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七十九章 諒山陰雲

楊牧雲笑笑,「不語,若是你不願跟我一起,便回大明吧。你哥哥不言現在京師錦衣衛都指揮使司衙門,你到他那里,也不愁沒有出路。」

「不,」莫不語一臉倔強,「俺跟了大人,就一輩子跟到底,大人去哪里,俺就跟到哪里。您打算留在安南,俺便跟您一塊留在這兒。」

「不語」見他說得斬釘截鐵,楊牧雲的眼眶也變得有些潮潤。

「大人,」莫不語道︰「您的心情俺理會的,就您立的這些大功,皇上賞您一個指揮使當當也不為過。可偏偏發到會同館去當一個不入流的大使,說實在的,俺也真看不過去」

「不語,你莫胡說,」楊牧雲臉一沉,喝止他道︰「這不關皇上的事,我身為臣子,皇上無論怎樣對我都是應該的。」

「呃」莫不語拍拍後腦勺,不再說了。他哪里知道,皇帝之所以這樣安排,是因為楊牧雲與永清公主之間的糾纏。

「大人——」黃總制這時突然跑了過來,一臉驚惶的對楊牧雲道︰「城外發現了明人的哨探,要不要將他們擒拿,請大人示下。」

楊牧雲听了也緊張起來,「你們誰也不得妄動,待本官去看看。」

諒山府城和東京一樣,都是臨河而建。站在城頭,可以清楚的看到一小隊明軍騎兵在河的北岸來回徘徊,對諒山城指指點點。

丁煜抓起一張弓,搭上一支羽箭準備朝河對岸射去。卻被楊牧雲抬手攔下。

「丁副總制,你要做什麼?」楊牧雲沉著臉問道。

「這些明人到我大越境內耀武揚威,」丁煜一臉忿忿然的模樣,「本公子得給他們一點兒教訓嘗嘗。」

「丁副總制,」楊牧雲沉聲說道︰「你現在既從了軍,一切應該奉令行事,個人不得獨斷專為。」

「你」丁煜氣急,「楊牧雲,你要墮了我大越的軍威不成?」

「你這鳥人,竟敢直呼大人的名字。」莫不語一聲狂喊,伸出簸箕般的大手揪住丁煜的衣領,醋缽一樣的拳頭高高舉起,「看俺不好好教訓教訓你。」來安南這麼些日子,當地的話也逐漸會說了,只是有些半生不熟。

丁煜猝不及防,整個人像抓小雞一樣被他提了起來,登時呼吸困難。

「不語,放下他。」楊牧雲喝道。

「大人,可他」

「本官說了,放下他!」楊牧雲又抬高了聲音。

「是。」莫不語手一松,丁煜落下地來,深深喘了幾口氣。

「丁煜,」楊牧雲面沉似水,耐心對他說道︰「我們與大明未正式開戰,切勿輕挑邊釁,以致招來大禍,那就追悔莫及了。」

「楊牧雲,」丁煜指著他叫道︰「你不要危言聳听,別以為我不知你心里在想什麼,你本身就是一個明人,在此關頭,怎會心向我大越?」他這話一出,周圍的人聞听皆驚。除了丁列等少數人之外,神武衛中無人知曉楊牧雲的身份,這時一听丁煜說出來,看向楊牧雲的目光都有些異樣。

「丁煜,你」楊牧雲眉頭一皺,正要再說什麼。丁列頭戴銅盔,一身鎧甲在眾護衛的簇擁下走了過來。

「阿爹,」丁煜一見丁列猶如抓住了救命稻草,上前忙不迭的告楊牧雲狀,「楊牧雲他、他暗地里私

通大明」

「住口!」丁列陰沉著臉喝斷了兒子的話,「再要胡說,本督命人打斷你的腿。」

丁煜打了寒噤,下面的話咽回了肚里。

「楊統制是你的上司,你豈可直呼其名?」丁列怒斥兒子,「還不快向楊統制賠罪!」

「阿爹」丁煜一愕。

「還不快去!」丁列射向兒子的目光有如刀鋒。

「是,」丁煜不敢違拗,向著楊牧雲拱了拱手,「屬下多有得罪,請統制大人大人大量,不要與屬下一般見識!」

見楊牧雲沒有說話,丁列喝了一聲,「還不退下!」

丁煜忿忿然的退了下去。

丁列威嚴的目光在眾人的臉上一一掃過,高聲說道︰「楊統制雖然來自大明,可他現在是我大越的臣子。本督能夠安然回到諒山,就是楊統制一路拼死護送回來倒是宣撫使黎坤,文淵州統領夏遷,他們暗地里倒賣軍糧、吃空餉,現在見勢不妙干脆投降了明人,真是丟盡了我們越人的臉。」

