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未知攻擊?趙繼統不禁想起了後世解密文件里提到的「德國飛碟」,1934年,德國沃瑞爾協會生產了第一架碟形飛行器RFC-1。傳言RFC-1飛碟使用了所謂的外星人技術,卻在試飛時因經常出現故障而損失慘重。

一直到1940年間,納粹德國就陸續制造了至少七款RFC系列的飛碟樣機。可以斷定,德國在碟形飛行器的研制方面很可能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事實上,當時德國人擁有三個獨立的飛碟設計中心,一個在佩內明德,一個在布雷斯勞,還有一個在布拉格,這三個地方都在進行飛碟試驗。

這些納粹的飛碟計劃,一直在希姆萊領導的黨衛隊支持下開展。為了縮短研制飛碟的進程,黨衛隊曾經搶劫了德國的商務部專利局以及全歐洲的每一個商務部專利局,借以尋找最快的解決途徑。

黨衛隊還秘密逮捕、扣押了航空研究方面的許多專家,將他們集中在奧地利和羅馬尼亞以及不為人知的其他秘密基地,強迫他們為研制飛碟服務,同時還征集了大量的貧民、戰俘充當苦力,搬運和組裝各種機械裝置,修建深埋于地下的秘密飛碟制造工廠。

雖然黨衛隊向德國的軍備部長艾伯特•斯匹爾要求增加額外的勞工和苦力,卻隱瞞了他們的真實用途和目的。黨衛隊儼然在德國建立了自己的國中之國,各種工廠、科學家、戰爭原材料、技師在黨衛隊的干預下秘密研制、測試著飛碟。

當時,在德國的黑森林地區,碟形飛行器成功生產並試飛。這種碟形機,被英國、美國、蘇聯的情報機關命名為V-7。

梅塞施米特公司的飛機工廠成功研制出用于V-7的靜電場粒子武器,V-7無人碟形攔截機使用火箭動力飛行,盟軍官兵與飛行員給這個飛碟機取了一個綽號叫做「白天和黑夜都能噴火的飛碟武器」。

根據監視資料顯示,從1944年11月到1945年4月,V-7飛碟機升空次數竟然多達415次。後來,這些飛碟產品在柏林飛機工廠改良後,被命名為「球形閃電」。

1945年,二戰即將結束,納粹飛碟機的許多科研計劃被迫終止。不過,仍然有部分V7 、V8甚至最終改進的V9碟形機在試飛。

德國秘密機構「爆破手研究室—13」制造的「別隆采飛碟」更是在爭分奪秒做最後的沖刺。兩天後,耗資數百萬馬克的「柏羅湟女戰神」飛碟終于進行了它的首次也是最後一次試飛。

某些資料顯示,在短短3分鐘內,它就飛升到了1萬5千米高空,平飛速度高達每小時2200公里。同時它還可以懸停在空中,無需轉彎便能向前或向後任意飛行。

這是納粹德國研制的最後一種型號的飛碟,采用奧地利設計師弗•紹貝格爾發明的爆炸式「紹貝格爾」型發動機驅動,只需用水和空氣做燃料,不久以後,研制飛碟的布列斯拉工廠落入蘇軍手中。由此看來,納粹德國確實從事過碟形飛行器的研究並且似乎獲得了成功。

還有, 1945年德國戰敗後,盟軍在受降德國海軍時,吃驚地發現︰有54艘德國U型潛水艇和6000多名技術人員以及科學家,竟然從納粹的海軍中莫名其妙地失蹤。美國軍方推測他們很可能被轉移到南極一個通往地殼深處的洞穴建立的飛碟基地——「雅利安城」。

這個猜測雖然令人難以置信,卻也並非捕風捉影,起碼秘密檔案里,「極地狼穴」的坐標就在南極洲!

趙繼統通過那位挪威的「特務勛爵」獲的了一份秘密情報,1945年4月13日,一艘代號為U-530的潛艇從基爾港啟程前往南極洲。當到達南極洲的時候,潛艇上的16名德國大兵鑿了一個冰洞,然後把潛艇上的許多大盒子統統都放到洞里。據稱,這些盒子里裝的都是「第三帝國的遺物」,其中包括希特勒的文件和私人物品。

這次行動代號為「瓦爾凱里-2」。1945年7月10日整個行動結束之後,U-530潛艇來到阿根廷境內的馬德爾普拉塔港向阿根廷**棄械投降。

而與此同時,還有另一艘潛艇U-977也把一些物品運到南極洲,它行駛路線和U-530完全一樣。1945年8月17日,U-977也到達馬德爾普拉塔港。這兩艘潛艇前往的坐標與密檔里記載的「極地狼穴」坐標非常相似。

這兩份情報太有用了,為了答謝「特務勛爵」,趙繼統從「北極密庫」中找到的歐洲金銀器皿中找出了幾件有傳承記載的挪威皇室器皿送給了他,謊稱是地下黑市有人送來熔煉的,被他私下置換了,當然也沒忘了給瑞典王室送了幾件,畢竟在人家「一畝三分地」上。

結果「特務勛爵」因找回了皇家珍寶被挪威皇室提升了爵位,雖然不是能傳承的爵位,但是以後趙繼統就得稱呼其為「特務男爵」了•••

而瑞典皇室也不好白拿人家東西,也想要給予古斯塔夫一個爵位,那年頭還沒有發明基因檢測(是英國遺傳學家A•J•杰弗里斯在1984年發明的),趙繼統就以與王室血緣稀薄,徒惹人爭議為由拒絕了。

他的用詞很婉轉,先闡明自己為擁有這樣的血脈而自豪,對于二戰期間流失的珍寶而惋惜,會盡其所有尋找失散在外的國家瑰寶,但不是為了回報雲雲•••

正是這份推辭入了瑞典國王的眼,特例給了他一個瑞典皇家空軍上校的軍餃(瑞典是有大校的國家),當然沒有實際職務,也就沒有了上升空間,更像是一個贈職。

時任瑞典情報安全局(SAPO)局長卻不這麼看,他倒覺得古斯塔夫若是肯為國效力,倒真是個不錯的選擇。

第一,他控制的「波爾多鉑金鑽石公司」有眾多的客戶,其中就有蘇聯的不少金礦和鑽石礦的合作伙伴,這些人背後都是蘇共的大人物或軍方高層。

第二,交友廣泛,與周邊國家的不少政治家保持著不錯的關系,這就是了解該國決策層決定的最佳途徑。

第三,有強烈的愛國情懷,真心實意的想為國家做些事情,當然也有自我證明的意圖在內。

所以與其贈送一個名譽上校不若吸收到情報部門,做一個高自由的「特工」,也好為國家出力。兩份任命書同時送到了古斯塔夫面前,趙繼統毫不猶豫的先擇了後者,哪怕這個軍職只是一名小小的中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