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章九七 謠言的威力

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但是在奧斯曼,哪里有反抗,哪里就是鎮壓。

實際上,從鎮壓這個課題層面來說,奧斯曼帝國還是相當有經驗的,他們沒有直接派遣軍隊開赴蘇伊士,甚至沒有讓駐扎在蘇伊士地區的軍隊動手,反而是讓那些埃及勞工的主人,馬穆魯克們出手鎮壓勞工暴動,奧斯曼中央政府再出面化解,四萬多埃及勞工的暴動很快就被鎮壓了下去,但問題在于,這場暴動不僅僅發生在運河工地,還彌漫了大半個埃及地區,讓馬穆魯克出面鎮壓,不僅沒有解決問題,還讓暴動有愈演愈烈的趨勢,而最近發生的則是第三次暴動,整個埃及行省都被卷入,涉及了上百萬人。

而更大規模的暴動則是與一個謠言有關。在埃及地區,不知何時出現了一個謠言,說是蘇伊士運河開通之後,印度洋的海水會灌入白海(地中海),讓海平面上升至少四米,會淹沒尼羅河三角洲的大部分區域。

謠言始于七年前奧斯曼政府邀請歐羅巴的水利專家進行的工程測量,也不知是其故意的,還是技術水平有限,出現了這麼一個結果。後來帝國方面建立了運河技術委員會,進行了科學的測量,證明地中海與紅海之間沒有多少高低差,蘇伊士運河連船閘都不用修築,在帝國大規模為蘇伊士運河出資的情況下,奧斯曼很快就相信了,畢竟誰也不認為帝國方面會把幾千萬白銀打水漂去。

可這一次的謠言埃及人找到了一個佐證,那就是帝國對美洲的巴拿馬地區進行了工程測量,出來的結果是,大西洋與太平洋之間的高差有二十多米,但這完全就是以訛傳訛,實際情況是,帝國水利工程院的工程師對巴拿馬地區進行考察,認為如果開通巴拿馬運河,最好應用陸地上的加通湖,這樣就可以大幅度減少工程量,但因為加通湖高于海平面二十多米,需要修建數級船閘。

只不過蘇伊士技術委員會的這群工程師實在是太富有科學精神了,一點謊也不肯撒,他們出具的告埃及人民書中,明確寫了,太平洋與大西洋之間的高差不是二十米,可能只有五十厘米。這一句實話實說可是要了老命了,埃及人那些對世界有些許了解的精英們相信,既然兩個大洋之間存在這麼明顯的高度差,那麼地中海這個只有一個出口的海洋與印度洋之間存在四五米的高度差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了。

謠言止于智者,這些謠言真正流傳且被人相信,實際是人為的結果,有人在推波助瀾,借機生事。

第一個利用謠言的是奧斯曼帝國,他們希望為蘇伊士運河的可行性制造困難,讓帝國在股份等方面做出讓步。作為埃及地區的主宰,馬穆魯克們也在其中興風作浪,因為他們不被允許分享運河的紅利,奧斯曼強龍還遠沒有到衰落至壓不住地頭蛇的地步。相反,馬穆魯克的利益還受到了影響,在蘇伊士運河確定開挖之後,奧斯曼在塞得港駐扎了一支規模在六千人以上的軍隊,完全使用帝國最新式的武器裝備和軍隊架構,而這支軍隊維持成本卻轉嫁給了埃及地區。

而運河不開通時,一部分商隊會沿著蘇伊士灌渠前往開羅,然後利用尼羅河航運和亞歷山大港前往地中海,而運河如果開通這部分商旅就被截流了。而馬穆魯克想要與帝國合作,建立蘇伊士港或者中途市前往開羅的鐵路線的提議,也被無視了很久,最終由奧斯曼政府和幾個特權商人一起,壟斷了這條鐵路,把馬穆魯克排斥在外。

一開始,埃及人和他們的領主馬穆魯克一起,爭取運河之中的利益,但是隨著馬穆魯克開始鎮壓埃及勞工,埃及人拋棄了馬穆魯克,自發的組織斗爭,而埃及地區的天方教更是從中串聯,掀起了這場規模巨大的埃及大暴動。

