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九十四章 重又見王

這個談判底線傳遞過去,與大明方面談判的安南使節總算松了一口氣,後來的氣氛就緩和了許多,關于遣送黎坤和夏遷等人還有移交文淵州寨的事安南方面自然絕口不提。為表明站在大明一方,安南使節提出願為大明南征軍輸送一部分糧草並承擔一部分勞役,可安南是小國,負擔不了太多,還望大明方面高抬貴手。

安南使節放低了姿態,王驥便指示方瑛,大軍在廣西耽擱的這些時日所消耗的糧草由安南方面承擔,另外再出五萬民夫來大明負責押運從大明各省籌來的糧餉。

安南使節表示數額巨大,一時拿不出來,是否可以再減少些,另外征用民夫的數量是否可以減到三萬人。雙方就一些細節進行商榷,最後敲定了數額,糧五十萬石,民夫三萬五千人。安南使節上報東京,黎元龍照準。

雙方協議達成,安南重申自己作為大明屬國,一切唯大明號令是從。王驥指揮的大軍開始全數向西挺進。

得到這個消息,安南全國上至王公大臣,下到黎民百姓,無不歡欣鼓舞。安南各地鞭炮齊鳴,就像過年一樣。人人都有如劫後余生。

楊牧雲仍然站在王宮大門前,天下起了小雨,很快打濕了他的衣衫,可他依然站在那里巋然不動。

遠處響起的鞭炮聲和人們的歡呼聲讓他心里升起了一絲暖意。使他意識到安南與大明已經和解,戰爭的威脅已然暫時離去。

朦朧的雨霧里,一名老太監出了王宮大門腳步蹣跚的朝自己走來。

楊牧雲看得分明,他正是黎元龍的貼身太監孫士淼。

「楊統制」還離得老遠孫士淼就向他打起了招呼,滿臉的皺紋就像綻開的菊花。

「孫公公。」楊牧雲拱手朝他施了一禮。

「楊統制,你就別站著了,」孫士淼笑著說道︰「王上要召見你,快隨咱家來吧。」

「有勞孫公公了。」

兩人入了王宮大門,孫士淼見他衣衫已然濕透,皺了皺眉,「楊統制,不如你隨雜家去換身衣服,這樣子去見王上怕有不妥。」

「不必了,」楊牧雲淡然一笑,「王上召見,作為臣子不能有絲毫耽擱,否則是為不敬。」

「楊統制說的也是,」孫士淼微微點頭,「你這天天站在宮門外,風雨如是,王上也不是不知。」

「所以,」楊牧雲道︰「我如果衣履一新的去見王上,反而顯得有些欺君了。」

「楊統制人雖年輕,見識卻不淺,」孫士淼在前邊走邊道︰「咱家在想王上如果永遠不召見你的話,你會不會一直在宮門外等下去。」

「王上英明,一定會體察為人臣子的良苦用心,」楊牧雲緩緩說道︰「下官前些日子所做的事雖然使王上不悅,可無愧于國于民,更沒有愧對王上。」

「楊統制果然不愧是讀書人,一番話入情入理,」孫士淼說道︰「難怪這些日子王上雖不想見你,可還有時忍不住會向旁人問你幾句。」

「王上這些日子日

理萬機,難得還問起臣下。」楊牧雲感嘆一聲。

「王上在這些時日里緊張得很,」孫士淼嘆道︰「生怕明軍會打過來,從未睡過一個好覺。現在好了,大明的軍隊已向西撤去,整個宮里也暫時安生了。」

兩人說著話,逐漸走到了明慎殿前。孫士淼止住腳步對楊牧雲說道︰「楊統制,王上就在大殿內等你,你這就趕快進去吧!」

楊牧雲謝過孫士淼,三步並做兩步進入明慎殿。在離黎元龍丈許處時拜倒在地,「臣楊牧雲叩見王上!」

「請起。」黎元龍放下手中的奏報,瞥了楊牧雲一眼,面色平淡的說道。

「謝王上!」楊牧雲站起身立于一旁。

「孤不是讓你離開大越麼?」黎元龍說道︰「為何你一直待在宮門外徘徊不去。」

「臣不遵王命,私下將麓川使節思昂交給了大明派來的人,」楊牧雲語音平靜的說道︰「不知會給大越帶來的是福是禍。王上寬仁,沒有治臣的罪,臣雖忤逆不才,但也不好就此離開。」

黎元龍慢慢站起身來,踱至楊牧雲面前,目光盯著他,忽爾一笑,「你做的很好,孤與所有大越的臣民都托了你的福,免去一場兵災。你說,讓孤如何賞你好呢?」

「臣不敢,」楊牧雲垂首說道︰「王上英明,能夠審時度勢,順乎民意。臣其實並沒有從中做什麼?」

「你也不用給孤帶什麼高帽子,」黎元龍目光一閃,「所謂識時務者為俊杰,我大越比起大明來只是個小國,胳膊是擰不過大腿的。麓川曾與我私下訂立盟約。孤不想出賣他們,是你替孤下了這個決心。孤心里還是很感激你的。」

