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果那樣做的話,里面的東西很有可能也保不住了。
想了一會後,姜嶼福至心靈,一手拎起儲物袋,而後心中默念法訣,同時調整了「漆黑之斧」的大小。
食指大小的斧頭「倏——」地從裂縫中射出,就像一根針似的,靈活地穿透了儲物袋,如此兩三次後,袋口還是系得緊緊的,但底部已經被「鑽」出一個不規則的洞。
……哈,這麼看起來,秘鎖術有點傻啊,就好像我家那把鎖,如果門都掉了,鎖再堅固又有什麼用?姜嶼自嘲似的想道。
洞雖不大,但足以破壞袋中的「空間法術」,原本里面儲存的東西全部恢復成原本的大小,直接將袋子撐到麻袋那麼大。
事實證明,只要袋子夠大,即便是小口子也會放大到一尺長。
姜嶼毫不費力地從里面掏著東西︰
一把刃上有缺的骨刀、一匣子鼻煙、一匣子煙葉、一件桃紅綢子的肚兜、一條汗漬斑斑的韌帶綁腿、半個吃剩下的青果……
姜嶼︰「……」
「怎麼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都往儲物袋里塞啊。」
姜嶼自詡自己已經夠邋遢的了,但和邱瀟一比,他就是一個大寫的「整潔干淨」啊。
更要命的是,這麼多東西,真正有用的,是一件都沒有。姜嶼不死心,還待再掏,就在這時,府庫外響起一個小心翼翼地聲音︰
「葆生玄仙,伯淵求見。」
噗——
幾顆葚果在姜嶼他掌中爆開,他邊擦手邊走到外面說道︰
「你怎麼來了?」
原本還有點緊張的伯淵見只有姜嶼一人,微微舒了一口氣,小聲說︰
「又有新案子了。」
「還是讓咱們過去觀摩?」姜嶼做出猜測。
「不不,這回的案子是外事,也就是說,尸體暫時不方便送來陳尸所,需要入殮師過去……我還沒趕上過這種情況呢,據說初級文吏要跟著一起去收尸……哦哦對了,搖鹿真仙點名要你去……」
伯淵說到這,壓低了聲音,和姜嶼說道︰
「你是不是得罪搖鹿真仙了?」
「可能吧。」姜嶼不以為意地說道,心說這人是下定決心和我卯上了。
他有心要推月兌,但一時找不到什麼好的理由。既然如此,收尸就收尸,姜嶼打起精神,詢問道︰
「我需要做點準備,收尸總有些器具什麼的吧?」
「有有有,你直接去武庫領就行,」伯淵見他如此,原本有些緊繃的情緒得到了舒緩,他壓低聲音,感激地說道,「姜兄真是信人啊,雖說我們已經做好了分工,但你二話沒說就答應了……我也不說什麼了,你的情小弟記下了。」
什麼和什麼?姜嶼有點費解,他听出伯淵話中的後怕,似乎是害怕姜嶼執意不去收尸,這差事會落到他頭上。
搖鹿真仙都點名了,我有什麼理由不去呢?姜嶼回想到伯淵在府庫外的態度,似有所悟——你以為我會仗著葆生玄仙,就對搖鹿真仙的吩咐置之不理?
伯淵兄,這你就有所不知了,此刻的葆生玄仙絕對不會幫我擋搖鹿真仙,甚至還會加倍推一把,把我推進他的虎口中。
但想到已經進了口袋的那幾樣材料,姜嶼心情舒暢,覺得一切都無所謂了,他對伯淵說道︰
「我手頭還有點工作,能不能麻煩你幫我個忙?」
「當然可以。」伯淵很積極地說。
姜嶼講明他的需求,而後說道︰
「你檢查一下邱瀟的個人物品,無論找到什麼新的信息都找到第一時間通過青鳥卷軸發給我。至于說他的地址,恐怕有些難找,盡力而為就行。」
伯淵滿口答應,而後又道︰
「搖鹿真仙說,讓你取完器具後,盡快去入口處集合。」
……
「武庫」與存儲文書的「文庫」相鄰,位于陳尸所南邊,陳尸大廳的對面。
來到武庫後,姜嶼抬眼望去,看到了牆壁上的一座座燭台,看到了一根根刻有澤刻的蠟燭,它們燃燒的火焰不同于一般的靈火,不是發綠,而是發藍。
武庫兩側是一排排的架子,分別標注著「法器」、「法寶」、「靈藥」、「毒藥」等字樣。
姜嶼按照流程簽字畫押後,從值班的中級文吏手中領取到一系列收尸的物件器具,其中包括︰
一雙麂皮手套、一塊鮫綃、一幅裹尸布、兩根竹竿,還有一瓶醒腦的薄荷油。
除此之外,他還領到了幾張符。
「好好收著,關鍵時刻,說不定能保命呢。」中級文吏陰惻惻地笑著說。
姜嶼接過來一看,發現基本都是定身符,沒什麼大用,只能用做基本的防身。
雖然符篆普通,但用的材料都是上好的,姜嶼想了想,本著「還能重復使用」的原則,將那些符妥帖地收了起來。
……
陳尸所門口。
搖鹿真仙還是一襲白衣,在夜色中分外顯眼,在他身旁站了個姜嶼沒見過的少年,身著一身藍衫,頗有點站沒站相的憊懶。
周圍亮著的靈火照在他的臉上,照得他沒什麼表情的臉龐明暗交錯。
姜嶼是第三個到的,來了才知道,他也是最後一個。
「世風日下,文吏竟然讓入殮師等。」搖鹿真仙有些不滿,看著姜嶼說道。
「這麼說來,你也是個入殮師?」姜嶼顧左右而言他,直接和那個少年對話。
那個眉眼間籠罩了一抹疏懶的少年緩緩轉向姜嶼,很慢地點了下頭︰
「蘭晉。」
他雖然聲音不大,但咬字清晰,每一個字都清楚送入姜嶼耳中。
這是名字?還是尊號?姜嶼心里拿不準,他做了自我介紹,而後轉向搖鹿真仙,一點也不避諱地問︰
「怎麼少微不跟咱們一塊去?」
「咱們」這兩個字听得搖鹿真仙額頭青筋直跳,他冷冷地說︰
「不關你的事。我先說一下,我們等下要去的地方是‘太一宗’,那是個什麼地方,什麼情況,你們都清楚。」
……太一宗?就是昨天那兩個爭賞金的人出身的宗派?姜嶼在心里感慨了一聲「好巧」,面上未露聲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