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九十九章 父子長談

朱厚照听了弘治皇帝對于解除海禁的擔憂,並沒有繼續說服他,而是說道︰「父皇。解除海禁對于大明是非常有利的。暫時不去研究此事,也是正常。眼下,還是把國內的事情先解決了。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弘治皇帝感慨道︰「是呀。最起碼得讓百姓都能吃上飯呀。每年各地的災害不斷。朝廷雖然免除了他們的賦稅,也進行了賑災,可是效果並不好,流民是越來越多。京城這邊多虧你在西山開煤礦,發明了蜂窩煤,否則這麼多人聚在京城周邊,那可是一股不穩定的勢力,而且很容易失控。」

朱厚照十分謙虛地說道︰「父皇。我這麼做。只是治標而已,並沒有達到治本的目的。有些災害看似天災,其實里面更多的是人禍。如果我們能把各方面做得很好的話,即便是出現災情,也不至于這麼嚴重。」

對于朱厚照所指,弘治皇帝豈能不知道。但是對此他也是毫無辦法,說道︰「太祖時期,對于貪腐,懲治力度不可謂不大。可是後來呢,依舊是沒有徹底解決。我都知道,朝廷的賑災款發到下邊,會被層層盤剝。農民的土地會被地主豪紳、勛戚權貴強行據為己有。知道的,我可以下旨查辦。可是那些不知道的呢。難呀。」

朱厚照對此也不能多說什麼。貪腐問題的確是一個長期困擾中國歷朝歷代的難題。哪怕清朝提出了養廉銀,依舊是無法根除貪腐。

養廉銀的初衷是好的。可是官員獲得俸祿十倍,甚至百倍的養廉銀,無疑也提高了向上孝敬的金額。

清代官員張集馨從道員升為按察使,需要進京覲見。這就需要對京城的官員進行上下打點。孝敬軍機大臣,每人四百金。上下兩班章京,每位十六金。六部尚書、侍郎、大九卿等,每人五十金。還有一些同年、同鄉、世交好友等,一共需要一萬五千余兩。

雖然張集馨有養廉銀,可是他上一次京城就需要花費如此巨款上下打點。他到任後,自然也會將這些拿出去的錢,想方設法收回來。

養廉銀自然也就成了笑話,根本不可能讓官員廉潔。

朱厚照雖然在南直隸推行了清冗員、漲工錢的舉措,那只是暫時性地遏制住了貪腐。時間一長,貪腐之風必然會重新出現。

這是一個千古難題。朱厚照雖然沒有絕對的自信徹底解決此事,但是他有信心有效遏制住貪腐之風。

朱厚照說道︰「父皇。咱們大明的俸祿的確是有些低了。為此我才在江南給官吏漲了俸祿和工錢。這只是暫時性讓大家收手。可是長遠來看,也不能徹底解決。」

「那你可有一勞永逸之法?」弘治皇帝問道。

朱厚照回道︰「目前還真沒有。不過兒臣回研究研究的。」

弘治皇帝勸阻道︰「沒有,就不要研究了。歷朝歷代都沒有解決,可見此事多難。你還是先把眼前需要做的事情做好吧。江南是大明的糧倉。你把江南治理好了,朕這邊也能輕松一些。」

朱厚照借著弘治皇帝的話,說道︰「父皇。兒臣前往江南,只是在南直隸進行了一些改革。其他江南各省並沒有進行。您也知道,湖廣、江西等省有很多藩王。他們在當地的所作所為,父皇也應該听說了吧。兒臣如果去這些地方做事,必然會與他們產生沖突。這個度如何把握,還請父皇示下。」

弘治皇帝自然明白朱厚照的意思。分封到各地的藩王是越來越多。因為每位皇帝幾乎都有兄弟被分到外地就藩。

這麼多年下來,藩王是越來越多。這些人在當地就是土皇帝。官府對王府的所作所為,也只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雖然也有受到懲處的,但是也只是少數而已。

更令人頭疼的是,這些藩王被禁錮在了封地,整日里無所事事,生孩子成了一種娛樂活動。一個生一堆,再呈現幾何式的爆發。

朝廷是要給他們俸米的。隨著宗親的爆炸式增加,大明的財政收入也是不堪重負。

為了支付宗親的龐大開支,只能是增加賦稅,而這麼做,無疑增加了老百姓的負擔。這也是農民起義的原因之一。

弘治皇帝說道︰「畢竟都是朱家子孫。還是以寬容為先。除非十惡不赦之罪,否則還是不要過于嚴厲。牽一發而動全身呀。」

弘治皇帝的話里,還是透著一股擔心。

擔心什麼。自然是擔心對太子朱厚照對藩王下手過重,會令其他藩王心生疑慮,進而威脅到大明的穩定。

要知道當年建文帝繼位後,在根基未穩的情況下,就開始著急削藩。從而導致了明成祖朱棣的謀反。

朱棣也不傻,他是打著清君側的名義。

朱允炆與他的這位叔叔相比,還是有些稚女敕。

一手好牌,打了一個稀碎。

朱棣僅用了三年就攻到南京。南京皇宮失火,朱允炆不知所蹤。

大明的皇帝從此就由燕王一脈來做。

朱厚照當即表態,說道︰「父皇放心。我會讓他們心服口服,朝中大臣無話可說。畢竟事實勝于雄辯。我會用事實來說話的。」

弘治皇帝夸耀道︰「好一個用事實來說話。朕相信你會處理好這些事情的。剛才你放了牟斌一馬,就做得非常好。牟斌定然會對你感恩戴德的。」

朱厚照解釋道︰「父皇。兒臣只是實話實說罷了。牟大人對您忠心耿耿,他又豈能做出如此傻事呢。他阻攔我,只是為了錦衣衛的面子罷了。」

「你能想到這一點,非常好。你這次回到江南,凡是要多于那些大臣商量。除了王鏊、許進這些人,南京六部及其他各部門的官員,你也可以去找他們。我可听說了。你與南京六部的官員接觸並不多。這可不行呀。你身邊這些人的確能力非常強,可是江南那麼大,他們還是有些少了。你要善于使用更多的人為你做事。」弘治皇帝說道。

弘治皇帝沒有說錯。朱厚照到了江南後,的確是讓王鏊、許進、王守仁、王承裕等人來做事情。而魏國公徐、鎮守太監王雲、應天府尹武雄,那都是不打不相識,最終選擇加入到太子朱厚照麾下的。

朱厚照自然對弘治皇帝的囑咐銘記于心。

父子倆的這次長談,也是朱厚照離京前,二人的最後一次見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