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三十一章 秦王即位!

從昭襄王府邸到王宮,約有五里,一路之上的每一步,都好似踏在嬴政心弦上似的!

官道上,百姓自發的擁在兩旁,也不說話,就這麼靜靜的注視著秦王車架。

這一道道目光好似一把把枷鎖,將嬴政一點一點的束縛起來。

每一位秦王,無論他天性如何,最終都會在這群百姓的矚目之下,同化成一個王的模樣。

這就是秦國!

這就是秦王!

這就是秦國一統天下真正的根基所在!

「為大秦賀,大秦萬年!」

一位須發皆白,殘損一臂的秦國老兵,望著王架之上那年輕的王,竭盡了全身的力氣,奮力嘶吼著。

一位位老兵站了出來,在那紛紛攘攘的人群中,一同吼出了心中滾燙的熱血。

「為大秦賀,大秦萬年!」

一傳十,十傳百,聲音漸漸統一起來,喚醒了還在沉睡的朝陽。

嬴政听著耳畔震耳欲聾的嘶吼聲,不由站起身來,從腰間拔出穆公金劍,揮劍高懸,昂聲呼喝道︰

「興我大秦!一統天下!」

「興我大秦,一統天下!」

百姓們听到了王的回應,紛紛興奮的應和起來。

一時間,咸陽城十里之內,除了這個呼喊聲,再也容不下其他任何聲音!

嬴政听著這震耳欲聾的呼喊聲,心神也不由亢奮起來,眼中波光閃爍,心中十分的不平靜。

——「盤兒,娘走了」

——「先生,盤兒何時才能見到我娘?」

——「某與令堂有約,待到你一統天下之後,便是你們母子相見之時!」

——「什麼?一統天下?」

——「沒錯,就是一統天下!」

——「這怎麼可能?我一不是天子,二不是諸侯,手里無權無勢,如何一統天下?」

——「如果我能讓你坐上諸侯之位呢?」

——「不可能」

——「今日起,你便不再是趙國趙盤,你要以趙政為名,嬴姓趙氏,政,父秦王異人,母趙姬,不要記錯了!」

——「師父,如何才能一統天下!」

——「王霸之道皆有不足,方今天下唯取兵道!」

——「兵道?」

——「對,兵道,橫掃六合,以戰止戈!」

——「如何行兵道?」

——「舉國同心,三軍用命!」

——「如此簡單?」

——「簡單?這可不簡單!

你看看這天下諸國,除了秦國,還有哪個能夠做到舉國同心呢?」

——「只有那秦國能做到麼?」

——「沒錯,只有秦國能做到!」

「是啊,只有我大秦能夠做到!」

嬴政嘴角帶笑,眼中慢慢騰起一股睥睨的氣勢,望著破曉的陽光,仿佛看到了山東六國,舉劍一引,高聲喝道︰

「興我大秦,一統天下!」

群臣看著新君的舉動,心中澎湃不已,雖然此舉于禮不合,但是沒人覺得不對。

秦國嘛!

總是要一統的!

不是在一統,就是在準備一統。

無數先考前僕後繼的矢志強秦,為的不就是這一刻麼?

再者說,我秦國本就虎狼之國,談什麼禮制?

一統天下就是最大的禮!

嬴政的崢嶸,早已折服了秦國的朝臣百姓,他們願意相信這個年輕的王,相信他就是那個能夠帶領他們一統天下的新王!

