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零一章 交鋒 上

王學斌與呂不韋相對而坐,呂不韋的隨從皆在偏廳等候,碩大的會客廳,落針可聞。

「文信侯,有禮了!」

王學斌目視著呂不韋,終于抬手一禮。

呂不韋見此,再次拱手回道︰

「在下呂不韋,見過觀瀾先生!」

听著王觀瀾的稱呼,呂不韋也不再提妙瀾君之號,只以觀瀾先生相稱。

王學斌倒是沒有在意什麼,瞥了一眼空空如也的案幾,長袖一揮,桌上瞬間布滿了茶點,茶壺還冒著騰騰熱氣。

「這」

都說耳听為虛,眼見為實,盡管王觀瀾的事跡早已傳遍大江南北,但是沒有親眼得見,誰又會真的相信呢?

此時親眼得見這神異的情形,呂不韋心里驚了一顫,這意味著傳說有可能都是真的。

這王觀瀾可能真的有滅國之能,絕不能等閑看待!

「請!」

王學斌對著案幾,抬手示意,呂不韋點了點頭,端起一杯熱茶,品了一口,笑著夸贊道︰

「先生異術當真不可思議,韋虛度半生,還從未見識過如此神異之事,先生之名,果不虛傳啊!」

王學斌也端起茶杯,微微一禮,淡然說道︰

「呂相過譽了,不過區區異術,上不能治國,下不能安民,不過聊以自娛罷了!」

呂不韋听著王學斌的話,嘴角不由一抽。

聊以自娛?

沒事毀人城池玩?

這娛樂方式實在是太豪橫了

「額呵呵!先生自謙了!」

呂不韋干笑兩聲,不知說些什麼好。

王學斌見此不以為意,放下茶杯,拍了拍手。

一直在門外等待的趙鷹應聲而入,抱著一個方匣子走了進來。

王學斌見到趙鷹,示意他將匣子放到桌子上,之後將他揮退,看著呂不韋,將匣子推了過去。

「初次見面,不成敬意,呂相收下吧!」

呂不韋見此連忙起身說道︰

「先生這是何意?」

「此間先生是主,在下是客,哪里有主人給客人送禮的道理?」

說著,他從懷里掏出一份禮單,雙手推到王學斌的面前,誠懇說道︰

「再者說,先生是我大秦老臣,韋雖痴長幾歲,但終究是個後進,應當是韋禮敬先生才是!」

呂不韋探過身子,翻開禮單介紹道︰

「些許薄禮,乃是大王封賞,因路途不暢,難以全功,待到先生功成榮歸之時,大王還有厚賞相待!」

王學斌打眼一看,禮單上記滿了金銅器具,美女玉璧,甚至連珊瑚海珠都有不少,絕對沒少花心思。

王學斌隨手將禮單一合,放在一邊,既沒說要,又沒說不要,而是指著匣子說道︰

「打開看看吧,六國再起伐秦之議,秦國此時經不得動蕩,某承昭襄王知遇之誼,當為我秦國計,此物乃是某的誠意!」

呂不韋見到王學斌如此表現,心神略定,這才松了一口氣,有心思關注其它。

他坐回座位,雙手捧起木匣的蓋子,生灰中夾雜著腐臭的味道,撲鼻而來。

呂不韋聞到這股子辣眼楮的味道,強忍著呃逆感,仔細一看。

「這」

匣子里裝的就是處理過的嬴傒的人頭。

天氣炎熱,即使是經過處理的人頭,也有一股難以言喻的腐臭味。

呂不韋顧不得辣眼的味道,雙手捧起人頭仔細辨認,確是嬴傒無疑。

「先生,這」

王學斌看了看面色驚奇的呂不韋,點頭肯定道︰

「正是平梁君嬴傒,藏身于韓國,比諸位早到一天!」

呂不韋聞言一肅,放下人頭,鄭重說道︰

「先生果然是明察秋毫,這亂黨謀逆犯上,意圖行刺大王,幸得其他公子舍身相護,這才沒讓這賊子得逞!

