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36章 謀殺案假說

李昂稍微思考了一下︰

「目前看來,最有可能的就是第三種情況了。

集體幻覺應該不太可能,按照你說的,他們並沒有遇到任何的致幻動植物。

謀殺?我感覺也不太可能。

即使他們缺少食物和水,也不至于殺害自己的同伴吧?

按照當時的情況來看,應該還沒有到達那種需要殺人救己的程度吧?!

並且10多個人,怎麼就殺害了彭加木先生呢?我感覺不太可能。

要說最後彭加木先生為什麼要執意單獨出去,我感覺是另有隱情的。

據我從一些地方了解到的,當時彭加木先生的隊伍已經發送了求救信號,原地等待是最好的方案,沒有必要單獨出去。

他入疆那麼多次,這點常識應該還是知道的。」

孔局長用力的點點頭,很是贊同︰

「沒錯。關于這件事上有很多不同的意見。

有的弄成了玄學,有的弄成了科學,有的弄成了心理學,還有各種不同的學科都來了。

然後還彼此都看不上,互相攻擊。看著都有趣。

其實他們說的都有道理,完全可以承認彼此觀點的存在。

因為這個事件月兌離了其中任何一點都不成立。

雙魚玉佩這個東西確實沒有,只不過從細枝末節中整理出來一個這樣的事件出來。

按理說是有點偽科學的,但是畢竟是偏向科學。

鏡像人說法的,也是由于事件傳播中的偏差造成的。

其實,這些觀點中,反而是最現實的謀殺說最不能成立。

就是一些所謂的本格推理學家的意婬,應該是看偵探小說或者電影看多了的原因。

據我手里掌握的第一手資料,失蹤的當天就做了4次大規格的搜索。

這種搜索可是最高級別的,不說是挖地三尺也差不多了。

羅布泊風沙確實大,尸體若被風沙掩蓋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

但彭加木先生的腳印應該完全消失才對,畢竟一個人都能蓋住,那要蓋住腳印就更容易了。

失蹤後的第二天、第三天,我們還能找到腳印,這在常起風沙的羅布泊來說,不太可能。

為什麼能留下腳印,人卻消失了呢?

這些也是那些謀殺說派經常提起的,說是自己隊伍的人故意造成的這種假象。

要知道,他們就是制造這樣的假象,難道不走回頭路嗎?我們的人員看不出來嗎?

還有彭加木先生最後留下的紙條,確實是彭加木寫的。

在確定日期上,彭加木似乎猶豫了一下,最後將16改成了17,這也成了推理學家們的重點。

認為是科考隊為了拖延時間及圓謊,是他們把16改成了17的。

還有絕癥說,人際關系分析,絕境心里分析等等都利用上了。

結果得出的結論是10個人一起謀殺了彭加木先生。荒唐至極。

對外界來說,一次科考活動,活生生讓他們說成了《東方快車謀殺案》。

那些人把我們機構組織和公安干警當什麼了?吃干飯的?

科研人員的失蹤,難道我們不對所有參與的人員進行詢問嗎?

如果是一個謀殺案,我們會判斷不出來?還需要動用那麼多人進行尋找?」

孔局長提到的這些觀點和說法,李昂是比較贊同的。

而且他畢竟是隸屬于這個部門,相關的資料肯定更全面,很多隱情和細節一定是外界所不知道的。

「那我們局里到底是怎麼給這個事件進行的定義呢?!」

李昂特意用了「我們」這兩個字,這樣也是為了拉近和孔局長的距離,讓他可以不保留的和自己說出真相。

孔局長斜眼看了李昂一眼,抿嘴露出了一絲富有深意的微笑︰

「局里是會和你們戒靈人通力合作的,最後還是需要你們戒靈人的力量。

都是為了共同的目標,當然會毫無保留的告訴你們了。」

果然是老江湖啊,李昂的這點小伎倆一眼就被識破。

在李昂強調「我們」的時候,孔局長卻直接點了一句「你們」,最後還直截了當的挑明需要「你們」,有信息會告訴「你們」。

雖然口頭上說著合作,但是孰重孰輕,誰是上級誰是下級,分得明明白白。

平時在商業合作上的這點小伎倆被識破,李昂更加知道這孔局長的心思縝密,對自己調查的夠詳細。

也是由于自己本身就不喜歡被束縛的狀態,從來沒有在孔局長面前這樣示好過的,突然這樣說話反而顯得突兀,讓孔局長一下就看穿了。

李昂心想︰自己在這樣的老狐狸面前,還是太稚女敕啊!

「我們只是盡力做好應該做的事情,再多的可能也不一定是我們有能力做到的。

我們可能還沒能達到彭加木先生那樣的高度,但我個人對他還是十分敬重的,希望你告訴我的是一個好結果。」

適度的回答,讓李昂不那麼尷尬,最後還是要把話題轉到正事兒上去的。

孔局長當然知道李昂是什麼意圖,于是繼續說道︰

「局里其實也沒有一個更加準確的結果出來,當時的4次大規模搜索之後,每隔一段時期都會對那片區域進行搜索的。

只要監測到那塊地方有一點點的變化,就會派出人員去進行搜索。

可是,從彭加木先生失蹤之後,那片區域就變得十分平穩了起來。

雖然還會每隔幾年就有一些奇異的情況發生,但是與1956-1964年比起來,那根本就不叫情況了。

曾經的實驗基地現在也都已經轉移了,也對外開放,在那里就駐扎著監測人員。

從過往的所有搜索結果來看,局里推定出一個認為比較接近真相的判斷。」

李昂知道孔局長終于要給出答案了,緊盯著他。

哪知道,這孔局長好像知道李昂的想法一樣,在這里突然來了個停頓,吊起了李昂的胃口,嘆了一口氣︰

「彭加木先生如果不在1980年失蹤,到今年也已經90多歲了。

一個人能在有限的生命里,為國家和人民甚至全人類作出巨大的貢獻,我們不應該忘記他的。

也許他的生命有可能停留在那個時間上,但他所做的一切讓人肅然起敬。

彭加木先生,永垂不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