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听這些套話,」朱熙媛一拂衣袖,離他遠了些,兩眼緊盯著他道︰「我只想問你一句,若我不是公主,你會不會喜歡上我?」
「公主的話臣不知如何回答好,」楊牧雲苦笑,「臣若說不喜歡,便是對不住公主;若說喜歡,便是大逆不道。」
「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里嗦那麼多做什麼?你又不欠我的」朱熙媛緊問了一句,「說實話。」
「臣臣心里喜歡公主。」楊牧雲硬著頭皮回答道。
「你你心里當真是這樣想的?」朱熙媛吃驚的看著他,顯然她沒有料到楊牧雲會真的說出來。她逼著對方表白時,心里也著實緊張,怕他會拒絕自己,可楊牧雲說出自己想听的話時,又有些不知所措了。
「因為臣,讓公主與皇上,還有和太後不和,臣對不起公主。」楊牧雲垂首說道︰「是臣讓公主受連累了。」
「你還算有良心,」朱熙媛心中一陣酸楚,珠淚盈眶,「不枉我念你一場。」
「公主,」楊牧雲怕她再哭,忙道︰「臣現在已表白了心跡,您趕快回宮吧,要是被人發現您又偷偷出宮到了臣這兒,臣便是有一百顆腦袋也不夠皇上砍的。」
「嗯,」朱熙媛不像方才那樣情緒激烈了,一臉嬌羞的瞄了他一眼,「我在這里跟你多待一會兒,好麼?」
「不行!」楊牧雲斷然拒絕道︰「公主私自出宮,已是犯了大忌,這要是被皇上和太後知道了」加重口氣說道︰「公主要被禁錮,臣會被拖出去殺頭,那就再無相見的機會了。」
朱熙媛緊咬櫻唇,想說卻不知該說什麼。
「來日方長,」楊牧雲放緩語氣說道︰「公主有什麼要對臣說的話,以後找個好時機再說好了,現在實不益在臣這里多待。」
「那好,」朱熙媛眨眨眼說道︰「那你送我回去,不然的話我是說什麼也不會走的。」
「臣遵命!」楊牧雲有些無奈的答道
「你瘋了,」在醉香閣的一間抱廈里,紫蘇瞪視著楊牧雲道︰「你還要送她回去,還怕你和公主的關系不夠盡人皆知麼?」
「我有什麼辦法?若不送她回去,」楊牧雲解釋道︰「她在這里鬧騰起來,別說我,連你也得跟著受牽累下刑部大獄。」
「這個公主,真真的揪住你不放了,」紫蘇忿忿道,乜了楊牧雲一眼,「你不會真的喜歡這個黃毛丫頭吧?」
「夫人說笑了。」楊牧雲搖搖頭,「我怎敢喜歡她。」
「你們這些個男人,個個口是心非,沒一個好東西,」紫蘇哼了一聲,「你跟她說的話,我可是都听見了,她問你喜不喜歡她,你可是親口認了的。」
「這都什麼當口了,你還吃的哪門子醋?」楊牧雲哭笑不得,跺了跺腳說道︰「我不過是暫時哄住她,以為權宜之計,不這樣,我怎能勸她回去?」
「怎麼,心虛了?」紫蘇的眸子霎了霎,悠悠道︰「你們男人這樣想也無可厚非呀?這可是皇上的親妹子,堂堂大明朝的長公主殿下,你要是能娶了她,便是駙馬了,榮華富貴,高官厚祿那是唾手可得。到那時誰都得高看你一眼。」
「跟你纏七加八的說不清楚,」楊牧雲氣呼呼的說道︰「公主還未滿十三,如何婚配?現在朝中上下都知道我已娶妻,把公主嫁給一個有婦之夫,大明朝皇家的臉面何在?夫人這樣說,是把我往火坑里推,還嫌我燒得不夠狠麼?」
看他真的生氣了,紫蘇噗嗤一笑,柔聲說道︰「喲,真生氣了呢!妾身不過跟夫君開個玩笑,你就當真了麼?」
楊牧雲沉著臉沒有說話。
「妾身是怕夫君你陷進與公主的是非中去,再也不好抽身了,」紫蘇輕輕嘆道︰「說者無意,听者有心,我看那個丫頭是個性情中人,可不好糊弄呢!夫君現在是拿話把她給哄住了,她要是以你的托詞往後跟你糾纏個沒完沒了,夫君又當如何自處。」
「以後的事以後再說吧,」楊牧雲沒奈何道︰「先過了眼前這一關再說,要哄不好這個祖宗,我現在就得人頭落地,連你也得」長嘆一聲止住了下面的話。
「那你送她回去時可要小心,」紫蘇俏臉浮現一抹憂色,「現在皇宮各道門戶都已上閘了吧,你如何不聲不響的把她送進宮內去?」
