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點,別驚動它,我們繼續往前邊看看」
柯林一邊叮囑了一句,一邊拉著小女孩一路往前,可以看到畫布中的棕色柳條越來越多了。
密密麻麻的幾乎將那些油畫內的世界給填滿。
並且在空間之中,還擴散著一種強烈的,讓人感覺到極度困倦的精神干擾。
在這種精神干擾干擾之下,大多數的畸變生命的活性都降低了,仿佛是在睡覺一般。
「這種等級的精神干擾,不出意外的話,肯定就是大奇跡了。」
柯林目光看向走廊深處,隱晦的黑暗之中,仿佛能窺見什麼恐怖的東西正在沉睡。
不過他也沒有多看,因為這些生命對任何事物的窺視都很敏感,一個不留神就有可能被那些畸變生命注意到。
兩人小心翼翼地順著藤蔓模索過去,逐漸听到一些輕盈的哼唱聲,這聲音似乎在安撫著什麼,混亂模糊,有點像是詭異的童謠。
而就在听到這聲音後,柯林感覺那種沉重的疲倦感越來越重了。
可以很明顯的確定,這種特殊的精神影響,就來自這詭異無比的女性哼唱聲。
不過好在,以密力流轉大腦。加強對靈魂與精神防護,他還是能夠應付的了這些小麻煩的。
而小女孩看她的表情,一點影響沒有,甚至好像還有跟著一起哼唱的意思。
終于在又經過十幾分鐘後,看到了走廊的盡頭
並看到了一個疑似畫師生前最終之作的油畫
「不對,這個油畫上邊的內容是」
柯林皺眉看向前方,那走廊盡頭的牆面上,懸掛著一副巨畫,畫中似乎有一個巨大的,以柳樹藤條編織而出的人形樹枝生物
此刻這柳樹藤條編織的人形,懷中捧著一個嬰兒不,是一團畸變扭曲的血紅爛肉。
爛肉的模樣看起來,有那麼一點點像是嬰兒。
嬰兒眼楮的位置,還蒙著一層滲血的巾布,此刻正在柳樹藤條人的懷抱中安然沉睡,呼吸平穩。
而懷抱他的柳樹藤條人姿態就仿佛一個眼中只有自己孩子的母親。
那令人昏昏欲沉的模糊童謠,就是出自這柳樹藤條人的面部位置。
「這個奇跡,好像之前有听說過。」
他想起,之前在那個黃昏城市里邊,听到過那些遺留的苦難子民說過,曾經有個奇跡就是,刑場的母親被審判為魔女
她懇求路人能為她的孩子編織一個體態與她相妨的藤條人,然後一些善良的人這麼做了。
人們沒想到的是,最終奇跡降臨到了藤條之上,而嬰兒也在藤條母親的保護之下安然酣睡
不過,現在看來這奇跡本就有安眠的效果。
「好可憐的小嬰兒。」小女孩看著那壁畫中被藤條母親輕輕搖晃的嬰兒,嘆了口氣。
一個那麼小的孩子,什麼都沒經歷,就變成了這副模樣。
「但他也很幸運,並沒有遭受太多的折磨,也對苦痛沒有太大的概念。」
柯林隨口回應著,嬰兒確實很可憐,但從嬰兒本身考慮其實倒是並不是很痛苦。
他現在在想的是另外一件事
那就是,這個嬰兒好像並不是「大奇跡」,它只是被封進了畫作之中,實際上的奇跡畫作應該是眼前它本體所佔據的巨畫。
但因為嬰兒的緣故,他們目前沒法看到巨畫之中,究竟畫著什麼東西。
換句話說,想要搞清「第八奇跡︰畫家」究竟是什麼,就得先面對這個同樣疑似被苦難教會封進畫作之中的嬰兒。
而對這嬰兒動手,那一定就會驚醒「大奇跡」。
並且,柯林可以確定,這個爛肉嬰兒和藤條人的組合,實力非常之強大
不然也不至于會被苦難教會針對性的封印起來。
而除此外,他也有點好奇,為什麼教會要封印這個奇跡?
是因為想要大奇跡和這玩意狗咬狗?
但,「奇跡」轉化的畸變生命彼此之間,通常不會互相攻擊才對
所以很大概率,是因為這個奇跡存在著特殊
就在柯林有些不得其解時,「提示」出現了,解決了他相關的困惑。
【你意識到,與「畫家」一樣,這則故事之中的嬰兒,同樣是教會最不願意承認的奇跡之一。】
教會最不願意承認的奇跡?
為什麼?
柯林思索了一下,很快就猜測到了原因。
這則故事里邊的藤條人奇跡某種意義上就是在赤果果的打苦難教會的臉。
在苦難時代,被判為「魔女」可是非常嚴重的罪行,教會覺得就是這些人引來了滔天的災難。
並認為她們是母神的敵人,是不可能被奇跡眷顧者
但偏偏就是這位被苦難教會審判為「魔女」者,引發了與她有關的苦難奇跡,並且這于強烈母愛中誕生的奇跡還如此的強大
說好听點,只是打個臉而已,說難听了,就是苦難奇跡已經不再眷顧教會!
因為在當時教會的宣揚下,所有人都認為只有苦難教義才能引發奇跡,結果一個被教會審判的罪人卻引發苦痛奇跡。
那一旦事情流傳開來,必定會有人思考一件事情
苦難奇跡中的苦難真的是必要的麼?
這在當時,絕對是可以動搖苦難根基的事件!
所以,它被封鎖起來,很明顯是正常的
「不過這也可以推斷出,事情應該發生在聖王還不怎麼強大的時候,那時候他還沒有真正掌握教會,也沒有引發奇跡,所以多少還是要要點臉的」
柯林站定原地,模了模下巴,如果是後期的聖王
那時候的「聖王」已經獨攬大權,並且行事極端且扭曲,縱容各種罪惡,主動制造各種事情,刻意引發奇跡降臨並收集。
這個時候,他自己不再再在意什麼臉面的問題
最終,匯聚萬千奇跡,蛻變成了一個他也不知道是什麼的怪物,也是這世間最接近神座的人。
哪怕是柯林,在成神這條道路上,也沒有對方走的那麼遠。
一旦第五階段的限制打開,那對方不說立地成神,但情況也不會差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