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二十四章 新的策略

于徐聲而言,在這個階段建一個設施完善的影視基地,的確是件不太容易的事。

好萊塢一流的影視基地,在電影設備和工業軟件上的花費不計其數。工業光魔和維塔數碼之所以在特效上能有這麼深厚的技術儲備,那也是長期積累出來的效果。

影視基地雖然打著對標好萊塢的旗號,但是十年八年之內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好在黃勝在特威數碼算是撕開了一個口子。

《劍中原》的特效制作徐聲還算滿意,相比國內的武俠大片,《劍中原》的特效後期算是提升了一個檔次。

武俠最後的巔峰算是陳昆李連結《龍門客棧》了,但《劍中原》的整體畫質要比《龍門客棧》高上那麼一個檔次。

盡管如此,《劍中原》的後期特效還是只做了不到四分之三。

跟文體和上影面對面溝通了一次,徐聲就把影視基地的事情交給了周充。

思湘文化的底蘊太過單薄,現階段再不努力提升,到時候就有些配不上聲名浩大的影視基地了。

《王牌》與《回家的誘惑》競拍工作余靜雖然已經開始,《致青春》的電影也已經制作完成,但是光憑這些還遠遠不夠。

思湘文化會議室,徐聲召集了公司的大部分高層。

「大家匯報一下各個部門的工作,年尾的計劃調整一下。」

經過一年多的經營,四個部門的人員都有所增加,出席的會議的,不僅有各部門管理者,同樣也有導演和藝人。

在老牌的老戲骨身上,思湘文化建樹不多,除了浦江話劇中心那些能臨時借用的演員外,經紀部就只有十來個新簽的藝人。

新加入公司的導演里,也不乏郭帆、齊玉坤、文木野這些後世的知名導演。

思湘文化之所以能吸引這些人,主要是得益于思湘文化的工作室制度。

相比演員,導演在開設工作室上思湘文化的條件要放寬了許多,新人導演,剛進入公司的磨練是少不了的。思湘文化除了初期的導演培訓期之外,後續的條件可謂是放得很寬。

同樣,新人導演只要能夠累積能達到一個億的票房,就有開設工作室的權利。

如張斌,雖然《失戀33天》上映的時候公司還沒有出台相關的條件,但是張兵想要自己開設工作室,也同樣具備這樣的資格。

這是圈里任何一家影視公司都沒有條件,不僅在累積票房上,就算在新人導演的電影投資上,思湘文化的態度同樣也很開放。

其實每一個導演,不管背景如何,其心理都有一個趨于成熟的故事。

如齊玉坤的《心迷宮》、《我不是藥神》的文木野等等。

在這些年輕導演的身上,思湘文化從來不會吝嗇新作品的投資。

這就相當于當初劉德樺出資主持的新人導演計劃一樣,只是思湘文化的這種方式,能更好的把這些綁在思湘文化這艘船上。

況且這些新人剛剛出道,很多只會申請個十萬幾十萬的資金去拍一些參展短片來積攢經驗。這個計劃一年下來的投入,不過也就千把萬的事情。

而且出台這個計劃收益的不僅限于此。

在得知思湘文化出台了這樣的政策,很多準備作品多年卻又無處尋找投資的導演都紛紛找上門來。

在這個過程中,思湘文化就有了篩選投資的機會。

作品徐聲會盡量少抄,但是並不妨礙他把這些熱愛電影的電影人都扶持起來。

在影視基地的扶持計劃,同樣少不了這個這份導演扶持計劃,而且這個事情思湘文化從年初就已經開始在做。

徐聲問起,余靜率先把電影部門的事情匯報了一遍,接著是羅永年、唐紹平和周霞。

在大致了解過公司的情況之後,徐聲才道︰「半年時間,公司的發展很快,但是這半年公司幾乎沒什麼新作品出現在熒幕。」

他這里說的,不僅指的是電影,同樣包含電視劇和綜藝。

「接下來的計劃調整一下,各部門只要有作品有創意的,拿出來討論,作品只要過關,公司都會支持。各部門成立一個審核部,然後把需要立項的作品匯報到周總那里,附帶上審核部的意見,最終決定投拍那些作品,我和周總會根據公司的經營情況酌情考慮。」

