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39章 變天了?(六)

在滿清時代,秀才是一種讀書人的身份。舉人才算是真正進入了體制。以高龐為例,身為舉人的他已經有資格當官。一旦當了官,只要沒變犯官,就是士紳中的一員。

便是沒有當官,高龐只要考上進士,起碼能去翰林院當差。再清苦也是官員。

一旦有了實缺,高龐作為進士就可以赴任。正式成為官老爺。

對于擁有如此光明未來的年輕人,地方上的人當然不會放過。前來道賀的有,送錢拉關系的也有。最後高龐不得不請求老師陳銘泰陳半山允許他搬到老師家暫住。

陳銘泰爽快答應下來。高龐搬進來就發現此次還有好幾個人都來了。年齡各不相同,從二十幾歲到四十幾歲的都有。原來是鎮江本地此次前去趕考的舉人中有好幾個都請求陳銘泰做考前輔導。

在這些人里,高龐年齡最小,還是唯一一個沒成親的。幾位四十出頭的大哥在做題的空閑,想把自家女兒或者佷女外甥女和高龐結親。

高龐當然不會說,然而陳銘泰卻好像知道了,在講課前板著臉說道︰「你等是來讀書考試,還是來求別的。莫要小看天下讀書人。能去考進士,哪個不是家室、學問極好,都想著魚躍龍門。你等考完,有三年時間可以說那些閑事。」

高龐心中感激。這幫舉人也弄得高龐煩不勝煩,此次高龐是真心想考上。目的並非是要當官,而是要證明自己。

假如真的能考上,高龐覺得自己在滿清這邊再無掛念,可以專心投奔霍崇了。

考進士與考舉人的題目大不相同。每一道題果然是刁鑽,非得把書讀好不可。考試的文字內容來自四書五經,內在邏輯卻是來自于程朱理學。還有以前各種考試中形成的一些理念。

高龐越是跟著學,越明白了自己以前為啥不被老師認可。原因就在于高龐認為考試答題所需要的內在邏輯來自于孔孟之道,來自于四書五經。這無疑是舍本求末,上了邪路。

明白了這點,高龐又是生氣,又完全釋然。既然滿清從根子上就不是用的孔孟之道,高龐這樣的孔孟傳人反清就是天經地義。

緊張準備著,每天除了讀書做題背課文之外,就是吃飯睡覺。轉眼就到了必須啟程的日子。高龐與參加恩科的一眾舉人結伴出發。

走之前高龐去見了這邊的情報人員,把自己的全部安排都告訴他們。情報人員很快將高龐的消息和其他消息一起送回到臨淄。

參謀長雷虎看到這消息,莫名的就怒火中燒,專門拿了這份情報去見霍崇,「先生,高龐這是要造反!」

霍崇看完之後很是感慨。考上了清華北大而不去上,和根本考不上清華北大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看來高龐是以學霸自居。

「雷虎。你是嫉妒了吧?別擔心,我不覺得這有啥錯。」霍崇安慰道。

雷虎大怒,「先生,俺才沒!」

「呵呵。」霍崇笑了笑,先不搭理雷虎。

雷虎生了陣悶氣,看霍崇行若無事的繼續批文件,也覺得有些不好意思,訕訕的說道︰「先生,那高龐不還是跟著先生學了,才有今天。」

「雷虎。本質和屬性是兩碼事。就如鳥,它有翅膀,說明鳥有飛上天的本質。但是不少鳥沒出窩就夭折了。翅膀扇都沒扇過。這不代表這它不會飛。但是兔子,再學著鳥扇動前腿,屬性也不過是會扇動前腿的兔子。所以高龐如果考上進士,只說明他有考上進士的能耐。和在哪里學習有什麼關系。在俺這里學習過的多了,難道都能考上進士麼?別說他們,俺也考不上。」

雷虎想為什麼辯解幾句,之後還是找不到目標,只能說道︰「先生說的……不對勁。」

「很對勁。因為我就是要摧毀這種科舉內容的人,我當然考不上。因為我絕不會認同那些科舉要考的內容。所以,雷虎。咱們走咱們的路。近期有起碼上百個村子已經傾向于土地國有,你作為參謀長,也得做相關準備。這種社會生產模式才是咱們的本質。」

雷虎不想再考慮高龐考進士的事情,強行把心思放到了霍崇所說的內容上。說了幾句,雷虎突然想起件事,「先生,前去倭國的船隊已經又回來了兩趟。每次東西都賣光了。他們一直請求增加船隊規模,不知道先生怎麼想。」

