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五十章 這麼一個大才被自己拿去送死了。

李二一回到皇宮,立馬讓王德把李君羨給招來了,李義府此事他不得不重視。

先不說韓元會不會生氣,單單是能被韓元賦予巨大期望的名頭就足以讓李二下定決心了。

馬周都沒有被韓元給予這麼大的期望,而李義府卻被給予這麼大的期望,足以可見李義府的才能。

若是因為運河之事讓李義府慘遭毒手,那他豈不是要後悔死。

這麼一個大才被自己拿去送死了。

「哎!」

想到這里,李二忍不住的嘆口氣。

千不該萬不該,自己就不該讓李義府前去江南,現在說什麼都晚了,自己夜不期望他能查出什麼了,只期望他能夠活著就行。

李君羨在王德的引領之下,邁著步子走進了大殿,恭敬的拜道,「臣李君羨,參見陛下。」

「免禮。」

李二給了王德一眼眼神,王德立馬領會了李二的意思,立馬驅散了殿中的宦官,隨後關好了門,站在門口守衛了起來。

「可收到江南的消息?」李二望著李君羨,隨後敲著桌子,沉默了一會,這才開口問道。

李君羨微微搖頭,然後開口道,「江南那邊數十日未曾有消息傳來,臣已經派遣了兩批人馬前去打探了,現在還是沒有什麼消息。」

「會不會出了什麼事情。」李二低下頭,然後漫不經心的隨口說了一句。

可李君羨听到這話,眼神閃過一絲的緊張,連忙低下頭,開口道,「陛下,臣馬上親自去查。」

「你打算何日啟程?」

「臣立馬動身。」李君羨沒有任何的猶豫,直接開口說道。

李二微微頷首,但是還是有些不放心的再次交代道,「無論如何朕要看到活生生的李義府,一根汗毛都不能少,你明白嗎?」

「臣明白。」李君羨再次低下頭,一臉的鄭重。

他自然知道李義府這三個關乎什麼,單單是李義府背後的人,自己都招惹不起。

加上那位又是錙銖必較的主,要是知道是自己的人保護的李義府出了事情,那自己恐怕倒是好過不到哪里去。

即便那位主不追究,陛下定然會拿自己當替罪羊用來給那位主一個交代。

此行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活生生的將韓元帶回來。

李君羨心事重重的離開了皇宮,一刻夜沒有耽誤直接來到百騎司的住扎住處,召集了一批人手,立馬催馬離開了長安,直奔江南而去。

若是沒有出意外的話,按照之前規劃好的路線,現在李義府應該在揚州

「李郎君,咱們這查出了背後的人,為何還不返京回稟陛下呢?」李義府身邊的一個百騎司好奇的開口問道。

這半個月來,他們同甘共苦,不管是吃喝撒都是在一起,關系夜好了起來,李義府夜沒有當初那種牆頭草的模樣了,整個人如同一把收入劍鞘的寶劍一般。

李義府在趕路的時候夜喜歡和這些百騎司的人閑聊幾句,有時候听听他們的經歷,自己在給他們傳播一些新式的教育。

「宋時,我們雖然查到了背後的人,可是我們沒有證據,即便是到了京城,我們夜沒有辦法向陛下交代。」

「天下沒有不漏風的牆,只要他們做了,那麼就一定會留下蛛絲馬跡。」

「只要細心去排查就行了。」

李義府坐在船頭望著遠處的蘆葦蕩,平靜的開口道。

「李郎君果然是學問夠深,咱听不懂。」那宋時笑著撓了撓腦袋,一臉敬佩的看著李義府。

「我學問不過是滄海一粟而已,我先生的學問才是真正的淵博,我現在的學問不過是我先生的千之一。」

李義府微微搖頭,臉上流露出幾分的想念。

自己先生,這時候應該已經回來了吧,可惜學生不能迎接先生凱旋歸來了。

也不知道沒有自己,先生會不會不習慣,書房也不知道有沒有人整理,那些東西要是流傳出去,先生要遭遇群起之攻啊!

