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受到明軍艦隊已經展開的攻擊陣形所刺激,荷蘭人的艦隊也開始進行大規模的調動。

不同的是,他們擺出的不是進攻陣形,也不是防御陣形,反而是給人一種事態不妙便即撤退就跑的模樣。

不過大明艦隊並沒有立即發起攻擊,荷蘭人也沒有我大清那般遇敵方逃為上勇的廢物模樣,而是靜靜的保持著戒備,等待自家使者回來稟報談判情況。

但是這不听比听了更加的讓人郁氣,大明的強硬態度,差點直接讓亞爾曼直接暴走。

好在殘存的理智,讓他並沒有將進攻二字說出口,而是慢慢將憤怒壓制了下來,開始快速的厘定得失。

對于亞爾曼來說,銀子並不重要,甚至船只也不是無法割舍的東西,畢竟與繼續保持與大明的貿易,以及可以停留在這台灣島的現狀來說,這兩樣並非不能付出。

最大的問題也不是面子問題,而是若荷蘭人這次認了栽,會不會讓其他列強覺得荷蘭人已經開始衰落了,進而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這才是亞爾曼最忌憚的問題。

另外一個問題是,他如今根本沒有這麼一大筆的錢財,肯定還會從其他方面給出利益來彌補這筆賠款。

而十艘蓋帆船送出去,那他的艦隊就不僅僅是被創,而是直接元氣大傷,完全只有自保之力了。

以這樣的艦隊去面對實力還保存大部分的西班牙人艦隊,亞爾曼委實沒有太大的信心能應付的過來。

但若是激怒大明,再次爆發一場大戰,那自己的損失就太大了,不僅會讓如今的艦隊再次受創。

雖然大明方面大概率不會一直追擊至巴達維亞,但是台灣卻近在大明咫尺之內,沒有了艦隊的掩護,荷蘭人會直接失去台灣島,更會失去東亞這條貿易航線,未來任何一艘掛著荷蘭旗幟的船只,都不可避免的成為大明直接打擊的對象。

這一方面,亞爾曼相信海盜世家出身的鄭家,依靠台灣島這個基地,是完全可以將整條貿易航線完全置于控制之下的。

不過亞爾曼如今已經沒有多少考慮時間了,明國那邊沖天的戰鼓聲與號角聲,已經連綿響起,所有船只的風帆已經開始校正方向。

在亞洲已經待了數年,對大明了解極深的亞爾曼知道,這是明軍戰爭前的前奏,他們的一通鼓聲敲完,接下來的便是進攻了。

看的出來,大明方面並不是虛文恫嚇,而是實打實的已經開始做起戰前準備,根本不打算再多給他一絲一毫的多余時間。

亞爾曼最後還是選擇了妥協,畢竟比起東亞貿易與貿易咽喉點台灣島來說,這點損失並不算什麼。

荷蘭國缺的不是錢,也不是船,而是受限于人口數量不足,極為缺乏有經驗的水手來操縱這些船只。

眼見大明艦隊已經風帆鼓動,艦隊已經開始向著自己航行而來,亞爾曼再沒了拖延的機會,直接下令在船頭掛起之前約定好的三色燈籠,表示全盤同意明國的條件。

在基隆港,大明代表長樂伯甘輝,與荷蘭代表亞爾曼伯爵簽訂了明荷《基隆條約》,條約大概內容包括戰爭賠款,大明在荷蘭所屬領地享受的特別待遇等待。

至于亞爾曼最希望得到的,大明對于荷蘭擁有台灣的合法權,大明方面卻是根本沒有提到。

條約生效,雙方之間再次恢復和平。

荷蘭方面需要在三天內籌集至少五十萬兩的戰爭賠款,以及交付十艘蓋帆船。

對于船只,亞爾曼十分痛快的在條約簽訂後的當天,便即全部交付了過來。

這些船只雖然都是中型船只,最多只有兩層甲板,甚至船上的火炮等都被卸了個干淨。

但是鄭成功依舊沒有表示任何的不滿,火炮這東西,他之前繳獲的就有不少,而且以大明的工匠技術,只要有實際火炮可以參考,自行鑄造也並不是什麼太難的事情。

對于荷蘭人提出一時無法籌集到如此巨款,需要分批籌集銀兩的說法,鄭成功卻是表現的極為慷慨,只是要求三天之內必須拿到一半的賠款,其他的可以分批償還,但卻是需要計算利息。

之所以這般慷慨,也是有鄭成功的小算盤在內。

畢竟以他對這些西方人的了解,這些只重視拳頭,只尊重強者的家伙們,一旦時間過長就會好了傷疤忘了痛,只要自己不斷的示弱之下,估計荷蘭人事後必定會找出種種理由,不斷的拖延款項的交付,甚至若是形勢有變,他們會很樂意的將這筆款項給直接賴掉。

這對他來說並不是壞事,畢竟日後台灣是必須要拿下來的,華夏人打仗向來講究一個師出有名,那借口對方賴帳而發起收復台灣的戰爭,那便合情合理了。

在基隆港外徘徊了數日,拿到第一筆五十萬兩的戰爭賠款之後,鄭成功十分干脆的直接下令返航。

因為他怕拖的時間越長,自己就越會忍耐不住,直接撕毀條約打上台灣島上去。

在鄭成功在外海與荷蘭人戰爭已經接近尾聲之時,國內的全面大戰已經開始拉開帷幕。

紹武三年五月,接收到了紹武皇帝承諾而來的軍事物資後,李定國留劉文秀鎮守貴陽,自己帶領數萬西營精銳,越過赤水衛,直接殺入了四川敘州府境內。

川人向來排外,更兼連續遭受過數次兵災,因此無論是對于打著明清還是大西旗號的人,都沒有任何好感。

幾乎所有還幸存的百姓,一听到有大軍過境,立即就會消散于大山之間,根本不理會這些軍隊到底是為何而來,屬于哪一個陣營。

雖然沒有從百姓中征召的夫子軍的輔助,大軍繁重的後勤保障就成了行軍的巨大障礙。

但是敘州府卻是有長江之利,並且可以從兩岸征調到足夠多的船只輔助運輸,反而讓李定國可以將在貴州征調而來的眾多青壯,大部分遣返回貴州,減輕後勤的巨大壓力。

到達大明已經開始慢慢恢復的統治敘州府城,李定國大軍終于可以在知府組織起來的民夫幫助下,將千里跋涉而來的軍隊在此好好休整了一番。

雖然敘州府依舊還在重建之中,但是自下游湖廣運來,屯集于此的糧草卻數量不菲,不僅可以給大軍以補給,更是有多余的糧食可以用于當地的重建工作。

在李定國已經躍入四川,南京的朱聿也沒有閑著,開始動員整個江南的兵力物力,緩緩向著南京匯聚而來,北伐已經正式進入倒計時之中。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