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十三章 四百米障礙

一名一班的戰士站在四百米障礙前準備,一聲哨響,戰士如箭般竄了出去。

四百米障礙是步兵的一項綜合素質訓練項目,考察的是軍人的綜合素質,有五步樁、躍深坑、飛矮板、上高板凳、越高低台等八個組合障礙組成。

如果說3000米、5000米跑折磨得是人的肺,那麼400米障礙跑磨練得是皮肉和靈魂。

因為要完成所有科目相當困難,又很容易受傷,所以很多老兵們都說︰「寧跑五公里,不上四百米」。

這個科目難就難在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一個不落地穿越8個組合障礙,並且中間不能停頓。

先空跑100米,然後100米障礙往返跑兩次,最後再沖刺100米。

這個項目一般要求在2分30秒內完成。

在七連,這個項目的成績一般在1分40秒到1分50秒之間,沒有超過2分的,即使是白鐵軍也能在2分以內完成。

這個項目全連最快的是伍六一1分28秒,之後就是王學斌,1分32秒。

「怎麼樣,新兵同志,這個項目最近有沒有什麼提高啊?用不用老兵班長給你傳授一些動作要領啊?」

伍六一盤腿坐在地上,撇著王學斌,搖頭晃腦的炫耀著,神情得意洋洋的。

一旁的白鐵軍像看傻子一樣看著伍六一。

他這幾天一直跟著王學斌和甘小寧訓練,當然,王學斌教,甘小寧學,他只負責記錄時間掐秒表。

「那個老兵班長同志,你知道人家王教頭這兩天訓練甘小寧什麼嗎?」

史今也好奇到︰

「學斌教小寧什麼呢,這兩天總見不到人?」

白鐵軍見大家都好奇的看向自己,挺起胸,大模大樣的說道︰

「誒呀,這兩天忙叨滴我呀,都沒正經的抽根兒煙吶!」

伍六一一腳踹在白鐵軍上。

「你說不說你!」

白鐵軍見其他人都躍躍欲試的想要上手,也不顯擺了,急忙說道︰

「別著急呀!你們奏琢磨琢磨,總共五項,你說比槍法,人家學斌比甘小寧強不了多少,你說這五公里又不是一時半會的事兒,除去嘍這些學斌還能教啥?」

「你是說學斌教甘小寧四百米障礙?」

伍六一有些不敢相信。

在他看來王學斌身體素質好,功夫高,要說學習能力,真不能算拔尖。

偵察兵有一項訓練科目是外語,當然主要是英語,新兵下連好幾個月了,學的跟開玩笑似的,外國人听不懂,中國人整不明白。

要說跟身體素質相關的技能,如跑步、俯臥撐、引體向上之類的項目能拔尖這不稀奇。

但是向四百米障礙這類的技巧性訓練,能跑到全連第二已經算是練武的底蘊在那里擺著,再想提高就得一秒一秒的磨了。

他有些不明白,王學斌為什麼會去指導甘小寧這個項目,他也知道王學斌不是輕浮的人,既然敢教,必然有他不知道的理由。

這時甘小寧走上跑道,白鐵軍湊到伍六一跟前,假裝感慨道︰

「我說班副啊,您老人家可得做好心理準備啊,要說這第一當慣了當當第三也挺好!」

伍六一壓根沒有搭理他,一臉問號的看著王學斌,想要問出個究竟。

王學斌見到伍六一這樣看著自己,解釋說道︰

「我總結了點技巧,讓他練了練,總體上應該會有提高,但多少也不一定,訓練時候能用出來,不代表比賽能用出來,先看看吧,看他能跑多少!」

大伙听到王學斌的解釋,都將注意力集中在甘小寧身上,生怕錯過點什麼。

一聲哨響,甘小寧迅速的跑出去,過了百米賽道,輕松的跨過三步樁與壕溝。

接著急加速直接竄過了矮牆,腳不停歇,來到高板跳台,雙手雙腳一起使勁,直接一個翻躍,蕩上了高台,緊接著登上雲梯,一個魚躍,直接飛身從最後一個孔洞里鑽了下來。

落地一個受身前滾翻,借勢站起身來繼續跑,三兩步過了獨木橋,翻過高牆,爬過低樁網,接著立馬轉身翻回去。

越過底樁網與高牆,腳下走著獨特的步伐通過了獨木橋下立柱,來到雲梯前,身子向前一躍,三兩下爬過雲梯,一路前行來到洞孔時,又是一個魚躍,像鑽火圈一般鑽了過去,然後雙手一撐地,借力站起一路通過剩余項目,跑至終點。

三班的人都看呆了,這樣流暢但危險的動作,是他們想都沒有想過的,這時只听連長激動地喊道︰

「1分22!1分22!」

說著上前一把抱住甘小寧,使勁擼他的腦袋,這時連里的其他人反應過來,全都激動地沖上前去,將甘小寧壓到身下。

「WB!」

這時三班的人們也反應過來,一個個眼楮放光的看著王學斌,就好像久曠的看見一個寂寞小寡婦似的,異常的興奮。

王學斌看見他們放光的眼球,臉色都綠了了。

「你們干什麼?我告你們別動昂!我可是練過的……」

「斌哥!!!來吧!」

說著把王學斌舉起來,湊到了甘小寧身邊,準備往上扔。

「欸!別呀!欸……」

在王學斌淒慘的叫聲中,七連結束了慶祝活動。

之後的比賽便草草的結束了,狙擊手是甘小寧,四百米障礙的分數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而七連的注意力也從狙擊手選拔到戰術動作的改進,一項項戰術的動作由王學斌提出改進意見,大家或肯定或否定,一步步的進行下去。

這是王學斌將自身的功夫與現代技術結合的第一個嘗試,王學斌不能保證他的想法是正確的,慶幸的是有一群尖兵在為他查漏補缺。

七連的戰斗力在積極的變化著,由王學斌提出,史今指導的戰術動作新編就這樣遞到了團長的面前。

史今署名是王學斌向連長提議的,這些戰術動作都是由史今和伍六一先學會在記錄的。

因為有些動作只有王學斌本人能做到,其他人身體素質根本無法達到要求。

于是王學斌建議先由他提出動作,然後大家一起從實戰的角度判斷有沒有意義,是否應該改進。

再由史今和伍六一學習,如果能學會就推廣,如果學不會,那就待定。

手冊完成後史今堅決不同意署名,但是經過高成伍六一和王學斌的會議研究投票決定,全票通過了史今的署名事項,當然,本會議史今旁听,由王學斌代表他投票。

不久後,團里開表彰大會,七連集體三等功,王學斌、史今個人二等功,與嘉獎一同來的,還有一名叫做許三多的兵。

時隔九個月,許三多還是來到了鋼七連,又重新回到了史今班長的羽翼之下。

許三多依舊經歷了三連五班的生涯,在一群混日子的人中綻放了自己的光輝。

一個人用了半年時間修出來一條路。

團長得知許三多的情況後,發覺了許三多的潛質,把他調到了他熟人最多的連隊,鋼七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