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七十六章平靜

最後的事情果然不出朱由檢的預料,錢謙益和一干鬧事的學子的腦袋掛上城門後,各地原本的亂像和議論忽然就詭異的消失了。

但這些,只不過是暴風雨來臨前的沉默,正當百姓們以為那些讀書人被嚇到之時,一股風暴悄然來襲。

從山東曲皁開始,大批的佃戶被自家主家逼著拿上了棍棒開始造反!

他們的規模不大也不小,但偏偏不是當地縣衙能夠應對的局面,各地縣衙紛紛告急向上級求援,一時間整個大明各地竟仿佛升起了遍地狼煙,似乎下一刻這個屹立了兩百多年的帝國就將被舉事的百姓給推翻了一樣。

對于這情況,朱由檢很明白背後到底是什麼意思,這就是那些讀書人背後的勢力挑起的,目的就是向他展現武力,逼他妥協。

就是為了讓他知道,大明亂不亂,文人地主說了算!

對比,朱由檢卻只是冷冷一笑,大手一揮,命令一下,不到一周的時間,在各地文人地主勢力眼中認為早已荒廢和被他們控制的各地衛所軍大舉出動,拿足了銀子吃飽了飯的士卒們操上自己吃飯的家伙什,殺氣騰騰的就向著正在攻城的亂民沖了上去。

接下來呃場景就仿佛是一柄燒紅的鋼刀切進豆腐里的場景一樣,一群由佃戶組成的烏合之眾,在職業軍隊的進攻下猶如受驚的羊群被狼群捕殺一樣被輕易瓦解、擊敗、收俘。

在當眾除掉這些烏合之眾領頭的那幾個由各地主勢力派出來的領導階層後,一眾烏合之眾便徹底老實了。

而這些軍隊則按照既定的策略向著這些挑起了烏合之眾的幕後主使家沖了過去。

一番無謂的抵抗過後,原本打算在後面坐收漁翁之利的幕後主使們分分成了階下囚。

在被早就安排在各地的特使指揮下,原本還被逼著著造反的佃戶門興高采烈的反水了,開始打土豪分田地。

那些幕後主使看著原本屬于自家的地,就因為自己的一念之差全都成了那些泥腿子的,頓時悔不當初,恨不得回到從前大耳刮子抽之前的自己,讓自己不要做傻事。

可惜,這一切都只是妄想而已。

就這樣,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各地原本聲勢浩大的造反浪潮在朱由檢的事先準備下被徹底碾壓消弭。

還順帶完成了一部分土地的再分配,讓國內原本因為兩百多年的發展而逐漸土地兼並的的惡劣局面大大緩解。

有時候朱由檢都不禁在想,對面是不是有自己的細作,自己都還在想還找什麼借口進行土地改革呢,沒想到這群家伙這就把借口給送上了門來。

雖然只是一部分,但這也算是為之後的土地改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那些在這次事件中分到田地的百姓們紛紛嘗到了甜頭,讓其他沒分到地的百姓們羨慕不已。

轉而他們看向自家因為慫而沒有參與進之前事件中的主家,那目光中滿滿的都是恨鐵不成鋼的失望之情。

要是自己主家當初沒慫,那現在自己是不是也能……

當他們這樣想的時候,那些僥幸逃過一劫的地主們也紛紛察覺到了自家佃戶看自己那不對勁的眼神,頓時更加慫了,警惕的看著那些想分自己土地的佃戶們,暗暗想著︰

「都是群刁民!想分老爺我的地,想都別想!誰他娘都別想讓老子造陛下的反!老爺一定是陛下最忠誠的走狗,你們這群刁民想分老爺的地,去做你們的青天白日夢吧!」

國內的局勢一時之間竟無比平穩了下來,原本鬧事的被鏟除了、想要鬧事但膽子不夠的慫了、文人們傻眼了、農民們看著自己主家流著口水期盼著主家堅挺一把。

讓他們自己挑頭那是萬萬不敢的,沒看之前領頭的全都被殺頭了嗎?

這種事還是要主家領頭才好,到時候他們殺頭,我們分地,皆大歡喜!

誰說農民傻?

他們的小心思比誰都多。

吃力不討好的是他們才不會去做。

被惦記的地主們︰「神tm的皆大歡喜……」

……

一應事情落下帷幕已經到了二月份。

二月初三,驚蟄。

春耕到了最忙的時節,整個大明的百姓都陷入了忙碌之中。

正所謂春耕、夏耘、秋獲、冬藏,這四時是種地百姓們最重要的四個時令。

又謂春耕深一寸,可頂一遍糞。

春耕不肯忙,秋後臉餓黃。

這一句句俗語都說明了春耕的重要性,哪怕朱由檢這個皇帝在立春時都要挑一個吉日去城南的先農壇來一番親耕。

各地官員更是要在春耕前要焚香祀奠皇天厚土,儀禮三伏三拜,由縣官領頭,眾鄉紳跟隨在後依禮參拜,而後念祭奠天地神祈禱告詞,而後縣官再親自扶犁,跟隨春牛之後,演試用牛犁田,以示開始春耕。

別小看這些春耕前的儀式,這些可都被納入了各地官員的政績考核當中,若是有哪個當地的主官對此不重視,沒有勸課農桑反而誤了春耕,別說來年升遷了,摘了你的烏紗帽都算是輕的!

