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百二十二章 舊情難忘

「太後明鑒,」楊牧雲說道︰「臣已經在朝堂上說過,臣本為明人,還曾見過大明皇帝,能夠完成這項使命的除臣外,便再無他人了。」

「那你去到大明京師後還會回來嗎?」吳氏玉瑤凝視著他問道。

「太後與王上如此厚待臣,臣定當像諸葛武侯一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楊牧雲一臉嚴肅的發誓道,諸葛亮在安南國人心中有特殊的地位,以他的名義起誓,是最鄭重的行為。

吳氏玉瑤的眸子仿佛籠罩了一層薄霧,她睫毛微斂,「本宮要好好考慮一下,牧雲你先回去吧!」

「你向太後自薦出使大明?」回府後,林媚兒一臉驚訝的向楊牧雲問道。

楊牧雲點點頭,「滿堂的安南官員皆不敢攬這份差事,我當仁不讓,也就毛遂自薦了。」

「那太後答應了麼?」林媚兒眨眨眼又問。

「太後說要考慮一下。」

「看來她心里實在不舍得放你走,」林媚兒唇角翹起一抹頑皮的弧度,「不會是擔心你這一去不復返吧?」

「她這份擔心也不算多余,」楊牧雲淡淡道︰「或許我這一去就真的不再回來了。」

「你舍得拋開這一切?」林媚兒一對彎彎的秀眉向上挑了挑,「要知道大明皇帝可不會像他們母子那樣重用你,再待上幾年,說不定你在安南國就會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了。」

「你說的不錯,不過前提是大明放棄對安南用兵,」楊牧雲說道︰「如果此番出使能夠促成皇上接受安南成為藩屬國的話,也算是為安南的軍民百姓做了一件善事吧!」

「大明要對安南用兵了嗎?你是從何得知的?」

「今日朝堂之上安南的大臣們紛紛議論大明與麓川的戰事,大明軍隊大破麓川,攻佔孟養,思機發生死不明」楊牧雲說道︰「大明軍隊挾大勝之余威,會不會轉過來攻打安南,這難說得很,總之提前未雨綢繆一下還是必要的。」

