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39章 會議結束,改革代表,奉勸黃援朝

大會開的異常激烈,代表們的心緒也是非常激動。

換了換人員,換了換位置,駱濤也不知道怎麼的?也落了個經濟委員會委員的職稱。

新的身份,新的使命。

人事變動之後,會議場里整天都彌漫著物價的事。

代表們大多都是願意變動,給當下的國內局勢稀釋一些對社會不利和不穩定的因素。

上面在談大物價,底層老百姓也在小談物價。

「我說今兒這雞蛋可是又漲了一毛,看這架勢這今後還得漲。」

「誰說不是,听說了嗎?上面最近一直在討論這事。」

「咳,我還以為多大的事呢,就這兒,誰不知道,要說變動物價,上面也不是今年才開始,打我們經濟好起來的時候就開始思變動……」

這人坐在公園的石階上侃侃而談,旁人也听的如痴如醉。

駱濤每天開完會回來,蘇桂蘭都要問上一句,「這物價還要漲嗎?」

駱濤也會非常誠懇地回道︰「物價會漲,但一定是在合理又在大家購買能力的情況下上漲。」

一時的快漲不過是一時的漲,這種影響大局發展的漲法,只會被民眾拋棄。

時光悄悄來到四月,這是一個桃李爭妍的季節。

四月初豬肉、鮮蛋、食糖、大路菜(應季節吃的普通蔬菜)等價錢開始上漲,也由原先的暗補該為明補。

暗補是上面對城鄉工廠在職員工的一種補貼,對應的則是明補。

具體說法就是通過對選定商品的生產或流通環節的補貼,使商品的價格低于市場價格來間接影響消費者的選擇。

補貼款未直接經過真正的受益者(即消費者)之手,往往不被常人所體會,故俗稱「暗補」;後者由于補貼款可以直接到達消費者手中,是消費者能夠看得見模得著的,故俗稱「明補」。

這里面道道多,一時半會兒也講不清,就是講清了,你們也看不到。

京城的職工每人每月補貼十元。

除了直轄之外的地區職工應該會低一點。

十元看著不少,但跟物價的上漲速度比起來,還遠遠不夠。

拿最常吃的豬肉來說,每斤肉也已經從原來的兩元左右,漲到了現在的每斤兩塊八。

漲幅更厲害的是那些反季節蔬菜,一斤西紅柿現在市場賣價是四塊多一斤。

雞蛋的價錢也上漲的厲害,用老娘蘇桂蘭的話說,「雞蛋已經到了要論個賣的時候。」

隨著大批商品價錢上漲,京城繼滬海之後迎來了第一波小型搶購,市民囤菜、囤肉、囤做飯作料。

就現在這個漲法,一般人還真一時半會兒吃不消。

何姐出去買菜,回來就要抱怨幾句,今兒什麼什麼菜又漲價了。

老娘蘇桂蘭那絕對是最好的捧哏,「是嗎?那您出去沒听說還要漲吧?」

「這個俺倒听了不少,很多人都覺的不會太漲了,現在也沒什麼報紙上說的那麼邪乎,有人搶著買東西。」

何姐說這話就顯得年輕了,再者她說的報紙上報道的搶購風兒,也不是京城,而是南方其他地區。

現在的京城只能說暗流涌動,還沒有到徹底爆發的時候,不過,有人已經悄悄開始,但大部分人還在迷迷糊糊的狀態中。

蘇桂蘭知道沒人搶購,心里的石頭就落下了。

她以京城小市民的觀察角度看待物價上漲這件事,在她的認知中,只要大家還沒有搶,說明一切正常。

當大家開始搶購,那只能說明問題已經很嚴重了。

說白了這就是典型的隨大流兒,別人搶購,自己也去搶購,別人不動,自己也沒必要動。

「那就好,以後這菜也不需要買太多,夠吃就行,咱家就是賣菜的還怕沒菜吃嗎?