「目前情況就是這樣,運河區已經停工了,奧斯曼已經派遣了軍隊過去,而且他們正在與哈布斯堡、波蘭談停戰的事,所以兵力還是相當充裕的。塞得港現在很亂,不只有暴民,就連進駐的奧斯曼軍隊都有搶劫行為,所以您沒有在塞得港登岸是對的。」約瑟最後說道。

李君威輕輕點頭,其實他早就預料到會有今天這樣的局面,只不過沒有想到會來的這麼早,原本他以為,就算蘇伊士運河地區不太平,也要滿足兩個條件,一,運河開通,產生利益,而利益分配不均。二,奧斯曼結束與歐洲國家的戰爭,有充足的資源、精力和帝國扳手腕。

其實,蘇伊士運河項目本身就存在著兩大根本的矛盾。這條運河穿行在西奈半島上,這是奧斯曼的埃及行省,而埃及人,無論是普通百姓還是埃及行省的權貴,都沒有得到實打實的好處,反而要承擔修築運河的苦役,早早晚晚是要出事的。

而另外一個矛盾就是歐洲強國,這條運河溝通東西方,英國、荷蘭、法國等所有的海洋強國都是想插一手,可惜的是,從蘇伊士運河的策劃到現在工程實施,歐洲主要國家都處于戰爭狀態,既沒有能力也沒有資源去競爭這塊肥肉,因此耍些陰謀,搗亂也是肯定的,別的不說,傳播那些謠言的,就有不少來自西歐的商人,英國、法國與荷蘭都有牽扯其中。

李君威問道︰「趙銘德做了什麼?」

趙銘德是蘇伊士運河項目的總辦,從一開始就在蘇伊士地區主持事務,自然也是第一責任人。

約瑟臉色有些為難,說道︰「殿下,我個人認為,趙大人已經做到了他能做的一切,這並非他的責任。實際上,局勢已經失控了,這也不是趙大人能解決的。」

李君威道︰「我無意責罰他,我只是想知道他是如何反應的。」

趙銘德一直主持帝國在蘇伊士地區的事務,從蘇伊士灌渠一直到現在的蘇伊士運河,他工作兢兢業業,讓蘇伊士項目非常順利的,一步一步走向成功。但是趙銘德的權力還是太小了,因為奧斯曼帝國的限制,帝國方面不允許在蘇伊士地區大規模的駐扎軍隊,趙銘德一直想盡辦法維持本地的安寧。

在蘇伊士鐵路修築期間,他給與埃及來的勞工與南洋勞工一樣的待遇,為了讓貝都因人這種游牧民族不襲擾鐵路,他深入貝都因的部落,剛柔並濟,讓貝都因人參與工程建設,並且允許他們前往蘇伊士港貿易,與願意和平共處的部落結下了深刻的友誼,而面對那些桀驁不馴的貝都因馬賊,趙銘德才采取了不少強硬手段,在其爭取之下,奧斯曼的埃及帕夏同意趙銘德建立一支駱駝騎兵,這支一千多人的騎兵配備大量的後裝線膛槍和左輪手槍,與趕來支援的哥薩克騎兵一起,席卷了周圍所有不服的貝都因部落。

可以說,趙銘德在其能力範圍內做到的一切,而運河項目是奧斯曼與帝國兩國的競爭,也夾雜著來自歐洲的陰謀詭計,這已經超出了趙銘德的權力範疇,他只能苦苦支撐。

趙銘德很清楚,只要讓參與運河修築的埃及勞工與南洋、東方來的勞工一樣擁有相同,哪怕是一半的待遇就不會出現暴動,但這事關奧斯曼在蘇伊士運河中的利益,奧斯曼人根本不願意,趙銘德只能把工程分為南北兩部分,以免互相干擾。即便是這樣,趙銘德也為埃及勞工爭取到了三個月一輪換,每個月休息五天等待遇,但仍然無法避免埃及人的大量死亡,從而引發暴動。

但是,趙銘德仍然做到了極限,當初在運河開通之前的拉鋸式談判之中,趙銘德就提前防範,按照當初簽訂的條約,兩國負責的工程各自有一個嚴格的日程表,雙方必須按照這個表格實行,假設在某個時間段的任務沒有完成,那麼就要修改之後的計劃,把更多的份額出讓給對方。