誰想到這賊子竟然出逃韓國,幸有先生在,才不至于讓這賊子繼續偷生,苟且性命,韋代大王謝過先生了!」

呂不韋說話的語氣鏗鏘有力,大義凜然,好一副忠臣義士的做派。

王學斌抬眼打量著呂不韋,直言問道︰

「果真如此?嬴傒與某可不是這般言論!」

呂不韋聞言面不改色,坦然的反問道︰

「哦?不知這逆賊是如何編排的?」

王學斌提起茶壺,續了一杯茶,淡淡的說道︰

「他說當今秦王乃是篡位之徒,他與諸公子意圖撥亂反正,糟了算計,諸公子不幸命喪王宮,只有他僥幸偷生,逃得一命!」

呂不韋听到這話,心中喜悲參半,喜的是王觀瀾之言與事實並不相符,應該沒有從嬴傒那兒得到真相。

悲的是這王觀瀾對秦王上位一事,並未持接受態度,對孝文王死因有所懷疑。

呂不韋一副義憤之相,起身大喝︰「荒唐,此言大謬!」

呂不韋上前兩步,拱手怒吼道︰

「觀瀾先生,尊駕乃是先君信任的重臣,豈會分辨不出這些叛節亂政之輩的饒舌?」

王學斌聞言依舊是那副面癱的表情,看不出喜怒,呂不韋見此繼續說道︰

「數月之前,先君昭襄王薨歿,秦國上下無不悲戚,孝文王本就病體危累,還曾衣不解帶的看顧先君月余,悲戚之下,不幸薨殂,此事有太後為證,天地可鑒!」

說著,他憤怒的指著木匣中的首級,揚聲說道︰

「大王即位與危難,外有諸國環伺,內有朝臣相疑,這逆賊本為大王手足,不思報效君王,反而意欲謀逆,此等仁義不尊的畜生,應受萬箭穿心之刑才是,先生斬殺此寮,實在是便宜他了!」

呂不韋越說越氣,說到最後,聲色俱厲,仿佛想把那嬴傒活吃了似的。

王學斌看著呂不韋的表演,沒有直接拆台,開言問道︰

「哦?朝臣相疑?怎麼回事?」

呂不韋一听說道正事,整理了一下情緒,懇切的說道︰

「先生有所不知,先生之功,不僅大王感念,滿朝公卿,無不拜服,唯先生之首是瞻。

大王即位,眾朝臣雖無異議,但先生不在,終究不圓滿,朝中上下,都在等候先生表態,除了先生,無人敢為眾人之先!」

王學斌听到這話,不由笑出了聲︰

「呂相是說,朝中文武,竟沒有一個信服大王的?」

呂不韋聞言,也笑出了聲,仿佛王學斌說的是什麼笑話似的。

「先生此言就有些荒唐了,大王即位月余,先生可曾听聞我秦國朝政有何滯塞之處?

只是沒有先生的指點,朝臣心中終歸是沒底,畢竟先生攪弄六國風雲的能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王學斌淡淡的看著呂不韋,輕輕的搖了搖頭。

「你可知諸位朝臣為何不尊秦王?」

呂不韋聞言寬慰的笑了笑。

「先生久不在秦國,許是听到了什麼謠言,我大秦從來上下一心,何來不尊大王之言?

若是朝臣不尊大王,那我大秦早就亂了,先生客居趙國,可曾听聞過秦國有亂象?」

王學斌長嘆一口氣,搖頭說道︰

「尊駕不必在某這里饒舌,秦國局勢,某比尊駕了解的多!」

說著,王學斌也站起身來。

「當年昭襄王听從王某諫言,將朝臣分為文武,軍不干政,政不干軍,以此宗權!」

「秦國自此文武分立,想來尊駕也是知道的!」

呂不韋沉默了,他看著踱步的王學斌,凝重的點了點頭。

王學斌沒有在意呂不韋的表現,繼續說道︰

「自文武分立以來,文臣以蔡相為首,唯王令是從,武將以虎符為要,不見虎符,不動軍,你可知曉?」

呂不韋又點了點頭。

王學斌回過身來,看著呂不韋說道︰

「當今秦王即位,攬權無可厚非,罷免蔡相,任尊駕為相邦,可尊駕身為幸進之臣,功不足配位,再加上秦王得位不正,何以取信朝臣?」

呂不韋衣袖下的雙拳攥得緊緊的,他看著王學斌,一字一頓的說道︰

「若無先生之令,我滿朝公卿豈會做出這般大逆之事!先生究竟是秦國之臣,還是那六國亂政之輩?」

王學斌看著面無表情的呂不韋,搖頭答道︰

「王某既非六國之徒,也非秦國臣下,只是有感于昭襄王的氣魄,助他成事罷了!」

「至于這朝臣」

王學斌袖手一振,高亢的說道︰

「若無王某助言,你當滿朝文武為何會依律理政?」

呂不韋听聞此言,心沉到了谷底,若王觀瀾所言不虛的話,那他對秦國的影響,絕度超乎自己與秦王的想象。

「我當為何,原來是先生從中作梗!」

「怎麼?先生想再演齊田舊事?」

齊田舊事指的是齊國田氏代齊一事,齊國原本是姜尚姜氏封地,齊王為姜氏一族。

齊桓公時,陳國公子完逃亡齊國,被齊桓公收留,這公子完就是後來的齊王田氏之祖。

田氏扎根與齊國後,經過數代人的謀劃算計,最終得以把攬朝政,在將齊姜一脈排擠屠戮干淨之後,最終廢了齊康公,實施了篡位之舉。

因為田氏歷代的耕耘,齊國上至朝臣,下至民心,皆以被田氏一族收攬,因此田氏代齊一事並未引起國中反對,田氏也如願順利登臨齊王之位。

呂不韋此時提及此話,就是想要試探一下王學斌,探一探他的心思。

若他有御極之意,滿朝文武絕對會瞬間倒戈,尊王以抵觀瀾,若他沒有御極之意,那就讓他說服朝臣,以示誠意。

無論是那個結果,對于呂不韋和秦王來講,都是有利的,畢竟是商人,不會做虧本買賣,他到要看看著王觀瀾如何言說!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