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965章 公與私(求月票求訂閱)

「沒有了?!」姚文華怒不可遏,老胳膊老腿快步搶下,搶下錢承運手中的詔書。

他耄耋之年,動作卻比一般年輕人還靈活幾分。

「怎麼可能沒有!老夫昨夜……」

說到這里,姚文華嘴里的話戛然而止。

只見那詔書上果然只有晉封王笑為晉王的話,後面那些竟真的統統沒有了。

晉王妃母子想要的名分、她有了名分之後將會帶來的權勢……忽然在眼前消失了一般。

姚文華愣了好一會,忍不住大吼道︰「錢承運!你好大的膽子……你竟敢……你竟敢篡改詔書……」

錢承運一臉茫然,問道︰「姚老大人在說什麼?篡改詔書?這又是何等冤枉?我豈有那樣的膽子?」

「我在說什麼……我在說什麼……你別給我裝……」

姚文華語倫次起來,渾身下上抖個不停。

他才真覺得無比冤枉,費了那麼多心思,擔了那麼大風險,好不容易才拿到的詔書,你錢承運說沒有了就沒有了?

「錢承運!你今天不把詔書拿出來,老夫……和你拼命……」

下一刻,何良遠從姚華文手中接過那封詔書,掃了兩眼,臉上的表情瞬間如此凍住一般。

他本還寄望于是錢承運在私自阻撓,此時卻也看明白了,一切都是一個陷阱。

——完了!這是淳寧公主布的局?甚至是王笑……要被姚文華這老蠢貨害死了

一時間……六神無主,不知如何是好。

那邊姚文華完全亂了陣腳,叫嚷著要去禮部核對詔令真偽,一會又說要找左經綸等人作證。

他不提還好,他一提,何良遠只覺一股寒意直沖頭頂。

——左經綸已經被我們刺殺了啊!混蛋!

