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安南,開始進入雨季。有時候雨淅淅瀝瀝一連下上十天半月,弄的人的心情跟這雨季一樣,霉透了。
王後阮氏英的心情一直不好,隨著雨季的到來,反而變得更抑郁了。黎元龍遲遲不冊立她的兒子黎邦基為世子,已經成為了她的心病。就算她成為王後也不能釋懷。母憑子貴,如果黎邦基一直不能確立儲君的身份,那麼她這個王後就如同海灘上的沙堡一樣,一個巨浪打來,瞬時崩塌,一點兒痕跡都不會留下。
「王後娘娘,」一位年約五十的嬤嬤輕輕來到她身邊說道︰「您該服藥了。」
「嗯」阮氏英勉強打起精神,坐直了身子。
這位嬤嬤姓瞿,是阮氏英的女乃娘,在阮氏英入宮後不久,也進了宮,一直在她身邊侍候。
瞿嬤嬤打開一只錦盒,取出里面一顆指頭肚大小的棕紅色藥丸,呈至阮氏英面前。阮氏英伸手接過就著一盅湯水服下,長出了一口氣。
「王後娘娘,」瞿嬤嬤說道︰「穆道長今兒在這顆丹藥里又新加了一劑蘇合香,听說是來自于天方國之物,很是珍貴,對靜氣提神,治療娘娘的偏頭痛很是有效。」
「嗯,」阮氏英微微頷首道︰「真是難為他了,回來你再去他那里多打賞他二十兩銀子。」
「是,娘娘。」瞿嬤嬤應了一聲,見阮氏英的臉色有些不太好,便道︰「娘娘,雖然近日陰雨連綿,不適合外出,但您也不宜久坐,不然氣血凝結,會傷身的。」
「本宮知道了,」阮氏英兩眼稍稍抬起,「阿基他現在做什麼?」
「回王後娘娘,」瞿嬤嬤道︰「殿下他正在阮太傅那里學習功課。」
「他沒有再惹什麼麻煩吧?」阮氏英正了正身子問道。
「沒有。殿下他這段時間可用功了,一直學到深夜呢!」
「真的?」阮氏英眸中閃過一道亮色,「你沒有替他來誆騙本宮吧?」
「奴婢哪兒敢吶?」瞿嬤嬤笑道︰「王上為了殿下的學業,特地派人請來了已經致仕的阮大學士來督促殿下的功課。阮大學士可是先王身邊的老臣,學問在咱們大越可是首屈一指,一篇平吳大誥寫的是洋洋灑灑,讓人拍案叫絕。」
「你得幫本宮多提醒著他點兒,」阮氏英站起身來,瞿嬤嬤連忙上前扶住,听她續道︰「阮大學士曾是先王的重臣,學問淵博,教出了許多學生,可謂是桃李滿天下。雖然他現在致仕了,但在整個大越還是很有影響力的,不少大臣都出自于他的門下。在上阮大學士的課時,切不可輕慢了,一定要听取他的諄諄教誨。」
「王後娘娘請放心,」瞿嬤嬤笑著說道︰「殿下他很懂事的,對阮大學士很是尊敬。」
「希望如此,」阮氏英嘆道︰「阿基的性子有些頑劣,本宮真怕他受不了阮大學士的約束。哦,對了,」她話音一轉問道︰「那個賤婢的兒子也和阿基一起上阮大學士的課麼?」她口里的賤婢說的是吳氏玉瑤。
「王上安排阮大學士教授殿下功課,」瞿嬤嬤說道︰「那賤婢的兒子自然也是要去的。」
「那他學的如何?」阮氏英急忙問道
︰「與阿基比起來孰優孰劣?」
「不過是個陪世子讀書的角色,王後娘娘您問他做甚?」瞿嬤嬤不以為意的道。
「不可胡說!」阮氏英秀眉一皺叱道︰「誰是世子?這話也能胡說的麼?王上還沒有定下的事,你竟敢宣之于口?」
瞿嬤嬤臉色惶恐,連聲道︰「是奴婢失言,請王後娘娘恕罪!奴婢只是覺得殿下乃王後娘娘所出,因此才」
「你還敢說?」阮氏英臉色一寒,打斷她的話道︰「只有王上才能定立誰是世子,王上不發話,你膽敢僭越,真是活得不耐煩了!」
瞿嬤嬤大驚失色,腿一軟,「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奴婢糊涂,請王後娘娘降罪!」
見她渾身戰栗的樣子,阮氏英心下一軟,嘆息一聲說道︰「你也是無心之言,起來吧!以後這樣的混賬話再不可說了,連提也休提!」
「是,王後娘娘!」瞿嬤嬤應了一聲,並不起身。
「本宮這里還有誰私下稱殿下為世子的?」阮氏英的目光盯著她問道。
瞿嬤嬤猶豫了一下道︰「不過幾個丫頭小子私下里混說,當不得真。」
「是麼?」阮氏英的目光變得銳利起來,「她們都是誰?給本宮說來听听!」
「這個奴婢不記得了。」瞿嬤嬤垂首說道。
阮氏英冷笑一聲,「你倒是會做好人,你們知不知道私下里議論的這些混賬話會害了殿下?」