「那皇上要是堅持攻伐安南,你該怎麼辦?」林媚兒眸子霎了霎,「你是站在大明那邊呢?還是站在安南這邊?」

楊牧雲想了想,沉吟道︰「安南自五代時月兌離中國,至今四百余年,人心已不復歸。若能以臣屬事大明,亦一般,何必定要加以斧鉞」

「又在開始掉書袋了,」林媚兒皺了皺小瑤鼻,「這些大道理我不懂,你要覺得可行就去辦吧!總之你去哪里我跟著也就是了。」

「媚兒,」楊牧雲握住了她的手,「要你一直保護我,真辛苦你了。等回到大明京師,我就迎娶你過門」

「那我可以穿新娘子的衣服嗎?」林媚兒的目光一瞬不瞬的凝視著他,「我可不想被你用一頂小轎悄無聲息的抬進你楊家的門。」

「當然,」楊牧雲頷首道︰「我會以平妻之禮抬你進門。」

林媚兒心里一甜,倒進他懷里柔聲道︰「你是真這樣想呢?還是只為了哄

人家高興而隨便說說。」

「媚兒,」楊牧雲一臉鄭重,「自漠北到安南,我們在一起生死與共過,你又你又把一切都給了我,我自然是要對你認真負責的。」

林媚兒嫣然一笑,伸手點了一下他的鼻子,「還算你有良心,不過我現在倒真想你留在安南,這樣就不用面對你的兩位夫人了。」

「我說過,她們不會容不下你的,」楊牧雲摟著她嬌軀的手臂緊了緊,「你也一定她們相處得來」

正說著話,忽然門板晃了一下,露出兩個人的臉。

「不語、文廣,你們」楊牧雲待看清了是他們兩個,正要出言訓斥,誰知這兩個活寶捂著了自己眼楮。

「俺可啥也沒看到啊!大人。」

「小舅舅,是他推了我一下,這才」

兩人落荒而逃。

林媚兒羞紅了臉,也不好再與楊牧雲親熱,掙月兌他的雙臂去了。

楊牧雲一臉無奈的搖了搖頭。

————————————

「這麼說,你打算動身回大明了?」一處湖畔的涼亭內,何啟秀一襲白衫,長發用一支青玉簪挽了一個松松的發髻,撫琴向坐在對面的楊牧雲問道。

「雖然還未定下,但應該不會再有變動了,」楊牧雲說道︰「安南朝野對與大明真正修好很是重視,這件事除我之外再無別的合適人選。」

「你真的要勸皇上打消收復交趾的主意?」何啟秀伸手撥動一根琴弦,發出叮咚的響聲。

「安南願以臣禮事大明,」楊牧雲道︰「永為大明天南屏藩,這也沒有什麼不好。」

何啟秀一聲嘆息,眯著一對細長的眼楮向他看來,「我的楊大人,你在安南待得久了,不會真忘了自己是大明朝的臣子了吧?」

「何大人,楊某非是為己,而是不願看到因為征伐而使生靈涂炭。安南願向大明稱臣,那麼安南軍民人等也同樣是大明的子民,這跟重設交趾布政使司並沒什麼區別」

「行了,這些大道理你不用跟我講,」何啟秀擺擺手打斷他的話道︰「要是皇上能夠接受你的建議,我也不用在這里每日如履薄冰了。」頓了頓,續道︰「我會飛鴿傳書給京師方面,讓你能夠成行,至于皇上會不會見你,就看你的造化了。」

「多謝何大人。」楊牧雲向著他深深一躬。

何啟秀瞄了他一眼,「楊大人,你現在安南熾手可熱,風光得很吶!不過你也不要忘了自己的本分。」

楊牧雲臉色微變。

「我幫你除掉黎宜民及其黨羽,扶黎思誠上位,是要你搞亂安南政局,」何啟秀一字一句的說道︰「不是讓你站在安南人這邊說話的,這個你要明白。」

楊牧雲一聲不吭。

「你若覺得我擋了你的仕途,你也可以帶兵來抓我,」何啟秀說到這里緩了緩,加重語氣道︰「並將錦衣衛設在安南的根基連根拔起,這樣你

就可以安安心心的在這里當一個手握權柄的安南權臣了。」

「何大人說笑了,」楊牧雲迎著他懾人的目光說道︰「楊某能走到今天,多虧了何大人當年的提攜,楊某永世不忘。後來到了京師,得見天顏,皇上也是對我頗多期許,身為臣子,自當忠君報國。」

「你明白就好,」何啟秀眉毛微挑,「我也知道你心里盤算,既能不辜負皇上對你的栽培,也能保住在安南的權位。不過人一旦腳踩兩只船,轉圜的余地就不多了好了,我不再多說,希望你好自為之。」

手指在琴弦上劃過,錚淙之聲驟起,自帶一絲凜然殺伐之意。

————————————

忽忽又過數日,楊牧雲上朝回來,正在家中閑坐,忽見莫不語和胡文廣臉色古怪的走到自己面前。

「小舅舅」還是胡文廣先開了口,嘴唇動了動,卻沒了下文。

「什麼事,」楊牧雲用和緩的語氣問道︰「是府里出了什麼事嗎?」

「不不不,府里好得很」胡文廣目光閃爍,從懷里掏出一個大紅喜帖呈至楊牧雲面前。

「這是」楊牧雲眉頭微皺,結果喜帖打開看了一眼,臉上的肌肉不自禁的抖動了一下。

原來這封喜帖上的兩個名字赫然是丁煜和鄭玉。

「什麼時候的事?」楊牧雲合上喜帖急問。

見他臉色遽變,胡文廣心頭突地一跳,不自覺的退了一步道︰「這是丁府家人剛剛送來的,並說並說下個月初二務必請小舅舅賞光」

「我知道了。」楊牧雲目光一黯,心里感覺抽了一下,隱隱有些疼。自化州與鄭玉第一次相見,兩人之間便產生了一種難以明說的好感,後來到了東京見了鄭玉的母親,可這位鄭可的夫人對楊牧雲並不如何待見,話里話外向楊牧雲暗示自己的女兒將來要找一門當戶對的人家。

「或許這就是緣分吧,」楊牧雲心中暗嘆,「不過這樣也好,我離開安南就真的了無牽掛了。」

看著他臉色變幻,一旁的莫不語忍不住埋怨胡文廣,「俺說這東西不能拿給大人看,你偏要呈上去,這下可好,讓大人平白的添一堆煩惱。」

「可我要不拿給小舅舅看,他遲早也會知道的,」胡文廣反駁道︰「到那時還是要責怪我們」

「別說了,」楊牧雲打斷他們的話,定了定心緒,「你們去一趟丁府,就說下個月初二我一定到。」

「小舅舅,您真的去啊?」胡文廣愣了。

「我與這對新人素有交情,他們大喜的日子我又怎能不去?」楊牧雲笑笑,臉上的笑意很是勉強。

————————————

五月初二的天氣很好,這一日,鄭府張燈結彩,熱鬧非凡。丁府派人吹吹打打,抬著一頂喜轎過來迎親。丁煜一身喜服,騎在一匹高頭大馬上,好不風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