要買就買咱們家沒有的東西。」

何姐拎著一大籃子,笑著點頭,她也是非常認可蘇桂蘭所說的事實。

這樣的情況每天都會上演,老娘蘇桂蘭就像是一位巡視員觀察著大堤的水位,一旦發現水位超過警戒線,她會立馬出動采取相應的措施。

四月中旬,大會結束。

除了人事變動之外,就兩件事真正觸動了駱濤,一個是大家一直關注的物價問題,另外一個則是土地轉讓問題。

法律第十條第四款明確作了批改︰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侵佔、買賣、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轉讓土地。

這次會議把出租二字給去掉了,看似簡簡單單只是去掉了兩個字。

殊不知就這兩個字快速催生出一個龐大到萬億的產業鏈。

這土地出租得到了法律意義上的認可,今後再也不會有人拿這事扯皮,西昌菜籃子工程也會以此為基石,進行下一步大發展。

今年除了以上這幾件事情,還出現了一個新的現象,這次開會居然有人投了反對票,這可是破天荒第一次。

這人不想出名都不行,媒體可是緊抓不放,有那麼一瞬間報紙上都在報道這事。

除了這人,這個期間給駱濤影響最深的還是馬盛利和王均。

四月初,搞了一個「中國優秀企業家」頒獎,這都屬于是內部獎,這事跟駱濤可沒有什麼關系。

全國範圍內一共選出了二十人,也不知道怎麼的一向低調辦事的王均,突然會參加這個出風頭的頒獎活動。

這完全不符合他平日里的作風。

再者他怎麼也是最高干家庭出身,參加這樣的活動,未免太跌份了。

看看另外幾家,人家就穩坐釣魚台,不動聲響。

這事出反常必有妖。

經過多方打听,駱濤才搞明白,原來這個頒獎的活動就是這家伙提出來的。

駱濤听後大笑不止,他實在是沒有想到王均經商不成,改策劃了。

但他的真實目的,駱濤還是沒揣摩透,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這家伙必有所圖。

他家老爺子的又上了一個台階,他怎麼也的借著這波東風前進。

不然,以後可等不到這樣的好機會了。

駱濤也知道審時度勢,立馬讓人停止了明面上對中華電器的打壓,開始苟起來,全面扶持國內其他家電企業。

準備給中華電器培養一大批對手,免得它以後會產生寂寞。

至于馬盛利,駱濤也不知道怎麼評價他。

不過,現在的他以外人的角度來說,只能用打腫臉充胖子來形容。

但以知情人的角度說,他現在就是騎虎難下,已經到了一條道必須走到黑的那樣。

畢竟之前媒體把他捧的太高,儼然成為了工廠活神仙,「一包就靈」。

過往兩年間「包」的他迷失了方向,但工廠職工卻被「包」的找到新希望。

在大會結束後駱濤還見了他一面,時隔一年多再見到他,駱濤恍惚間有種錯覺,當年那個「一包就靈」的馬盛利不見了。

現在的他更像一具木偶,看著神威依舊,實則內在已經沒有一點精氣神。

兩人只是匆匆互相問候了幾句,他沒主動說他現在的現狀,駱濤也沒有去問。

這時候他公司的弊端已經出現,如果及時快刀斬亂麻,把一些經營難度大的造紙廠拋了,馬盛利造紙集團的壽命絕對遠超原歷史。

這樣的做法,對一般人來說,是想都不用想的事,可以立馬拍板決定。

但對于馬盛利這個一生都要強且又倔 的人來說,這是個難題。

事實上馬盛利造紙廠的失敗原因,有內因還有外因。

內因不必多說了就出在馬盛利自己身上,太過盲目自大,頭腦發熱,犯了個人英雄主義。

外因就是八十年代的體制制度。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他這個人,人緣不好。

這一點基本上是八十年代企業家的通病,這些人中沒幾個人能把內外關系處理好。

比如這次的企業家評選當選的人物,沒幾人安全著陸。