想到這里,李義府的臉上更是多了幾分的惆悵。

宋時自然是注意到了李義府的惆悵,也看出了他對長安有了想念,也是人家第一次離家這麼遠。

「李郎君,想家了吧!」宋時從懷里掏出一個四四方方的手帕,臉上流露出莫名的慈祥。

「我以前也跟郎君你一樣,但是我們這一輩子都只能東奔西跑,我也好些年沒有見我家閨女了,恐怕都到了嫁人的年紀了。」

听到這里,李義府回頭看了一眼宋時,有些疑惑的開口問道,「難道你就沒有回家看過嗎?」

「沒有,自從入了百騎司就為曾回過家,我們時陛下的眼楮和耳朵,一刻也不能歇著,您可別小看我,我敢說,這半個大唐我都跑過。」

「當年突厥還沒有滅的時候,我還去過突厥的王庭呢。」

李義府看著宋時一臉得意的模樣,臉上露出了幾分的釋然,這可能就是先生說的,人不是由自己選擇,而是被生活安排。

船上頓時寂靜了下來,只能听到那船工滑動船槳摩擦的聲音還有木槳拍擊水面的聲音。

江南真是一個好地方,在長安的時候,已經能感覺到秋意了,但是到了江南之後,卻如同沒有季節的交替一般。

河道兩岸的楊柳垂下的柳條,隨著微風的吹動不斷的在那河面上起舞,就仿佛在揮筆潑墨一般。

因為時順流而下,基本上不怎麼需要劃動船槳,那船的速度就不算慢,但是對于船夫來說,這已經算是最慢了。

李義府望著兩岸的景色,仿佛的惆悵也小三了不少,他是關中漢子,也就在池塘撲騰過水而已,如今放眼望去,遍地皆是相連的湖泊河道。

一起同行的百騎司總共有五人,有兩人跟自己是關內的漢子,開始短途的時候還好,但是時間久了起來,他們就也出現了各種暈船的表現。

李義府便讓兩個人去照顧那兩個百騎司的人,自己則是和宋時坐在船頭聊起了天。

「李郎君,不知道什麼時候,這運河上就熱鬧了起來,以往的時候,幾天還不能見到一艘船,現在基本上走沒多遠就能看到一艘船。」宋時望著一艘運送貨物的船只從旁邊經過,開口感嘆道。

「宋兄,此事你有所不知,水路很重要,這漕運甚至可以說關乎到朝廷的命脈,南方氣候溫和,糧食一年能種植兩季甚至三季,他們這里的糧食比關中的糧食便宜的多,讓南方的糧食運送到北方,有利于關中糧價的穩定。」

「而且漕運受的錢也不是一個小數目,也能給朝廷帶來一筆不小的收入。」

「咱不懂這些,只要您這些文郎君懂就行了。」宋時笑著點了點頭,沖著李義府嘿嘿一笑。

就這樣在船在河道上順流而下,一切都是那麼的安詳,但是卻船只上的氛圍卻變得格外肅穆了起來。

他們距離朝廷運糧船出事的地方不遠了,這里有個草木旺盛,說是湖泊可它又不像是湖泊。

它時有河道,運河道,護城河道還有零零星星的小島組成的,可以說這里位置很是優越,很適合滋生水賊。

李義府望著那茂密的亂雜的小島眼神中流露出一絲的凝重,若是他沒有猜測錯的話,這些小島之中肯定有水賊。

朝廷的運糧船被劫肯定和這些水賊月兌不開關系。

就在李義府沉思的時候,宋時臉上露出了凝重之色,他現在來到船頭拿著手擋在了眼上面往前望去。

可惜這個時候天剛放亮,整個江面上的霧氣籠罩在了一起,能見度不過幾尺有余。

「不對勁。」宋時忽然沉下臉,走到船艙將另外幾名人叫了起來之後,一個個從懷里掏出了手弩。

「怎麼了?」李義府往前走了幾步,有些疑惑的開口問道。

「李郎君,您先進船艙,估計前面有水賊來了!」宋時並沒有回頭,二十一雙眼楮死死的盯著前面的霧氣。

「行,你們小心。」李義府並沒有反駁,而是點了點頭,直接鑽進船艙。

他並不會功夫,他就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走出了船艙完全時添亂子,免得他們還要分心照顧自己。

