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86章 就序(二合一)

看著這幫小子一個個不服,卻又無可奈何的模樣,曾國維哈哈大笑,得意之極。

「候爺,我們還想再來一次!」

輪流作戰之下敗的潰不成軍情況下,這幫少年中年紀最大的尚恆睿,卻是突然之間開了口,十分堅定的說道。

「手下敗將,豈敢言勇!還來什麼,你根本就不是我對手!」

曾國維卻是撇撇嘴,不以為意的拒絕道。

雖然這幫子少年勇氣可嘉,而且這兵棋推演委實也讓他極為喜歡,但是自己卻是沒有這麼多時間陪他們練手,如今大軍已經過了高郵湖,前鋒已經到達山陽,再向前便要進入沿河而上徐州,而徐州是山東的門戶,李成棟大軍已經徐州與清軍交手,推進至此時,已經不是這般輕松自在了,他還有很多事情需要處理了。

「候爺,你只是單獨戰勝了我們,還沒有戰勝我們合力。要知道,單獨的我們容易戰勝,一旦合力,你就難以取勝了!」

尚恆睿卻是卻不服氣,依舊選擇再戰。

「那就再來最後一次了,過了山陽本候便要向前了,就在今日最後教你們一次!」

曾國維看了看一幫子少年,終于還是耐不住這次新事物的誘惑,答應再戰最後一次。

而這一次,尚恆睿為執棋手,他身後的少年則是變成了龐大的參謀團,一場真正的對決這才拉開序幕。

在這場真正的對戰開始不久,朱聿也正好步入大帳之中,一見到雙方這場面,頓時也來了興趣,揮手制止了雙方的見禮,興致勃勃的在一邊觀戰。

有了朱聿在旁觀戰,雙方心中的壓力頓時倍增,言語之間收斂了許多,就象兩個劍客決戰,已經開始拼起了內力,言語什麼的已經是外物了。

雙方選擇的戰場是剛剛路過的寶應一帶,這里水網遍布,但卻大多只是小河流,同時地形極為平坦,屬于大平原地帶,極為適合騎兵突擊。在斥候的探查下,一切都被還原為沙盤,地形和雙方兵力部署一眼便盡收眼底。

曾國維選擇的是明軍,在這樣的地勢下,兵力偏重于步兵的明軍,雖然有著優勢的火力配置,但顯然劣勢更大。

而尚恆睿所選擇的清軍一方,則是有著騎兵的優勢,雙方的兵力相同,但明顯在戰場效應上講,尚恆睿一方更佔上風。

戰爭圍繞著寶應城展開,清軍守城,明軍攻城。

一開始,曾國維便即在水師的掩護下,將軍隊快速沿運河展開。數十個大大小小的方陣陣列為一個浩大的戰場,形成一個半圓弧陣形,從三個方向包夾向寶應城。

而尚部則是自北而來,同樣在距離城池不足十數里之地排列好陣勢,不過這卻是一個突擊的陣形,顯然是打著主動進攻的模樣。

寶應城在中,左側是沿河列陣的明軍大軍,東北方向是清軍救援而來的大軍,雙方開始緩緩接近。

在棋盤上,規則則是騎兵速度要快于步兵兩倍,而步兵則是具有近戰兩倍殺傷力。

戰爭一開始,曾國維就覺得自己再不復之前的輕松,開始有些束手束腳起來。

他的每一次動作,後續的發展都會被眼前的少年看穿,不,不應該說是被眼前的這個少年看穿,而是被其後一群人一番分析之後識破,然後立即予以回應。

尚恆睿先用綠營兵,與明軍左翼糾纏,再利用騎兵快速突擊,猛攻明軍左翼,幾乎一瞬間,尚部的兵馬便即開始了數十處的大調動,從四面八方向著明軍壓迫而來。

這顯然不是個人的智慧,而是整體的合力完成的部署,雖然兵棋推演之中,曾國維是有數分鐘的思索時間,但是一個人面對著如此多的變化,也難免會出現疏忽,難以大局在握。

在曾國維竭盡全力的處處應對之後,他卻是有些愕然的發現,只是這一波攻擊,他就已經將自己的陣形弄的有些散亂了。

更可氣的是,一時半會兒之間,他還是無法看透對方的攻擊重點在哪個方向,究竟主攻何方。

但令曾國維臉色凝重的是,尚部一旦開始攻擊,立即便是十數處,甚至數十處兵力齊動,似乎壓根就沒有打算從戰略上調整,而完全是從戰術上分化瓦解打擊。

只是這種辦法,曾國維一時半會兒根本無法應對如此多的挑戰,若是還是如之前一般處處針鋒相對,估計只會被處處蠶食。

在不得要領之下,曾國維只得選擇保守防御,不斷的收回一個個棋子,形成嚴密的防守陣形,以不變應萬變。

雖然看似亂七八糟的進攻,但是曾國維指揮下的明軍卻是處處被動,雖然尚部在自己步兵與水師的聯合攻擊下損失慘重,但是自己的損失也在不斷的加劇著。

這種仗他曾國維還從來沒有打過,完全就是被人壓著打,只有招架之力,完全沒有任何還擊的辦法。與他之前指揮的戰斗中,雙方有攻有守的戰場形勢完全不同,只能不斷的退守,再退守。

