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八十一章 朱厚照不為人知的想法

蔣明听說讓壽寧侯張鶴齡作見證,有些擔憂地說道︰「壽寧侯剛剛從薪炭行抽身,他能來幫忙作見證嗎?」

其他人也都有這個疑慮,紛紛看向了安遠侯柳景。

柳景說道︰「我去請他。他坑了我一把。幫個小忙,就當是賠罪了。」

對于壽寧侯將薪炭行股份賤賣給了安遠侯一事,在場眾人都听說了。大家都是在背後議論此事,並不在當事人面前提起。

畢竟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當面提起此事,無異于在傷口上撒鹽。

此事就這麼定了。

大中午,柳景就在府上擺宴,安排這些薪炭行的股東。

酒足飯飽之後,安遠侯柳景送走了大家。

他見天色尚早,就決定前往壽寧侯府請張鶴齡幫忙。

張鶴齡自打耍計謀,將薪炭行股份成功忽悠給柳景後,就一直躲著他。

也許這就是做賊心虛吧。

听說安遠侯柳景登門拜訪。張鶴齡的本能反應就是不見。

可是柳景早就料到張鶴齡會有這種據不相見的想法,就向看門的主動表示,自己是來求壽寧侯幫個小忙的。

也許是出于愧疚,張鶴齡就同意了。

兩個人見了面,還是頗有些尷尬的。

倒是安遠侯柳景率先打破了這個尷尬的氣氛。他說道︰「張兄。我今日上門,是有一事相求。還望張兄幫我這個忙。」

張鶴齡忙說道︰「都是自家兄弟。不必這麼客氣。你先說,只要是我能做到的,絕對是沒有問題。」

話說得非常到位。

安遠侯柳景就把太子朱厚照主動上門,提出收購薪炭行。經諸位侯爺商議,決定賣給太子殿下。但是想讓壽寧侯作見證一事,說了出來。

听了柳景的講述,張鶴齡緊張的心舒緩了下來,他說道︰「柳兄。我當是什麼事呢。就這件事。沒問題。太子我還是比較了解的。雖然有些頑劣,但是心腸不壞。他既然說要收購,自然是不會坑你們的。這事我應下了。」

柳景沒有想到張鶴齡如此痛快地就答應了。他原本準備的幾套方案都沒有用上。

既然張鶴齡同意了,柳景就說道︰「關鍵時刻,還是張兄給力。那我抓緊與太子聯系。爭取早日完成交易。到時候還望張兄為雙方做個見證。」

「那沒問題。」

柳景見事情這麼快就談妥了。也就沒有繼續留下的意思。

他與張鶴齡閑聊了幾句,就告辭了。

第二日,安遠侯柳景就來到慈慶宮找到了朱厚照,表示同意將薪炭行賣給太子。

接下來就是交易價格的確定。

薪炭行經過今年蜂窩煤的瘋狂打壓,已經是老太太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張鶴齡與柳景交易時,張鶴齡的股份價值四萬兩銀子。

可是到了朱厚照與柳景交易的這個時候,那些股份頂多值兩萬兩銀子。

換句話說,短時間內,薪炭行的價值狂跌了一半。

柳景的想法就很簡單,就以自己購買張鶴齡股份的價錢進行交易。

朱厚照自然不會讓柳景漫天要價,但是又沒有按現有價格交易。

他提出,壽寧侯的股份可以按照兩萬五千兩銀子的價格進行確定。其他人的按此價格同比例進行計算。

安遠侯柳景自然也知道見好就收的道理。

太子主動提出收購,而且價格還比市場價高一些。這已經是非常不錯的結果了。

其他諸位侯爺自然也是表示同意。

雙方簽署交易契約那日,壽寧侯張鶴齡也是如約而至。

整個交易完成的異常順利。

柳景等人自然不忘恭維朱厚照,感謝其能夠在困境中伸出援助之手。

朱厚照對此自然是十分謙虛地表示,這都是舉手之勞。

簽訂完畢後,朱厚照的人和安遠侯的人又進行了實地交接。

勛戚薪炭行就正式成為朱厚照的產業。

值得一提的是,朱厚照還將整個薪炭行的人員全都留了下來。他的解釋是,大家出來做事都不容易,不能因為換了老板,就讓人家失業。

這種人性化的處理方式,自然被人們津津樂道。

惜薪司西廠被炸後,要想重新開張,尚需時日。而將蜂窩煤制造挪到城外的煤場,增加了運輸距離,但那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朱厚照提出購買薪炭行,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想把蜂窩煤制造基地放在這里。

畢竟惜薪司西廠那是公家的地盤,自己利用公家地盤賺錢,讓人詬病。雖然自己也象征性地支付了一些租地費用,但是還是會被有些人利用。

現在好了,買下了勛戚薪炭行,朱厚照總算有了一塊屬于自己的地盤了。

除了柳景等幾位侯爺的薪炭行之外,朱厚照還派人收購了京城其他大大小小的薪炭行十余家。

當然了,有幾家小薪炭行就是不賣,朱厚照也沒有強買。

但是不影響朱厚照壟斷整個京城的燃料市場。

蜂窩煤的產能很快就恢復了過來。

收購的各家薪炭行還有一些存貨。李強建議賣掉這些存貨後,就不再銷售薪炭,全部改為蜂窩煤。

持這種觀點的,不在少數。

蜂窩煤既便宜,又耐燒。深受大家的歡迎。蜂窩煤全面取代薪炭只是時間問題。

但是朱厚照卻不這麼認為。在他看來,蜂窩煤是完勝薪炭。但是有些人、有些場合,還是非常適用薪炭的。

比如,烤鴨、火鍋。你用薪炭,要比蜂窩煤好很多。另外,有些百姓習慣使用薪炭,對于蜂窩煤是有抵觸的。

在前期調查時,就有這方面的反饋。

因此,朱厚照本著以人為本,實事求是的原則,決定還是保留薪炭。只是銷售數量做下調整而已。

未來,蜂窩煤佔據總時長份額的八成到九成,而薪炭佔據一到兩成。

使用薪炭,還是蜂窩煤,選擇權交給消費者。

在大明那個時代,作為太子的朱厚照如此做法,絕對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

如果按照當時人的正常思維,必然是搞一刀切。只供應蜂窩煤,不銷售薪炭,徹底壟斷市場,然後逐步加價銷售,從而牟取暴利。

這麼做,是最簡單、最直接的在短時間內獲取財富的好辦法。

但是,朱厚照做這一行,絕不僅僅是為了賺錢,他想維持京城的燃料供應穩定,讓老百姓能夠從中受益。而不是增加老百姓的生活支出。

更為重要的是,朱厚照主動購買柳景等人的薪炭行,還有著不為人知的想法。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