。」朱祁鎮在陽和戰場發下了這樣的誓言。血腥的場景不但沒有嚇退這個初涉戰場的年輕皇帝,反而激起了他胸中熱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