「奴婢奴婢」瞿嬤嬤囁嚅著說不出話來,臉色變得慘白。
「也罷,」阮氏英銳利的目光一閃而過,「你要做好人,就由得你做,不過要是讓本宮再听到一點兒對阿基不利的混賬話!本宮就拿你是問!」說到最後聲色俱厲。
「奴婢奴婢明白!」瞿嬤嬤一咬牙道︰「奴婢定不會讓下面的人再混說的,若再冒出一句對殿下不利的話,不待王後娘娘發問,奴婢就一頭撞死。」
見她發出如此毒誓,阮氏英喟嘆一聲,語氣緩和了下來,「瞿嬤嬤,你是看著本宮長大的,本宮身邊最信任的人,除了你之外,再無旁人了。」
「奴婢奴婢辜負了王後娘娘的信任。」
「你隨本宮來這宮里也有好些年了,」阮氏英說道︰「怎麼凡事都看不透呢?王上的為人怎樣,你也不是不清楚。他身為一國之君,只有他恩賜別人,卻不能容人來搶。這一點你需謹記在心里。」
「是,奴婢謹記。」瞿嬤嬤道︰「謝王後娘娘教誨。」
「所謂樹大招風,」阮氏英的目光慢慢抬起說道︰「我阮家受兩代王上恩眷,現聲望正隆。正因如此,朝中有人一心想扳倒我們阮家 。阿基遲遲沒有冊立為世子,就是有人從中作梗。所以我們行事要步步小心,切不可遺人話柄,明白嗎?」
「奴婢明白,」瞿嬤嬤遲疑了一下說道︰「娘娘所說之人莫非是鄭太尉?」
阮氏英眼中閃過一絲厲色,「他當然算是頭一個,先王時他就跟我阿爹阿伯齟齬不斷。我阿伯之死與他月兌不了干系,在他心
里,恨不得把我們阮家連根拔起。」
「照娘娘這麼說,要是留他在京里,定會壞娘娘和相國大人不少好事。」
「那還用說!」阮氏英咬牙切齒的說道︰「他一回京,就把阿晟支去了南邊的佔城。廷議時,他屢屢與我阿爹唱反調。吳氏玉瑤那個賤婢定是暗中受了他的指使,讓她的兒子與阿基爭世子之位。」
「娘娘是不是多慮了?」瞿嬤嬤說道︰「要是王上真重視那個賤婢和她所生之子,為何沒把她抬升為貴妃?而僅僅還是個充媛呢?」
「這正是那個賤婢的高明之處,」阮氏英哼了一聲說道︰「只有這樣她才能裝出一副楚楚可憐的樣子來討得王上的同情。其時她心中何嘗不想踩在我頭上?」
「娘娘說她背後是得了鄭太尉的支持,」瞿嬤嬤道︰「那如果把鄭太尉調出京城的話,她還能有何憑恃?」
「你有辦法?」阮氏英的眼楮一亮。
「娘娘,」瞿嬤嬤說道︰「太尉是主管軍中之事的,總不能一直在京城里待著,現下我大越四下里用兵不斷,隨便找個籍口把他支應出去還不容易麼?」
「你說的也是,」阮氏英沉吟道︰「本宮這就去找阿爹,請他」
「此事不宜讓相國大人出面。」
「這是為何?」阮氏英雙眉一挑問道。
「鄭太尉是相國大人上啟王上由佔城調回京城的,」瞿嬤嬤說道︰「說是怕鄭太尉在佔城擁兵自重,如今再讓相國大人請王上把鄭太尉支出京城,豈不是前後矛盾麼?」
「那你說該怎麼辦?」阮氏英蹙眉道。
「此事應由一與相國大人交涉不深的官員出面,」瞿嬤嬤道︰「這個人選得好生斟酌斟酌一番才是,切不可讓王上疑心到娘娘與相國大人頭上。」
「你說的很有道理,」阮氏英思索了一會兒說道︰「鄭可的那些部下定不會讓他在這京里待安生了,且由他們鼓動一番吧!我去和阿爹好好計議計議。」
————————————
連日來的陰雨把城外的窪地都積成了一個個水潭,楊牧雲便把軍營扎在了高處。
他的心情可不像宮里的阮氏英那樣陰郁,反而爽朗得很,在江南湖州的家鄉,五月里的天氣和這里類似,雨也下個不停,被稱作梅雨季節。這個時節里江南的梅子應該快成熟了。娘和姐姐通常會和其她婦女一道去采摘梅子。那一大筐一大筐的梅子除了吃之外,娘和姐姐還會把梅子腌漬起來,為爹爹做梅子酒喝。特別是娘做的綠豆酸梅湯,楊牧雲這時想起來都舌底生津。
「唉,不知爹和娘怎樣了,我不在他們身邊,他們是否還好?」陰雨天不用練兵,這幾日又不用入宮戍守,他待在大帳里百無聊賴的思念起了家鄉和親人。
「大人,」莫不語走了進來朝他說道︰「那個人那個人待在營外一直不肯走。」
楊牧雲眉頭一皺,背起手說了一句,「真是一個倔家伙,我到哪兒他就跟到哪兒,趕都趕不走。」
「那怎麼辦?」莫不語抬眼看著他道︰「要不大人您就收下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