「臣膽大妄為,」楊牧雲欠了欠身,「王上能不計前嫌召見臣,臣臣心中實惶恐不已。」說著眼圈一紅,聲音一陣哽咽。

「好了,過去的事就不必再提了,」黎元龍伸手拍拍他的肩,以示安慰,「這些日子你一直在宮門外,雖風雨亦如此,真是苦了你了。」

「臣不苦,王上這陣子殫精勞神,才是真的苦,」楊牧雲抬起頭,看向黎元龍的眼中流露出真情,「雖然外面雲淡風輕,可其中經歷了多少大風大浪,臣又怎體會不到呢?為了能夠讓大明退兵,王上實是為大越全體臣民而折服低頭,這份胸襟古往今來的君王又有幾人能做到呢?」

黎元龍臉上露出一絲淡淡的笑意,「不過是破點兒財而已,那不算什麼?古代能夠折節下腰的君王多了去了,孤也不像你說的那樣。」

楊牧雲重新跪倒在地,「臣是明人,而王上信之任之,許臣以重任。臣不敢稍有懈怠,縱有差池,也未見苛責。能侍奉王上這樣的君主,是臣的福氣,所以王上縱然貶臣出宮,臣也不忍離去。今能再見王上一面,臣就是死也值了。」說著竟潸然淚下。

「你看你,怎麼又跪下了,快起來,」黎元龍伸手虛扶,感嘆道︰「你是明人不假,可心里裝的是孤,以造福大越子民為己任。比之黎坤、夏遷之流要強多了,孤又怎會不信任你。」

「多謝王上,」楊牧雲起身抬袖擦拭了一下淚眼

,「臣願永為王上身邊之臣,無論臣做錯什麼,要打要殺,臣都接受,只是不要趕臣走」一副又要哭泣的樣子。

「好了好了,一個大男人哭哭啼啼的成什麼樣子?」黎元龍感到有些好笑,「孤要真趕你走的話還召你過來做什麼?」

「臣不是哭,只是心里感動罷了,」楊牧雲泣聲道︰「許久沒見王上了,一見王上比之前憔悴了很多,心里實在不忍,就」一陣哽咽,沒再說下去。

楊牧雲剛剛十六歲,哭起來就像一個大孩子,看起來沒有一點兒做作,黎元龍心中感動不已,「你見了孤應該高興才是,再哭的話孤心里都有些不好受了」

「是臣不好,不知怎樣討王上開心,」楊牧雲抽抽噎噎的說道︰「這些日子臣一直待在宮門外,沒能替王上分擔什麼,臣實在是沒用。」

「能從今以後你要替孤多分擔一些才是,」黎元龍看了他一眼笑道︰「諒山府正對大明鎮南關,乃關喉鎖鑰之地,是東京北面重要屏障。怎麼樣,孤封你為諒山路宣撫使,替孤鎮守那里如何?」

「王上看重臣,臣感激不盡,」楊牧雲躬身說道︰「不過臣資淺力薄,貿然居于高位恐不能服眾。不過臣願替王上保舉一人。」

「哦,是誰?」

「諒山君,」楊牧雲道︰「大殿下乃王上親子,頗具才干,黎坤夏遷舉文淵州寨投降大明時,是大殿下出城籠絡住了其余三寨,才使得大都督能夠從容布防。要是大殿下能夠總領諒山路軍政,王上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呢?」

「嗯」黎元龍思忖了片刻道︰「你說的有些道理,容孤考慮一下,」抬眼看了看他,「你呢?可有什麼要求?不妨提出來。」

「王上能夠原諒臣,臣已感激不盡,」楊牧雲一臉誠懇的道︰「如今見了王上,臣已心滿意足,夫復何求?」

「唔,」黎元龍笑了笑,「既如此,孤也不勉強你了,你還繼續擔任神武衛都統制。不過不用離開東京,等丁列回來後,再領你的隊伍吧!」

「謝王上!」

「好了,你先下去吧!」黎元龍一臉關懷的對他說道︰「這些日子你勞心勞力,回去好好休息,孤隨時還要詔見你。」

「是,臣告退!」

宮門外,鄭玉掂著食盒正在跟莫不語和胡文廣說著什麼?

「你們是親眼見牧雲他被人帶進宮了?」鄭玉問道。

「昂,」莫不語使勁點了一下碩大的頭顱,「俺們看完熱鬧回來時,公子他已進了宮門,只是不知這是好事兒呢還是壞事兒啊喲不好,別是安南王心里不爽,要拿公子他開刀吧?」

「閉上你的烏鴉嘴,」胡文廣斥道︰「你竟敢咒我小舅舅,他要有個好歹,我可不饒你」

兩人插科打諢的時候,鄭玉遠遠看見一個人從宮門內走了出來,待近了些不禁一聲歡呼,叫了一聲,「牧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