「見機行事吧!」楊牧雲深吸了一口氣,「我會些武功,大不了尋一段巡守薄弱的城牆偷偷帶她攀爬進去,盡量不讓人發現也就是了。」
————————————
謹身殿內,燈火通明。
曹鼐、陳循、苗衷、高榖四名內閣大臣口沫橫飛的在朱祁鎮面前陳述著軍機要務。
四人中,苗衷年紀最大,已年近八旬,頭發胡子全白了,卻精神矍鑠,侯隨軍南征後,他暫時署理兵部左侍郎。只見他跨前幾步,微微躬身奏道︰「皇上,臣剛接到浙江方面來的軍報,閩浙贛三省提督柳華剿賊不力,葉宗留賊匪日漸勢大,已發展到過萬人,葉宗留本人在浙江慶元稱王」
「什麼?」朱祁鎮一驚,拍案而起,「年初的奏報說葉宗留賊眾不過數百,短短不到一年便發展過萬,這柳華是怎麼剿賊的,越剿賊眾越多,越剿賊勢逾大,還讓賊首稱起王了。」
「柳提督在奏報上說賊匪在山野叢林中流竄,動向不好掌握,只能處處設防,但他手下兵力單薄,又防不勝防,」苗衷加重了語氣說道︰「他懇請皇上增調兵力」
「增調兵力?」朱祁鎮冷哼一聲,「他想要朕給他多少兵啊?年初朕給了他一萬兵,他可倒好,把數百人的賊匪愣是剿成了上萬人,還有臉向朕提出增兵」將龍案上的一本
折子狠狠的擲到了地上,沉聲道︰「沒用的東西,傳朕旨意,把他給朕械送京師。」
「這」見年輕的皇帝龍顏大怒,苗衷側目向曹鼐看去。
四人中曹鼐年紀最輕,只有四十多歲,相貌儒雅,卻是內閣首輔,他見苗衷朝自己看來,當即會意,上前向朱祁鎮奏道︰「皇上,柳華勞師糜餉,剿賊無功,致使賊焰囂張,自當定罪。」話音一轉,「不過現在當務之急是選派一位能臣干將,帶兵去收拾東南局勢。」
「是啊,皇上,」陳循也站出來說道︰「閩浙贛交界之處緊鄰江南財賦重地,那里不寧,則江南不安,進而影響江南稅賦的征收」他是戶部右侍郎,自然更操心賦稅征收的事。
「嗯,愛卿言之有理,」朱祁鎮眉結深鎖,「諸位愛卿說說,派何人帶兵去東南為好?」
「此人須是久在軍旅,知兵又善于帶兵」苗衷說道︰「臣推薦英國公。」
「英國公?」朱祁鎮眉尖一挑,沉吟片刻說道︰「這倒是一位久在戎旅的沙場老將,不過他年事已高,前幾日又臥病在家沒能上朝,帶兵剿賊少不了要翻山涉水,不知他能否吃得消啊!」
「皇上顧慮的是,」曹鼐說道︰「駙馬井源久在軍中,英勇善戰,可供皇上驅策。」
「井駙馬英勇有之,善戰倒未必,」朱祁鎮搖搖頭說道︰「數月前韃子騎兵抵近京師,井駙馬率軍戰之,損兵折將,使韃子騎兵從容而去。讓他去東南剿賊,恐比柳華強不了多少,到時又得勞師糜餉這東南再也不能亂下去了。」
一連被年輕的皇帝駁了兩個人選,四名內閣大臣面面相覷,一時誰也不吭聲了。
還是陳循小心的問了一句,「不知皇上中意何人?」
朱祁鎮沉吟不語,他原本看好修武伯沈榮,沈榮一直操練他駕下的這支天子幼軍,誰知出塞一戰,五千精銳回來不到四百這沈榮是不能再用了。可派誰去呢?成國公朱勇麼?現在他總督三大營軍務,負責整個京畿之地的安全,可在與韃子沒有媾和之前,他又豈能輕動?朱祁鎮突然悲哀的發現,整個大明竟然很難找出一位可戰之將。
四位內閣大臣只高榖一人還未說過話。朱祁鎮的目光落在他身上,「高愛卿,你給朕說說,我大明還有誰能夠帶兵啊?」
「皇上,」高榖皺了皺眉說道︰「臣出身工部,不通軍旅之事」
「哎?」朱祁鎮打斷他的話道︰「高愛卿是永樂十三年的進士,歷經四朝,怎麼說見識也是強過朕的,怎麼會連一個帶兵的人選也提不出來呢?不要有所顧慮,盡管提便是。」
「是,皇上,」高榖知道不說不行了,便硬著頭皮道︰「寧陽侯陳懋,早年參與靖難之役,永樂年間又隨太宗皇帝五征漠北,戰功赫赫。宣德年間佩征西將軍印,出任寧夏總兵官,多次擊退番兵對我大明的侵擾,實在是一不可多得的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