「現在距離年底還有四個月,大家盡力去準備,我希望從明年開始,公司每年至少有五部上影的電影、四個在播的綜藝節目以及三部待播的電視劇。」

「至于經紀部,調整一下針對老牌藝人和成名藝人的策略。」

徐聲看向周霞,接著道︰「成名藝人和老牌藝人的本身的知名度很高,以思湘文化目前的情況想要去挖人不太現實,但是可以把我們的工作室制度公開來談。」

「不管一線二線,只要願意加盟的公司,工作室和期權都可以談。你們盡量去接觸一下一些合同到期或者有意跳槽的藝人,思湘文化有的資源,我希望在兩年之內,公司能有一批可用的藝人。」

思湘文化現目前的藝人群體中,算得上二線最多就一個雷家英,憑借《失戀33天》中的精彩表現,雷家英也引起了演藝圈一些重點項目的關注。

但是像溫子霓、孫一周和李戀,在《劍中原》還沒播出的情況下,也只算是三線當中最不起眼的那一批。

孫一周呂小布的形象根種太深,徐聲一直找不到合適的項目來捧。李戀和林合平這段時間卻在忙著婚禮的事情。至于溫子霓,有著小丫頭的拖累,根本沒時間來接外面的項目。

大致說了一下公司的規劃,徐聲就把影視基地的項目公開了出來。

最近一段時間,由于余靜被抽調過去配合周充主持影視基地的事情,而且高層中也漸漸傳出了一些風聲,影視基地的事情再壓著已經沒有什麼必要。

「公司打算在骨樹園對面建一個大型的影視基地,項目現在還在審核當中,只要建設完成,我們就有了屬于自己的影視基地。這個項目會由思湘文化和紫霓投資共同承建,周總全權負責。整個項目計劃投資五十個億,第一期投資會在八個億左右。」

「所以各個部門都打起精神來,在接下來的一兩年內,我希望不會再有人去問思湘文化是個什麼樣的公司。」

文體和上影都是持支持態度,至于項目多久能審批下來,就不是徐聲能決定的了。但是這一針強心劑,早打早好!

徐聲話音剛落,會議室就響起了議論紛紛的聲音。

整個思湘文化,知道影視基地的人並不多。除了早期在工作室的幾個元老之外,就連雷家英張斌這些到公司比較久的老人都不知道。

等議論聲微微降了一些之後,徐聲才接著到,「影視基地的事情目前還在審批當中,但不管能不能批下來,公司的影視基地都必須要建。之前安排給各部門的事情,我希望能引起你們的重視,不要到時候影視基地建好了,到時候各個部門的人都湊不齊。」

「骨樹園這邊的辦公樓閑置的還很多,公司現在的辦公情況有些擁擠,余總等下統籌一下各部門的情況,不行的話再找物業租基層。」

徐聲之所以做這些安排,還是為了以後的影視基地做準備。

如他所言,他不希望影視基地建好之後,到時候思湘文化搬進去連部門的人都湊不齊。

在影視基地的規劃中,思湘文化和視效公司將各有一棟18樓的主體寫字樓。雖然這個規模相比各大衛視來說根本無法相提並論,兩棟18樓可容納數千人的辦公樓,相比圈內其他影視公司來說,已經是足夠讓他們垂涎的了。

如今的思湘文化,四個部門加起來才不到三百個人,就算在加上視效公司,也就七八百人左右,影視基地建成之前,公司需要補充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