……

「來人!錢承運為一己私利,篡改詔書、意圖阻撓晉王妃歸附,速將這亂臣賊子押下去!」何良遠大喝一聲。

莫說旁人,連姚文華都是大吃一驚,他還沒想過要當眾與錢承運撕破臉。

何良遠卻是不做則已、要做就做絕。

他知道今時今地要想活命,唯有趁著王笑沒回來之前把事做成,再逃到京城求布木布泰庇護。

這一喝就是要先聲奪人,把誰是誰非的問題坐實。

他調不動官兵,唯有讓姚文華的私兵拿下錢承運,一會再把城內的刺殺嫁禍到他頭上。

「錢承運,原來就是你在暗中破壞朝廷北復大計!」姚文華終于反應過來,抬手一指,下令道︰「拿下!」

這片刻之間,他已四下看了一會,許是因為年節將至,今日這邊的侍衛頗少,還都是聚在宮門處防止百官沖進皇宮,錢承運身邊只有寥寥數人護衛。

「你們敢?!」

又方劍拔弩張。

姚府私兵為了鎮住場面,終于拔出刀,逼向錢承運。

才起沖突,一名錢家護衛忽然慘叫一聲,肩上似挨了一刀,血淋淋一片。

隨著這聲慘叫,竟有一柄長槍破風而來,「噗」的一聲扎進當先那名姚府私兵胸口,力透而出。

長街上有快馬狂奔,勢若奔雷……

「何人敢在宮門前生事?!來人,將這些叛逆拿下!」

隨著這一聲大吼,一員驍將已策馬奔至百官面前,執起尸體上的長槍,橫掃而出,一連放倒好幾個私兵。

一列列騎兵沖至,氣勢振天……

這邊都是文官,平素甚少見到這樣殺伐場面,一個個嚇得面如土色,場面一片混亂。

混亂中偏有人大喊道︰「秦將軍來得正好,姚文華、何良遠謀逆了!」

……

秦玄策等得就是這一刻。

以姚文華督撫遼東、營救先帝、鎮守山東諸多大功,平常的罪證還真辦不了他。

這老家伙雖是勾結外敵,卻始終沒有留下把柄。

姚文華真正做的事無非兩件,一是示意姚容把布木布泰的信件轉交給淳寧公主,二是親自交了一封信給王家老爺子。

這兩件事實在是沒有一點違背國法之處。

今日姚府私兵拔刀之前,姚文華若立刻收手,縱是王笑親來也沒辦法名正言順地殺他。

他所做所為,如果非要說是「出一片公心」,百官必要為他求情,王笑若一心孤行非要殺他,則亂了自己親口定下的法規,引起諸多非議,以後惡果無窮。

要「殺雞儆猴」,也唯有逼著他當著百官的面叛亂……

秦玄策已埋伏許久,不願放過這個機會,哪怕姚府私兵想要放下刀兵投降,他依然亳不留情殺入陣中,長槍揮舞,大開殺戒。

他這般沖殺,姚家私兵只好奮起反抗。

血濺宮門前……

姚文華轉頭看去,呆若木雞。

他不明白秦玄策為何會來,還來得那麼巧,自己這點護衛,哪里用這樣的驍勇將士來殺?