當明軍收縮到一定地步之時,尚部也再也無法佔到絲毫便宜,在陣形嚴密的步兵面前,騎兵顯然得不到絲毫的便宜。

但是這仗打到這個份上,曾國維顯然是已經輸了,他的目的是攻打城池,但戰旗推演到了這個地步,他卻是寸步未進。

更可氣的是,對方只是動用了部分騎兵而已,對方的步兵主力至此還未出動過,而看家的滿八旗,甚至都還沒有出動過。

但他卻還沒辦法說對方耍賴,畢竟對方可是以參謀團的形式參戰的,真正的戰場上,也不可能限制對方決策層究竟有幾人。

不過曾國維顯然是不願意輕易認輸的,以步對騎,要麼借助地形,要麼就需要行險一搏。

但曾國維卻是忘記了一件事情,一個人設置的陷阱,在雙方兵力部署盡在眼中之時,完全就逃不過一群人的眼楮。

在曾國維故意空門大露,引誘尚部輕敵突進後,尚部也抓住了這個機會。

先以蒙古八旗大舉右翼突破,在付出巨大的損失之後,成功讓明軍中央戰線薄弱起來,原本在蒙漢八旗後擔當督戰隊的滿八旗猛攻已經陷入苦戰之中的明軍左翼。

對此,曾國維早就有所準備,一直做為預備隊的中軍騎兵開始運動起來,準備在尚部合力攻打左翼,無法月兌身之際,自背後給尚部來一記狠的。

但在他的騎兵自中軍馳出之時,在明軍中軍暫時處于陣列高速的空當,卻是迎面撞上了原本看似前往支援尚部右翼的尚部步兵攔截,一場近戰,明軍騎兵幾乎損失殆盡。

而原本猛攻明軍左翼的滿八旗,已經調頭而下,直擊中軍,在曾國維鐵青的臉色下,連踹數營,直接殺至他的中軍旗下。

隨著滿八旗前赴後繼的沖擊下,中軍在‘擊殺’無數滿八旗之後,終于陷落,整個大戰就此落下帷幕。

當然,對于這場兵棋推演,曾國維是極不服氣的。

畢竟在沒有解決戰場無延遲的通信問題,以及將敵我雙方全部軍隊都置于統帥眼底之下,再加上部隊忍受慘重的傷亡仍能繼續作戰的前提下,這種推演並沒有任何的實際意義。

除了能夠鍛煉出來指揮官臨機決斷的能力外,只能算是茶余飯後的一種消遣而已,不能完全當真的。

他十分的自信,若是換在了真正的戰場之上,哪怕這些少年依舊聯手對他,他依舊能夠輕松的將他們按在地上摩擦。

不過再通過兵棋推演找回場子的想法,曾國維已經是半點也無了,這種一人面對數十人的工作量,他根本不可能贏的了對方。

在曾國維灰頭土臉的不願意再面對沙盤之時,徐州的李成棟大軍,也同樣面對著巨大的難題。

李軍數量足有數萬,但是在面對著萬余蒙、漢八旗騎兵時,卻是束手束腳,根本難以越雷池一步。

李部騎兵只有數千,面對著過萬的蒙漢八旗騎兵,根本就不夠看,空有數萬大軍,卻是在他們的威懾下,寸步難行。

徐州地形平坦,大平原的環境,讓騎兵的威力更是提上了一個大層次,縱橫馳騁,難以進行任何的制約。

不過這種情況並沒有持續多久,在明軍主力大軍先頭部隊浩浩蕩蕩而來後,明軍的騎兵數量也開始快速的膨脹著,當明軍終于集結出一支近萬的大軍後,清軍騎兵沒有選擇硬憾,而是全軍快速月兌離接觸,向北滾滾而去。