百騎司的幾人全部都是見過血的,而那劃船的船夫此刻也丟下了手里的船槳,從一旁拿出了弓箭,將箭搭在了弓弦上。

百騎司的眾人則是一臉凝重的舉著手中的手弩望著遠處,隨著時間流逝,已經能看到前面幾條船正朝著這邊壓了過來。

「前方何人,速速避讓!朝廷船只,閑人避讓。」

宋時高聲朝著前方警告著。

可是前面那幾條船卻沒有任何的回應,只是依舊沉默的朝著他們的位置劃動了起來。

朝著李義府這邊劃過來的正是水賊,不過他們只能算是最小的一波水賊。

他們的人數並不多,僅僅只有幾十人,在這水賊縱橫的地方,他們只能喝一些一些湯而已。

水賊的首領名叫張千島,他們之前只能在一些偏僻的水道截一些小戶人家的船只,雖然不能暴富,但是勉強夠糊口。

但是最近那些偏僻的水道船只幾乎沒有了,他們也只能冒著風險,來到經常有船只來往的水道上看看能不能發筆橫財。

果不其然,這不愧是運河,這剛出門就踫到了一個肥羊,看這船肯定裝了不少好東西。

「剛才他喊得什麼啊?」水賊的頭領張千島揉了揉耳朵,一臉不屑的問答。

「他們說自己是朝廷的船只。老大。」旁邊一個刀疤笑呵呵的說道。

緊接著旁邊一個瘦猴子翻了翻白眼,「管他誰的船只呢,咱們是賊,本來官匪就勢不兩立。」

「就是,管他是什麼呢,這次肯定發財了。」

「就是,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抓幾個婆娘玩玩。」

「滾吧,猴子,你不怕你婆娘揍你?忘了上次被打的鼻青臉腫的了?」刀疤看了一眼那瘦猴,嘲諷道。

「呸,那叫老子不跟她一般見識。」那瘦猴頓時臉紅了起來,但還是硬著脖子反駁道。

「行了,別叫了。今個這點子有點硬啊,這群人竟然沒有跑。」張千島模著那 亮的腦門,一臉凶殘的笑道。

「哈哈哈,老大,您不是說點子不硬沒有意思麼!」旁的一個賊眉鼠眼的男子,立馬拍馬屁道。

「哈哈哈,小六子說的對,老子是點子不硬,沒有興趣!」張千島哈哈哈一笑,回頭狠狠拍了拍小六子的肩膀。

把那小六子疼的呲牙咧嘴的,但是還是只能陪著笑容,那目光之中充滿了火熱。

「兄弟們,待會婆娘可別殺,留著開葷呢,還有啊,肥羊也要留著,不然誰給我們送錢!」

那刀疤听到這話,立馬舉著那刀大吼了起來,「搶婆娘了!」

宋時等人望著不遠處的船只,臉上露出一絲的堅毅,舉起了手里的弓弩,估模著距離。

《唐六典》卷十六中記載,唐開元時期禁軍用弩有七種︰「一曰擘張弩,二曰角弓弩,三曰木單弩,四曰大木單弩,五曰竹竿弩,六曰大竹竿弩,七曰伏遠弩。」

七種弩中,只有擘張弩與角弓弩是單兵弩。擘張弩為步兵所用。角弓弩為騎兵所用。

作為戰爭所用單兵弩,顯然要以威力為準,不會過于追求便攜。而想要威力夠大,弩就不能做的太小。

唐代可以算是冷兵器時代,對弩並不十分重視的一個朝代。因為唐朝受到草原文化的影響,比較重視射箭,弓箭裝備率應該算是各個朝代中最高的,府兵甚至自備弓箭去軍隊里報道。畢竟對于單兵弩而言,雖然方便訓練且有效射程內的穿透性高于弓箭,但射速是硬傷。在有足夠的弓箭手的情況下,弩易于訓練的優勢也很小了,自然不受重視。

而百騎司裝備的手弩就屬于單兵弩的改裝,這種手弩威力小,射程近,雖然只能單發,但是裝填速度快。

對于他們這些暗處行動的人是足夠的。

而且他們的主武器還並不是手弩,而是腰間的唐刀,他們的唐刀是經過特殊改造的,小巧但是格外的精良。

手弩只不過是輔助作用,能射殺敵人最好,不能也不影響什麼!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