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六八一 同盟會大哥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這是每個領軍者都知道的。

老馮現在就遇到了難題,兵馬動了,糧草沒了。

陳樹藩可沒那麼好心,不打你老馮,放你北去,已經是天大的面子了。還要糧草,沒門。

至于老馮要干什麼,他心里也猜到了個大概。

至于老馮要投奔的人,他得罪不起。

劉大雙現在在華夏是什麼人物,大家心里都有點數。尤其是他們這些身居高位的,掌握的信息更多些。

老袁大概率是得了重病,能不能再爬起來很難說。

袁家幾個公子,也沒那麼個能量,再擎起大旗。

老黎就是個老油條,國內沒啥根基,成不了大事。

一山先生倒是可以,威望挺高的,可軍事上不行,打一仗敗一仗,沒有啥威脅。

實力比較強大還是北洋系,佔據了華夏大部分城市。可惜,北洋內部派系林立,互相不服,難成大事。

真正有實力的,肯定是盤據東北及蒙古的劉大雙。其經濟、軍事實力遠超國內其他人。

只是,這個劉大雙不熱衷于國內的權力相爭,一門心思抵御外國侵略者。

用句時髦話說,哪兒來的歲月靜好,是有人默默地抗下了一切。

陳樹藩現在也犯不上去得罪劉大雙,這風向還得看看,萬一劉大雙成了大事,自已不也得吧噠吧噠跑過去。

他最早也是同盟會的,後來才跟了老袁,現在嘛,不好說,再換個門庭也不意外。

自古就有那句話︰「良禽擇木而棲」。

老馮提前向北跑,讓他又嘉又恨。

喜的是,陝西少了個隱患,恨的是,萬一自已投靠晚了,在劉大雙心里可就沒什麼份量了。

不過,他和陸建章差不多,都屬于大混混級別的。搞點小動作,耍點小聰明,腦袋瓜子絕對夠用。

可治理民政也是兩眼一模黑。

陝西八百里秦川,自古也是富裕之地,歷史上多少人都是從這起家的。

可陝西也是個落後的農業地區,基本上靠天吃飯。

農民耕作技術很差,許多地方的農民就是一瓢種子隨便撒在了田里,收多少算多少。

春天經常看到的場景是,一個蓬頭垢面的農婦,拿著個小板凳,坐在田間,左一把右一把的撒種子。

一般情況下,一瓢種子收十瓢麥子回來,產量極低。

踫上個天災人禍,老百姓就要餓肚子。

當年闖王李自成也是從陝西走出來的,就是因為大旱,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呼呼拉拉全造反了。

陳樹藩為了養軍,破天荒地在陝西開了煙禁,允許老百姓種大煙。

本來地里產這點糧食就剛剛夠填飽肚子,一下子分出一小半去種大煙,陝西的糧食就不夠吃了。

老馮吵吵了好幾天,他的兵一步沒動,不好意思說出口的是,軍中糧草不足,眼看就要斷頓了。

一旅人馬屯在漢中,要向東北渡過黃河,還有好幾百公里。

陝西的交道也差,連條鐵路都沒有,光靠腳板,十天半個月也去不到黃河邊。

老馮可犯了愁了,自已就是個旅長,在陝西也沒啥根基,地方上的人根本就不鳥他。

動手搶吧,好像又壞了名聲,與大義不符。

可他是安徽人,地方上是兩眼一模黑,找誰籌備糧草都不知道。

正發愁哪,衛兵來報,說有一伙人前來拜會將軍。

老馮詫異了,在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還有人拜會他。

閑著也是閑著,干脆見見吧!

不一會兒,幾個人走了進來。

為首一人,身材高大,一身藍布長衫,像個教書先生。生的濃眉大眼,一臉絡腮胡子。儒雅中帶著英氣,英氣中摻著儒雅。

「敢問先生貴姓?來此何干?」老馮對來人有點好感,嘴上的話就客氣了許多。

「煥章將軍,在下乃三原人士,姓于,今日特來拜會將軍!」

來人一笑,雙手一拱說道。

「姓于?」老馮一愣,猛地想起一個人來。

三原人士于右任,同盟會重量級人物。

「可是右任先生?」他連忙問道。

「正是在下!」來人一笑。

「坐,快請坐!」老馮連忙熱情地招呼道。

落座,上茶。聊聊天氣,聊聊民風,該切入正題了。

「將軍欲北上打擊東瀛人,為何遲遲按兵不動?」

于右任臉上帶著微笑,似是隨意問道。

老馮臉一紅,心里罵道,這不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嗎?

「不瞞先生,馮某不願東瀛人在東北肆虐,願率部下奔赴戰場,為國效力。只是,只是,陳督軍糧草未到,耽擱幾日。」

老馮含含糊糊說道。

「只怕將軍未講實話,陳督軍的糧草怕是不會到了吧!」

于右任爽朗一笑。

「再等等,再等等!」老馮嘴巴還挺硬。

「煥章將軍,恕我直言,恐怕過不了幾日,貴軍將無米下鍋,別說北上,恐怕軍心都會散了。」

干右任不管老馮的表情,直接了當。

「這,……」老馮沉吟不語。

他心里有點煩了。

你個同盟會人員,老子不抓你,已經算是給面子了,還東拉西扯的,淨揭老子短處。

「如沒有什麼事,先生請回吧,馮某軍務在身,實在是沒時間。」

老馮冷冷的下了逐客令。

「好,好,于某告退。」

于右任站起身,邁步向外走去。

「只是可惜了五百擔麥子!」

快到門口時,于右任突然大聲說了一句。

「什麼?五百擔麥子?」老馮耳朵被震得嗡嗡聲響。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