奧斯曼方面是低估了工業國家的工程能力,在奧斯曼看來,自己一方可以征發至少四十萬的勞役,再怎麼著也要比中國一方面快才對,而且還不允許對方在本地招募勞工。但是奧斯曼想不到的是,蘇伊士運河公司從一開始就訂購、租賃了大量的工程機械,這些工程機械的投入讓帝國一方的工作效率遠遠超過奧斯曼一方。

這第三次暴動的發生,席卷了埃及行省,奧斯曼的工程計劃是無法完成了,趙銘德一力維持著帝國負責的南部工程的進行。他派遣人接洽埃及方面的暴動組織,防止他們沖擊南部工地,著人沿著蘇伊士灌渠開粥場,安頓那些埃及勞工,聯絡貝都因人,組織了護衛隊。而趙銘德承擔的壓力更多來自奧斯曼,奧斯曼人眼見自己停工,也希望帝國一方不順利,這樣雙方才能平等。

「約瑟,你派人把趙銘德叫到這里來吧,現在局勢已經失控了,這樣勉力支持無法改變大局的。」李君威最終吩咐說道。

約瑟連忙派人去做了,說道︰「殿下,您還要去伊斯坦布爾嗎,我相信,現在的局勢下,大維齊爾他們肯定想要見一見您。」

李君威搖搖頭︰「局勢緊張,我可不想見那群家伙,而且,我接下來要做的事,未必能讓奧斯曼滿意。只不過,禮尚往來是必要的,我這里有一些原本寄往國內的小玩意,是送給子佷玩的,你待會隨我去看看,那個小蘇丹喜歡什麼,你幫我送去吧。他多大了來著,十歲了吧。」

「三歲!」約瑟挑起了眉毛。

「你們找到了青春泉嗎,還能讓人變小?」李君威半開玩笑的說道,實際上他知道,奧斯曼的蘇丹又換人了。

李君威當年參與了奧斯曼的改朝換代,新上任的那位蘇萊曼二世是禁衛軍與科普魯律家族合作妥協後的產物,卻也是一個頭腦清奇的家伙,他為了自己不成為傀儡,也不讓別人搶了自己的蘇丹位置,所以在接任蘇丹後,趁著禁衛軍和維齊爾們在外征戰,直接把自己的兄弟、佷子以及成年的兒子全都殺了,這算是符合奧斯曼傳統的行為,但也彰顯了蘇丹的野心。

可是,科普魯律們的野心更為強大,當蘇萊曼二世在對歐戰爭緩和後,聯合部分禁衛軍將領,企圖消滅科普魯律時,卻意外的死在了女人的肚皮上,連帶著一批禁衛軍被清洗。蘇丹由蘇萊曼二世的長子繼承,當時那個孩子才五歲,李君威原以為蘇丹還是那個孩子,卻不曾想,這個孩子的母親是希臘人,這個女人也是有野心的,想要攝政,並且得到了禁衛軍的支持,結果就是攝政太後與小蘇丹因為意外失足落水而死,科普魯律們又支持了蘇萊曼二世的另外一個孩子當蘇丹,而這個孩子母親早已死亡,至此,科普魯律家族成為了奧斯曼帝國的主宰。

而約瑟從中得到了不少的好處,至少現在蘇丹的養母就是他的女兒,約瑟與科普魯律家族也綁在了一起。

對于蘇丹家族來說,這並非什麼好事,但是對于奧斯曼來說,這並非壞事,從此之後,奧斯曼走向了第二次科普魯律中興,不至于在歐洲與帝國的夾縫之中快速墮落。

約瑟笑了︰「現在的奧斯曼已經和以往大不相同,禁衛軍的力量遭到了壓制,科普魯律家族的兩位維齊爾掌握了這個國家,現在奧斯曼的方方面面都無法繞開科普魯律,這一點您一定要注意。」

李君威倒是不那麼在乎科普魯律家族給奧斯曼帶來復興,且不說還是剛剛開始,就算是真的復興又如何,這早已不是人多勢眾就是強國的封建社會了,正如運河工地上,蒸汽動力的設備擊敗了幾十萬的埃及勞工,工業國家對農牧國家也會產生絕對的壓制。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