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蜀國,蜀城。
朝堂之上,百官分列,大蜀國君,立于台階之上,俯視下方,面如沉睡,冷然說道,「諸位,十月初十,還有十天,這文廟,我等去還是不去?!」
「大王,聖人所言,不可不遵,臣以為,當去!」
「不錯,更何況聖人文光璀璨,錦繡彰顯,乃是我人族聖人無疑,當可無憂。」
「大王,臣以為,不當去!聖人又如何,毫無顧忌,肆無忌憚,駕臨我大蜀國都,威壓我大蜀國君,此是聖人所為嗎?大王,此事來得突然,不可不防啊!」
「」
蜀國眾臣,議論紛紛,李林來得太過突然,且行事高調,當眾威壓一國,讓他們一點面子都沒有;可顧忌到李林無可比擬的威壓,又不敢不去。
「王相,你以為呢?」
蜀國國君沉思片刻,忽然抬頭,看向正中一直沉思不語的蜀國首相。
「臣听聞,不止是我大蜀,三大異族,大吳與大晉都收到了通知。臣以為,三大異族便算了,但可與大吳、大晉互相溝通。想來我等三國雖有紛爭,但值此時機,也當知曉大局。」王相淡淡開口道。
「更何況,那聖人選擇的地方是文廟。文廟還有不少半聖,甚至亞聖存在,更有文聖與楚王留下的後手鎮壓,就算是一尊真正的聖人,也不足為懼。」
「當然,畢竟是一尊聖人,若是不去,便是不給聖人面子一旦聖人暗中幫助大吳或大晉,那對我大蜀也是滔天大禍。」
「如此種種,臣以為,文廟當去!」
「王相此言有理,便依王相之言,那就去!」蜀國國君听到王相的話語,心中一震,有了決心,一錘定音。
大吳國,吳城。
「聖人,天下之間竟然出現了一尊聖人,還召集三大異族與各國齊聚文廟他想干什麼?!」
吳國國主手握玉杯,嘿然一笑,露出一絲玩笑之意。
「大王,聖人之意,不可違背,我等還是要早做準備啊。」一名吳國大臣誠懇說道。
「勿謂言之不預?我不信,我若是不去,他還能直接把我給滅了不成?!」吳國國主森然開口,他模著左邊紅腫的臉頰,還在隱隱作痛。
數日之前,李林駕臨吳國國都,定下十月初十,文廟之約,可吳國國主卻出言不遜,結果被當成打了幾個巴掌,還是當著全體眾臣,文武百官的面。
「啪啪啪!」
一聲又一聲,清脆而響亮,首相與次相兩位半聖,十數位文武大儒又驚又怒,聯合起來,想要出手,結果卻發現自己根本無法動彈,像是被定住了一樣,只得眼睜睜的看著國主被左一掌,右一掌,足足抽了十多個巴掌。
吳國國主整個人的臉都紅成了豬頭,當成被氣暈過去。
「大王,聖人無可阻擋,若是那位聖人再次駕臨,臣恐數日之前的一幕再次上演啊!」
「放肆,你」吳國國主頓時跳起腳來,眼神之中,凶光閃爍,比刀鋒還要銳利。
「請大王三思!」那老臣目光炯炯,毫不退讓,直視吳國國主。
「去!去去去!那就去吧!哼!」
吳國國主滿臉通紅,氣呼呼的說了一句,一甩袖子,直接向後宮走去。
大晉國,晉城。
「諸位,十月初十,文廟之約,有關此事,爾等以為如何啊?」晉王趙拓端坐于上,目光深邃,沉聲問道。
「聖人之命,不可不從,大王當去。」大晉次相,半聖韓昉開口說道。
「可聖人如此行事,所求為何,百思不得其解啊。若是不想清楚,我寢食難安啊。」晉王趙拓憂心忡忡的說道。
「大王,臣以為,此事若是操作妥當,未必不是一場機會啊。」大晉首相,亞聖王安國微微一笑,胸有成竹的開口。
「哦,請王相試言之。」趙拓面色一凜,呈躬身狀。
「聖人雖強,但強不過文聖與楚王,文廟底蘊深厚,當可借力。另外,臣听聞,不止是我人族三國,就連三大異族都會前去。」
「異族強者與文廟諸聖仇深似海,連文聖與楚王都無可奈何,更何況區區一尊聖人?!」
「大王,要知道那可是文廟啊!異族強者若是不去,聖人面子不存;可異族聖人若去,屆時文廟之上,可不一定是聖人說了算啊!」
王安國淡聲開口,但卻有一股肅殺之氣在四周彌漫,只見他肅然起身,行大禮,向晉王趙拓一拜,鐵血道,「覆滅異族,一統三國,天下大同,不世之功,在此一舉!」
「王相,你瘋了!這可是聖人啊,你竟然想要算計一尊聖人?!」次相韓昉被嚇出來一聲冷汗,當即道,「大王,王相禍國殃民,切不可听其言啊。」
「聖人又如何?!」
王安國冷哼一聲,一股氣勢沖天而起,浩然之氣彌漫四周,文人士子交相輝映,隱約之間,一座儒家世界緩緩呈現。
「半步聖人!王安國,你竟然達到了這一步。」韓昉臉色一變,但又說道,「半步聖人又如何,畢竟不是生人啊。」
「大王,此等偉業,臣請大王,乾綱獨斷!」
王安國不再看向韓昉,一甩袖子,看向晉王趙拓。
晉王趙拓微微一呆,隨機反應過來,他畢竟是一位王者,而且是一位有所作為的王者,目光一凜,緩緩起身,有了決定。
東夷,西戎,北狄,一處虛空小界,三大神廟大廟祝,匯聚一起。
「人族出了一尊聖人,讓我們齊聚文廟。」
「文廟?他想干什麼?難道想借助文廟,將我等三族徹底橫掃,唯人族獨尊嗎?!他也太小看我等三族的底蘊了。」
「十月初十,文廟之約,還去嗎?」
「去?為何不去?!我倒要看看,這尊聖人究竟想要干什麼?!連文聖,楚王都無法將我等滅絕,他區區一尊聖人,再強難道還能強得過那兩位嗎?再說,人族善內斗,他能不能壓服整個人族還得另說呢。」
「可!十月初十,共赴文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