「興我大秦,一統天下!」

伴隨著一個個聲嘶力竭的嘶吼聲,王架終于駛入了咸陽宮中。

太廟門外,一座建成不久的土石高台上擺著一張寬闊的台案,

三牲六畜,五谷雜糧,弓戈劍甲,金石玉器之類的祭品,將那座整石劈出來的台案填的滿滿的。

在台案前,立著一尊約有半人高的銅鼎,鼎旁兩側燃著熊熊火把,將著昏暗的祭台耀的明晃晃的。

「秦王子,政,到!」

伴隨著內侍們的呼喚聲,王架緩緩駛入太廟,停在了祭台百米開外。

王架到祭台的這條路,早已被內侍清洗的光可鑒人。

青色的地面映著三道模糊的人影,卻是嬴政、族老還有相邦三人。

族老手捧祭文與詔令,相邦手捧虎符與印璽。

除了他們二人,其余朝臣均在正殿等候。

三人神情嚴鄭,步伐沉穩,緩緩來到祭台之上,恭敬肅立。

族老見新君站定,微微頷首,上前一步,舉起詔令宣讀起來。

「秦王異人,疾大漸,病日臻,既彌留,為秦千秋計,傳位新君」

這份詔書嬴政早已倒背如流,但是每每听到其中字句,心中總是激動難抑。

三年前,他無論如何也不敢想象,他會有如今這一天!

「共戴新君,同扶社稷,爾其欽哉!」

「兒臣奉詔!」

嬴政收攝了自己那紛亂的心思,上前一步,恭敬的拜倒在地,雙手高舉穆公金劍,沉聲喝道︰

「寡人,秦,三十七代王,拜告先祖︰

寡人即位,以劍代冠,受命于天,承祚于祖,

秉政于朝,權國于民,興我大秦,不忘東出!」

男子二十加冠,加冠意味著成年,成年意味著能夠獨自處理事務。

君王同樣遵循此制,一樣是二十歲成年,只不過君王加的不單單是冠,而是冠冕。

要說嬴政,如今應該只有十三歲,雖然趙盤的真實年紀要稍大一些,但也遠遠不足二十。

不足二十,就是沒有成年,就意味著沒有獨自處理事務的能力,君王沒有成年,那就意味著不能親政!

即使在原著里,嬴政也是十三歲繼位以後,二十二歲才真正的搬倒呂不韋,得以親政。

只是原著世界在王學斌的攪和之下,早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嬴政雖然未成年,但他軍權在握,權柄歸與自身,威望與原著不可同日而語!

再加上有王學斌作為背後的靠山,身為顧命大臣的呂不韋絲毫不敢有一絲攝政之想。

秦王沒有成年,加不得冠冕,那就只能另闢蹊徑,用別的辦法來暫代冠冕,行使君權。

穆公金劍便成了最佳的替代品!

穆公金劍乃是秦國先君秦穆公的鎮國之劍,一向有著見金劍如見秦王的傳統。

當年商鞅手持此劍,在秦國推行變法,凡有不從者,皆以劍斬之。

商君死後,此劍歸于秦王之手,直到秦昭襄王時,秦王將此劍贈予王學斌。

王學斌以此劍號令群臣,為秦國蠶食了數百里疆土,並且挑起諸國矛盾,為秦國一統奠定堅實基礎。

現如今,這把金劍已成為了秦王權柄的象征,新君借此劍行君王權威,也算是相得益彰,兩全其美的辦法。

秦王嬴政緩緩起身,接過一旁族老手里的祭文,將其點燃,輕輕拋進了銅鼎里。

祭文在火光中燃成一縷青煙,在朝陽的照耀之下,飄向了廣闊無垠的天空。

嬴政神情肅穆的看著這一切,沒有出聲,也沒有動作。

祭台之下,趙姬帶著幾位內侍,手捧著黑紅相間的秦王朝服,恭敬的候在那里,沒有發出一絲聲響。

「還望歷代先君,護我大秦!」

嬴政執手一禮,轉身毫不猶豫的下了祭台,相邦亦步亦趨,跟在身後,而族老卻駐留在祭台之上,望著新君離去。

他是贏姓族老,昭襄王次子,宗室之中年紀最大的那個。

老人的作用,就是靜靜的看著新人奮勇向前,他的使命已經完成,今後,就要看這位小秦王自己的了!

東方一片赤紅,朝陽初生,秦國大地被萬道霞光被及著,驅散了所有的陰霾。

「唔啊朝陽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