紹武三年十一月初,李成棟軍與明軍主力會師于徐州,大軍浩浩蕩蕩沿著運河兩岸,推進入山東地界。

進入山東地界後,斥候與錦衣衛暗樁的情報便即連續不斷的送將過來。

阿濟格所率領的滿清主力大軍,在北京城休整了數月後,已經開始再次大舉南下,如今已經過了東昌府,正沿運河南下,按照雙方軍隊的行程,大決戰的地點估計將會在濟寧府一帶。

這一次的滿清軍隊數量極多,就如同回光返照一般,單單阿濟格一路軍隊,就多達近二十萬,其中騎兵數量至少在五萬以上,步兵十萬以上。

不過按照暗樁的情報,這些步軍大多都是新征召而來的青壯,戰力估計不會太強。

但就算如此,清軍的可用于野戰的兵力,也已經達到了驚人的七萬以上,已經與明軍少不了多少了。

明軍雖然與李成棟合軍之外,大軍達到了驚人的二十多萬,但是真正的甲兵,也就是八萬多點,其他的大多都是輔兵,上不得戰場,只是為戰兵提供輔助而已。

可以說,這一次大決戰,絕對是明清雙方的傾力一戰,誰也承擔不了失敗的後果,清軍敗了,下場自然可想而知是主體民族覆滅,而明軍敗了,雖然不至于就此覆滅,但是下次再想有這般心氣昂揚的北伐,估計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因為一旦戰敗的嚴重性,朱聿也不得不謹慎起來,他的第一反應便是防守反擊戰略,依靠著江南源源不斷的人力物力,與對方展開一場消耗戰。

畢竟在這地形平坦的濟寧府,騎兵不強的明軍,想要與滿清野戰爭鋒,明顯是自討苦吃。

這個時代的步兵武器,還不足以對騎兵形成壓倒性的優勢,甚至可以說再向後推一百年,就算後膛槍的全面普及之下,也做不到對騎兵的壓制。

只有一戰之時發明出來的重機槍,才徹底的讓幾千年來一直是戰場主角地位的騎兵徹底動搖,最後無奈的退出歷史舞台,淪為落後國家傳遞信息的工具。

所謂以步克騎的戰術,之所以少之又少,一方面是因為這種遭遇戰,又恰好與到這樣的地形,委實需要步兵統帥有極強的軍事籌謀能力,二是那些腦子有坑的騎兵統帥數量更是少之又少。

朱聿是不會覺得自己有這個能力,更不相信自己這次的對手,在戰場上征戰了二十余年,大小戰爭經歷無數的阿濟格,會犯下這等低級錯誤。

「陛下,依臣來看,官軍當加快速度,搶佔濟寧城,以濟寧城為防御點,東邊則是運河,有官軍水師守護。大軍向西延綿而出數里,便即可以與馬集鎮連成一線,側面背靠小金山、孟良山,足以形成一道堅固的防線,在此阻住韃子前進道路。」

在這次召集而來的明軍戰前會議上,曾國維對于朱聿的持久消耗戰,同樣十分贊成,更是直接給出了大軍最適合駐防的地段出來。

李成棟等將領是頭一次見到朱聿大帳之中的沙盤,在看著等比例縮小的沙盤,再配合著曾國維的講解,所有人都頭一次覺得,戰場形勢居然還可以這般被看的清清楚楚。

「如此布置,韃子想要越過我軍南下,幾無可能。若是在此與我軍陣戰,那更是求之不得。」

曾國維用一根直木棍輕輕敲著沙盤,指向運河另一岸,十分自信的說道,「如果韃子肯從這里突襲我軍側後,那就更是取死之道,我軍佔據運河水運優勢,糧道無虞。若是韃子以偏師欲斷我糧道,那只是取死之道。

若是韃子大軍繞過我軍防線,想要直插我軍側後,那就任他去便是,我們亦可分兵先斷了他們糧道,讓他們生死兩難!

若是他們想要長期與我們對耗在這濟寧府,更是自尋死路。我軍大可分出數萬戰兵,于海路直插天津,與任將軍合兵一處,沿運河直搗京師!令其大軍進退兩難!

若是韃子最終退兵,那他們不僅僅是損了士氣,更會直接令官兵席卷整個山東,據山東虎視北京,進而步步蠶食,尋機而戰,主動永在我等手中!

這一戰,無論韃子如何應對,只要我等能堅守此防線,以不變應萬變,他們就必敗無疑!中興大明,只在此役!」

曾國維最後以堅決自信的語氣,對這一戰直接下了定論,理由充足,所有將領們臉上的凝重之色,都為之消減了許多。

「中興大明,只在此役!」

所有將領聞言,都立即整齊回應,精神為之振奮起來。

「諸君當自強!功成之日,朕自當不吝封賞!」

朱聿撫掌稱贊,十分滿意的說道。

「天佑皇明!願為大明而戰!」

又是一輪標準的對答之後,諸將個個挺胸昂首魚貫而出。

「人準備好了麼?」

待所有人走出後,朱聿的目光卻是陰鷙了下來,向著空無一人的大帳低聲問道。

「回陛下,一切皆已準備就序!」

話音剛落,原本空無一人的大帳之中,許長語應聲而出,十分肯定的回答道。

不過這回答,卻是帶著略微的輕顫之音,顯然這一件事,對于他來說,也是一件令他極為忌憚之事,後果之嚴重甚至都已經超過了數月前永歷自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