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胡佛的去世和與新任局長的角力,令趙繼統在美國滯留了一個多月,印度「貓靈」的事件被完美的錯過了。

「除魔會」派去的調查小組損失慘重,竟然有兩位法師喪命,不過也活捉了那位變身成貓的女巫。

趙繼統作為美國分會的會長,第一時間拿到了審訊記錄。

其職能主要是咨詢和協調希姆萊對其它各黨衛隊總部管理範圍內未能包含的一切工作的監控管理。

下轄8個辦公室,分別是黨衛隊全國領袖新聞辦公室,授勛和獎勵總部,四年計劃辦公室,經濟協助部,文化辦公室,文化研究部,日爾曼祖先遺產研究及教導協會和生命之源總部。

該部參謀長(Stabschef)是黨衛軍副總指揮︰卡爾•沃爾夫(他從1934年開始就是希姆萊的副官,1943年沃爾夫還同時被任命為駐意大利黨衛隊及警察最高長官);私人顧問處︰魯道夫•勃蘭特;副官︰沃爾納•格羅斯曼。

因為戰爭使德國的人口數量迅速下降,人口增長率和出生率也大幅度下降,為此希特勒實施了一個秘密的人口繁殖計劃。

這個計劃當時被稱作為生命之源,計劃是從1935年正式開始實施,由希姆萊全權負責。

他從黨衛軍中挑選出一批優秀的精英士兵,讓他們和血脈純淨的金發碧眼日耳曼女性發生性*系(為了維持血脈純淨度,他們還會被要求提供父輩、祖輩的血脈信息),然後再把這些小孩培養出優秀的後代,以此報效祖國,同時也為了防止德國人的血統被「玷污」。

為了方便計劃的實施,希萊姆在全國建立了很多秘密地點,單身孕婦在這里會受到優質的產前服務,這里也被稱之為是生命之源花園。

由于是秘密進行,所以這些小孩都沒有戶籍,甚至可以說他們都是「黑戶」,如果被發現生下來的小孩血脈不純淨,那這些小孩的下場就很慘了,要麼被注入毒素安樂死,要麼被丟棄,被餓死。

在生命之源計劃開展的第二年,希姆萊又在此基礎上開發了一個「超級雅利安人」計劃,意圖培育出「神」一般的強大戰士。

所以一些身懷異能、魔法、巫術的人員被抽調到生命之源計劃,他們從流水線一般生產出來的嬰兒里挑選出適合或者能夠傳承自己衣缽的學生,這些嬰兒將被照顧的像王子、公主一樣,各種設施都很完善,直至到可以接受傳承的時候,才被帶離生命之源花園。

1942年4月,莫斯科會戰以蘇聯紅軍獲得勝利而告終;德國軍隊損失了50多萬(其中凍死凍傷有10余萬人),有38個師被重創(包括15個裝甲師和摩托化師)。

為了挽回敗局,希姆萊找到一位佔星師幫忙預測一下戰爭的走勢。可是得到的預言卻與戰爭無關,它提到在三十年之後,將有一個被「荊棘」包裹的男人出現,他用六顆無與倫比的寶石,制造了一件連「神」都懼怕的武器。

這件武器的擁有者還擁有一位看穿一切的神、一位縱橫地獄的魔、一個掌握時間的妖、一只存活千年的鬼•••

最重要的他是純正的雅利安人種!

但並不在德國境內,而找到他的關鍵就是一只非常特別的貓•••

所以在元首的默許下,希姆萊召集了各具特點的五位「教官」,送到了三十年後來尋找這個男人和那件神器。

為了打開這條時間通道,帝國最強大的巫師甚至獻上了自己的生命來獻祭•••

來到三十年後才知道他們的帝國戰敗了,而且戰敗後國民們生活的非常悲慘,這更加激起了他們尋找神器扭轉戰局的決心。

為了找到唯一的線索,女巫特意化身為貓,就是想引起那只奇怪的貓的興趣。

為什麼選擇在印度,因為文藝復興初期,歐洲各國的貓曾遭到極大的迫害。

當時人們對北歐愛神弗蕾亞重新產生興趣,引起了基督教會的恐慌。由于傳說弗蕾亞的雙輪馬車是用貓拉的,于是基督教會將貓視為異教徒象征,全力撲殺歐洲境內的貓。

在公元1400年後的三百年間,貓被視為女巫的同伙,擔任女巫和惡魔之間的聯絡者。許多人甚至相信,只要女巫願意,她們隨時可以變成貓。

于是當時的貓遭到空前浩劫,尤其以在法國北部麥次城的焚貓事件最為著名。

貓在東方國家所受到的待遇就好的多了,例如緬甸人就將貓地神奇魔力視為善良的力量。

在船員的心目中,貓也享有極高的評價,因為貓不但能捕殺船上的老鼠,據說還具有預測暴風雨地能力,神聖的緬甸貓博門貓是古緬甸國的聖貓。

那為什麼不在緬甸呢?

因為其是社會主義國家(緬甸聯邦革命委員會),歐洲人相應的比較少,而印度是英聯邦成員國,可以更好地隱藏自己•••

趙繼統很納悶,這明明就是在說自己啊!

可是自己是被外星人帶來的,也就是說歷史上不可能有自己,在那位佔星師發出預言的時候,自己都還沒有到來,怎麼可能會被預言到呢?

就這個問題他詢問了沃爾沃,她給出的答案也很簡單,所謂佔星預言就是能穿過時間、空間看到的一些鏡像,與歷史沒有任何關系。

趙繼統又仔細推敲了一下,又覺得不一定是自己,除了六顆寶石一致外,沃爾沃最多算半神、豬兒?還是小屁孩呢,「災禍公主」倒有千年了,可是地獄之魔呢?壓根就沒見過!

隨後也就沒當回事,將卷宗拋到腦後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