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兩人相談正歡,觀點也達到了一致,周國,是不可能再復立了。

所以,對于唐國的期待,就又成了他們的話題。

「听聞其是前唐睿宗長子,惠宣太子、薛王李業一脈,也不知真假。」

範質搖搖頭,輕聲問道。

魏仁浦博聞強記,能言善辯,又是長者,知曉得多,故而有此一問,當然,這是為了法統,判斷其根基深淺。

「應該不會有錯。」

魏仁浦捋了捋胡須,說道︰「嶺南李氏,乃是清海軍節度使李知柔之後,其為官四十年,也是有據可考的,而李知柔,祖父嗣薛王李邃,父親嗣薛王李宓,睿宗之玄孫。」

「李氏聚族而居,不可能假冒。」

「而李氏,又如東漢末年的漢昭烈帝劉備,中山王雖然子嗣繁多,封侯者眾,但其祖輩世代居于涿縣,族譜有據可考,古人深信不疑,而如今卻懷疑者眾。」

「有趣,有趣。」

听到這番話,王溥無奈地說道︰「道濟兄所言甚是。」

隨即,兩人又討論了一些,達成了共識,出山與否還是兩樣,但定要保住世宗血脈。

這時,突然有家奴稟報,說是趙宰相的僕從求見。

「這倒是奇怪了,平日里不曾來往,如今怎麼叫我前去?」王溥笑道。

「這還用說嗎?定然是因為唐軍。」魏仁浦捋了捋胡須,大笑道︰「齊物,可願與我打個賭,我的家中,也有趙府之人。」

「道濟兄能掐會算,我是比不了,還是接見一番吧!」

王溥搖搖頭,連忙拒絕,惹得魏仁浦再次大笑。

果然,其家僕就是為了請其去相府的,魏仁浦也是如此。

兩人相視一笑,隨即聯袂而去。

也不知這三人商議了什麼,第二日,汴梁城門洞開,數千唐軍直接入內,接管了城門街道,排除危險。

隨即,文武百官數以百人,列道相迎,至于普通百姓,根本就沒有資格相見。

亂世以來,規矩自然松散許多,在等候的時間內,百官們雖然站立著,但嘴巴卻抑制不住的討論起來。

「卻說,唐軍紀律嚴明,從洛陽到開封,數百里,竟然沒有一處村民被害,果真是王師啊!」

「這還用說嗎?咱們的禁軍雖然打仗厲害,但那軍紀,一脈相承,陳橋兵變那會兒,要不是官家三令五申,咱們汴梁,早就又毀了一次。」

「話說這般說,但說不定也是裝的。」某人提出了反對意見︰

「我就不信,天底下還有這般的軍隊,其不過是為了奪取江山,故作姿態罷了。」

「就算是故作姿態,也是難得。」另有人說道︰「能做到這般的,也沒有幾個啊!」

此話一出,眾人表示認同。

「此戰乃剿宋助周,這郭周,可能活過來?」

「這可是江山社稷,豈能這草率?糊弄不知深淺的無知鄉民罷了,這中原,再次姓李了。」

「姓李?那李存勖那個,可被認同?」

「其雖然是沙陀人,但也被收錄宗籍,應該是宗室,怎能不算?」

「屁,都說其是沙陀人,雖然姓李,但血脈不同,怎能承認?」

討論聲不絕于耳,趙普位于前方,自然听不到這些低級官員的吵鬧,他也起了八卦之心,對著魏仁浦問道︰「魏公,這唐皇听說年輕氣盛,英武不凡,也不知其脾氣秉性如何?」

「其人愛新奇,屢屢有出人意外之舉,你看那轉運使司,科舉分級,都是破天荒的大事,應該不好伺候啊!」

「話雖如此,但其崇文尚道之心甚誠,科舉一道,大收人心,而且,其與前唐不一般,另樹新風——崇尚孝悌。」

範質忍不住插話道。

這俏皮話,讓趙普、魏仁浦忍俊不禁,強忍著笑意,肚子都快破了。

就這般,足足站立了一個多時辰,暈倒了數個年老體衰的官員,吉時終于到了。

呼啦啦的騎兵,全部著甲,在陽光的照射下,玄甲不住地反光閉眼,讓人目不暇接。

這是在昭顯大唐的軍威。

在這個亂世,人們一向畏威不畏德,強盛的軍力才是王朝的統治根基,此時自然不例外。

「臣等參見大唐皇帝陛下——」

數百官員一起跪下,紅紫綠,青色太低,不夠格,三種官袍的顏色,在陽光下,顯得格外的燦爛。

李嘉身著鎧甲,策馬而來,望著跪伏的百官,他心情激動,不由得朗聲說道︰「諸位請起吧!」

「自今日起,宋國,已經亡了,君臨天下的,乃是大唐。」

「即今日起,百官一律既往不咎,主動歸順者,暫居其位,一切如常,我希望這偌大的汴梁城,能夠恢復如往日。」

隨便說了幾句安撫人心的話,李嘉就縱馬而入東京城,甩開那些官員,直接走上御街,直來皇宮大內。

東京城人煙嘈雜,還不如狹窄的皇宮安全,至少,李嘉是這樣覺得的。

至于許多人以為他貪戀美色,這種子虛烏有的事情怎麼可能是真的。

說實話,夠資格能夠見李嘉的,只有趙普,王溥,魏仁浦,以及兩個參知政事,薛居正和呂余慶。

這五個人才是整個百官的代表,掌控了他們就等于掌控了百官。

「如今,汴梁改姓李,一切都得恢復如常,就像我剛才說的那樣。」

李嘉坐在龍椅上,居高臨下地說道。

「陛下,汴梁人口眾多,若要安穩,只需要糧草就夠了。」

趙普首先發言。

「糧草何來?」李嘉微微一笑,看著這幾人,不由得考量道。

「淮南——」範質,魏仁浦,趙普異口同聲的說道。

「這般啊!」李嘉點點頭︰「如今坐守淮南的,只剩下王審琦和李處耘了,又如何呢?」

「如今宋國覆滅,兩軍如同孤魂野鬼,只要趙相公書信一封,其必然歸降。」

範質輕聲說道。

「趙相公可願?」

「微臣自當效力!」趙普連忙點頭,說道︰「但微臣乃是文人,武人必不信,還望陛下明發聖旨,以釋其兵!」

若真是一封書信,降了數萬兵馬,趙普還真是睡不著了,這可是皇帝最大的忌憚,這功勞乃是催命符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