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至于說外面那個望風的家伙,直到看見樓里突然燈光大亮,警車尖叫著開來,才知道大事不好。

他和里面的人已經聯系不上,只能倉皇逃回他們作為據點的旅館房間。

接下來就是據點里亂作一團。盡管他們明明知道根據美國的憲法,警察即使已經知道了這個據點,他們仍然必須取得法院許可的搜捕狀,才能前來搜捕。

而這些手續辦妥,至少還需要十二個小時。

但是,那個一直覺得自己是被委以重任忘乎所以的頭兒,此刻已經慌不擇路。

否則,他們至少會銷毀帶走一些重要證據。

結果是,他們留在旅館里的豈止是蛛絲馬跡,簡直就是罪證累累。

他們的出逃狼狽到什麼地步,只需看看他們留下的東西就可以知道了。那里有聯號的百元大鈔,連同文件的文件箱,電話號碼本(里面有白宮的電話號碼),當然也少不了竊听器材。等等,等等。

根據這些物證,調查人員立即就確定這個案子絕不是一般的橇竊案,這是一個與競選有關的政治案件,而且它有可能與白宮有某種牽連。

第二天,《華盛頓郵報》在頭版顯著位置報道了這一事件。

尼克松哪里還有心情度假,第二天就返回了華盛頓。

白宮,總統辦公室。已經是深夜了,尼克松還在與幾個最親密的助手們緊急商討應對措施。

經過長時間的討論,大家都沉默了下來,有的猛抽著雪茄,有的端著咖啡杯卻久久不送到嘴邊,目光都集中到尼克松身上。

尼克松思考再三,終于發話了:「不是有三個古巴人嗎,麥科德以前也參與過‘豬灣事件’,那麼就把水門事件解釋成古巴人為了自己的民族利益而進行的竊听活動。霍爾德曼,你去見一見中央情報局局長,叫他出面,以國家安全為理由,不要讓聯邦調查局插手。叫那幾個被抓的人不要開口,多花一點錢沒關系。還有,白宮里的人在大陪審團那里不要再胡言亂語了,這事由迪安負責。」

助手們分頭行動,尼克松自己也赤膊上陣,在第一次競選連任的記者招待會上,信誓旦旦地向美國公眾表示:「白宮班子和本屆政*中,沒有一個現在受雇用的人卷入這一荒唐事件。」

他還故作鎮定地表示︰「令人痛心的不在于發生了這類事,因為在競選中一些過于熱心的人總會做些錯事。如果你企圖把這類事掩蓋起來,那才是令人痛心的。」

一系列的活動,特別是總統的表演,暫時欺騙了公眾。

大選結果,尼克松以少有的壓倒性優勢擊敗了民主黨候選人喬治•麥戈文,獲得連任。

正當尼克松和助手們彈冠相慶、得意忘形的時候,一封又一封匿名信寄到法院,密告水門事件還有隱情。

民主黨佔優勢的國會,決定成立一個特別調查委員會,對總統競選活動進行徹底調查。

果然,1973年3月23日,麥科德在法庭上將白宮法律顧問迪安暴露了出來。

尼克松決定棄車保帥,讓迪安當替罪羊。迪安可不是任人宰割的角色,他不甘心束手就擒。在得知他的罪行可判四十年徒刑時,他主動向檢察官做了三小時的交待和揭露,想將功贖罪,換取赦免。

為了挽回局面,尼克松再次發表聲明,表示事先不知道水門事件,事後也沒有任何阻撓調查的行為,並為竊听活動辯護,說這些都是為了國家安全,是合法的、必要的,從羅斯福總統時開始,每一個總統都這麼干。

他企圖再次利用美國人民對他的信任來蒙混過關。不幸的是,一枚更大的定時炸*爆炸了。

水門事件委員會掌握了一個新的情況:尼克松從1971年年初起,為了記錄與手下的談話和電話內容,下令在白宮辦公室里安裝竊听系統。

委員會要求尼克松交出有關的錄音帶和文件資料。尼克松以行政特權為理由拒絕交出,並將事情鬧到上訴法院。

不料,在經過三星期的考慮後,多數法官認為總統也要受法律的約束,必須交出錄音帶和文件資料。

尼克松惱羞成怒,下令免去調查水門事件的特別檢察官考克斯的職務。

這一下可捅了馬蜂窩,美國各電視網立即中斷正常節目,向美國公眾報告這一爆炸性新聞。

公眾的反應就像火山開始噴發,抗議電報像雪片一樣鋪天蓋地,輿論將尼克松與希特勒相提並論。

連宗教界和原先支持尼克松的出版物,都憤怒地指責尼克松。血氣方剛的大學生則組織了大規模的示威游行。整個美國像開了鍋一樣,群情激憤。

在民意的推動下,眾議院決定對總統進行彈劾。尼克松決心頑抗到底,他一面銷毀錄音帶上對他不利的內容,一面繼續強調行政特權,表示「將遵循從華盛頓到約翰遜歷屆總統所遵循與捍衛的先例,決不做任何削弱美國總統職位的事情。」

他交出的電話記錄千瘡百孔,大量重要的內容被諸如听不見、無情報價值等字眼代替。

尼克松的行為進一步激怒了公眾,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裁決尼克松必須交出有關的錄音帶。

1973年10月特別檢察官考克斯對總統尼克松的調查進入關鍵時刻,前者要求尼克松交出與水門事件有關的證據。

20日,周六晚。尼克松下令,要求司法部長理查德森罷免考克斯的職務。但理查德森拒絕了總統的要求。隨即辭職。

司法部副部長拉克爾•肖斯接任司法部長後,也因拒絕罷免特別檢察官而辭職。

最後司法部的三號人物博克成為司法部代理部長,才答應罷免特別檢察官。

于是一夜之間,白宮宣布解除理查森和洛克肖斯的職務,任命鮑克出任代理司法部長。

鮑克隨即簽署命令,解雇特別檢察官考克斯,並查封特別檢察官辦公室,扣押全部調查文件。

這一事件被新聞媒體稱為"星期六之夜大屠殺",引發了嚴重的憲政危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