會議結束,思湘文化之前那些僅限于內部人員才知道的消息,都慢慢的傳了出去。

相比空中樓閣一般的影視基地,演藝圈更感興趣的卻是思湘文化內部透露出來的藝人工作室和導演工作室方案。

燕京,榮興達總部。

作為圈里一家老牌的經紀公司,榮興達捧出來明星不計其數。

圈里最為知名的經紀人當中,除了熟知的花姐和紅姐之外,同樣也不能忽略榮信達的這位婉姐。

如陳昆、周旬這樣內地最為頂尖的一線,都出生于榮興達。

李家的兩位鐵娘子,一個經營藝人一個經營影視項目,可以說是相得益彰。

榮興達培養新人的能力不錯,但由于榮興達始終沒能在大熒幕上有所建樹,沒有掌握圈里最為頂尖的資源,所以旗下很多的藝人在成名之後,都選擇了離開。

陳昆周旬如此,剛剛因為《仙劍三》正大紅大紫的楊密也如此。

「徐姐,美亞那邊怎麼說?」

雖然人還在榮興達,可楊密的心思早已隨著《仙劍三》的大火飛出了公司。

榮興達這幾年給她的資源還算不錯,《神雕俠侶》的小郭襄、《仙劍三》的雪見,這些都屬于圈里數一數二的資源。

但是自從09年拍完《仙劍三》之後,她卻發現公司對她的態度開始冷淡。

年初開拍的《紅樓夢》,李導竟然讓她去演賈寶玉身邊的大丫鬟。

雖然那時候的《仙劍三》遠遠還沒有發酵,但是李紹紅竟然讓已經出演過《仙劍三》女主的她在《紅樓夢》里演一個戲份不怎麼重要的丫鬟,這是她怎麼也接受不了的。

榮興達是很厲害,曾經捧出周旬陳昆這樣的一線,但是隨著陳昆周旬出走華藝,她幾乎已經算是公司里唯一的主咖了。

她沒想到李曉婉會在她合同即將到期的這個時候,用這樣的方式來對她。

讓她給兩個新人做配,虧李曉婉想得出來。李 是誰?

所以在剛拍完《紅樓夢》,楊密就讓她的助理第一時間聯系了其他的經紀公司。

徐曉莎尷尬的笑了笑,剛進門又轉身把門從新關了一下。

「情況不太好,美亞那邊還是不願意松口。」

「可他們提出的條件也太過分了吧,那種協議,我不相信圈里有那個藝人能完成,你把那份協議發給劉藝妃,我不相信她敢接。」

去年網友最新的票選的四小花旦中,有她也有劉藝妃,但是劉藝妃資源卻一向是圈里最為頂尖的。

相比之下,一個雪見就太捉襟見肘了。在《神雕俠侶》中,她得去給劉藝妃做配,《仙劍三》也算撿了劉藝妃不要的桃子,所以對于圈里的資源,她比誰都渴望。

徐曉莎苦笑道,「沒辦法,咱們不能跟她比,美亞的要求太過分了,要不咱們還是留在榮興達吧。」

徐曉莎也沒辦法,圈里的經紀公司,最頂尖的也就那幾家。

「就沒有其他公司了嗎?」楊密微微皺眉。

徐曉莎頓了頓,「也不是沒有,可大致的情況你都清楚,而且因為婉姐的關系,咱們怕是不好留在燕京。」

李曉婉在圈里的影響力不比另外兩位差,主要因為榮信達還經常主導電視劇項目。

「浦江那邊呢,華藝怎麼說?」

「華藝的資源主要在大熒幕上,而且他們的人太多了。」

華藝不涉及電視劇業務,向來對電視咖不怎麼感興趣,橙天和光線也大抵如此。至于電視劇項目比較頻繁的唐人,這段時間也是麻煩不斷。

除了香江的公司之外,現目前在電視劇方面比較有建樹就是那些電視台了。

「不過,浦江倒是有一家公司鬧的挺熱鬧的,圈里好多人都在討論。」

「什麼公司?」楊密楊頭望向徐曉莎。

「叫思湘文化,他們最近發布了一種藝人工作室的合作模式,在圈里面到處挖人,不管藝人還是導演都挖,很多人都在討論這個問題。」

「藝人工作室,像李兵兵那樣?」

李兵兵工作室,去年中才開始創建,現如今在圈里已經有了不小的影響力,很多藝人都很向往這種合作模式。

思湘文化之所以現在才正式公開藝人工作室制度,也是和當時藝人工作室還不普及有很大的關系。

徐曉莎點了點頭,大概是這樣,听說還能拿到期權。

「竟然還有期權,這家公司是什麼情況?」楊密明顯有些動心了。

徐曉莎苦笑著,「他們的條件好是好,可他們的根基太差,這家公司才成立了一年多時間,現在思湘文化出名一點的,就一個雷家英,恐怕你都沒听說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