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42 【前往加利福尼亞】

雖然有幾個部落沒有立刻同意。

但包括平原部落在內的四個部落已經同意,這便足夠了。

于是在幾天之後的一個大晴天,馬哨就在廣場舉行了一個公開會議,正式宣布了這個消息。

「……經過幾位大酋長的商討,我們決定將平原部落、奇里卡瓦部落、吉卡里拉部落、梅斯卡萊羅部落四個部落合並,成立一個新的、特殊的部落。」馬哨站在廣場中央說道。

這不是聚會,不需要為節目騰出空間,所以廣場可以聚集更多的人,總共有兩三千人擠在這里。

雖然沒有節目,但氣氛卻和幾天前的聚會同樣熱烈。

畢竟早在這場公開會議之前,四個部落合並的消息就已經在城內流傳了。

過去兩年多的時間里,馬哨和下雨天一直在不遺余力地灌輸團結阿帕奇、團結全體原住民的理念。

所以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很多人都感到激動,議論紛紛。

「消息原來是真的,四個部落真要合並了!」

「這三個部落也要遷到眠熊城嗎?」

「應該是的。」

「這樣一來,眠熊城的人口估計要突破兩萬了。」

「這是好事,人多力量大!」

馬哨沒有讓人們肅靜,而是自己加大了音量。

他繼續說道︰「新的部落叫做‘阿帕奇部落’,我將作為這個新部落的大酋長,繼續團結所有阿帕奇人,所有原住民,乃至所有心向文明之人!」

「阿帕奇萬歲!」他振臂高呼。

「阿帕奇萬歲!」人群隨之響應,聲浪陣陣。

隨後還有一些人喊其他口號。

「聖光萬古長存!」

「大酋長萬歲!」

一番口號過後,馬哨示意眾人安靜,然後宣布其它消息。

「阿帕奇部落今日即正式成立,原先的三位大酋長現為部落議員、終身名譽議員,感謝他們為團結阿帕奇做出的貢獻。」

說罷他帶頭為三位大酋長鼓掌致謝︰「啪啪啪——」

「啪啪啪——」人們跟著鼓掌。

掌聲雷動。

三位大酋長都有些不適應這樣的場景,但也忍不住面露笑容。

馬哨繼續說道︰「阿帕奇部落成立之後,奇里卡瓦、吉卡里拉以及梅斯卡萊羅三個部落將分批遷入眠熊城。」

「眠熊城將派出士兵和薩滿,協助他們進行搬遷,以及搬遷之前的準備工作。」

三個部落加起來,人口差不多有一萬。

這麼多人,顯然不可能一口氣都搬過來。

短時間內人口翻倍,糧食供應肯定承受不住。

而且三個部落本身也不是集中的組織,想要把部落的人口都遷過來,肯定要從下面的氏族入手。

事實上,馬哨的計劃是用一年時間完成對三個部落人口的集中。

在這一年時間里,他將派遣士兵和薩滿對即將遷來的阿帕奇人進行提前的管理,協助搬遷。

這是一項大工程。

畢竟眠熊城本來就在快速地吸納人口,現在又有三個部落集體加入,眠熊城未來一年的人口增長速度可想而知。

所以馬哨必須進行細致的安排,糧食、耕地、衛生、治安、住房……各種問題都要安排妥當。

好在這三個部落都是阿帕奇人,同化成本很低,至少語言上沒有什麼障礙。

又過了幾天,馬哨為三個部落制定了具體的搬遷計劃,然後派出一些士兵和薩滿,跟隨三位大酋長離開眠熊城,前往各自的部落。

隨後,他開始著手另一項重要工作。

隨著美墨戰爭的重心逐漸集中在墨西哥南方,出行不便的冬天又已經過去,他覺得是時候前往加利福尼亞了。

酋長大廳里。

「各位議員,眠熊城現在差不多已經是中西部最大的城市。」馬哨在一次會議上說到,「我們是時候開始建立第二座城市了。」

「你有什麼計劃了嗎?」下雨天問道。

馬哨點頭︰「我打算去加利福尼亞建造新城。」

「加利福尼亞?」有些議員甚至沒听過這個名字。

長期以來,印第安人宏觀的地理觀念基本也就是東西南北,除了比較熟悉的地方之外,稍遠些的地方往往直接以東方、西方稱呼。

相應地,住在那里的人也就是東方人、西方人。

比如丘馬什人這種,在大多數阿帕奇人眼里就是西方人,或者叫「西邊來的」。

加利福尼亞這麼遠的地方,在很多人的世界觀里自然就是「遙遠的西方」,沒什麼具體的概念,甚至不知道名字。

「就是美洲大陸最西面的地方。」馬哨為這些人普及道,「加利福尼亞再往西,就是汪洋大海。」

「我們為什麼要去那麼遠的地方建造新城?」人們不禁問道。

「為了海洋。」馬哨回答說,「在座上過數理進修班或者高年級的,應該都知道海洋的價值。」

「海洋意味著更大規模的文明交流。一個沒有海洋的民族,注定難以崛起。」

前往加利福尼亞,馬哨的首要目標無疑是金礦。

但長遠來看,海洋比金礦重要得多。

堪薩斯是內陸,而且是美國最深的內陸,在這里再怎麼發展,也就是一個大農場罷了。

唯有依靠海洋,阿帕奇才能有更廣闊的前途。

而想要依靠海洋,馬哨最佳的選擇也就是加利福尼亞了,總不能跑到美國東部去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