他很想解釋一番,再說道說道晉王妃歸附過來會是何等有利……

這滿腔的忠誠、為國事操勞的苦心,需讓秦玄策知道才好。

眼看秦玄策拍馬沖至面前,姚文華忙道︰「秦將軍,快停下,老夫……」

然而,秦玄策卻是忽然在馬上晃了晃,控著馬匹擋在姚文華與群臣之間,接著大喊了一聲。

「姚老大人,你安敢刺我?!啊!好痛!」

「……老夫沒有想……」

「噗!」

姚文華話音未落,長槍已貫入他的胸口……

秦玄策松開手,故意摔下馬來,貼著他的身體,用很輕的聲音說道︰「岳武穆浴血殺敵,秦檜卻陰與虜結……你說,該不該殺?」

「你……才是……秦……」

姚文華眼一瞪,怒氣上涌,登時氣盡,蒼老的身軀緩緩倒了下去……

~~

「秦玄策!你安敢在宮門前殺當朝重臣?!本官要彈劾你!」

變亂一起,押著羅德元的私兵也亂了分寸,任這家伙掙扎開來,羅德元重新沖回來,正見到姚文華倒地的場面,一直怒發沖冠。

「你沒看我也受傷了嗎?滿身都是血……是姚文華先對我動手的。」

秦玄策隨口應著,轉過頭四下尋找何良遠的蹤跡。

「禁止任何人離開!」

就這些姚家私兵實在是不能打,眼看動亂馬上就要被平定了,他必須盡快把何良遠也宰了。

只見那邊百官早已是一團大亂,有人想跑,卻被兵士包圍著。如羅德元這樣不怕死的,伸長了脖子往這邊看,還有一群人在拉他們……

一個個都完全失去了往日的氣派,與市井之徒無二。

秦玄策目光梭巡,見一個個身著官服亂竄,補子上飛禽走獸讓人眼花繚亂,一時竟找不到何良遠。

——這老小子見機好快……

「將軍,全都拿下了。」有校將向秦玄策稟報道。

「這就拿下了?」秦玄策不悅,回過身來,見姚府私兵已全都丟下武器,抱頭縮在一起。

一場「叛亂」已經迅速被平定了。

在羅德元的帶領下,一群官員迅速圍住秦玄策,大聲質問他如何敢擅殺朝延大員。

「秦玄策!你太過份了,我們文官議事,豈要你一個武將大開殺戒……」

「……」

「讓開!再叨叨賴賴,老子連你們也殺了!」

「本官維護的是法度,身死何懼……」

「……」

爭吵聲中,錢承運以事不關己的姿態立在一旁,似乎還覺得有些好笑。他注目著長街盡頭,好整以暇地理了理袖子,一副要去迎接什麼人的樣子。

「靖安王來了。」忽有人低呼了一聲。

百官轉頭望去,果見那邊王笑緩緩地策馬而來,身旁是左經綸、傅青主等老臣。

他還年輕得不像話,但他一出現,所有人都下意識的閉上嘴,整理著衣袍,自覺列好隊,恭恭敬敬地候在宮門前。

一場鬧劇就此謝幕……

「本王前段子舊傷發作,深居養病,還要指揮關中戰事。竟不知有人想暗中叛亂,都說說吧,怎麼回事?」王笑開口道。

錢承運當先而出,道︰「稟晉王,姚文華、何良遠等人勾結建虜,欲意假傳詔書,陰謀……」

「下官有罪!請晉王重懲!」忽然,一個蒼老的聲音打斷錢承運的話。

群臣紛紛向兩側讓開,露出跪在地上的何良遠。

王笑目光一瞥,臉上波瀾不驚。

秦玄策卻感覺到王笑飛快瞪了他一眼,讓他呼吸都停了一下。似乎是在質問他「何良遠為何還活著?!」

——我能怎麼辦呀?老東西動作那麼快……

那邊王笑已向何良遠道︰「你何罪之有啊?」

……

何良遠見到左經綸、傅青主陪在王笑身邊,就知道這些人絕對不會承認昨夜那道詔書……簡直是不要臉!

他已經完全看明白了,這一切都是王笑布的局,為了要對自己趕盡殺絕。

就因為這小子覬覦自己家的孫媳婦,如此肆意妄為,豈有人君之像?

強忍著心中的委屈與憤怒,何良遠俯在地上,緩緩說起來。

「姚文華蠱惑下官,他听說了博爾濟吉特氏之事,欲為晉王迎回流落子嗣……昨夜的詔書實未提及晉王妃之事,姚文華妄圖篡改詔書……」

何良遠心思急轉,知道自己眼下唯一的活路就是配合王笑坐實姚文華的罪證。下獄抄家那是難免的,只盼著那些門生故吏能為自己活動一番,保得一條性命。

最重要的是,要告訴王笑——老夫是有用的。

他說了良久,但凡是瞞不過的罪都一一認下來,又不停說是受姚文華蒙蔽。至于其他事則言「實是為晉王考慮」,末了,他抬起眼,深深看向王笑。

「晉王的心思,下官如今明白了……願全力配合。」

何良遠說到這里,又道︰「下官本想彈劾姚文華,還有一封奏折放在書房里……」

王笑的眼神里終于泛起一絲絲的笑意,他明白何良遠在說什麼……何家終于願意放過左明靜了。

何良遠自以為禮法是自己管不到的地方,妄圖捏著左明靜,利用自己對她的情意當保命符、當晉身之階。

王笑的目光中有些譏諷——你一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為前途鋪路,走到窮途末路也不肯改變分毫……

他揮了揮手,讓人把何良遠押下去,目光看向百官,斟酌著開口說起來。

「因為本王的一點私事,勞諸位大人操心了。」

「本王確實有個兒子淪落故京,這不假,布木布泰也確有歸附之意,這也不假……但她的歸附不是真心歸附,她只是想帶著她的權力,凌駕到你們所有人的頭上。」

「上至你們這些兢兢業業的官員、奮勇殺敵的將士,下至翹首以盼一個盛世的黎民百姓……她想要的,是維持她的權柄。但我問你們,憑什麼?!你們經歷磨難,披荊斬棘才,為的就是再迎一群主子擺在頭上嗎?」

「她有傳國玉璽不假,但我大楚立國,憑的是那個物件嗎?憑的是‘驅除胡虜,恢復神州,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鼎盛功業。得國之正,豈是皇太極納林丹汗之遺霜、奪傳國玉璽可比?」

「我們要收復舊京,憑的是每一個人的付出。將士征戰沙場、百姓繳納糧草,穿稜在官道上推車的民夫、在工坊里打造武器的工匠……每一個人都為此付出了心血。而今日姚文華、何良遠所做所為是什麼?是賣了他們!背著所有人把戰果出賣,換他們的富貴前程……」

「本王告訴你們,我們要平定天下,不靠與人談判。就在關中戰場殲滅多爾袞部之時,德州戰場上,我軍已擊退阿巴泰……如此大捷之際,後方卻有高官意欲出賣戰果,就問你們痛心不痛心?」

……

羅德元「哇」的一聲痛哭出來。

「勝了?勝了!」

他今日听聞關中大捷就已欣喜若狂,消息尚沒來得及消化,又听說宮門外有人要迎什麼‘晉王妃’,登時就覺得哪里不妥。

但他一個書呆子也說不上哪里不妥,只能以禮法來反對,被押下之後由狂喜轉往狂怒。

此時听得德州捷報,一顆忽上忽下的心喜得幾乎要跳出來。

「天佑大楚,天佑大楚!光復故京指日可待……王師北定中原日……王師北定中原日……」

國事如此,數年憂心,這一刻羅德元滿腔激昂不知如何表達,也唯有不停念著這一句詩,感受著詩中的無窮遺恨,更覺楚朝當前勢形是何其幸運……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

