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42章︰以身犯險

第342章︰以身犯險

听秦昊這麼說,所有人不由心頭一震。

任誰也沒有想到,正如日中天的黃巾,內部居然有著如此巨大的隱患。

而照著秦昊邏輯堅持下去的話,這幾乎是一場必贏的戰爭呀。

見大多數人心中又燃起希望,秦昊心中松了口氣,又道︰「所以就算和黃巢的這一戰意義不大,可我們還是要打下去,這是為了最後的勝利。現在眾位可還有異議?」

「任憑君侯調遣。」所有人一起齊聲喊道。

秦昊滿意的點點頭,又問道︰「現在黃巢的包圍圈布置到哪兒了?可有薄弱之處?」

負責偵察的尉遲恭當即站出,抱拳道︰「啟稟少主,整個陳留郡基本上都處于黃巢大軍的包圍當中,而北方襄邑縣一帶僅布置了五萬大軍,是包圍圈中的薄弱點……」

「說南方吧。」

尉遲恭話還沒說完,就被秦昊直接打斷,尉遲恭雖不明白秦昊的想法,但還是老實匯報道︰「南方的雍丘一代大致有十萬大軍,並且……」

听到這時,秦昊一拍桌子,果斷道︰「就從南方的雍丘一代突圍。」

「哈?」所有人都露出疑惑的表情。

明明北方人少,而南方人多,可為什麼要從南方突圍?

「現在黃巢手中足足有有40萬大軍供其調遣,所以不可能留下如此明顯的破綻,襄邑絕對是引誘我軍突圍的陷阱,而我給黃巢來個反其道而行之,才可以順利逃月兌。」秦昊淡淡道。

眾將一听聞言,心中不由對這個還沒加冠的少年拜服,秦昊心思縝密至此,難怪人家是冠軍而自己不是。

見時機已經差不多了,秦昊當即下令道︰「現命呂布為主將,岳飛秦瓊為副將,領全部兵馬往雍丘方向突圍。」

呂布等三將站出,一臉鄭重的抱拳應道︰「諾!」

秦昊見此,有些不放心強調道︰「記住了,不到萬不得已之時,千萬不要和黃巾軍交手,采用運動戰先月兌離包圍,然後退往開封,本候會在決戰前趕回去。」

之所以轉來轉去又轉回來開封,是因為那里才是決戰的最佳地點,可以將漢軍的騎兵優勢發揮到最大。

而到時黃巢必須前來和秦昊正面交戰,否則就只能看著秦昊領軍退回軒轅關。

真那樣的話,黃巢就無力和項羽爭鋒了,當然輸了的下場更慘,黃巢將徹底沒有絲毫機會。

「諾。」三將再次應道。

除了突圍外,秦昊還有另一個選擇,那就是繼續東進攻破陳留。

不過目前陳留有近5萬守軍,而秦昊所部又都是騎兵,沒有一點能攻下來的把握,所以還是及時突圍的好。

「趙雲、冉閔。」秦昊再次下令。

「末將在。」

趙雲和冉閔站出。

「你二人隨本候一起前往潁川。」

「諾。」

秦政見此,站出道︰「五弟,如今突圍在即,你真要月兌離大軍,以身犯險的前往潁川嗎?」

在秦政看來,潁川可是黃巾的地盤,秦昊在這個時候去,顯然不是明智之舉。

「嗯。」秦昊鄭重的點點頭,嚴肅道︰「這件事比突圍更重要,所以我必須要親自去一趟。」

見秦昊不听勸,秦政無奈,只得道︰「那還是多帶些隨從吧,以防萬一。」

「不用了,黃巢再聰明也絕不會想到,本侯會在此時月兌離大軍前往潁川。而有趙雲和冉閔二人的護持足夠了,人多反而更加容易暴露。」

……

以陳留守軍的兵力,秦昊絕沒可能攻得破,所以黃巢料定秦昊會突圍。

黃巢故意在北方的襄邑布置薄弱兵力,就是為了引秦昊上當,可他沒想到的事,自己的陷阱會被秦昊輕易識破,秦昊反而向相反的地方突圍而去。

在得知此事之後,黃巢不由後悔沒果斷收縮包圍圈。

若是在秦昊剛和呂布會合時,黃巢就收縮包圍圈的話,就算不能全殲,最起碼也可以留一半。

正是因為想追求完美,所以黃巢錯過了一個重創秦昊的機會,心中雖很後悔,但亡羊補牢尤時未晚。

黃巢眼中閃過一絲寒光,冷冷的下令道︰「傳令下去,命所有騎兵前去攔截,一定要拖住漢軍的速度。」

黃巾騎兵總數只有5萬,項羽那里有3萬,剩下在虎牢關的2萬騎兵,之前還被秦昊一戰打掉了6千,而剩下的1萬4千騎兵都被張角派到了黃巢這里。

「黃兄,我軍騎兵本就不如漢軍,更何況現在我們手里的騎兵總數還不足兩萬,真去攔截近五萬漢軍騎兵的話,這點人手恐怕攔不住啊!」作為黃巢副將的李密勸道。

李密麾下唯一的將領王伯當,也被暫時調到了項羽麾下,所以只能親自出馬,並被張角指派為黃巢此次作戰的副將。

「攔不住也要攔。」黃巢眼中閃過一絲決絕,沉聲道︰「洛陽那邊的騎兵已被項羽擊潰,而只要可以全殲秦昊的這支騎兵,漢軍將再無騎兵可用。所以只要可以拖住漢軍,就算著所有騎兵打光了也值。」

李密自然也知道讓漢軍失去所有騎兵的意義,但他更願意相信這是黃巢不想輸給項羽的托詞。

不過這次作戰,黃巢確實撐到了極大風險,而且無論成敗和李密關系都不大,所以他也就沒再多言。

……

就在黃巢派騎出兵堵截呂布時,秦昊已經快馬趕到了潁川。

秦昊趙雲和冉閔三人都有良駒,而為了保證趕路的速度,秦昊借秦虎的坐騎給荀騎,所以才能這麼快趕到。

潁川以潁水得名,屬于豫州,治所陽翟,轄境有十七縣,與兗司荊三州接壤,那是四州交匯之地。

潁川郡還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夏朝的首都所在地,所以這里也華夏文明的起源之一。

在大漢潁川也同樣有著崇高的地位,因為天下文人所向往的文學聖地潁川學院,就在陽翟。

黃巾起義波及整個關東,對中原各郡的破壞都極大,可唯有潁川郡受到的影響最小,可見黃巾無論是儒家還有百家,都還是敬畏之心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