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易隱約記得,歷史上,這次宮廷之亂中,少帝和陳留王被張讓、段珪劫擁,走小平津逃到了城外北邙山,之後便被當前為河南中部掾官員閔貢引兵追至,張讓、段珪見事急,自知難免一死,遂投河而死泡*書*(而少帝和陳留王因不知道來人的虛實,以為來人又是賊人,便躲藏在河邊的亂草當中,沒敢出聲
兩人一直躲著,直到軍馬散去,他們才連夜逃到了一個莊子,一路的困苦驚惶便不說了,這兩個生長在皇宮里的小子何時受過這樣的苦?擔驚受怕是難免的幸再被閔貢找到了莊子,然後護送他們回京而就在他們回京的路上,董卓便半路殺出,從此,少帝、陳留王兩人便落在董卓的手上
劉易記起這事兒,心里一驚之前因為歷史有所改變的關系,劉易沒有辦法預知歷史上所發生的一些事件的準確發生時間,沒能預知董卓何時到京的準備日期但現在發生了這次史上的宮廷之變,劉易就知道董卓一定來了
劉易雖然知道董卓盡早都會來,但是如今確定了董卓將到,此時,他的大軍應該離洛陽不遠了,那可是二十萬大軍啊,並且,其中大多是騎兵,以劉易現在的實力,根本就沒能與其相抗一二,心里自是有點忐忑,有點驚心
最讓劉易感到緊迫的是,這一次,董卓名為保駕,實這挾持,董卓挾少帝和陳留王回京後,不出三天,董卓便廢了少帝,另立陳留王為帝少帝也從此而被董卓囚禁,幾個月後,連帶何太後何婉一起,被毒殺
當然,現在這些歷史事件已經發生了一些細微的變化首先,何皇後何婉,並沒有像歷史上那樣,被袁隗等人推出執政以平這場宮亂何皇後,現在在劉易的手上另外,張讓和段珪並沒有劫擁少帝、陳留王逃離皇宮,而是直接在皇宮內被袁隗、袁紹等人拿下了而少帝和陳留王,則是從皇宮的秘道逃走的,這一刻,估計他們正在城外某處躲著
少帝和陳留王他們的年紀和馬、孫策的年紀相仿,但他們卻又不能和馬、孫策相提並論的,以他們孱弱的身體,讓他們逃走,怕也逃不遠,此時,能不能逃到京城北面的北邙山都難說
何皇後何婉已經因為兩個兄長之死,痛切昏厥了過去看著她那如花般艷美的臉龐,看著那種悲切的神色,劉易也感同身受不忍再讓她經歷喪子之痛
她現在在劉易的手上,自然不會再有被董卓囚禁毒殺的可能,但是,少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肯定會被官兵尋到護送回京,而董卓也肯定會半路殺出如果讓少帝和陳留王兩兄弟落在董卓手上的話,那麼,少帝肯定會遭受歷史上被囚禁毒殺的命運
不管如何,劉易看在皇後何婉的份上,也不能看著這樣的事件發生而阻止這樣的事件,劉易也只有一次機會那就是在董卓還沒有殺出的時候,先一步把少帝和陳留王找到,然後把他們一起帶走,帶到洞庭湖洲去
少帝劉辯是劉易的徒弟,陳留王劉協又何嘗不是?董太後在死前交待何皇後要善待劉協,想何皇後也已經記在心上劉易也不能只救少帝不救陳留王
至于找到兩人把他們帶走之後,這時代,這朝廷在沒有了少帝及今後的漢獻帝之後的歷史發展走向將會如何,劉易也不再顧慮太多了
如何找到少帝和陳留王,劉易倒也不用像別人那樣像無頭蒼蠅一般到處搜尋劉易記起少帝和陳留王最終是逃到了洛陽京城北面的北邙山,最終也會到達那山中的一座莊子上劉易還記起,那莊子叫崔毅莊,莊主就叫做崔毅,以莊主姓名明名的一個莊子{///書友上傳}所以,劉易只要找到北邙山內的崔毅莊,便可以比別人先一步找到少帝和陳留王
既然已經知道了,劉易便馬上行動,讓戲志才馬上點出兩千兵馬,和王越、太史慈、史阿、元清,還有已經把陽安公主及益陽公主護送到城外西山皇陵的顏良、文丑等人,直撲城北北邙山
現在,除了在西山皇陵的密林里藏匿著五千兵馬,城西城門也有五千兵馬,點出兩千人馬,主要是因為北邙山太大,在不知道那崔毅莊在哪里的情況之下,也要人手去尋找一下
北邙山,在洛陽之北,鄰接黃河,就在黃河的南岸其實,北邙山是秦嶺山脈的余脈,山並不高,海撥只有300來米高,但是卻很大,此山連綿縱橫開闊,一個山嶺連著一個山嶺,方圓足有數百里
到了城北北邙山,看著連綿起伏的小山嶺,劉易才明白,如果不是自己來自後世,知道一些歷史事件的走向,要不然,想在這里尋找一個人,那簡直等于是大海撈針
歷史上,少帝和陳留王之所以那麼快被那閔貢找到,主要是因為張讓挾帝走逃,沿路有跡可尋,只要沿著一些蛛絲馬跡追蹤,自可很快便尋到少帝
但這一次,因為少帝和陳留王是從皇宮秘道逃出去的,留下來的痕跡並不多,除非他們兩人能夠主動站出來,否則,想在短時間內找到他們根本不太可能
已經過去了三天,劉易已經找到了在山中的莊子,可是,卻沒有找到少帝和陳留王而本該出現的董卓,也還不見蹤影
別的人,也在瘋了似的到處尋找,可是,誰也沒有找到少帝和陳留王,就似乎這兩人已經消失了一樣他們在哪?荒山野嶺,各種野獸出沒,兩個只有十歲左右的小子,不會是踫到猛獸被吃了?