四周一片寂靜,只有丁列的聲音在城頭上回響。

「楊統制,」丁列深深的看向楊牧雲,「現在諒山情勢危急,還望你與本督一起共保諒山。」

「下官謹遵大都督將令。」楊牧雲應道。

丁列這一番話為楊牧雲解除了在眾人心中的疑慮,連大都督都對他推心置月復,旁人還能說什麼

明軍的哨探退去後,諒山府的空氣開始變得緊張起來,所有人都在盡自己的一份力加緊備戰。

夜幕很快降臨,可每個人都夜不能寐,一雙雙眼楮緊張的盯著城外,仿佛明朝大軍隨時都會出現一樣。

楊牧雲的腦海中想起了去年在大明京師的一幕,幾個韃子的騎兵在京城外游蕩的時候,京師里上至百官,下到百姓,無不人心惶惶。

可韃子的大隊騎兵直到最後也沒有來。

大明兵部的戰略指向楊牧雲是清楚的,那就是西南邊陲的麓川,有沒有對安南動兵的可能,他心里也沒有底。可文淵州寨已經全體投向了大明,明軍的偵騎已出現在了諒山城外,一切都在朝不可預知的方向發展。

楊牧雲的心中在默默禱告,希望明軍真的不會打過來。若真避免不了兵戎相見的話,他決定放棄這里一切悄悄離開。

一夜在無比緊張中度過,黎明的曙光驅散最後一絲黑暗時,人們等來的不是明軍攻城,而是黎宜民歸來。

丁列忙命人打開城門,把這位大殿下放了進來。

黎宜民給城中軍民帶來了些許寬慰的消息,那就是月兌朗州、祿平州、文蘭州三寨並沒有投向大明。大殿下對三寨的統領說丁列只問罪黎坤、夏遷和潘樂等人,余人概不追究,穩定了三寨的軍心。三寨統領皆信誓旦旦的表示一旦明軍打來,他們將誓死抵抗。

這讓丁列暫時松了一口氣,忙把諒山的情況寫到一張奏表里,命人騎快馬送至東京。

目送快馬遠去,丁列目中的憂色並沒有稍減,他帶來的只有神武衛一千人,而諒山守軍加上周圍四州寨號稱有八千人,可黎坤這位宣撫使空餉吃的津津有味,又倒賣軍糧,實際上的兵馬可能也就五千出頭。再加上文淵州統領夏遷帶著所屬人馬連同州寨都投了大明,使得諒山北面門戶大開,能夠支配的人馬進一步

減少。要是此時明軍大舉來襲,諒山能不能撐到東京的援軍到來都是疑問。一想到這兒,丁大都督就憂心不已。

這時楊牧雲來見丁列,想說出自己的心中想法。

「大都督,」楊牧雲對丁列說道︰「現在城中雖全部動員起來積極備戰,可這樣被動終是不妥,知己知彼,方能更好應對。」

「哦?」丁列目光一閃,「楊統制有什麼不妨直說。」

「下官想親自出城探察一番,」楊牧雲道︰「下官是漢人,比起旁人出去打探消息更方便一些。」

「唔」丁列面容微動,不置可否。

「大都督是不相信下官嗎?」楊牧雲看著他問道。

「楊統制何出此言?」丁列微微一笑,「你與本督曾一同經歷過生死,本督對你何曾有過絲毫懷疑?不過大戰在即,你作為神武衛都統制實不宜輕動,打探明軍消息的事還是交給他人去做吧!」

「可軍中無人能有我這般身手,」楊牧雲皺了皺眉,「而且無論神武衛還是諒山守軍中會說漢話的寥寥無幾」

「你是本督倚重的干城,」丁列說道︰「在城內本督能夠信任並得力的人本就不多,你要再離開了,本督要有什麼重大軍情該找何人商議呢?」

不等楊牧雲開口,就听一人爽朗大笑著說道︰「若大都督不棄的話,本君願听從大都督將令,與大都督一同守衛諒山。」

兩人目光看去,見黎宜民不知何時來到了兩人近前。

「大殿下,」丁列臉上微露訝異之色,「您沒回府嗎?」

「現在全城軍民都被動員了起來出錢出力,」黎宜民笑道︰「本君哪兒有安坐府中的道理?不瞞大都督,本君帶了闔府的家丁過來,在這里听從大都督調遣。」

「本督多謝大殿下了。」丁列說道︰「不過大殿份尊貴,這里一旦打起來太過危險,還請大殿下回去的好。」

「大都督此言差矣,」黎宜民正色道︰「王上將我封在諒山,就是要保這一方子民平安,如今大難將至,豈有退縮之理?本君定當與大都督一起,披堅執銳,戮力向前。況本君在諒山軍民中頗有些威望,若能親自出現在城頭,定能鼓舞城中軍民士氣。」

「大殿下既如此說,本督也不好再橫加阻攔,」丁列一拱手,「本督在這里替諒山軍民謝過大殿下了。」

「不必不必,大都督太客氣了,」黎宜民目光轉向楊牧雲,「楊統制方才建言本君倒覺得有些道理,大都督何不讓他一試呢?」

「這太危險了吧?」丁列捋須說道。

「對別人而言或許是,」黎宜民道︰「可楊統制是漢人,深諳明人心里,懂得如何與其打交道,更兼身手了得,倒是出城打探消息的不二人選我看大都督就允準了吧!」

「大殿下當真放心嗎?」丁列的話似意有所指。

「王上是很看重楊統制的,並親自下旨授予重要軍職,」黎宜民看著楊牧雲,「楊統制也定然不會負我大越的,是嗎?」

「下官願以一腔赤誠,報效王上。」楊牧雲一臉嚴肅的說道。

「那好,」丁列也松了口,「既然大殿下都說了,那你就好自為之。這便去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