霍崇本不想關心倭國的事情,听雷虎非得提起此事,也覺得倭國局面非常有意思。

原本霍崇並不知道啥在倭國能賣的好。武器肯定不行,金屬制品也不行。大漢這邊自己還不夠用呢。

然而倭國最在意的竟然是糧食與毛皮和皮革。這個就真的超出了霍崇想象之外。

面粉大米當然不能出口,可倭國偏偏不在意。倭國想要的竟然是澱粉加工出來的食品。

現在大漢這邊的澱粉來源已經不是問題,紅薯,土豆都是極好的澱粉來源。隨著工業化生產,加工效率大大提升。賣去倭國的澱粉類食品價格可比山東高,到了倭國之後的價格竟然比倭國的大米還廉價不少。

幕府將軍德川吉宗竟然要求大漢船隊一定要把貨物運輸到江戶的貿易點出售,不許船隊把這些食品運到長崎港銷售。已經能看出幕府對于這些商品的重視程度。

這邊與雷虎聊了一陣,最後得出一個結論,必須擴大食品出口量。尤其是加工後的澱粉類食品出口量。同時還盡可能調查一下幕府到底需要多少食品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送走了雷虎,第二天錢清又來了,見到霍崇就提及高龐的事情,「先生,高龐當了滿清的官,他定然會出賣咱們。」

「高龐又不是傻子,出賣咱們有什麼好處。就如咱們治下的百姓百萬有余。你看百姓們誰出賣咱們了?和咱們對著干都是少數士紳。」

「那高龐不就是士紳麼?」錢清並不放棄對高龐的攻擊。

霍崇搖搖頭,「高龐除了能餓不死,還有什麼。那點錢還是咱們給的。一個連土地都沒有的家伙,憑啥要求當士紳。」

「那他為什麼要去考進士!」錢清非常的不高興。

「等高龐考完,你可以問他。對了,那些村子在青州最多,你聯絡好了麼?」

錢清勉強收拾心情,「先生,那幫百姓們很是懷疑。說得有地契。」

「給他們地契。」霍崇果斷表態。這次土改的基礎就是沒收了大量地主土地,那幫士紳被連根拔起的地區,除了大漢政權掌握的巨大土地,就是普通百姓們擁有的少量土地。

霍崇制定的制度里面當然不存在國家這個大地主。除了國營農場之外,土地分為國有和集體所有。也就是以村為單位擁有集體土地。

不管是國營還是集體,土地都不能買賣,只存在耕種的權力。所謂新地契,指的就是土地耕種以及經營的租用契約。

其中專門強調了‘耕者有其田’。所謂‘耕者’指的不是農民,而是願意種地的人。

只要這些人不再耕種土地,那就等于是自動終結了這份土地契約。除了他們的宅基地之外,這些人就不再擁有土地耕種與經營使用權。

如此搞下來,霍崇覺得自己算是根據歷史經驗,從一開始就把土地徹底作為一種生產資料,而不是為農民這種小資本所有者的家產看待。

錢清等高層早就接受了好多培訓,通過考試等手段,算是把這套東西背會了。以錢清的理論思考能力,看得出,她還是頗有疑慮。

「有什麼覺得不對,就說出來。」霍崇沒空和錢清猜謎。

「先生,那些百姓若是知道了土地從此不是家產,他們會不高興。」

「那個階段不會太久。現在工業發展的這麼快,搞工業可比搞農業賺的多。現在那麼多養兔子的,你覺得他們真正從哪里掙錢。種地不過是他們心理上的安慰,覺得局面再差,也不至于沒飯吃。」

錢清皺著挺好看的秀美,無奈的說了實話,「先生,其實最不高興的是咱們自己人。」

「那就和咱們的人講,對咱們治下的所有人講。講清楚。他們這麼想,很正常。沒有錯。但是,我們因為要向著將來走,我們必須要執行土地國有。另外,告訴百姓,土地國有,不是說土地歸了以後皇帝或者大臣。咱們坐了天下,誰都不能私有一寸土地。就這麼告訴他們!」

錢清想嘆氣,卻沒有。用雪白的牙齒咬了咬嘴唇。錢清眼中都是決絕的光,「先生這麼講,沒錯吧!」

「我絕不會改變這個!以前不敢說,是因為怕太多人被嚇住。現在怕也沒用。一旦土地在咱們手里私有化,以後不殺人,哪里能拿回來!不用怕,清兒。講清楚,還是那話。一定要講清楚。讓大家知道咱們到底想什麼,做什麼。為什麼這麼做。我一直這麼想,大家都不是傻瓜!」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