事情,似乎和歷史上所發生的過程,發生了不不偏差
且說少帝劉辯和陳留王,他們最近一段時間,都和董太後在一起這是董太後的要求,哪怕是太子已經登基了,董太後也要求太子住在自己的寢宮
董太後和太子之間的感情,本來便不是那麼的深厚,但是太子始終都是董太後的嫡親孫兒,不喜還不喜,可已經改變不了太子成為皇帝的事實,既然如此董太後也只好接受這個事實,打算和太子好好相處,看看可否改變自己對太子的觀感
何進被張讓等十常侍引進皇宮殺了後,董太後及少帝、陳留王都不知情,當他們被後來的喊殺聲驚醒的時候,何進的舊部及袁家的兵馬已經殺進了皇宮里來而他們,也被張讓等人派人看守著留著作為那些宦官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董太後,她雖然說不上有多英明聰慧,但卻也並不是那種傻女人實際上,當張讓派人來把她和少帝、陳留王看守起來的時候,董太後便已經察覺到氣氛不對勁她心里,其實也明白,任何一個朝代,任何一個皇位秩的時候朝廷內肯定會有一些亂事別的不說,她進宮做太後之前後,但發生了不少事情
所以當她從身邊的人口中問到何進已經被張讓等十常侍所殺,現在何進舊部部將以及太傅袁隗正領軍進攻皇宮,說要殺了宮內的宦官為大將軍何進報仇
哼,報仇是假,爭權奪利是真董太後的心里也明白是什麼一會事,听到內侍宮女說了情況之後,董太後的心里冷笑連連皇帝死了,也沒有見到他們那麼的熱心,也沒有听到誰說要為皇上報仇
當日,她為了保存太子、王子的性命所以才違心的在皇宮城樓上對著那麼多人說皇帝是病重而亡的,還特意的解釋了皇帝的死和張讓等人無關可是,明眼的人,應該都能夠看得出,董太後說和張讓等人無關,還特意的解釋那就等于說,和這些宦官有關,要不,解釋什麼?
當時,董太後的心里,其實是希望已經圍著皇宮的官兵不顧一切打進來,把那些宦官拿下,解救她和太子、王子等人,讓自己不用再受宦官的要挾董太後已經向天下人解釋了皇帝的死和張讓等人無關,如果那些兵馬再要對付張讓他們,那麼也可以讓張讓等人無話可說,不會因此而對她及太子、王子下毒手可是,讓董太後失望的是,眾宦並沒有因此而攻入皇宮,沒有從張讓等人手中救出他們
連皇帝被害死,這些所謂的臣子都沒有想過為皇帝報仇,現在只是死了一個何進,便以為何進報仇為名打進皇宮來,這,不是什麼的報不報仇的問題,而是一場可以預見的宮廷之亂
皇宮內的喊殺聲,慘叫聲,以及,沖天而起的火光,這些,都讓董太後非常清楚,皇宮亂了
亂兵打進了皇宮,那麼,就表示張讓等宦官也活到了盡頭,而讓董太後可慮的是,以張讓這些內心奸險的閹人性格,他們必不會甘心如此便被何進舊部及袁隗等人殺死的,他們為了保住性命,為了繼續他們的名利富貴,他們極有可能會以少帝的性命為要挾,以此來保住他們的性命
董太後,對于這些宦官謀害了皇帝的事,心里自然是知道得非常清楚的她相依為命的兒子,被這些宦官謀害,她的心里,對宮內宦官的厭惡,已經到了一個壓抑不住的臨界點上這一晚的宮廷之亂,讓她再也壓抑不住了
董太後在死前所說的話,便足可看出董太後對張讓等宦官的內心痛恨
皇宮內的秘道,是非常絕密的,一般人根本不會知道實際上,當初光武帝修建皇宮的時候,便偷偷的命人同時修建一條地下秘道,以供皇室的人,要萬一遇到危險的時候,可以從皇宮地下秘道逃生
歷來,這地下秘道,只有皇帝才會知道,哪怕是皇帝最寵愛的妃子都不會知道,皇後、太後什麼的,也不會知道的這個秘密,只有皇帝口口相傳,一代傳一代
但是,在桓帝死時,因為沒有人繼承他的皇位所以,他沒有辦法再口口相傳于下一個皇帝但是,這個秘密,卻也不容有失,縱然不能親口傳給下一任皇帝,但卻可以告訴身邊信得過的人
那個時候,桓帝死時,身邊只有竇皇後也就是竇太後所以,這個秘密便只有竇太後知道,後來,竇太後因宮廷政變所殺她在死前,又把這個秘密傳給了董太後也就是說,這個本應是皇帝才知道的秘密,只有董太後知道,她後來也沒有告訴靈帝,連皇帝都不知道
