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990年8月2日凌晨1時(科威特時間),在空軍、海軍、兩棲作戰部隊和特種作戰部隊的密切支援和配合下,伊拉克共和國衛隊的三個師越過科威特邊境,向科威特發起了突然進攻。

5時30分,主攻部隊與特種作戰部隊在科威特市會合。經過約14小時的城市戰斗,下午7時,伊軍完全佔領了科威特首都。

隨後繼續發展進攻,後續部隊源源不斷地進入科威特。伊軍佔領了科威特全境。

進入科威特的伊軍達到約20萬人,坦克2,000余輛。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宣布吞並科威特,將其劃為伊拉克的"第19個省",並稱它"永遠是伊拉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8月2日下午8時,美國發動防止伊拉克入侵沙特阿拉伯的"沙漠盾牌行動"防御行動。

以艾森豪威爾號航空母艦和獨立號航空母艦為首的兩支美國海軍艦隊進入戰斗地區。最後美軍在當地的駐軍達50萬人。

8月2日,聯合國安理會就以14票贊成,0票反對(也門未出席),通過了譴責伊拉克違反聯合國憲章,要求其撤軍的第660號決議。

聯合國安理會先後通過了11個譴責和制裁伊拉克的決議,以及1個授權對伊拉克動武的決議(678號)。

這些決議,使伊拉克在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等方面處于極端孤立的地位。

其中的第678號決議,規定了伊拉克必須撤軍的最後期限為1991年1月15日,在最後期限到來之前伊拉克如不撤軍,聯合國會員國能夠使用"一切必要手段"來執行聯合國通過的各項決議。

8月3日蘇聯和美國達成共識,並發表《聯合聲明》,要求伊拉克"無條件地從科威特撤軍","充分恢復科威特的主權、合法政權和領土完整"。

這與美國對伊拉克的政策目標完全一致。同時,停止對伊拉克的武器供應與軍事援助。

8月3日阿拉伯聯盟發表決議譴責伊拉克的侵略行為並要求伊拉克撤兵。阿拉伯聯盟的決議還要求在阿拉伯內部解決這場沖突,並警告外部干涉。

8月4日,美國決定向海灣派遣部隊。

8月6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661號決議對伊拉克施加經濟制裁。

8月7日,布什總統正式簽署了"沙漠盾牌"行動計劃。美軍第82空降師的1個旅約2300人作為先頭部隊乘飛機從北卡羅來納州的布拉格堡基地起飛,前往沙特。8月7日,美國軍隊開赴沙特阿拉伯。

8月中旬, 經協商在多國部隊最高層成立了協調性作戰指揮機構。原則是,戰區內所有部隊均接受沙特阿拉伯武裝部隊司令哈立德中將和美軍中央總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上將的統一指揮, 但各國部隊又分別接受本國最高當局的命令和指示。

8月31日東德新政 府與聯邦德國簽署了第二個國家條約,條約規定,民主德國恢復1952年行政區劃調整以前的五個州,這五個州遵照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第23條集體加入聯邦德國,加入聯邦德國的五個州實行三權分立的多黨制議會民主制度。

10月2日,東德政 府機關停止工作,聯邦德國接收了東德的駐外使領館,10月3日,兩德統一慶典在柏林舉行,兩德正式宣布統一。東德的五個州——勃蘭登堡、梅克倫堡-前波美拉尼亞、薩克森、薩克森-安哈爾特和圖林根——正式加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當時有兩個統一方式選擇︰一是純綷修改西德基本法(Gruz)把其權力擴展到這五個州從而于憲制上成為同一個國家;二是把統一過程當成是東西兩個德國的正式合並,產生一個新德國並重寫憲法。

的確前者是比較簡單亦是當時德國選擇了的方式,可是因為這方式沒有視東德為對等主權國,讓東德有一些被「舊聯邦共和國」佔領的情緒,或是認為自己只是西德的一個附屬。

為了讓統一更順利和讓其它國家消除疑慮,聯邦德國對基本法作了一些修改︰第一百四十六條條款的修改,讓當時憲法內第二十三條款能用于統一。

在上述五個州加入聯邦德國之後,基本法再度被修改,並說明︰在已統一的領土以外,沒有任何德國領土尚未加入德國。不過,此憲法仍可在未來被修訂,它仍容許德國人接納另一部新的憲法。

11月14日,德國政 府與波蘭簽訂一項條約,最終確認兩國現在的奧得河-尼斯河界線。故此,德國放棄對西里西亞、東波美拉尼亞、但澤和東普魯士的領土要求。

11月,各盟國共同決議,要求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之前撤出科威特,否則將采取武力措施。

11月29日的聯合國安理會第678號決議,其中設定伊拉克撤出科威特的截止日期為1991年1月15日,並授權"以一切必要手段執行第660號決議"——一種授權動武的外交語言。

12月,合並後的德國舉行了1933年以來第一次全德自由公正的選舉。結果總理赫爾穆特•科爾領導的聯合政 府比上次選舉贏得更多議席以更強的大多數姿態領導新德國。

兩德統一一度為德國的經濟帶來沉重負擔,並使其增長在統一後數年持續放緩。

根據柏林大學所發出的文章,兩德統一的經濟代價約為一萬五千億歐元,比全國的國債還多。

當時東德的弱勢經濟狀況及不切實際的兩德貨幣兌換率(當中滲透著政治動機),令東德工業競爭力大幅下挫並使不少工廠倒閉,導致經濟重大損失。

1991年1月9日,美國國務卿貝克和伊拉克外長阿齊茲在日內瓦舉行戰前最後一次會晤,但是,雙方都認為沒有妥協余地,會談沒有取得結果。

1月12日,美國國會授權軍隊將伊拉克逐出科威特,此後不久聯盟的其它國家也授權它們的軍隊。

1月16日美國東部時間上午10時30分,布什總統簽署了給美軍中央總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的國家安全指令文件, 命令美軍向伊拉克開戰。

1月17日,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轟炸巴格達,海灣戰爭爆發。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