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六十六章 兩年(2)

如果說夏建仁這邊通過拓跋宏的通電之後,就進入到了全面的備戰狀態之下,那麼完顏濤就是陷入了無盡的麻煩當中。

首先,拓跋宏作為北漢的皇帝,他的家族已經在北方存在了四五百年。

這些年當中,雖然有一些不成器的皇帝,可也有一些十分出色的皇帝,他們大力發展民生,使得百姓從最開始的民不聊生,發展成為了當時亞洲的第一強國。

雖然在後期,例如拓跋宏這樣的人成為了皇帝,但是依舊無法掩蓋拓跋家族,在北方的聲望。

百姓紛紛南逃,那也只是相比較漢唐的開明,北方顯得格外地壓迫。

不過,無論怎麼說,拓跋一脈是皇室,這一點無人可以否認。

這也就導致,拓跋家在北方擁有很大的聲望。拓跋宏擁有一大幫的死忠。

再加上完顏濤雖然勢大,但是他得國不正,屬于是叛亂性質奪取到了皇位。這就讓底層的一些中立派感到了不滿。

而且,完顏濤在听到拓跋宏的通電之後,深深地感覺,下面的人會隨時起來反抗他,加上漢唐這邊開始整軍備戰,讓他感到了深深的壓迫感。

于是,完顏濤開始著手收攏中立派的兵權。

原本這一策略不能說多高明,但是也不能算是錯的。

但是,完顏濤似乎有一些著急了,他沒有采用比較溫和的手段,要求那些中立派交出兵權,而是非常強硬的告知他們,必須一個月之內,將兵權交出來,否則將會派遣大軍圍剿。

這一下就引起了中立派的不滿,而且還有一些拓跋宏的死忠和漢唐的特工開始光明正道的慫恿他們起來反抗。

于是,在完顏濤寸步不讓,拓跋宏的死忠和漢唐特工的雙重努力之下,終于將中立派逼反。

中立派直接組建了同盟,宣布獨立,相互之間互助互利。

這樣一來,就使得完顏濤能夠控制在手中的領地,大大減少,只保留了薊城、河北、河南、魯省和山省四省。其他的省份,不是在拓跋宏的死忠手里,就是在中立派當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漢唐的支持下,打響第一槍的就是漢江防線北岸。

拓跋宏的死忠,冒著北燕的凶猛炮火,對他們發動了反攻,從而一舉將他們趕出去了五十公里。這就讓北燕和漢唐之間,多出來了一條五十公里的緩沖帶。

隨後由于漢唐並沒有做好反攻的準備,于是就停止了對北岸的支援。

雖然大規模的支援停止了,但是小規模的支援卻一直沒有停止。

從武器彈藥到軍糧,都源源不斷的從南岸運往了北岸。

為了耗干完顏濤的最後一點戰爭潛力,在夏建仁的主張之下,各種各樣的物資都不停的流向北岸。

完顏濤明知道這樣做對自己不利,但是他卻沒有辦法停下來。如果他一旦停止進攻,那麼就直接默認了這些地區的獨立。以後再想用兵,就難上加難了。

所以,完顏濤絲毫不敢停下來,只能不斷地派遣效忠他的軍隊,開始圍剿其他的派系。

在完顏濤成功篡位之後,他在北方是最強大的一股勢力,效忠他的軍隊,已經超過了300萬。

並且,這個數字,還在源源不斷地擴大。

完顏濤為了擴大自己的軍隊數量,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

他強制要求,每戶都必須有人加入軍隊,無論貧富,都必須加入,這樣一來,就大大的減少了勞動人口,導致了北方糧食減產。

而這些糧食,又必須優先保證軍隊,再樣一來,就導致了完顏濤治下的百姓,糧食嚴重不足。大量的百姓都陷入到的吃不飽的境地。

百姓為了活命,紛紛舉家外逃,而這樣的結果就是導致了完顏濤治下的百姓越來越少,兵源也越來越少。

于是完顏濤采取了嚴格的連坐法,一個村只要有一家逃離,一個村的人都要受到牽連,又在邊境派遣了大量的士兵守衛。

這一系列的舉措下來,又導致了完顏濤手中的兵力不足。

于是,完顏濤把注意力放到了扶桑和沙俄的頭上。最終在第二年的元月,完顏濤與扶桑和沙俄簽訂了條約,形成了攻守同盟。

得到扶桑和沙俄的保證後,完顏濤開始大舉進攻中立派的領地。而扶桑則出兵佔領了原本屬于北漢的屬國高麗。

在沒有背後強國的支持,高麗僅僅是抵抗了不到半年的時間,就亡了國。所有的王室成員紛紛被扶桑殺盡。

沙俄通過和約,在遠東獲取到了夢寐以求的不凍港。

在沒有後顧之憂的情況下,中立派被打的節節敗退,毫無還手之力。

但他們也不能說意思用處都沒有,至少他們拖住了,完顏濤百分之七十的兵力,而完顏濤也從這兩年的戰爭中,直接將原本屬于北漢的國庫耗盡。

最後,中立派在只剩下陝省一地的控制地之後,終于派人來到了金陵,要求漢唐商議合並的事。

夏建仁在得知這件事之後,興沖沖的來到了他的辦公室,他盯著牆上的地圖,看了良久。

陝省位于蜀州的正北方,背靠著蜀州,有山川之險,屬于關中地區。是歷來的兵家必爭之地,也是歷代王朝國都首選之地。

秦漢因為立于關中,而虎視關東大地,背靠蜀州,北臨大河,東出三川而臨中原。換句話說,只要奪取了陝省,那麼無論是東出還是北進,夏建仁可以選擇的方向就有了很多。

于是,夏建仁力排眾議,直接要求統帥部與中立派的代表進行談判。

此時的夏建仁早已經不再是當初的那個小侯爺了。

他從薊城將拓跋宏帶回來之後,張延卿也就沒有阻止他的可能。也就順水推舟的促成了他與朱婉蓉之間的事情。

就在1933年元月的第一天,大漢帝國皇室就對外拋出了一個大炸彈,帝國女皇宣布與溧陽侯世子訂婚,于此同時,統帥部也考慮到了拓跋宏對于收復北境有很大的幫助,也極力勸告朱婉蓉。

她同意了拓跋宏只有18歲的長女,拓跋琰與夏建仁訂婚。

婚期就定在了33年的8月,而朱婉蓉的婚禮則比她提前了一個月,在7月。

這無異于便宜了夏建仁,這也導致,夏建仁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帝國親王。

而統帥部的幾個老頭,在思考過後,也將夏建仁推到了台前,讓他頂替朱婉蓉擔任了帝國大元帥,統帥三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