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76章 山東稅銀大劫案(二)

十一月已經天寒地凍,大漢政權治下的六個縣里面卻有著與天氣相反的熱情。新成立不太久的稅務局已經跟上了起碼一百多年後的美國水平。也就是部門武裝化,稅收人員起碼配備上了火器。

所以稅務局今年的成果那不是一般的好,那是相當的好。凡是地主們都按照攤丁入畝的原則,完成了土地稅的繳納。

拒絕繳稅就是抗拒大漢政權,稅務局在給地主的稅票上印著一句意味雋永的話,‘只有納稅與死亡不可避免’。

完稅率這麼高的情況下,大漢政權的財政局面也變得很好。從通滿漢奸那邊暫時征收或者永久征收出來的上百萬畝土地進行了新一年合作。與去年那種勉強湊齊耕種人數相比,今年申請人數量起碼是去年的五倍。這讓民政部門承受了極大壓力。

這時候,霍崇在根據地里頭開辦了新一期的學習班。既然都造反了,霍崇就不再藏著掖著。大漢政權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政權,這個政權到底是如何運行,讓什麼人受益。霍崇對此作了細致的解釋,進行了理論構架。

錢清以前听霍崇說過‘資本運營’和‘剩余價值’的理論。不過那時候霍崇是搞的‘風險投資理論’,也就是資本營運中的‘信用+資金’的驅動模式。

這次看完了更完備的理論之後,錢清覺得自己對世界的看法明顯有了巨大擴展。尤其是在深度上,地主士紳階級的統治已經毫無秘密可言。

與錢清相比,其他人可激動得多。尤其是雷虎這家伙,因為思想進步神速,甚至成為了高級班的學員兼講師。

看著身材高大,容貌英俊的雷虎深入淺出的對一群出身不高,甚至是出身窮困的干部講述滿清制度下官員與士紳的階層關系,以及依靠這種關系建立起對土地這種生產資料的全面控制。

錢清覺得雷虎這家伙還是有點幼稚。這麼簡單的事情就能讓他如此興奮,好像真的明白了天大的道理一樣。

真正困難的不是這個道理,而是接下來的戰斗。根據這個理論,當下的士紳地主階級根本不可能主動投奔霍崇,或者說大漢政權。

有背叛階級的個人,沒有背叛利益的階級。這也是霍崇重點強調的問題。

霍崇這邊正在搞的可是利用沒收的土地搞新的生產,從本質上就與士紳經營土地的模式不同。更不用說霍崇正在寫的一些未完成的東西。在那里面,霍崇不僅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模式,更提出了‘盈利風險’與‘提高生產力的風險’評估方法。

如果士紳們還有腦子的話,一旦這份東西出來,他們就應該明白,霍崇的理念是一個空前的土地國有化理念。在那樣的大漢朝廷下,再沒有地主的容身之地。

戰爭,還是更慘烈的戰爭一定會爆發。真不知道雷虎為啥會這麼高興。

錢清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就去了她負責的兵部,見到人事處的就問︰「到現在有多少人新報名從軍,多少人申請離開?」

「大姐,現在咱們維持不住四千人了。」處長樊三源立刻把一個簡單的表格給錢清看。

錢清一看,眉頭就皺起。最近前來申請當兵的人數好歹有幾百號。然而各地政府從部隊里面抽調的人數則大增,硬是有千余號人被劃到了其他部門。

這還不算完,有更多報告在要人。從工、農、商、學、醫。霍崇說過,想建成一個能運行,有一定效率的政權,需要大量人才。所以大漢軍隊,種福平台要成為一所學校,一個宣傳隊,讓更多人進來,讓更多人能走上承擔責任的崗位。

現在錢清突然就想起這話,也明白了霍崇做這樣的發言,絕非是一時悲春傷秋的文人情懷爆發的感悟。

與以前相同。霍崇是一種冷酷無情的態度去直視未來,預先看到了問題,並且嘗試解決即將來到的問題。

人事處長樊三源著急的說道︰「大姐,這樣下去,咱們能拉出去打仗的人只怕會不夠兩千。那樣還怎麼打仗?」

「三源,不急。原本我覺得先生下令在濟南大破清軍,是為了拿下濟南城。先生竟然放過了濟南,我當時很不滿意。現在我倒是覺得先生那麼做是對的。」

「為何?」樊三源不明白了。

「咱們能在濟南城外大破清軍,清軍就不敢用小隊找事。這樣咱們就有時間來招兵買馬。到明年四月份,咱們也許就能征召到一萬人了。」

樊三源思索起來,而兵部其他人見到錢清和樊三源說工作,也紛紛圍攏過來。

「大姐,你為啥說咱們到明年四月就能征召到一萬人?」

「先生不是說滿清能打仗的鐵桿有三百萬人麼。八旗和綠營加起來都有快八十萬人。他們可以立刻把人派來和咱們打仗。」

……

有提出問題的,當然也有反對的。情報部門負責審問俘虜,這次濟南戰役之後,所有俘虜里面的軍官都被部隊抓回來了。

「俺們審問了俘虜,清軍除了騎兵之外,步兵調動起碼也得兩個月。稍微浪費點時間,就得三個月。他們跑不了那麼快。」

「現在十一月,清軍三個月就能到,那也不過是二月!」

「天寒地凍的,行軍更慢。」

爭論也在自己人這邊發生了。

然而大伙不過是打了兩次大仗,還都是在山東。這下爭論立刻就變得沒啥結果。

不過要是眾人知道北京的消息,大概就不會這麼悲觀。

雍正動手了。

……又聖祖臨御乾清門曾傳諭,允之妻甚屬不婦,允亦甚懼其妻。今允之妻暴戾不仁,仍然侮辱其夫,又因將母家治罪,不曾頒示,唆使其夫,以致惡亂已極。近將其伊逐回母家,伊毫無畏懼,忿然而去,甚屬可惡,亦不可容于盛世……令庶人允妻自盡,仍散骨以伏其辜。

……散骨謂揚灰也,一雲以庶人殯殮,非邸抄之訛,則宗人府議罪如是耳。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