由此可見古代封建王朝對于春耕這一時令的重視,驚蟄更是春耕中最忙的時節正所謂,到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

各地百姓可以說已經進入了是一天到頭來,太陽不落山,人就不回屋的癲狂狀態,為了就是能盡快搶在時令前完成春耕。

而春耕的忙碌,也讓整個大明朝進入了難得的平靜期,各部忙的那叫一個腳不沾地,各方勢力也都沒有了鬧事的心思,哪怕是遼東的後金也是要種地打獵的。

但朱由檢看著這忙碌的景象心里卻是一片沉重。

只有他知道,崇禎元年對于天下來說,特別是對于大明來說是怎樣的一年。

看看系統上查到的史書資料吧,雖然是清編的,大部分對明的不可信,但關于天災這點卻是騙不了人的。

而明史上關于崇禎元年發生過的天災的記載是這樣的︰

崇禎元年七月壬午,杭、嘉、紹三府海嘯,壞民居數萬間,溺數萬人,海寧、蕭山尤甚;夏,幾輔旱,赤地千里;九月丁卯,京師地震。

這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崇禎元年七月,江浙一帶發生海嘯,海水淹沒民房數萬,被水淹死的人數高達數萬人,更多無法記錄的更是不計其數,其中以海寧和蕭山災害最為嚴重。

而到了夏季整個大明幾乎都處于旱情當中,其中猶以陝西最為嚴重,堪稱赤地千里。

而到了九月,京城及附近又發生了地震!

可以說整個崇禎元年,大明就一直在經歷著各種天災,就沒有好過。

而往後的十七年,由于小冰河時期的惡劣氣候,大明的災情更是猶如雨後春筍將接踵而至,一直持續到清初方才緩緩停止。

這也就意味著,朱由檢從今年開始,就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可以說接下來的十七年,每年都是挑戰,一年比一年艱難。

一個撐不住,明朝便注定重蹈覆轍。

所以在天災來臨前,朱由檢要徹底將所有外部隱患消除,給大明一個穩定而又安全的外部環境,好盡全力來應對接下來將持續幾十年的惡劣局面。

不然,又是天災,又要應對外部的威脅,他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後撐的住!

他畢竟只是一個人,哪怕有系統的輔助,但總有疏忽的時候,大明這種情況,容不得他半點疏忽,否則便是萬劫不復。

……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春耕于忙碌中悄然而去。

時至五月初,全國各地包括遼東之地的春耕皆以結束,而朝廷的準備工作也俱以宣告結束。

軍改也已陸續完成,本來預訂的是春耕前完成,但終究各種事情繁雜,軍改的事一直到四月初才徹底在各地完成,各地衛所也趁機進行了整合,在三大廠衛的協同監督下,朱由檢對整個大明的所有軍隊有了個直觀的數據。

到了現在為止,整個大明大概還有一百五十萬左右的兵力。

其中遼東之前聲稱百萬,但經過軍改核實後實際人數約莫在五十萬左右。

京城號稱三十萬,軍改核實後包括勇衛營在內約莫十五萬上下。

九邊各鎮共佔二十萬,沿海各地由于海防的壓力加上水師也有約莫二十萬兵力。

其余內陸各省加起來實際剩余兵力共五十萬。

根據各地三大廠衛及暗衛提供的情報來看,這一百五十萬人,如果剔除掉老弱病殘,實際的能戰之兵能有一半就燒高香了,大部分都是些混吃等死的貨色。

看著這些數據,朱由檢深深的嘆了口氣,一百五十萬的人,原先大明每年差不多要出三百萬份的軍餉,實際的能戰之兵卻又連三分之一都不到,這樣的財政拖累,加上大明逐年減少的稅收,能撐住才有鬼了!

有了確切的數字,心里有了底,朱由檢便下令召內閣眾人,及兵部工部尚書于東暖閣見駕。

王承恩很快就把旨意穿達給了內閣諸臣及兩位尚書,眾人心中也有了猜測,深深吸了一口氣,整理好各自著裝便邁著大步跟著各宦官一起來到了宮內東暖閣前。

而王承恩也將各大臣到來的消息通報給了朱由檢。

隨即,在外面等候了片刻的內閣諸臣及兩位尚書便听到了王承恩那高亢的聲音︰「宣!內閣眾閣老黃立極、孫承宗、徐光啟、施鳳來、李國普、張瑞圖、兵部尚書崔呈秀、工部尚書薛鳳翔入內覲見!!!」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