董太後知道宮廷禍亂的可怕,當初竇太後的死她至今還歷歷在目她擔心,亂兵攻進皇宮來,亂殺一通,極有可能連少帝和陳留王都不會放過所以,她決定,讓少帝和陳留王先逃離皇宮再說
張讓派人盯守著她和少帝,被這些人盯著,行事不便董太後便賜給那些人每人一杯一了毒的毒酒,董太後始終都是太後,張讓等宦官不怕她但並不是說一般的小太監小侍女不怕她所以,那些人喝下了董太後賜予的毒酒,全都一命嗚呼這些人,一來不太敢抗絕董太後的命令,二來,也沒有想到酒是毒酒
解決了看守的人,董太後才根據方法,找到了秘道入口的開關,打開了秘道的入口
本來,董太後可以和少帝及陳留王一起逃走的但是,董太後卻無心再承受逃亡的艱苦,而且,皇帝劉宏的死,對她也影響較大,與她相依了幾十年的兒子被宦官謀殺了她覺得這樣的一個深仇大恨不能就這樣便算了所以,她留了下來,當著一眾朝官及官兵的面,否決自己之前所說過皇帝的死和張讓等人無關的話,重向大家說明,皇帝劉宏,不是病亡的,而是張讓等宦官謀殺的也只有讓這些真相大白于天下,董太後才能夠安心,死,也死所安然
就如此,少帝和陳留王,便躲進了皇宮內的地下秘道
皇宮的地下秘道,是歷代皇帝暗中經營多年的產物,但是,近幾十年來,因為皇帝劉宏並不知道的情況之下,而董太後也沒有刻意的注意,因為這秘道只是逃生所道,沒事她也不會進秘道里去,所以,秘道里的秘密,是沒有人知道的
少帝和陳留王兄弟,在秘道里模爬滾打,模索著前行,也幸好,這秘道只是逃生的秘道,不是寶藏地宮,秘道內並沒有特意的設置機關,否則,少帝和陳留王有多少條命都不夠死
當然,秘道沒有致命的機關,但是機關還是有的,特別是如迷宮一樣的叉道很多少帝和陳留王在秘道內被困了足足兩三天,要不是他們進入秘道里的時候董太後給他們分別塞了不少食物,以及火種,他們怕還真的難以活著從似是無窮無盡的皇宮秘道里逃生出來
皇宮秘道,是一條逃生的秘道,既然是逃生之路,那麼,自然是經過許多設計而打造的
皇宮秘道的出口,其實就是在北邙山靠近黃河邊的一個莊子上,這個莊子,就是崔毅莊
崔毅莊,並不是叫崔毅莊,它實則,是一府小型的宮廷行府但是,因為朝廷不怎麼重視的問題,這行府早已經慢慢的破敗,後來也曾一度改為驛站,供過往黃河的南北官府的人作歇腳的地方只是,這莊子,太過偏僻,平時很少人專程尋到這莊子上來歇腳近幾十年來,特別是近十來年,在附近的黃河渡口正式設立了官府驛站之後,這里就完全棄用了
那個崔毅,也不知道是使了什麼的手段,有什麼的關系,居然可以買下這個莊子,以此為家
劉易和王越、太史慈等人,找到了崔毅莊已經有三天的時間,哪怕是堆放柴草,堆積如山的草堆都找到了,可是就是沒有見到少帝和陳留王
這個莊子的來歷,劉易也是從崔毅的口中得知的
皇宮秘道的出口,靠近黃河邊,而這里還有一個莊子,其實,這便是為了方便逃生,才會如此設置的試想,當從皇宮逃到了這里後,可以迅從莊子坐船從黃河逃走,沿河直下,可一日千里,如此也可快的擺月兌追兵可謂,這樣的設置,還真的是用心良苦
少帝和陳留王,他們並沒有如歷史上那樣逃到了崔毅莊來他們從皇宮秘道一出來,便直接摔進了離黃河不遠的一條分叉河道里
不是出口不對,而是因為近幾十年來沒有人進入來皇宮秘道,而這秘道修葺的時間也太久遠了,其出口已經崩塌,把去路堵死了
兩個小子,真的是又驚又懼,想回頭回皇宮,但是他們又怕回去也是死路一條再說,在秘道里兩三天了,怎麼走到這里來的,他們都不知道,再回去,他們也怕找不到回去的路
他們雖然害怕,但是經過劉易及王越的教導,他們還勉強能夠冷靜得下來,他們冷靜下來後,隱隱約約听到有一絲水流的響聲,他們在求生的本能之下,用董太後交給他們防身的佩劍,在洞壁上挖開了一個口子,從口子出去,便是一條河涌(未完待續)
百度搜索泡書閱讀最最全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