良久。

王笑等了良久,見場面漸漸平復下來,才再次開口。

「你們若真關心我的我私事,我不妨告訴你們,我流落在外的孩子我會接回來,寄在淳寧膝下撫養,宗人府要造冊登記就登記,其余的就不勞你們多管閑事。

總而言之一句話,這楚朝不是誰的家天下。再有敢以私亂公之人,姚文華便是他的前車之鑒,我不管他為的是誰的‘私’。這大楚是暫時南避了,但沒有一個如宋高宗一樣的皇帝……」

~~

夏向維看著王笑離開的背景,恍然明白了什麼。

——自己本來想和老師學的是什麼叫公天下……卻是什麼時候開始,只崇拜于老師,卻忘了許多東西。

或許老師這次的布局為的不僅是對付朝堂里幾個人,或給布木布泰一個教訓。

這似乎是‘教化世人’這個漫長過程中的第一步……

「這楚朝沒有一個如宋高宗一樣的皇帝啊……」

他心中自語著,回過頭看向群臣,又想到今天沒有一個人問陛下如何了呢……

~~

接下來的一個時辰,王笑回到靖安王府,大概安排了一下事情的收尾。

「留寧完我一命,這個人涉事不深,先貶為庶人……」

「我再次強調一遍,不要連株,對姚家、何家也是如此……」

這些都是小事,交待了自然有人去辦。

過了一會,小柴禾進到大堂,稟報道︰「靖……晉王,那些建虜暗探的尸體都辨認過了,但……」

王笑皺了皺眉,問道︰「但沒有馬海圖?」

「是。」

「他是靠什麼渠道把詔書遞到京城的知道了嗎?」

「還在查。」

「封鎖城門,全城搜捕,把他揪出來。」

小柴禾拱了拱手,又問道︰「但馬上要過年了,此時大張旗鼓搜一個細作,是否太驚擾百姓?」

「此人能在我們眼皮子底下隱藏兩年,不可小覷,不論如何,全力找到他。」

「是。」小柴禾抬頭瞥了王笑一眼,又低聲道︰「何良遠書房里的‘奏折’找到了。」

「給我吧。」

那並不是什麼奏折,卻是一個信封,上面寫著「尊祖父台啟」,小柴禾還很貼心地拿了一本詩集放在桌案上。

王笑看到那本詩集,從屜里模出五兩銀子遞過去。

「晉王,這是?」

「給你的封口費。」

……

王笑折開信封,有一封信,還有一封休書。

信是以何良遠的長孫何康明的口吻寫的,王笑此時才想起來左明靜這位所謂的‘亡夫’的名字。

何康明先是說了與左家千金聯姻不勝惶恐,但他病入膏肓,自知命理已絕,不願連累她,可惜退婚已晚,只好在臨終前留下絕筆以及休書一張……

王笑又翻開桌案上的詩集,這是何康明生前親筆抄錄的。

他把信上的字跡和詩集上的核對了一遍,又看了看上面的私章、紙質。

——這做舊的功力……何良遠找的人不會是……和上次自己找來偽造王寶的信騙爹的是同一家吧?

此事的關鍵卻不在于信和休書,在于何良遠的表態。

「太懂事了啊……可惜,還是錢承運更懂事一點……」

……

小柴禾揣摩著手里的銀子,低聲問道︰「何良遠如何處置?」

「等把這些事辦完,流放南陽。」

王笑說著,把手里的信遞還給小柴禾,讓他安排何良遠再去演一段‘藏著長孫的絕筆信、如今才幡然悔悟’的戲碼。

小柴禾接過,心想何良遠是真厲害啊,換作別的人,都要在晉王手底下死一百回了,他卻還能千方百計地求活……

然而,接著便听王笑感慨般地說道︰「他把罪責都推到姚文華頭上,是覺得我們沒有‘明面上’殺他的理由了啊。」

小柴禾眼楮一眯,低聲應道︰「卑職明白了……」

——何必呢?任你費盡心量,最後卻落得客死異鄉、尸骨無存,還不如姚文華死得體面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