下的下,走的走,逃的逃,有些人現在都還是下落不明。

要是這樣看,便清晰的知道這年月的獎可不好領啊。

雖然他們中的人大多被人遺忘,但改革歷史的路上,終究有他們的名字。

全國至今唯一一位個人得了兩次五一勞動獎章的人就是馬盛利。

在這個張揚個性,凸顯銳意進取的年代,馬盛利是改革開放路上的先行者。

「打破鐵飯碗、打破鐵工資」說的容易,做起來難。

「承包國字號」9年之後可是蔚然成風,後世有多少為人所知的企業,不是從學習這一招,開始走上的致富路。

有人說︰「世界上最難的事,是做前人沒有做過、不知怎麼做的事;而世界上最有價值的事,也是做前人沒有做過、不知怎麼做的事。」

人去樓空,江湖事事休。

落下個雖敗猶榮。

大會開完,南方的瓊省也正式成立。

那邊的炮藥味剛散,在京的駱濤感受到了那份喜悅。

「濤子,你知道嗎?昨兒個瓊省剛成立,今兒的房價就又開始上漲。

我跟你說現在可是大好時機,趁機撈一把,你還等什麼呢?」

不難听的出來黃援朝內心深處的激動。

駱濤對他所說的大餅,還是先前的態度,沒興趣。

還不忘警告他,「你小子記住了,盛極必衰。」

「咳,這話你都說了不下幾十遍,我耳朵都听出繭子了,記得呢,放心忘不了,一旦發現苗頭不對,立馬就撤。」

駱濤听語氣就知道這家伙的尾巴翹了。

也不跟他多說,因為現在跟他說再多都于事無補,他必然听不進去。

「你把電話給劉浪,我跟他說幾句話。」

黃援朝撇撇嘴,拿著電話,對一旁的劉浪說︰「給,駱爺找你。」

駱濤在這邊可是把黃援朝說的話听得一清二楚,什麼駱爺?這明顯是話里帶氣,字里帶怒。

劉浪不敢怠慢,掐了煙,忙接過電話,「哥,有事您吩咐。」

黃援朝見他這副模樣,眼神露出輕蔑,一閃即逝,獨自抽煙,不理會打電話的兩人,坐在沙發上獨自幻想著即將撲來的小錢錢。

「我是沒什麼事,而是你們有事?」

對于黃援朝駱濤看在發小的面上,還跟他客氣一下,但對劉浪現在他可是不客氣。

「我們?」

「說的就是你們,記住了不要以為天上會掉餡餅砸你們兩個頭上。

現在那邊看著風平浪靜,一旦起風,一個浪頭就能把你們吞的連骨頭渣都不剩。

不要以為我在危言聳听,阻擋你們的發財之路,因為有一些事不是你們所能看到的。」

駱濤說的嚴詞鑿鑿,語氣又那麼不容置疑,劉浪覺模著這事不簡單。

以駱濤現在的身份,有些話他不可能隨意說說著的。

再者也是他鼓動兩人來瓊省淘金的,沒必要這時再騙兩人。

或許是這次開會,上面有什麼變動……

劉浪越想越覺有這種可能,後背一緊,趕緊詢問道︰「哥,有您說的這麼嚴重嗎?」

「你們要是不信,可以試試。」駱濤冷冷的回了他一句。

這下真把劉浪給嚇住了。

「那……那,哥,我們現在怎麼辦,我們倆可是把全部身價都壓上了,您可得給我們指一條明路。」

話語中間隱隱透露出,我們倆可是被你給哄來的,你必須要為我們負責。

「知道怕,那就給我好好記住了,不要頭腦發熱,見錢就上。你們要時時刻刻保持清醒,走一步算三步。

………

只要房價超出了老百姓的年平均收入的幾倍之上,那就說明這里面有問題了,到那時候該走該留,你們自己看著辦吧!」

駱濤這算是給他們倆個來了一回開卷考試,至于他們听不听得進去,他是管不到了。

僅希望他們失敗了,不要怪駱濤沒提醒他們。

劉浪听後十分認真記著駱濤的話,確保不落一字記住,他發誓這是他平生第一次這麼認真。

「謝謝哥,我們一定牢記。」

「希望你們都能記得。」怎麼也是曾經一起吃過苦的兄弟,駱濤也不忍心他們吃虧。

又道︰「沖動的時候多想想家里人,你們可是她們的支柱。」

說完這句,駱濤便直接掛了電話。

他能做的也就這些了,接下來時局風雲變幻,誰又能敢說穩操勝券。

【月票推薦票】(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